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贝斯的小民 zhaoxiaomin92
关注数: 24 粉丝数: 835 发帖数: 4,143 关注贴吧数: 4
贝斯手如何建立自己的音色观 和很多原声乐器不同,电声乐器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环节的调节制造出很多不同个性的声音。那么对于音色我们应该如何去把握?今天小民为大家说一些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好的贝斯音色? 看到这个问题我能联想到很多类似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女孩算好女友?”“什么样的青菜好吃?”等等。其实“好”这个概念真的很难定义,毕竟每个人的理解的“好”都会不同。 我个人理解中的“好”有一下几点:1、清晰。我觉得这是最要的一点,让人能够清楚识别是第一要素。2、融洽。要让人轻易能听到,但是又不能过分突出,不能破坏整体感。3、符合需要。你创建的音色不能只仅满足自己喜欢,必须要为你的音乐整体服务。 琴 1、不同配置或是结构的琴会有其独特的声音,相互间并不能完全替代。比如两个单线圈的拾音器的Jazz Bass永远不可能调出只有一个分离式单线圈拾音器的P Bass声音。另外就算是配置一样的不同品牌的贝斯声音也不会完全一样,只是会有一些相同结构造成的类似的特征。 2、主动琴和被动琴没有哪个音色一定会更好,而是完全取决于你的需要。可能在高端琴中,配备主动电路和拾音琴的居多,但是我最近才得知世界顶级品牌之一Fodera的最贵的产品-Anthony Jackson的定制款却是纯被动设计,仅仅只有一个音量钮控制。 3、不要奢求全能琴。有些人会盲目的追求所谓电路复杂、可调性大的全能琴,其实我个人认为根本没有这种琴,也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际使用中,你可能很少,甚至从来不会使用某些功能。其实所谓电路复杂,比如琴上带多段均衡,配备可以切单的双线圈拾音器的琴并不是为了做出所谓的全能琴,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不同习惯的乐手都能方便的使用这把琴。 其实看看P Bas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音量一个Tone钮,在现在看来都太过简单,但是并不妨碍其作为一款经典产品如今依然有着大量的使用者。 所以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音箱 跟琴其实也是一个道理,不论是一体音箱或是分体音箱,不同品牌的音箱也会有其不同的特点。现在的音箱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很不少品牌的音箱上自带很多效果器和箱头模拟(比如Roland,Line6),当然这类产品的价格也可能会相应的贵一些。我个人始终还是认为贝斯音箱还是功能越简单越好,与其有那么多复杂的调节,还不如有一个不需要太多调节就能得到好听声音的音箱来的实在。 效果器 其实我接触到效果器的时间也不长,不过曾经也折腾过一段,买过不少各式各样的效果器,最后又卖掉了不少,我的经验是效果器对于贝斯手而言并不是必需品。每次看到有些新手问效果器时,总是有些“大神”问都不问就说先来个DI或是均衡或是压缩吧!其实这是很不负责的一种回答方式,你能这么说也说明你自己也都还不懂。 大多数情况下贝斯需要的是一个干净的原声就足以满足很多不同的需求,这点和电吉他不同,所以贝斯效果器的使用应该是根据需要有节制的使用。 还有千万不要奢望添置一套效果器能让你原本不好的贝斯音色发生本质的改变,效果器只能作为装饰点缀。 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的拨弦不平均,就妄想用一个压缩来解决。千万不要这么做!不要让效果器成为你的拐杖! 如何用你手头仅有的设备调试出不同的音色? 1、尝试不同的调节方式:无论是琴上的音量钮,拾音器选择钮,或是均衡甚至是一个Tone钮都可以成为你改变音色的手段,多去尝试不同的组合调节方式,你会发现任何一点点细小的调节都会改变你的音色。音箱也是一个道理。设备的调节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千万不要想着有人回来教你,一定要去自己尝试。 2、尝试不同的弹奏方式:手指和拨片弹奏就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音色。而用不同的手指弹奏也会制造出很多种不同的音色,通常来说手指接触弦的面积越大弹出来的音色会更肥厚。指甲也会影响你的音色,当你留指甲去演奏时,会出现类似拨片的音色。 3、尝试不同的拨弦位置:这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一点,其实在不同位置拨弦对音色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越靠近琴颈末端位置拨弦声音会越肥厚,比较温暖、圆润,但颗粒感会越少;越靠近琴桥位置拨弦颗粒感会越明显,声音会比较硬,但是会失去肥厚度。 总结:国人很多时候总是追求复刻出类似某些大师的音色,其实我觉得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这本来就无法做到,即使你和大师使用完全一样的设备,你也不可能做到,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光只是来源于这些设备,更多还是来自他们的双手。 其实电声乐器真正的乐趣之一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制造出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声音,这才是最有趣的事情。不要觉得这有多难,只要你敢想敢做,也许下一个经典之声会在你的手中诞生。用你的手和耳朵尽情的实验吧! (完) 大家好!我是贝斯手小民(我的优酷频道:弹贝斯的小民 & 我的新浪微博:@弹贝斯的小民),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共平台“会唱歌的鼓”。
关于想通过远程网络视频教学的朋友的一些建议! 最近有一些网友联系到我,都提到自己生活在比较小的城市,非常想好好学习贝斯,但苦于找不到好的贝斯老师,周边也没有能够交流的人,表示很焦急,问我能不能通过网络远程教学的方式跟我学习贝斯,而且愿意支付学费。 我首先非常感谢这些朋友能够看得起我,愿意跟我学习贝斯。并且也非常理解这些朋友的心情,因为我自己也有过同样的经历,虽然到现在都没拜过老师。 但最后我还是一一拒绝了这些朋友的好意,在此先道歉。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不想教学,而是因为我十分排斥通过网络教学这种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网络教学中很多弹琴细节都会看不清或是听不清,这会造成教学中很多的障碍,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所以网络教学的质量是完全无法保证的。 要为了赚钱我完全可以糊弄人,但我并不想这样。虽然我还不是一个什么不得了的老师,更谈不上什么师德或是职业操守,但是我觉得至少要对得起别人花的这些学费,这样我才心安。并且建议大家最好不要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贝斯或是别的乐器,有人愿意用这样的方式有偿教你也最好别学,因为这样只是在浪费钱而已。所以希望外地想通过网络视频学贝斯的朋友不要再联系我了,谢谢合作! 最后祝晚安!
【原创文章】贝斯手如何练就强劲的右手? 贝斯作为一件弹拨乐器,右手的拨弦无疑是最基础的训练科目。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呢?今天小民就跟大家分享一点自己的经验。 拨片还是手指? 常见的拨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拨片,另一种是使用手指。很多初学的朋友就会问:“到底哪种方式会更好?”我个人觉得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点(比如拨片比较容易达到更快的速度,手指可以得到更多种音色),难分伯仲。 其实两种方式最大的区别我觉得是在音色上的区分。拨片弹奏可以得到比较突出、硬朗的音色,适用于摇滚乐和金属乐等;而手指弹奏声音会相对比较厚重温暖,适用于布鲁斯、爵士、放克、流行乐等。当然这并不绝对,金属乐中使用手指拨弦的人同样大有人在,而流行乐里面同样也有使用拨片的人。 拨弦方式的选择关键还是在于个人的习惯和需要的音色。建议初学者最好两种都要学习,这样便于你去了解两种拨弦方式之间的区别,然后做出选择。 弹奏第一要点:放松! 无论你选择何种方式去弹奏,“放松”依旧是弹奏的关键。弹奏前一定要找到一个舒适放松的持琴姿势,这样有助于你的演奏。 弹奏中同样要注意放松。拨片弹奏时一定要注意手腕和手臂的放松,尤其是在快速的演奏时,一定不要用蛮力去加速;手指弹奏时要注意手指关节的放松,不能有紧绷感。切记,只在拨弦的一瞬间发力,发力后要立刻放松。 学会带着耳朵去练琴。 练习中除了要注意手的运动方式,还要学会用耳朵去听弹奏出的每一个音。仔细听你的弹奏力度是否平均,音色是否存在差异。 刚开始练习时建议在空弦上做长音练习,越慢越好,将注意力放到听觉上。弹奏时要注意拨片上下拨,或轮指时弹奏出的力度和音色。一定要让力度一致,音色尽可能统一(特别是轮指时,由于人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有所不同,手指拨出来的音色会存在差异),这样可以避免“瘸腿”现象的出现。 提速?从慢练开始。 手速的提升是很多初学者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常常听到很多朋友感叹:“某某大师的右手真是快啊!我什么时候能达到?”其实只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每个人都是可以达到的。 手的提速实际就是对手的运动机能进行锻炼,和举重、跑步等体育项目的训练一个道理,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个人的先天条件有所不同,提升的效率也会有所不同,很难保证不同的人在同样的训练时段中能达到同样的进度,因此希望大家能有耐心的去练习,不要盲目求快。 刚开始练习时建议大家一定要打着节拍器,定到四分音符60的速度。分别依次演奏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每个时值为一组,每组练习大约2分钟。每次练习共10分钟左右,可以作为每天的开手活动。练习中一定要注意放松,观察拨弦的力度和音色,保证时值的准确。 能够准确无误的在60的速度下演奏这些时值以后,可以适当提速,但每次提速不宜太多,可以以5为一个档,依次叠加。练习方法同上,若是碰到类似于90加到95无法完成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个折中的速度(93)进行练习,93拿下以后再尝试恢复到95的速度。 学会动脑,灵活练习。 练习过程中还可以尝试自行设计各种练习方法,这样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有助于完善技术上的缺陷。 除了练习习惯性的弹奏方式,还应该练习一些非习惯性的弹奏方式。例如拨片弹奏时,除了练习习惯性的“下上”,还可以反向练习“上下”;轮指同理,除了练习习惯性的“食中”,还可以练习“中食”。 尝试融入更多不同节奏型在同样的速度中去练习,如切分、三连音。或是同一节奏型跨弦进行练习,例如演奏八分音符时分别依次弹奏4弦和2弦。 练习需要劳逸结合。 除了花大量时间练习以外,练习过程中同样要注意休息,尤其是当你的手出现酸痛的现象时,如果你不希望它受伤,这时候停下来享受一杯饮料吧! (完) 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合作! 我是贝斯手小民,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共平台“会唱歌的鼓”!
为我的ESP改换Aguilar OPB-3电路 入手这把琴有一段时间了,手感做功都让我觉得满意,唯独音色方面不是我喜欢的style。不知道是原定制琴主的要求还是ESP当时的制作风格,此琴的低频比较软,欠缺一些力量感,而高频又特别亮,稍微提升一点就很刺耳,而且整个琴的电路输出功率也比较小。因为种种原因让我十分纠结,所以之前决定想把琴卖点再换一个,可是挂了很久都无人问津,因此便萌生了换电路的念头的想法。 世面上的电路种类也不少,最为常见而且热门的我个人认为就是Baltolini和Aguilar两个品牌,这两个品牌的电路在很多知名厂牌的贝斯上我们都能见到。最后经过细致比对和走访了解,我选择了Aguilar的OBP-3,很多用过这款电路的朋友都给予一致认可。 拿到电路的时候我非常吃惊,因为整个电路全部集成在了一个非常小的电路盒内,无疑这为电路仓比较小的贝斯提供了便利。这款电路带3段均衡和一个中频扫频,中频能选择400Hz和800Hz两个频点,可调性很大,而且可选择9v或是18v供电,据说是18v供电动态会更大。 但是这款电路的线非常的多,大约有十几条不同颜色的线,所以布线的时候会比较麻烦,建议如果有想换的朋友找一个手艺好点的技师,不然很容易弄的很乱。这次我找的是面孔乐队的技师陈亚光老师,手艺真是非常棒,而且价格也比较实惠。由于这款电路本身只带EQ的电位器,所以安装的时候音量电位器和拾音器选择电位器都是需要另外配的。从左到右依次是音量,拾音器选择(我直接换成了拨档,这样很方便),套钮上层为高频下层为低频,中频,中频频点选择。由于我的琴上本来只有4个孔,所以这次还多打了一个。换好以后整个感觉完全变了,日本小怨妇立马变身成为美国猛男!功率提升了很多,低频厚实有力,高频通透但丝毫不炸,中频非常饱满。既能听到琴本来的声音,又能听到电路的修饰,很符合我的要求。 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换电路只能让你的琴换一种味道,但是不要期望能对你琴本身音质有什么提升。而且换电路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不一定会达到你预期的效果。 最后附上视频,琴直插声卡录制,新换的弦!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U4MzQ3MTE2.html&urlrefer=fbd7449fae7c83ea988441b95e7932a9
就吧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关键词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是贝斯不是吉他 我:电贝斯的英文全称其实是bass guitar,直译过来就是低音吉他。在电声乐器出现之前,乐队中的低音声部大多都是使用的double bass,中文中称之为低音提琴。leo fender发明了电吉他后,发现贝斯手们每次演出都要背着巨大的double bass,非常不便,因此设想是否能将贝斯也做成像电吉他一样,这样即能解决携带问题,又能就决double bass声量上的不足。后来便诞生了fender precision bas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 bass。precision是精准的意思,因为double bass原本是弓弦乐器,没有品,因此对非专业的贝斯手来说音准是能难保证的,leo在贝斯上安装了吉他一样的品丝,这样解决了音准问题。因此从整个设计来说,电贝斯更接近吉他而不是double bass,所以电贝斯就是低音吉他。 关键词:根音党 我:用八分音符去演奏根音是传统摇滚乐和金属乐的经典伴奏形式,这种演奏方式能够简单直接的表现力量感和动力感。其他音乐形式中,用其他节奏组合演奏根音产生的各种不同律动效果的情况也很多。但是有很多人误以为根音是入门级别的贝斯伴奏手段,这是不正确的。纵观电贝斯演奏的发展历史,根音大师不乏少数。所以是否演奏根音与你的演奏水平无直接关系,而是应该根据音乐的需要去使用。 关键词:贝斯solo 我:贝斯作为乐队的低音声部,在设计之初的功能是与吉他或是其他乐器完全不同的,贝斯在乐队中的本质工作就是作为伴奏乐器而出现。电贝斯在代替double bass的工作以后的一段时间,电贝斯演奏的形式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除了能在乐队中作为伴奏乐器,更涌现出一大批极具个人风格化演奏的solo贝斯手,他们发明了很多全新的演奏方式,是电贝斯也可以像吉他一样站到前台,这无疑是电贝斯的一大重要突破。但如今越来越多的solo贝斯手被人们记住,很多优秀的伴奏贝斯大师却鲜为人知,这也使很多人盲目的去疯狂学习用贝斯演奏solo,却忘了一个贝斯手的本职工作。真正的贝斯大师不一定要弹花哨复杂的solo,能搭起一个良好的律动,尽可能把其他旋律乐器衬托得更完美,往往反而会更受人尊重。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