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6
鼎盛6
得道本然,行道赤诚
关注数: 44
粉丝数: 168
发帖数: 6,324
关注贴吧数: 2
赤诚之道 赤诚之道
天心派降魔镇鬼咒 天心派降魔镇鬼咒
瘟神降世,病疫人间。今修士赤诚子,恭送瘟神升天归位! 瘟神降世,病疫人间。今修士赤诚子,恭送瘟神升天归位!
诸法空性,病毒是否为空? 诸法空性,病毒是否为空?
现代"神迹",印度瑜伽大师,77年不吃饭! 现代"神迹",印度瑜伽大师,77年不吃饭!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解空法门 解空法门
法无自性 法无自性
一阳来复 一阳来复
猪八戒为什么不能成佛? 猪八戒为什么不能成佛?
西游记中的古修口诀 西游记中的古修口诀
今日开贴说法 今日开贴说法
问世间谁能开悟? 问世间谁能开悟?
极乐世界与无边地狱 极乐世界与无边地狱
千山过影,梦入轮回 千山过影,梦入轮回
闲说一禅宗公案《丹霞烧佛》 闲说一禅宗公案《丹霞烧佛》
正法难存 正法难存
聊聊骂佛的因缘 聊聊骂佛的因缘
说说修行人最喜欢的超脱吧 说说修行人最喜欢的超脱吧
说说修行 说说修行
再说开悟 再说开悟
过年了 过年了
说说什么是定? 说说什么是定?
这货有做神棍的潜质,但还是有些东西的! 这货有做神棍的潜质,但还是有些东西的!
禅宗开悟 禅宗开悟
那年那日 那年那日
无上见性法 无上见性法
悟理超脱 悟理超脱
悟道笔记 悟道笔记
总结宗教份子三要素 一 :有一个至高信仰(谁都不能触碰)
宗旨 最近看大家喜欢讨论宗旨之说,我为中间人给大家搭个台子来论宗旨!
香严是悟道者 言语之间皆与道和,可供诸方与勘!
寺庙与道观 何为禅寺与道观?佛寺,三清观?瞎扯! 且道,古寺伴僧侣,嫖客上青楼。 不动为方丈,妄为化鸨母!
猴年吉祥 祝吧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猴年大吉!
隐士也修行 人生无常,慢慢无休,旦取有常,瞬时便休!
预测,福利 下周股市会连续阳线,要玩短线的可以参与一下!
轮回的根本是什么?_? 你从轮回中领悟了什么?_?
面向光明 光明对于众生的吸引 如飞蛾之扑火 死亡对于众生的吸引 如大河向东流 面向光明眼前一片黑暗 背对光明眼前一片光明
论依止 禅中若是沦落到依止上还不如早点关门闭吧去!
知乃通方 问善财见文殊却往南方意如何。师曰。学凭入室知乃通方。曰为什么弥勒遣见文殊。师曰。道广无涯逢人不尽
闻喜是闻喜 闻喜在五台山受挫,发奋修行于仰山处悟得心要!
如何是清净法身 濠州思明和尚在投子众时。有僧问。如何是上座沙弥童行。师曰诺。僧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屎里蛆儿头出头没
无题 乾坤有道,大步随行
你会死吗? 你若不会死,你往哪里生?你若会死,你往哪里生!
卧如来 赵州从谂禅师,山东人,十八岁时到河南初参南泉普愿禅师时,因为年轻,南泉禅师正躺着休息,就没有起身,看见赵州时就仍睡着问道:“你从哪里里来?” 赵州:“从瑞像院来。” 南泉:“见到瑞相了吗?” 赵州:“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 南泉禅师于是坐起来,对赵州颇欣赏,问道:“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 赵州:“我是有主沙弥。” 南泉:“谁是你的师父呢?” 此时,赵州恭敬地顶礼三拜后走到南泉的身边,非常关怀地说道:“冬腊严寒,请师父保重!” 于是南泉禅师非常器重他,因赵州是以行动来代替语言。从此,师徒相契,佛道相投,赵州成为南泉禅师的入室弟子。 有一天,赵州禅师请示南泉禅师一个问题:“什么是道?” 南泉:“平常心是道。” 赵州:“除了平常心之外,佛法无边,另外是否还有更高层次的趣向呢?” 南泉:“如果心中还存有什么趣向,就有了那边,没有这边;就会顾了前面,忘了后面,因此,所谓全面,被扭曲了的东西,怎会是圆融无碍的道呢?” 赵州:“如果佛法没有一个趣向,回顾茫茫,我怎么知道那就是『道』呢?” 南泉:“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欲真达到不疑之『道』,你应当下体悟,『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说是非耶?” 赵州禅师自小就聪明颖慧,出言吐语,自有禅味,一句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赢得了南泉普愿禅师的欣赏,即至问他是有主的沙弥还是无主的沙弥,他不用一般的语言回答,他用行动表示,顶礼、侍立,这不就是无言说的禅风吗?赵州禅师的禅,重在自我肯定,自然随缘,所谓从平常心流露,不做斧凿,自有一番禅心慧解!去了依赖性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foyuan.net%2Farticle-702049-1.html&urlrefer=7dd9b45cb6153b18f25946a5196a3571
只手之声 只手之声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 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录》,便到江户参访白隐禅师,并呈上自己的见解,谁知白隐禅师却说道:“你从恶知识处得来的见解,许多臭气薰我!” 于是,便把峨山赶出去,峨山不服,再三入室,三次都被打出来。峨山心想:我是被印可的人,难道白隐禅师看不出我有实悟?或许是在考验我吧!便再去叩禅师的门说道:“前几次都因我的无知,而触犯了禅师,愿垂慈诲,我一定虚心纳受。” 白隐禅师道:“你虽担一肚皮禅,到生死岸头,总无著力,如果要痛快平生,须听我‘只手之声’(参一只手所发出的声音)!” 因此,峨山便在白隐禅师座下,随侍四年,在峨山三十岁那年终于开悟。 峨山是白隐禅师晚年的高足,峻机妙用,大振白隐的门风。后来年老时,在庭院外整理自己的被单,信徒看到,觉得奇怪,便问道:“禅师!您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杂事为什么要您亲自整理呢?” 峨山禅师道:“杂事,老年人不做,那要做什么?” 信徒说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师非常不满意,反问道:“你以为处理杂务就不是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信徒终于了解到生活中的禅。 一般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其实,如黄檗禅师开田、种菜,沩山禅师合酱、采茶,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其它还有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园等,这在在说明,禅在生活中。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foyuan.net%2Farticle-702049-1.html&urlrefer=7dd9b45cb6153b18f25946a5196a3571
悟 知解千万经,不悟亦无用 悟就一瞬间,却得永恒果
禅门开悟 参禅打坐,念经颂佛 于道甚远,开悟无份
悟空入地狱 有人知道为什么悟空已得长生却还是要入地狱?悟空去了还能打翻地狱,是有原因的!
悟 知解千万经,不悟亦无用 悟就一瞬间,却得永恒果
自力他力 不管你有或者没有,力就在那里不增不减!能被自己掌握的是自力,没被掌握却能见到的是他力。净土念佛临终说是借弥陀他力往生,可是能够掌握弥陀之力往生却也是自力!只是净土祖师深知众生信力不足借他力弥陀而实修己力!禅宗自力横超三界,要的是信根实足疑根彻断之人!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明心见性 ‘一友举“佛家以手指显出,问曰:众曾见否?’众曰:‘见之。’复以手指入袖,问曰:‘众还见否?’众曰:‘不见。’佛说还未见性。此义未明。”先生曰:“手指有见有不见,而之见性常在。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闻上驰骛,不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盖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治良知的工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工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著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岂以在外者之闻见为累哉!”
逍遥游-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 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 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随笔 独守空门无人进 只缘具在睡梦中 世人何时方醒转 只道天凉好个秋
活死人 终南山后,活死人墓。此是金庸小说里的门派古墓派。今日与青蛙对谈几语,有所小悟。此门派主修静功,不出古墓,不动凡尘。以身体为墓,善养自性。自性圆明,出入无碍。
悟道皆是因缘际会,释迦观星悟道,慧能闻经而悟,王阳明于龙场悟道,祖师公案皆是说机缘。机缘成熟时便是你悟道日,死缠烂打于事无补!
龙场悟道 都知道贵州龙场本是阳明的流放之地,阳明初到龙场之时也是心力憔悴。为何会一夜之间忽然大悟,瞬间把囚场化为道场!
【切磋】哲学发于心地,辩于口舌。无辩不成学,欢迎来辩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