fsxm49 fsxm49
关注数: 80 粉丝数: 199 发帖数: 23,170 关注贴吧数: 13
《泥巴天地》作曲家廖勇 自述与王二妮的故事 作曲家廖勇助阵王二妮个唱 自述与二妮的故事2015-11-28 01:37:31 | 来源:新华娱乐二妮和我(廖勇)在三十里铺 作者:廖勇 这几天,北京下起了大雪。 在位于东风公园内的王冼平工作室,我们还在热火朝天地讨论,为王二妮音乐会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媒体的朋友也来了,想约我聊聊音乐会的一些体会。 我是在二妮的力邀下,担任了这次人民大会堂音乐会的策划、配器和音乐总监。半年前,二妮亲口跟我说:这是她人生中第一场最重要的音乐会,她希望对得住观众,对得住自己。 我和二妮,交情很深,我们在艺术鉴赏和音乐观点上,有许多的类同。她的老家在陕北,对于她们那里的文化,我早已打心眼里仰视和崇拜;对于她们那里的民歌,我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策划好这场音乐会,我们一次次地长谈,直到彼此都很兴奋。后来,我们一起去见了赵季平老师。赵老师为音乐会取了名字,叫“黄土地的诉说”。赵老师说:在人民大会堂这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开音乐会,二妮你要自信,这种自信,就是民族文化的自信。 一说到王二妮,人们自然会想到星光大道和陕北民歌。 这是她身上最显著的两个标签。因为星光大道,让二妮从一个偏远地区的农村娃,摇身一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大家喜欢她的纯朴,喜欢她的歌声。又因为星光大道,让她的歌声打下了很深的草根烙印,也招来过一些偏见与不屑。在我看来,艺术真的与出身无关,艺术只有价值与无价值。在这场音乐会的筹备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陕北民歌,那无与伦比的魅力。我可以斗胆地说,12月5号的人民大会堂,会听到全体由衷的掌声。 经常和一些唱民歌的朋友聊起,中国民族声乐遇到了一些困惑,无论是学院还是院团,民歌创作和唱法,方向迷茫。我个人认为,中国民族声乐的方向,在身后;中国民族声乐的出路,在来时的地方。民族音乐如果听不到母语,如果丢失了民族的基因,那就是无根无据的口水歌,就是虚情假意。而王二妮,既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一个新的现象,也是一种正确的指向。前不久,二妮在新加坡和香港的演出,引起了意想不到的轰动,观众的热情,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在那些个“洋气”的地方,陕北民歌一点也没有觉得“土气”,并且大受欢迎。这说明,我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到了重建价值观的时候了;这说明,人们对那些渐渐模糊了的文化母语,是多么的亲切和热爱。 说到陕北民歌,无论音乐专业人士,还是像陈凯歌、田华这些文化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这场音乐会中,他们都亲自上台主持某些章节。 我虽然从事的是作曲专业,但陕北民歌那扑面而来的魅力,远远不止那些天生的旋律,而首先打动我的是民歌中的文学。我们在陕北采风途中,翻越过秦岭,到过《三十里铺》中唱到的那个四妹子家。一些当地农民,在山梁上边挖土边唱道:一碗碗那谷子两碗碗米,面对面睡着还想你。我完全被这种裸露的情感所打动,“面对面睡着还想你”,这得想成什么样,这是多好的文学语言。还有人唱道:“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这些直白的语言,却让人流泪。这不是哪个著名词作家创作的,都是野生的,都是陕北人的真情实感。12月5号这一天,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对王二妮来说,是歌唱事业的结果。可对我来说,是面贴黄土的一次聆听,是一次民族文化的补习。 在采风途中,我们拜见了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坐在他的书房,边抽烟边聊陕北民歌。他说:“在陕北民歌里,清晰地记录着这里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有苦难的,有欢乐的”。我问他:“为什么陕北民歌的调调,忽高忽低,跌宕起伏?”。他说:“陕北民歌的旋律,就是黄土高原沟沟壑壑的地形”。 我们采风的车队,在黄土高原上一路驶过,原来,我们是行驶在陕北民歌的旋律里。 在回北京的路上,二妮和我聊到飞机落地,问起我这场音乐会的音乐定位问题。我也问了她一个问题:“陕北民歌既然是从黄土里面长出来的,我们是将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义存放起来,还是让它继续的生长?”她回答得很干脆:她希望陕北民歌能在更多的年轻人得到喜欢,让更多的人来传唱它。 既然这样,这场音乐会我们需要做一些改变。尽管我们没有资格去为陕北民歌再创作,因为它已经很完美了。陕北民歌从泥土里刨出来时所带着的泥土,我们有义务不让它在时间里流失。如果我们在这些珍贵的音乐文物上,刻上“到此一游”,我们都是罪人。但是,在乐队的配置上,在和声的选择上,在音响的追求上,我们完全能做到让陕北民歌焕然一新,让这些老民歌更具青春气息。这就是我们这场音乐会的音乐定位:将陕北民歌世界音乐化。对于传统民歌的保护,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继续生长,让更多的能听到,能喜欢。因此,在这场音乐会中,我们讲西洋管弦乐、电声乐、民乐进行了混合编制和混合配器。 音乐会,天天有人开,这次人民大会堂的“黄土地的诉说”音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王二妮个唱。而是一场陕北黄土文化的展览,是“一带一路”途中民族音乐风情的盛会。
【泥巴天地】往事回顾-王二妮《黄土地的诉说》演唱会 王二妮天籁歌声唱响大会堂 6000人感动落泪 2015年12月07日15:30 来源:北青网  2015年12月5日19点30分,王二妮《黄土地的诉说》演唱会在万众期待中如期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舞台,现场60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直至演出结尾仍然满场爆满,众多歌迷纷纷跑到舞台前与王二妮激动地握手献花,久久不愿离场。在演出开始前3个小时,人民大会堂东门口就早已排好长龙,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观众朋友们聚集于此,从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向东西两侧一字排开,蜿蜒的队伍沿长安街甚至排到了国家大剧院附近,人民大会堂外的检票工作人员都惊讶的表示,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观演阵容,实在是太火爆了!   此前,11月16日,演唱会门票在王二妮微信公众号和大麦网同期开售,开售仅一周左右,所有门票全线售罄!据业内人士表示,这是自2012年以来,大会堂上座率最高的票房冠军!由此可见,能够抢先买票,进场听二妮唱歌的粉丝是多么的幸运!不少二妮的铁杆粉丝特意从全国各地打着“飞的”到北京来看王二妮。而主办方表示,为了能够让绿色出行的观众享受完顶级视听盛宴后,在寒冬中依然能够温暖回家,特别与北京地铁总公司商讨决定,在12月5日,地铁1号线特别加开2趟列车,从而尽量保障每个观众都能安全回家!   王二妮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唱会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演艺集团主办;北京歌剧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奥威祥和传媒、王二妮工作室承办;光耀天润传媒协办;上海秦沪投资集团总冠名;深圳前海星光财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恭惠智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小米手机特别赞助;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王二妮助学基金公益支持。   演唱会由央视当家花旦朱迅担任主持,以其厚重的主题涵盖、经典的艺术呈现、大气的品相特质、精妙的架构设计、鲜明的时代特征,给全国观众奉献了高品质的艺术享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   整场演唱会不同于传统形式的音乐会,动漫形象王二妮的出现让观众十分惊喜!在演唱会视频上,化身为动画小人的王二妮,带领观众通过《黄色年轮》《红色年代》《金色年华》三大乐章穿越时空、以当代的视角品味过去,以特别的方式致敬历史,将情景这一空间概念融入历史的时间概念中,唤醒观众时代记忆。新的舞台样式、演出形式、老歌新编,神秘嘉宾悉数亮相……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会场常常响起雷动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表示不虚此行,看完本场演唱会,已经分不清是因为王二妮的精彩演唱而更喜爱陕北民歌;还是因为焕然一新陕北民歌那扑面而来的魅力,而更加喜爱王二妮!相关业内人员表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王二妮个唱,而是一场陕北黄土文化的展览,是面贴黄土的一次聆听,是一次民族文化的补习,是“一带一路”途中民族音乐风情的盛会!   开场《东方红》 老歌新唱飨观众   众所周知,人民大会堂是党和国家及各族人民团体举行政治、外交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地点,一向以庄严、神圣而著称于世。而12月5日,却完全不同了,雄伟壮丽、典雅庄重的大会堂无疑被王二妮《黄土地的诉说》演唱会渲染成了一个音乐的海洋。19点30分,“黄土地上的百灵鸟”,北京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青年歌唱家,陕北民歌领军人物王二妮,在万人大礼堂唱响了《东方红》这首经典的歌曲,观众顿时报以热烈掌声,这标志着期待已久的视听盛宴正式拉开帷幕。   而台下,赵季平、贾平凹、田华、李光羲、王洁实、朱明瑛、赵忠祥、梁宏达……看着二妮长大的前辈老师们们来了。   凤凰传奇、李玉刚、九月奇迹、阿宝、旭日阳刚、刘赛、刘大成、陆海涛、金美儿、张宇……与二妮并肩战斗的上百位星光大道兄弟姐妹来了。   他们和全国喜爱二妮的粉丝一起,共同见证王二妮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音乐会。而二妮开场演唱的《东方红》,是将不同时期的所有版本融合在了一起,使这首歌散发出文化镌刻在历史上的深沉味道,岁月渗透在音乐中的坚韧性情,就如黄土高原上一道道沉淀千年的黄色年轮。   第一乐章 黄色年轮 当二妮唱起那首《女儿歌》   “我爷爷的爷爷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从来也没走出去过,他们天天唱着山歌,盼着好日子。他们们说陕北人唱歌唱的是苦难,一直唱到老天听到了,苦难也就到了头,好日子就会来了。河水不涝,地不闹旱,就是好日子;没有苦役,不闹兵灾,就是好日子;谁家的后生都能娶上媳妇,就是好日子。到那个时候,就不用唱歌给老天听了……”   在黄色年轮这一乐章的视频中,伴随着这样的旁白,动漫形象的二妮漫步在她家乡的黄土高原上,窑洞、干燥的黄土梯田,面部沧桑的陕北老农,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厚重久远的黄土高原的记忆。   之后,二妮演唱了《冻冰+送大哥》《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女儿歌》等多首经典陕北民歌,当二妮演唱完《女儿歌》,委婉凄凉的曲调纠缠着听者的内心,陕北民歌的独特气质让人心碎。   这首由陈凯歌导演亲自做词、赵季平老师作曲的主题曲《女儿歌》,是陈凯歌导演电影代表作《黄土地》的主题曲,歌曲以陕北民歌的灵魂深化主题,写出了对人性热烈赞美,淋漓尽致地展现黄土地上的一种苍凉和大气,使得《黄土地》从头至尾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黄土地》上映到二妮在人民大会堂本色地演唱《女儿歌》,31年过去了。陈凯歌依然对黄土地上那些本身固有的、千年来不断堆积起来的厚重文化充满感情,这也是他作为演唱会顾问的原因。陕北民歌就是这样一种千沟万壑的高原与厚重纯朴的情感碰撞的产物,在那一道道千年的黄土年轮里,记录着一代代人的幸福、痛苦、欢乐、悲伤。这就是黄土地性格最真切的写照。   第二乐章 红色年代 “喜儿”又见“喜儿”   “到了我爷爷那一代,陕北人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人们耕田、放羊,依旧唱着山歌,   可上天好像还是没有听到人们的苦难,   于是人们就不停的唱啊、吼啊、盼啊,   就这样唱啊唱、盼啊盼………   终于有一天,来了群不一样的人,给大家分了土地,日子开始好了起来,那个时候,人们的脸上总挂着满足的微笑………..   可是再后来,身边的后生一个个的走掉,妹子们又要承受那遥远的思念和等待,期盼啊期盼,离别、等待、期盼………   一个后生说: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可是全中国其他地方的人还在经历着苦难,我们要去让全中国的人,都过上好日子!”   伴随着这样的旁白,动漫形象的二妮用翻老照片的方式,带我们回到人们用沸腾热血染红了黄土地的年代。二妮亲历那时的战场,亲历那残酷血腥的场面,被人们的英勇献身所震撼,并为更多的无名英雄在黎明前倒下而感到惋惜,由此对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有了全新的理解。   之后,动画版的二妮消失,传来了二妮演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由低渐高的声音,还沉浸在视频意象中的观众瞬间被扣动心弦,感动得泪湿眼眶。   王二妮和演唱嘉宾杜朋朋完美演绎了这首歌曲所传达的不畏艰险、坚韧顽强、追求自由、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这就是黄土地的性格。   其实,有这样一个人,把她一生对黄土地性格的深刻理解,倾注到了二妮的身上。这个人就是著名歌唱家,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王昆老师,王昆老师是1945年第一代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扮演者,二妮是第四代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扮演者,从年龄上来讲,二妮和王昆老师是奶奶和孙女的差距,可在面对《白毛女》这个角色上,他们的心灵之间没有距离。这可能就是二妮成为王昆老师最喜欢的徒弟的原因。   王二妮身后的视频,出现了王昆老师在为二妮指导歌剧《白毛女》的演唱和表演的画面。而王昆老师生前送给二妮了两件礼物,就是王昆老师第一次出演歌剧《白毛女》时所穿的衣服,和当时的道具,红头绳。王昆老师把她艺术生涯中最精彩的时刻物品留给了二妮,她或许是想告诉二妮,人生最精彩的事情就是把精彩延续下去。   因此,王二妮在这场演唱会上,与京剧大师孟广禄对唱《白毛女》选段时,也穿了一套特别的服装——她第一次来北京参加比赛的时候妈妈特意为她做的演出服。王二妮表示:我妈妈也没想到今天能穿着她做的这件衣服演唱白毛女,我更没有想到,王昆老师会把她演唱白毛女的衣服送给我。这两件衣服是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东西,我会一辈子珍藏!   虽然王昆老师已经离开,但二妮相信,她一定能看到今天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喜儿”又见“喜儿”,一定会感到欣慰。   在二妮演唱完《白毛女》选段之后,主持人朱迅又请来了另外一个“喜儿” ——电影《白毛女》中喜儿的扮演者田华,作为老一辈电影演员,田华称每当听到陕北民歌,就会想起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虽然年过花甲,但田华老师依旧青春焕发,那是因为在她心中从小种下了一份荣耀:这份荣耀是他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这就是延安精神。“喜儿”见“喜儿”,二妮也希望能用歌曲传播延安精神,因此,她与横山民乐团、黄土情阳光合唱团为现场的观众带来《南泥湾》《翻身道情》《红高粱》组曲等体现了那时中国人充满血性,顽强抗争的坚强性格的歌曲。   第三乐章 金色年华 赵季平赐的不是名,是文化自信   “今天,老人们留下的曲调,依然回荡耳边。不过,我记得爷爷说过一句话:‘你们,就是将来的我,我吃不到的,你替我吃;我看不到的,你替我看;我唱不动的,你替我唱。你的娃娃,也一样。’当我再次站到爷爷曾经站过的原上,用我的眼睛,替他看着这片土地,唱他们没有唱尽的歌。等到将来,我唱不动了,我的娃娃,接着唱……”   伴随着这样的旁白,画面出现了陕北剪纸形态的画面,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现在的陕北,变化中的陕北,依然是那满脸皱纹的老农面孔,可是他的眼角多了些欣慰的皱纹。   此时,二妮和演唱嘉宾程琳唱起了上世纪80年代西北风时期的经典作品《黄土高坡》。当时,人们茶余饭后,聊得开心就能拿起家伙,放开歌喉来一曲《黄土高坡》。这份自在怡然、大气豪放就是陕北人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也包括音乐大家赵季平。作为陕西人,又是二妮的老乡,赵季平老师心中对黄土地的情感是最浓厚,也最珍贵的,这场演唱会《黄土地的诉说》就是赵老师赐名。   赵季平老师表示:“民歌的灵感,全部来自民间,是不同时代的广大老百姓的智慧结晶。我对中国文化能够被其他民族喜爱,充满信心,同时也对二妮的理想:将陕北民歌唱出中国走向世界,充满信心!”   随后,王二妮和红都组合演唱了《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黄土地滋养着王二妮和陕北民歌,黄土地也养育了我们的中华民族,她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而她为我们付出的每一份心血,也都在她身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年轮,就像母亲脸上不断增多的皱纹,这皱纹起初是在阻挡母亲的泪水,却反而形成了一道更加弯曲沧桑轨迹,这就是蜿蜒黄河上那几十几道弯。   王二妮表示:“曾经,有记者问我,当你站在榆林的时候望北京,现在你站在北京了,你望向哪里,我说,我站在北京望世界!是的,我希望,在中国最神圣的地方,将我血液中的流淌的文化基因,将我最热爱的陕北民歌唱给全世界!或许,有一天,当全世界都在传唱陕北民歌的时候,我就能自豪的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回望我热爱的陕北!热爱的祖国!”   落幕 大秧歌引爆全场狂欢 是终点更是起点   在《大秧歌》喜庆的音乐中,这幅黄土地的画卷落下帷幕,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过程中,王二妮带着我们,翻开了那些沉淀在苍茫黄土里的民族记忆,倾听了这片土地的心声。就像双手捧起一把黄土,将它放在面前,闭上眼睛,去感受那厚重绵长的层层气息。   至此,这场演唱会的导演王洗平(曾任春晚导演)、音乐总监廖勇(北京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舞美灯光设计沙晓岚(29届奥运会开闭幕式和第13届残奥会开闭幕式灯光总设计),这些业界经验丰富、名声在外的重量级大师,他们也终于可以送一口气,事实证明,他们力求完美,打造了堪称2015年年底最具品质魅力、最值得期待的演唱会!而王二妮也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再次开始了她的梦想之旅。   不过黄土地那如母爱般的诉说会一直陪伴着每个中国人,时刻叮嘱着我们,无论今天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也不论时光发展到多远的未来,黄土地这份与生俱来的血脉联系,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她成就了我们曾经的辉煌,也陪伴过我们的苦难岁月,只有她才能够让我们的血脉传承,走向未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