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张无忌 老实人张无忌
关注数: 7 粉丝数: 74 发帖数: 4,893 关注贴吧数: 14
马斯克称SX将开发太空数据中心(机翻 Ars Technica)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对计算存储和处理能力的需求急剧增长,人们对太空数据中心的兴趣也随之飙升。尽管包括 Starcloud 在内的多家初创公司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一理念也吸引了科技巨头的关注。今年 5 月,有消息称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 (Eric Schmidt) 收购了 Relativity Space,原因正是他对太空数据中心的兴趣。随后,在本月初,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预测,未来 10 到 20 年内,太空将建成千兆瓦级数据中心。如今,埃隆·马斯克也表达了对这项技术的兴趣。马斯克旗下的 SpaceX 公司拥有并运营着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公司或国家都多的太空基础设施。 扩大V3卫星规模 在Ars Technica发表了一篇关于利用自主组装技术在太空建造大型数据中心的文章后,马斯克在X平台上回应称,星链卫星可以用于此目的。“只需扩大拥有高速激光链路的星链V3卫星的规模即可实现,”他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写道,“SpaceX将会这样做。”马斯克对太空数据中心的兴趣显著提升了这一新兴行业的知名度。支持者认为其优势显而易见:太阳能的免费无限能源,以及在地球上建造这些设施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反对的声音正在日益高涨)。批评者则认为,在太空建造这些设施在经济上不切实际,而且支持者低估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术。SpaceX的星链星座已经打破了一些传统观念,在为全球数百万用户提供高速宽带服务的同时实现了盈利。因此,如果马斯克认为星链架构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心,那么业界就很难忽视它。 兴趣正迅速增长 “科技巨头们对太空数据中心的热情非常值得关注,”Quilty Space 研究主管 Caleb Henry 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如果他们开始投入资金,我们可能会看到太空领域的又一次变革。”数据中心的基本功能是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Henry 表示,从历史上看,卫星已经承担了大部分此类工作。通信卫星专门用于传输数据。成像卫星存储大量数据,并在飞越地面站时将其传输出去。近年来,机载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太空数据中心可能代表着这一技术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批评人士指出,要为能够与地面基础设施相媲美的数据中心供电,需要体积庞大、配备大量太阳能电池板的卫星。然而,Henry 表示,SpaceX 的 Starlink V3 卫星与以往任何太空技术都截然不同。 容量大幅提升 SpaceX 目前的 Starlink V2 小型卫星的最大下行链路容量约为 100 Gbps。V3 卫星预计将把这一容量提升 10 倍,达到 1 Tbps。这在卫星容量方面并非史无前例,但在规模上却是前所未有的。例如,Viasat 与波音公司签订了近十年的合同,耗资数亿美元,建造了 Viasat-3——一颗容量为 1 Tbps 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这颗卫星可能将于下周搭乘 Atlas V 火箭发射升空。SpaceX 计划每次使用 Starship 火箭发射数十颗 Starlink V3 卫星——亨利估计数量约为 60 颗。这些发射最早可能在 2026 年上半年进行,因为 SpaceX 已经在其 Starship 飞船上测试了卫星分配器。“卫星行业其他任何产品都无法达到如此高的容量,”亨利说道。星链V3卫星“升级”的具体形式尚不明确,但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大。首批投入运营的星链卫星于五年多前发射,质量约为300公斤,容量为15Gbps。星链V3卫星的质量可能达到1500公斤。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