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498ok
kid498ok
关注数: 380
粉丝数: 627
发帖数: 20,335
关注贴吧数: 70
请教各位一个问题 请问各位大佬这是什么动漫的片头?
【SING|讨论】┊0531┊【直拍对比】SING女团《大碗宽面》&《双面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yi4y147tx&urlrefer=85ec7b956ea477cd44b6ad00c20a1913
【SING|讨论】┊0530┊请教个问题 硕鼠下载b站视频的清晰度极限是不是只到1080p?即使充了大会员,清晰度达到1080p+,也没用?
网文史最大最恶事件!十年来版权合理化的最好机会?阅文霸道合同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1f4y1m7n9%3Ffrom%3Dsearch%26seid%3D12480843767361153814&urlrefer=e6d3467c7f29c1606e1d053a65f2cdac
我是新人,问个问题 请问这个有效期27天具体指的是什么?是挂件有效期还是正式会员有效期又或者两者皆有?拜托各位大佬答疑解惑,在下感激不尽!
现在是不管男权女权还是吃瓜群众,都要团结起来的时候了。 大家应该暂时放下成见团结起来,一起干**花疼。如果现在我们不发声,遭殃的是广大网络作家,下一次遭殃的就是我们。
【SING|讨论】┊0326┊请教各位一个问题 如果b站成为大会员之后,然后用硕鼠下载视频,那么下载的文件清晰度是原来的1080p封顶还是清晰度在原来最高的基础上再有所提升?
【SING|讨论】┊0227┊问一下 请问今天的团综是不是没有了?难道是库存用光了?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SING|讨论】┊0114┊问个问题 请问呆比的《上海时光》会出MV吗?
女权毒鸡汤这场游戏,没有最终的收益者
有的人找不到老婆,有的人上百个女友,花心是要付出的代价的,最后这位父亲谋杀罪名不成立,只是一个尸体侮辱罪,网友称大快人心。
看了什么感觉?想当接盘侠吗?
这个外国人都看出来了,里面有句话确实经典,亮点自找
现在连西方奇幻小说都开始政治正确了吗? 前几年萨拉莫奈特写的《巫城记》就公然在书中宣扬同性恋。没想到如今荷布罗平的《雨野原传奇》居然也这么干!
这说的还真没错,金庸老先生是这个意思吗?哈哈哈
【SING|讨论】┊1226┊问一下 今天团综为什么没了?
所谓的【A男配B女】,绝对是真理! 或许这个男人月薪只有3000甚至更少,但没关系,只要有性魅力照样不缺女人。男人在魅力上征服女性,这样看来,这男的不就是A男?被征服的女性不就是B女?夏天这货在反复强调女人3000只配男人3000的时候他刻意忽略了变量。何为变量?变量就是性魅力。这玩意有很大的翻盘优势。这么说吧,女人在意的无非是帅哥或者款哥。所以说,无论是帅哥还好还是款哥也罢,他们都是A男,不接受反驳。无法想象的是一个男人既非帅哥又非款哥,会有女人看上他,接盘也没资格啊!综上所述,对于广大劳苦大众来说,单纯鼓吹女人3000只配男人3000才是彻头彻尾的邪教!
猎魔人7湖中女士马上就要出了
猎魔人7湖中女士要出了。
感慨 女人向男人要的全都不是男人一出生就带来的:房子,钱,成熟,稳重,有情趣,高情商等等等等,这些都需要男人后天努力才能得到的,而男人只要女人一样,这一样还是女人天生就有的,不需要努力,不需要拼搏,一出生就有的:处女膜,女人要这么多,都没人批评,男人就要了一个就被各种批判,这个社会对女人太宽容了怎么了?(转)
【SING|讨论】┊1212┊问一下 今天的团综怎么没了?
国家并不支持男人喜当爹,比欧美有些国家可好多了
夏天出来 你所说的一切都不值一驳,归根到底,你就是向往性解放的世界。可惜啊,除非你是帅(指代一切性魅力)哥或者是款(金钱与权力的象征)哥,否则,性解放最终毁灭的还是你自己。你说劳资封建,可惜的是,封建社会两千年的天朝尽管有着诸多不足,但我从未听过因为男女对立造成社会动荡。反观如今,改开才四十年,就已经群魔乱舞了。
【SING|讨论】┊1203┊请教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在别人的微博上发现了我想要的视频,请问我怎样操作才能把它完整地下载到本地电脑上?是这样的,前两天我在许诗茵后援会微博上发现了十一月三十日的由你音乐榜sing女团跳《洛神赋》和《花枪》的现场视频,我很喜欢,请问怎样搞下来?谢谢大家了!
[原创]潘一丁:知识无产权--盗版万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lub.kdnet.net%2Fdispbbs.asp%3Fboardid%3D1%26id%3D10988698&urlrefer=26b708967dea49c9df3e45f5cf4367c6
哈萨克斯坦人反对姑娘嫁中国男人 呼吁立法禁止外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ohu.com%2Fa%2F124536270_114835&urlrefer=354baa7dae9705c5d55dcb849c1933e6 PS:我们堂堂中华,难道连三四流的小邦还不如吗?
【SING|讨论】┊1024┊问问各位大佬 sing的四周年公演哪里可以看?b站没有。
为什么要废除科举? 首先,我想定义一下我说的科举:一种用考试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人才的做法。 那么按照我的定义,一项反对科举的最终要的理由就不成立了:八股取士束缚人才。科举是一种形式,考什么是可以变的。 为什么不能有理科进士,工科进士,法科进士,医科进士? 有的人又说了 “那么,能不能保留科举,只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将考四书五经,变成声光化电?其实,最末一科的科举,其实内容已经改变了,但是,即使是改考声光化电,科举也会将学校绑架,完成不了改革教育体制,使之面向社会的使命。毕竟,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官场的需求,只是社会需求的一个小部分。不改变读书做官的官本位价值,中国的教育,就永远新不了。" 问题是谁说的科举制度只能用来选官? 在我国这样的存在体质内外差别的国家,一切体制内的工作,都是可以用科举来选拔的。现在的行政级别,难道跟前清的品级有本质区别?国有企业的厂长经历,公立大学的教授校长,国营媒体的记者编辑,只要有行政级别,就跟前清的体制有类似性。 那为什么选这些人就不能科举? 有人问我,那为什么要科举?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meritocracy是世界上最最重要的价值: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应当只由自己的personal merits来决定!而不能由自己的出身等外部因素来决定!我实在想不明白,一个制度能让最最贫寒的底层青年,一步步考自己的努力成为朝廷命官,这样的制度有哪里可以指摘?难道只有世卿世禄的贵族老爷配永远统治?
因为爱?
吃人不吐骨头的“消费主义 中学生上学是要穿统一校服的,大家都一样,没办法攀比。 中学生上课也是不能涂口红、化妆、烫头发的,所以也没办法攀比。 于是,这群孩子开始比鞋子了,穿在脚上的鞋子,你总不能强行统一吧。 十几年前孩子们买鞋子,也就买个阿迪、耐克,主要是男孩子打篮球需要篮球鞋,没有阿迪、耐克,匹克、安踏、特步、李宁,也不是不能穿。 但现在不行了,你要是穿个普通的阿迪、耐克,几百一千的,还真显不出什么身份地位,你得穿个限量版、定制版,才显得尊贵,有品位,与众不同。所以,如今年轻人们不炒房、不炒股,开始炒鞋子了。现在的孩子,买篮球鞋也不是为了打篮球,而是为了“潮”,一双破AJ女款什么红丝绸球鞋,居然能够炒到12000元。为了日益扩大的炒鞋市场,很多二手鞋交易平台,居然成了“球鞋券商”,甚至还有各大品牌的指数和曲线,买鞋子已经不是买鞋子了,被他们玩成了金融投机了。 一个富二代小伙子告诉我——***,老子还上什么学,天天炒鞋,就能成为人生赢家了。 世界变化的很快,不知从何时起,就有人告诉你,不要关注性价比了,要专注一“品质生活”,要“消费升级”,不要想着一块钱干三块钱的事情,要想着花一万块干一百块的事情,这才叫有品位。 资本主义善于“创造需求”,把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东西,包装成有格调、有品位、有个性的东西,勾起你心中那点小布尔乔亚的情怀。 你得穿阿玛尼的衣服,AJ限量版的鞋子,挎香奈儿的宝宝,拥有一整匣子的口红,每月定时做个脸,不管你是不是设计师、制作人,工作都得使用iMac,最低也得是顶配ThinkPad,surfacebook,打游戏要用亮闪闪的外星人、雷蛇.。哪怕租房子,也得租独立卫生间、独立厨房、有着落地窗的公寓,梳妆台上要摆的琳琅满目,鞋柜里要塞满了鞋子,书桌上要摆着星巴克的猫抓咖啡杯。 他们说,这才有幸福感,这才配得上你“中产阶级”的身份和品位。 没钱没关系,你借钱也得过出“品质生活”的格调。 有钱更加不能藏着掖着,捏在手里会发霉,消费主义告诉你,有钱别存着,有钱就得花掉,花的越多,才能挣得更多。消费能力越强,证明挣钱能力就越强,说明你的地位就更高,更有出息。至于怎么得出这个结论——他们只会找一些万里挑一的案例——比如王思聪花了5个亿,挣回八个亿。 他们不会告诉你,王思聪花掉50个亿也没关系,你花掉5000块,这个月就得**。 资本家最怕什么?最怕没人买他们的产品,资本没法增值。然而资本家又不愿意给自己的工人加工资,每个都不加,发了工资,还得想方设法收回来!君不见很多大企业逼着员工买自家的产品服务,还逼着员工把钱存自家的理财产品吗?这就导致底层消费者各个都没钱。 没钱没关系,我借给你,你还不起也没关系,每个月分期还给我就行,借你三千,实际你只拿到两千六,最好要还我五千。利滚利你还不起怎么办?没关系,我还可以把这个债务打包加价卖给其他人。我的钱是我的钱,你的钱最终还是我的钱。 消费主义背后,是金融至上思想。资本家把“能花钱”包装成一种能力,能花钱的意思就是,这个人消费能力很强,那么他挣钱的能力也就很强,所以他的信用也高,所以他借贷的能力也强。你买不起iPhone,贷款总买得起吧?你买不起鞋子,贷款总卖的起吧?你买不起包包,贷款总买得起吧?你做不起整容手术,贷款总做得起吧? 除非你死了,除非你要做彻底的“失信人”,这些钱还不是得加倍还到他们口袋中去? 资本家最喜欢什么人?最喜欢结了婚、买了房、每个月都有固定工资的“中产阶级”,因为你有需求,会不断工作、不断赚钱、不断消费,这是最茁壮的“韭菜”,可以长期割下去,资本家可以一边让你996加班,一边让你“消费升级”,提倡你过“品质生活”。让你不断把赚到手的工资花出去,让你保持在一个贫穷、焦虑、饥渴的状态,你才能继续为他打工卖命,并且把工资还回去。 资本家最不喜欢什么人?最不喜欢单身的死宅、“三和大神”、“没情调”的理工男,所以,必须把他们污名化,给他们扣一个“直男癌”的头衔。顺便鼓动地球上的另一半,告诉她们,离这种人远一点,你们的未来是宝马香车的童话故事,你们的王子就在不远处等你,怎么能留恋这些“垃圾股”? 你得做个精致的女孩——“穿着廉价淘宝货的女人走出去是不会被人尊重的,你没有一点高级的衣服只会被人看轻,如果你自己背着爱马仕的包包,用着香奈儿的口红,人家月薪5000的男生都不敢追你,送你礼物都不会送的很差!你要对自己好,你知道吗?你不把自己看的高级,别人怎么会把你看高级呢?” 这就是他们的话术,他们把女性束缚在消费主义的梦幻泡影中,而男性又不得不顺从于女性的消费主义,乃至于共同成为消费主义的燃料和韭菜。 因此,他们专门为这一代“中产阶级”量身定制了“需求”。 举个例子,钻石,钻石这种东西,大家都知道,其实就算碳元素在高温高压下的结晶。人工的钻石,和天然的钻石,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当今的人工钻石,在品质上要比天然钻石更好。更重要的是,钻石的储备量太大了,如果敞开了供应,只怕钻戒的价格,连银戒指都不如。 于是,资本家们想到了办法,他们结成了联盟,控制开采和出售,抬高价格,并且赋予钻石以另外的内涵和价值,比如——让它代表忠贞不渝的爱情。于是,钻石的文化内涵诞生了,每一对结婚的夫妻,都得买钻戒来证明自己的爱情。这就叫“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我不反对消费,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的动力,也就没有繁荣和进步。但我反对把一切都变成“消费”,让消费主义成为这个世界的灵魂,让所有人都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其实,消费主义的洗脑,是自上而下的,就连资本家自己,也是消费主义的囚徒,“资本家们必须保持奢靡的生活,才能维持自己融资、借贷时的高信用”。 其实,他们已经成功了,他们把各种节日,都改造成了“购物节”,无论是过年、中秋、国庆、情人节、圣诞节、七夕节、母亲节、父亲节、阵亡将士纪念日......中的洋的,古的今的,都是买东西的好日子,就剩下清明节和中元节,尚且保留了原来的意义。 自由主义者很喜欢鼓吹《1984》和《动物庄园》,但是我建议大家读一读《美丽新世界》,因为集权独裁的“老大哥”并不存在,只是一个“狼来了”的谎言,温水煮青蛙的“美丽新世界”,近在眼前。 人类害怕专制、害怕独裁,可就是不怕“自由”,不怕“享受”,当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随心所欲地花钱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一种幸福,谁能够抗拒幸福呢?人们享受电影,享受电视剧,享受电子游戏,享受高糖食品,享受逛街消费,享受娱乐至死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感到恐惧。 许多人都口口声声反对“洗脑”,可是他们对真正的“洗脑”一无所知,真正的“洗脑”,是迎合你内心深处的欲望,让你天然认同他们的想法,顺着他们规划的道理走下去。他们告诉你,追求财富不可耻,追求享乐也不可耻,追求不受节制的自由更不可耻,因为这是“人性”,他们却从未告诉你——这是“动物性”。 你追求的不是自由,而是去做“欲望的奴隶”,“享乐主义枷锁下的囚徒”。 你知不知道这条路,走到最后,是什么样子?
吃人不吐骨头的“消费主义 中学生上学是要穿统一校服的,大家都一样,没办法攀比。 中学生上课也是不能涂口红、化妆、烫头发的,所以也没办法攀比。 于是,这群孩子开始比鞋子了,穿在脚上的鞋子,你总不能强行统一吧。 十几年前孩子们买鞋子,也就买个阿迪、耐克,主要是男孩子打篮球需要篮球鞋,没有阿迪、耐克,匹克、安踏、特步、李宁,也不是不能穿。 但现在不行了,你要是穿个普通的阿迪、耐克,几百一千的,还真显不出什么身份地位,你得穿个限量版、定制版,才显得尊贵,有品位,与众不同。所以,如今年轻人们不炒房、不炒股,开始炒鞋子了。现在的孩子,买篮球鞋也不是为了打篮球,而是为了“潮”,一双破AJ女款什么红丝绸球鞋,居然能够炒到12000元。为了日益扩大的炒鞋市场,很多二手鞋交易平台,居然成了“球鞋券商”,甚至还有各大品牌的指数和曲线,买鞋子已经不是买鞋子了,被他们玩成了金融投机了。 一个富二代小伙子告诉我——***,老子还上什么学,天天炒鞋,就能成为人生赢家了。 世界变化的很快,不知从何时起,就有人告诉你,不要关注性价比了,要专注一“品质生活”,要“消费升级”,不要想着一块钱干三块钱的事情,要想着花一万块干一百块的事情,这才叫有品位。 资本主义善于“创造需求”,把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东西,包装成有格调、有品位、有个性的东西,勾起你心中那点小布尔乔亚的情怀。 你得穿阿玛尼的衣服,AJ限量版的鞋子,挎香奈儿的宝宝,拥有一整匣子的口红,每月定时做个脸,不管你是不是设计师、制作人,工作都得使用iMac,最低也得是顶配ThinkPad,surfacebook,打游戏要用亮闪闪的外星人、雷蛇.。哪怕租房子,也得租独立卫生间、独立厨房、有着落地窗的公寓,梳妆台上要摆的琳琅满目,鞋柜里要塞满了鞋子,书桌上要摆着星巴克的猫抓咖啡杯。 他们说,这才有幸福感,这才配得上你“中产阶级”的身份和品位。 没钱没关系,你借钱也得过出“品质生活”的格调。 有钱更加不能藏着掖着,捏在手里会发霉,消费主义告诉你,有钱别存着,有钱就得花掉,花的越多,才能挣得更多。消费能力越强,证明挣钱能力就越强,说明你的地位就更高,更有出息。至于怎么得出这个结论——他们只会找一些万里挑一的案例——比如王思聪花了5个亿,挣回八个亿。 他们不会告诉你,王思聪花掉50个亿也没关系,你花掉5000块,这个月就得**。 资本家最怕什么?最怕没人买他们的产品,资本没法增值。然而资本家又不愿意给自己的工人加工资,每个都不加,发了工资,还得想方设法收回来!君不见很多大企业逼着员工买自家的产品服务,还逼着员工把钱存自家的理财产品吗?这就导致底层消费者各个都没钱。 没钱没关系,我借给你,你还不起也没关系,每个月分期还给我就行,借你三千,实际你只拿到两千六,最好要还我五千。利滚利你还不起怎么办?没关系,我还可以把这个债务打包加价卖给其他人。我的钱是我的钱,你的钱最终还是我的钱。 消费主义背后,是金融至上思想。资本家把“能花钱”包装成一种能力,能花钱的意思就是,这个人消费能力很强,那么他挣钱的能力也就很强,所以他的信用也高,所以他借贷的能力也强。你买不起iPhone,贷款总买得起吧?你买不起鞋子,贷款总卖的起吧?你买不起包包,贷款总买得起吧?你做不起整容手术,贷款总做得起吧? 除非你死了,除非你要做彻底的“失信人”,这些钱还不是得加倍还到他们口袋中去? 资本家最喜欢什么人?最喜欢结了婚、买了房、每个月都有固定工资的“中产阶级”,因为你有需求,会不断工作、不断赚钱、不断消费,这是最茁壮的“韭菜”,可以长期割下去,资本家可以一边让你996加班,一边让你“消费升级”,提倡你过“品质生活”。让你不断把赚到手的工资花出去,让你保持在一个贫穷、焦虑、饥渴的状态,你才能继续为他打工卖命,并且把工资还回去。 资本家最不喜欢什么人?最不喜欢单身的死宅、“三和大神”、“没情调”的理工男,所以,必须把他们污名化,给他们扣一个“直男癌”的头衔。顺便鼓动地球上的另一半,告诉她们,离这种人远一点,你们的未来是宝马香车的童话故事,你们的王子就在不远处等你,怎么能留恋这些“垃圾股”? 你得做个精致的女孩——“穿着廉价淘宝货的女人走出去是不会被人尊重的,你没有一点高级的衣服只会被人看轻,如果你自己背着爱马仕的包包,用着香奈儿的口红,人家月薪5000的男生都不敢追你,送你礼物都不会送的很差!你要对自己好,你知道吗?你不把自己看的高级,别人怎么会把你看高级呢?” 这就是他们的话术,他们把女性束缚在消费主义的梦幻泡影中,而男性又不得不顺从于女性的消费主义,乃至于共同成为消费主义的燃料和韭菜。 因此,他们专门为这一代“中产阶级”量身定制了“需求”。 举个例子,钻石,钻石这种东西,大家都知道,其实就算碳元素在高温高压下的结晶。人工的钻石,和天然的钻石,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当今的人工钻石,在品质上要比天然钻石更好。更重要的是,钻石的储备量太大了,如果敞开了供应,只怕钻戒的价格,连银戒指都不如。 于是,资本家们想到了办法,他们结成了联盟,控制开采和出售,抬高价格,并且赋予钻石以另外的内涵和价值,比如——让它代表忠贞不渝的爱情。于是,钻石的文化内涵诞生了,每一对结婚的夫妻,都得买钻戒来证明自己的爱情。这就叫“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我不反对消费,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的动力,也就没有繁荣和进步。但我反对把一切都变成“消费”,让消费主义成为这个世界的灵魂,让所有人都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其实,消费主义的洗脑,是自上而下的,就连资本家自己,也是消费主义的囚徒,“资本家们必须保持奢靡的生活,才能维持自己融资、借贷时的高信用”。 其实,他们已经成功了,他们把各种节日,都改造成了“购物节”,无论是过年、中秋、国庆、情人节、圣诞节、七夕节、母亲节、父亲节、阵亡将士纪念日......中的洋的,古的今的,都是买东西的好日子,就剩下清明节和中元节,尚且保留了原来的意义。 自由主义者很喜欢鼓吹《1984》和《动物庄园》,但是我建议大家读一读《美丽新世界》,因为集权独裁的“老大哥”并不存在,只是一个“狼来了”的谎言,温水煮青蛙的“美丽新世界”,近在眼前。 人类害怕专制、害怕独裁,可就是不怕“自由”,不怕“享受”,当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随心所欲地花钱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一种幸福,谁能够抗拒幸福呢?人们享受电影,享受电视剧,享受电子游戏,享受高糖食品,享受逛街消费,享受娱乐至死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感到恐惧。 许多人都口口声声反对“洗脑”,可是他们对真正的“洗脑”一无所知,真正的“洗脑”,是迎合你内心深处的欲望,让你天然认同他们的想法,顺着他们规划的道理走下去。他们告诉你,追求财富不可耻,追求享乐也不可耻,追求不受节制的自由更不可耻,因为这是“人性”,他们却从未告诉你——这是“动物性”。 你追求的不是自由,而是去做“欲望的奴隶”,“享乐主义枷锁下的囚徒”。 你知不知道这条路,走到最后,是什么样子?
中国男人请收起你可笑的责任感 作者:关汉卿 中国男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责任感过剩。是的,你没听错,有责任感成了一种缺点。这并奇怪,任何事情只要过了,可能就物极必反。现代中国男人的恋爱观在我看来非常的落后,任然停留在七八十年代,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而女性的恋爱观则能紧跟时代。和女性相比,男人完全就是小学生。 我拿游戏举例吧。若干年前的网游,游戏里女玩家的地位高的离谱。用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点不为过。而现在的网游女玩家尽管任有社交优势,但比起以前绝对是天壤之别。而很多男的现在谈恋爱任然像玩若干年前的网游一样,完全单方面的自我感动在为她那摘星星,摘月亮。一点也没考虑女性想要啥。人家或许只是想玩玩,而你却自我代入了丈夫的角色。就好比她们想吃汉堡包,你却在拼命解释汉堡包是垃圾食品,然后去买了所谓的健康美食。其实老娘就是闲的跟你玩几天,睡个觉,突然想吃点粗粮,所以你别像老爹一样关心我了,你以为你谁啊?玩完大家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好吗?你们难道没发现吗?女人最讨厌的就是那种自我代入感强的男人。 所以为何渣男总能在情场游刃有余,不是因为他们走肾不走心。恰恰是渣男走了心。他们动了脑子,用女性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把她们像文件一样整理的整整齐齐,理性的去看待每一个女性。即便再喜欢,也藏在心里不说。有个笑话就是:老公是老公,凯子是凯子,达令是达令,情人是情人,宝贝是宝贝。懂了吧? 而有些男人呢?比谁都感性。看到个女的,稍微冲你笑笑,稍微跟你多接触了几下,你都还没了解人家就开始跪舔式的追求。她的美好人设也是你的自我幻想。在美色价值的驱动下,觉得她拉屎都是草莓味的。侥幸追到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色价值下降,你们又开始嫌弃人家作天作地。说破天还不是你们自己惯出来的。是你们抱着一定要无条件对她好对她容忍的落后理念。侥幸和人家睡了一次,甚至只是牵个手,就觉得自己是人家丈夫了,你觉得自己该对人家一生负责。这不是责任感强,这是病,得治。人家是独立女性,不需要你呵护,不需要你负责,不需要丈夫,不需要老爹。人家要的是爽明白吗? 所以,请你们收起你们的责任感吧。请理性看待你们的追求目标,就如同女性能理性的看待自己的追求者一样。哪些是干苦力的,哪些是买单的,哪些是睡觉的,像垃圾分类一样分门别类。汉堡该吃就吃,可乐该喝就喝。当女人们不再遵守贞操观念的时候,你们的道德是最不值钱的。老的恋爱观该改改了,都什么年代了。
体验生孩子?这个女人回答的不错
中国女权主义的最大受益者是男人(谭定立) 女权主义,英文feminism,直译过来应为女性主义,此种翻译虽只有一字之差,却体现并促进了新中国新女性们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权主义建设之路的信心与决心。 由女性主义到女权主义的变化,是意味深长的,也是意义重大的。女性主义是理性的,学术味的,力图消解中心与边缘的存在的。女权主义却是偏激的,生活的,力图颠覆男女中心与边缘地位的。一个权字,体现出的不是理论的理智,而是生存的欲望。于是,新时代的新女性纷纷运用起了女权主义这一伟大的理论武器,渐渐地,女权主义似乎开始变成了一种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享乐不讲付出只讲放纵不讲约束的主义了。在广大的新女性的心目中,女权主义就是去找个耙耳朵男人,他在外负责赚钱养家,在内负责照顾老婆孩子,如果科技条件允许了的话,最后连生孩子的任务也承担了,自己则只需要坐享其成和看住自己的男人不去找其他的女人,而但男人不能满足自己日见增长的正常生理欲望时,自己是有权去外面找一个强壮的男人的。 新中国新时代新女性们对女权主义这一理解以及诉求鲜明地反映了我们这一伟大时代的时代精神。 我无意评价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权主义建设的是非功过,我只是在思考一点问题,如果新女性们并不自强自立,而总是想找一个有钱的男人批发性地卖掉自己的后半辈子的话,伟大女权主义革命能取得成功吗? 当然,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说不定还很大。我就只有思考最后一个问题了,女权主义革命的最终受益者会是谁呢? 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权主义建设似乎一直很性解放密切相关,通过几个5年计划,并已取得伟大的建设成绩。如今,处女鲜见, 倒是随处可见,这一伟大的历史进步真是鼓舞人心啊,使我们的革命激情更加澎湃。 但是,谁从这种革命中受益最多? 据学术界与民间的共同观察与研究,暂时得出的结论应该是男人获益最多。 如果没有女人的性解放,如果新女性们都象传统女性那么贞烈的话,男人们能经常品尝不同的女人吗,男人们能在酒吧里轻松地遭遇艳遇发生 吗,男人们能不需要娶老婆就搞到一个又一个处女吗,男人们能不需要花嫖妓的钱就体会新鲜的女人吗?男人不会为这些行为承受任何负担,而性解放的新女性们在爽过之后却要承受生理后果,或多或少也要承受道德的压力,不管这种道德是不是腐朽的,但还是没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女儿在外面滥交。 看来看去,还是男人们获益最后。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的话,能从女人的性解放中获益的男人应该说只可能是款哥和帅哥,而非款哥和帅哥的男人们的利益则受到了极大的损害,绿帽子天天戴,越戴越经戴。 所以,女权主义其实最后转化成了一个阶级问题,女权主义从事实上扩大了阶级之间的差距,使这个社会越来越不平等了。当然,平等最近好象也是一个被批判的词语。
【SING|讨论】┊0819┊问一下 请问sing解梦专辑只能在酷狗音乐上买吗?
任何形式的女权必定带来的三个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性想要权利就应该在社会生产力上占据和男性一样的付出和地位(理想状态)。但是由于两性异性偏袒雄性。这也注定了女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比不过男人,并且女人还需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内生子,这更加凸显了男女的生产力之差。所以不论何种形式的女权主义必将造成了以下几点很严重的后果: 1性别虚无主义的盛行。性别虚无主义直接导致了无法和男人达到相同生产力水平的女性拥有了更多特权。在这种性别虚无主义主导的意识下,女人以平等为理由不断索要权利成为了理所当然,男性的压力越大越大。 2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ism)的盛行。后结构主义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它本身就是一种虚无主义。其做法就是让男人越来越像女人,让女人越来越像男人,瓦解传统性别印象。这样就可以解构男性意识,拉低男女之间的差距,这种方式也叫作精神阉割,将男人拉到女人的水准,但是男人是民族的顶梁柱社会的缔造者,削弱男人就等于自毁长城。 3女人女强人化(女人独立)。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女人不再结婚生子,女人不再需要男人。她们的一生都会用在事业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和男人之间的生产力之差,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索取更多权力,可结果呢?这造成了女人不婚或者婚龄大龄化的趋势,降低了后代的整体质量。同样女人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将意味着女人会获得更多特权和社会福利保障,女人没有利他主义,就像美国的婚姻法、家暴法、生育权、抚养权等等全部偏向女性一样,男人被家暴甚至流浪街头,男人在家中毫无地位。在这样一个两性畸形偏袒雌性蜘蛛模型的社会里,男人就是自寻死路
女生讽刺老实人
素质教育真的不能代替应试教育!!!! 以前总觉得应试教育那样死做题真的能培养人才吗?郭嘉为什么不废除高考?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段历史,一段“司马家族篡夺曹魏”的历史,才恍然大悟——应试教育100%不能废掉,否则会出大乱子。 三国时期没有科举制,曹操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唯才是举”,也就是说不看出生,甚至不看品德,只看“能力”,这个“能力”是指打仗和治国安邦的才能,而当时社会上的主流选拔人才的标准却和曹操完全相反,是“道德为王”,只有以德立身的人才能做官,咋一看似乎很正确,但是有个天然的漏洞,那就是:我有标准来判断对方是不是真的人才,但没有标准来判断对方是不是真的“君子”。所以这项标准如果上升到制度层面,会带来一个非常恶劣的后果——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士家大族将把人才的选拔权完全垄断,士族们会利用手中的权势加上该制度的漏洞把寒门子弟轻而易举地排除在外。 曹**后,曹丕这个傻二代在士族陈群和司马懿的忽悠下,废弃了曹操以“才能”提拔寒门子弟的选官制度,确立了臭名昭著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上面所说的“不看才能看道德”,多年之后,整个曹魏朝堂上身居高位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士族子弟,并且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越来越稳固,魏明帝曹睿曾想提拔一些寒门出生的官员来压制士族,结果士族以“虽有才但是品性低劣,不能成为国家栋梁”为理由强迫曹睿放弃对那几个寒门官员的提拔。曹睿临死之前已经深深感到了士族对曹家天下产生的威胁,于是把希望寄托给了宗室子弟曹爽,希望他能够为曹家对抗那些士族,曹爽掌权后确实干了很多打压士族的事情,并最终激怒了整个士族势力,于是在大士族司马懿的号召下发动了政变,诛杀了曹爽,曹魏终于被以司马家族为首的士族势力给控制了。 其实现在的高考制度像极了当年曹操的“唯才是举”,你考了700分,即使你是农民的儿子,你也能上清华,你考了300分,即使你是省长的儿子,你也只能读大专(除非另辟蹊径),对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如果你能进入国内的顶级名校,相当于就是得到一块上流社会的敲门砖,试想一下如果现在国家废除应试教育,以才艺,思想品德来进行人才选拔......这里面将会出现多大的灰色空间,考官就认为张局长的儿子比农民老李头的儿子画画的好~你上哪儿说理去?这不就是1800年前那些士族搞出来的“九品中正制”嘛,将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彻底堵死,让他们再也没有途径去和权*贵们争夺资源。 曾经看到网上有人提出废除高考的提议,很多人欢欣鼓舞,其中不乏一些平民子弟,对于这种自掘坟墓的行为,我真想说一句:**无药医。 另附“九品中正制”的选拔人才标准
素质教育真的不能代替应试教育!!!! 以前总觉得应试教育那样死做题真的能培养人才吗?郭嘉为什么不废除高考?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段历史,一段“司马家族篡夺曹魏”的历史,才恍然大悟——应试教育100%不能废掉,否则会出大乱子。 三国时期没有科举制,曹操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唯才是举”,也就是说不看出生,甚至不看品德,只看“能力”,这个“能力”是指打仗和治国安邦的才能,而当时社会上的主流选拔人才的标准却和曹操完全相反,是“道德为王”,只有以德立身的人才能做官,咋一看似乎很正确,但是有个天然的漏洞,那就是:我有标准来判断对方是不是真的人才,但没有标准来判断对方是不是真的“君子”。所以这项标准如果上升到制度层面,会带来一个非常恶劣的后果——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士家大族将把人才的选拔权完全垄断,士族们会利用手中的权势加上该制度的漏洞把寒门子弟轻而易举地排除在外。 曹**后,曹丕这个傻二代在士族陈群和司马懿的忽悠下,废弃了曹操以“才能”提拔寒门子弟的选官制度,确立了臭名昭著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上面所说的“不看才能看道德”,多年之后,整个曹魏朝堂上身居高位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士族子弟,并且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越来越稳固,魏明帝曹睿曾想提拔一些寒门出生的官员来压制士族,结果士族以“虽有才但是品性低劣,不能成为国家栋梁”为理由强迫曹睿放弃对那几个寒门官员的提拔。曹睿临死之前已经深深感到了士族对曹家天下产生的威胁,于是把希望寄托给了宗室子弟曹爽,希望他能够为曹家对抗那些士族,曹爽掌权后确实干了很多打压士族的事情,并最终激怒了整个士族势力,于是在大士族司马懿的号召下发动了政变,诛杀了曹爽,曹魏终于被以司马家族为首的士族势力给控制了。 其实现在的高考制度像极了当年曹操的“唯才是举”,你考了700分,即使你是农民的儿子,你也能上清华,你考了300分,即使你是省长的儿子,你也只能读大专(除非另辟蹊径),对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如果你能进入国内的顶级名校,相当于就是得到一块上流社会的敲门砖,试想一下如果现在国家废除应试教育,以才艺,思想品德来进行人才选拔......这里面将会出现多大的灰色空间,考官就认为张局长的儿子比农民老李头的儿子画画的好~你上哪儿说理去?这不就是1800年前那些士族搞出来的“九品中正制”嘛,将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彻底堵死,让他们再也没有途径去和权*贵们争夺资源。 曾经看到网上有人提出废除高考的提议,很多人欢欣鼓舞,其中不乏一些平民子弟,对于这种自掘坟墓的行为,我真想说一句:**无药医。 另附“九品中正制”的选拔人才标准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街坊张震后期,奇异的郭俊将领是能干大事还是忘恩负义? 比如傅作义。
现在自从论坛性视频平台占主流,好多反女权的女生
写作少用副词(转) 数年如一日,稳坐评分榜第一名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其剧作者斯蒂芬·金,他有一句名言“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 斯蒂芬·金是亿万富翁,美国畅销书作家,作品销售超过3亿5千万册。 可以说,“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这句话,是斯蒂芬·金多年写作经验一条很重要的总结,既然如此,我们就来好好学习一下,争取为我们所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一定成为巨人,但是,如果有机会让你站,那绝对不能错过。 “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这句话来之斯蒂芬·金的书《写作这回事》,如何理解这句话?估计,就算你看了那本书,也不一定能深刻理解,因为我当时就是这状态,当然,这跟我那时的理解力比较差有关。 为什么是副词?凭什么是副词? 直到后来,“遭遇”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这事就有了谱。 一、缩短你作文中的人物到阅卷老师的距离 在一个安静舒心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心境下,如果你去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会感叹海明威的伟大。 海明威的对话描写极其强悍,尤其是《老人与海》中的对话,非常有力量,为了说明上面的问题,试举例子如下: “圣地亚哥,"他们俩从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岸时,孩子对他说。"我又能陪你出海了。我家挣到了一点儿钱。” 老人教会了这孩子捕鱼,孩子爱他。 “不,”老人说。“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跟他们待下去吧。” “不过你该记得,你有一回八十七天钓不到一条鱼,跟着有三个礼拜,我们每天都逮住了大鱼。”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不是因为没把握才离开我的。” “是爸爸叫我走的。我是孩子,不能不听从他。” “我明白,”老人说。“这是理该如此的。” 这是《老人与海》里面的对话,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个规律:海明威在写对话的时候,很少在“他说”或者“我说”之前加上一些修饰语。注意,在“他说”或者“我说”之前加的那些修饰语是副词的一种。 上面的对话,假如海明威加了副词来修饰,可能会是这样: “不,”老人坚定地说。“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跟他们待下去吧。” 为什么海明威没有加修饰语?因为,任何一篇小说,都会涉及三个要素:作者、小说中的人物、读者。 无论是小说,还是剧本,亦或是你的叙事作文,一般都会有这么一个规律:“小说中的人物”如果与“读者”的距离越短,就越有展示力,就越真实。 可是,就像上句对话中的【坚定地】这个词,很明显,他是作者的主观描述,得,这下问题来了,读者是根据作者的主观来了解人物,而不是人物的对话,这中间多了一个中介(作者)。而中介越多,读者到人物的距离就会越长。 二、不要偷懒 如果在“我说”和“他说”之前加上很多修饰语,这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做法。为什么?我们举例来说一说。 如果你要表现一个角色的愤怒,比如,你可以这样【他愤怒地说:“你***开!”】 瞧,你直接在“他说”前加上了“愤怒”这个副词来修饰,那么你想当然地认为,你已经充分表达了人物的愤怒,从而,你不会再搜肠刮肚地找一些更适合人物,更形象的对话。 打个比方,如果苹果公司当初在设计iphone的时候,说,嗯,iphone得有短信的功能,好吧,网上有很多短信的开源代码,直接拿来就行;嗯,iphone得有计算器软件,哈,这方面的开源软件和代码就更多了,直接拿来用就可以……如此,这手机还能叫凝聚了心血的手机吗?你会买吗? 总而言之就是这样,要想办法用恰当的对话去表现人物,而不是偷懒地加上几个修饰语来表现人物。 三、这才是最重要 最后一点,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样一句话,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作者强制加上一些修饰语,那就会把这种蕴含在背后的美妙感觉锁死了,这就挂一漏万了。比如上面那句话,假如你改成: “不,”老人坚定地说。“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跟他们待下去吧。” 这好吗?相当的不好!原因如下: 一、难道老人说那句话时,内心只是“坚定”?可能海明威还会认为,老人内心应该还夹杂一丝期盼,期盼孩子跟他一起出海捕鱼,同时还夹杂一层对孩子的关心。那么,问题来了,你说海明威现在应该怎么做?按照您的指示,难道他应该这样写对话? “不,”老人坚定地、期盼地、关心地说。“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跟他们待下去吧。” 显然,这样的对话就是王大妈的裹脚,没有读者会喜欢。 二、退一千步,如果王大妈裹脚式的这种对话,是读者喜欢的,那么,你能说,海明威的描述已经完美了吗?也没有,小说写出来后,有时候作者甚至都难以百分百地把人物的内心猜透。人物说那句话时,可能还有别的心里,但作者不知道,这也会导致挂一漏万。 三、再退一万步,假设,任何时候,作者都能百分百地猜透人物的内心,并在“他说”里面加上5个或者8个副词来修饰。 现在,应该就完美了吧?显然,这也不完美。就算作者百分百能把握人物的内心,那作者能百分百把握住读者的内心吗?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怎么可能完全猜得透读者读到这句话时,会怎样琢磨人物?产生怎样的联想?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结论是,无论你用多少个词来描述“他说”,都是不完备的。既然不完备,何苦做无用功,而且还让读者看上去很罗嗦。因此,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一个副词也不加。哪怕加上一个,都是不好的。 四、副词会限制读者的想象。 还是刚才的例子,假如你加了一个“坚定地”来描述老人说,那么就等于是宣告了老人此刻的内心只有“坚定”。但其实,人物的内心是复杂的,读者看到这句对话时,内心也是复杂的,可是因为你的臭水平,擅自加上“坚定”,一切便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坚定”这个感觉。这不捡个芝麻丢个西瓜吗?很愚蠢,不是吗? 一篇小说(或者叙事作文),如果读者没有想象的空间,那就不是一篇好小说。 小说的本质是一种展示,而不是一堆形容词的描述。你要说人物此刻很恐惧,那你不能只是找几个关于“恐惧”的形容词来告诉读者,人物此刻很恐惧。而是要用人物合情合理的行动和对话向读者展示出来,让读者就像看电影一样。 最后,关于冰山理论,要求作者只写出八分之一,留八分之七给读者去想象。想象是美好的,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专有的想象,好小说就是要让人回味无穷,假如作者把八分之八全写了出来,这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做法,而且没有技术含量,更得不偿失。 这就是“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这句话的意思。 假如你不太认同,但至少你要记住一点,肯定没有坏处——尽量别在每一个(我)“说”、(他)“说”、(你)“说”之前都加上副词。
哄抬比价,没有一条舔狗是无辜的 我去买鱼。 本来二十块钱一斤,我愉快的买,老板愉快的卖,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但是来了条舔狗。 一上来把一兜子钢镚子放老板柜台上,啥都没说跪下就磕头,钢镚儿两分的、一分的、五分的,还有游戏币,老板数也懒得数,直接让他滚蛋。 舔狗把头磕的咚咚锵,非要买,老板只是不理; 舔狗二话不说,从家里搬来一台大彩电,非要拿大彩电换鱼; 老板当然不可能要这个大彩电,搬不动,不过我再要二十买鱼,老板不买了,说有人乐意拿大彩电换鱼,一斤咋还不值个二百?对我也不和气生财了,人家顾客都磕头来买,我咋还不鞠躬作揖? 舔狗一看老板不乐意卖,二话不说掏出刀子把自己的肾割下来,跪下咚咚咚的磕头,脑浆子磕一地,非要拿肾换鱼; 老板吓尿了,让舔狗赶紧滚,然后拿着手机查肾值多少钱。 一查,黑市上一个肾二十万,我拿着二百也买不到鱼了。 于是最后,老板的鱼一条也卖不出去,臭死在老板手里;我也买不到鱼改买牛肉了(还好下手早,因为另一条舔狗已经一路磕头奔着牛肉摊了); 舔狗把家底儿搬空也没买上鱼最后滚蛋了。 恶心了大家,哄抬了价格,扰乱了交易秩序,自己还挺感动,基本上算是应有尽有了吧!
为什么这个矮子有这么多美女追捧?
【SING|讨论】┊0328┊请教各位 为什么我有的时候用傲游浏览器下载b站视频是超过20分钟的,比如上次的小V直播的将近2个小时的视频都能够用遨游浏览器完整地下载。而有的时候用遨游浏览器下载却只能够下载最开始的四五分钟?这是为什么?哪位大神能够给在下答疑解惑?
【SING|讨论】┊0314┊问一下 今天的sing home团综怎么都是碎片化一分左右的视频?
【SING|歌曲】┊0301┊问一下 新团综b站怎么不更新了?
【SING|讨论】┊0127┊直通春晚这档节目是否有黑幕? rt
【SING|讨论】┊0118┊我想问一下 为什么这个礼拜四的sing home团综没有了?
问各位狗粉一个问题 既然你们把狗看得比人重要,那么,如果出台这样一条法律:狗咬人,不处罚狗,但是主人要以故意伤害罪坐牢,受害者被咬死或者得狂犬病死亡,狗主人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各位狗粉同意吗?
此人在污蔑男权 https://tieba.baidu.com/p/5888120955
问个问题 假设李察入侵了我们的位面,我们应该如何彻底消灭李察和他的追随者?
【SING|讨论】┊0804┊我是新人,向各位大佬请教个问题 为什么突然之间b站很多sing女团的视频消失了?比如以前的圣诞公演完整版,偶像来了之类的。还有从出道至今拍摄的MV合集等等。
渡鸦之影第三卷终于要出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item.taobao.com%2Fitem.htm%3Fspm%3Da230r.1.14.23.69702b8d6Pybah%26id%3D573251019413%26ns%3D1%26abbucket%3D4%23detail&urlrefer=6481dc16b327f0f7d9ea39320c7fab1b
汪海林痛批小鲜肉,娘炮危害审美安全(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ohu.com%2Fa%2F240699082_117993&urlrefer=b7db6b5abe7348cfae08ca52cb6c741e
问个问题 录直播的女孩有处女吗?
老板与员工肯定属于两个不同的阶层 老板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永远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利润。 老板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有的老板会仁道一点,而有的老板则不择手段。 一般的员工只关心自己的即得利益,在斗智斗勇方面,常沦为老板的工具。一个善良的员工总是处处替老板着想,而不计较自己一时的得失。他们习惯于把希望寄托在将来,他总以为自己的努力会得到老板的赏识和良好回报。 绝大多数老板会有几个绝对的亲信,他会十分重用和善待他们。如此做只是因为,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不足以应付复杂的外界;而几个人的联合体,无论是智慧上还是在力量上都远远大于单个体。 实际上老板已将自己的亲信视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或是自己的智囊,或是自己的“手脚”。但是除了这几位亲信外,其他人则被视为外人或外物,可有可无。其取舍的标准只在于看你对于他有没有利用价值。 一个老板,他能理解、体谅和照顾到的只能是少数几个亲信,其他人则不在他的视线范围和能力范围。好比一个小家庭,其家长只能照顾好有限的几口人,多了就照养不来一样。这既是老板的精力所限,也是经济所限。 一般的老板总会自觉不自觉的划定这个“圈子”。一位员工,如果没有把握,或者不想进入老板的亲信圈,那么他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证自己的即得利益。 别幻想自己的老板会有多么仁道,人本性中的利已律和不满足律,决定了这种仁道常常脆弱不堪。很多“傻瓜”员工在某些“精明”的老板眼里不过是些可怜、可笑却可靠的赚钱机器。他只会给你一条“狗”的价码。大家知道,狗即使对主人再忠诚,主人也不会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它的。这是人的基本心理定律。 倘若员工不做狗,而做人,老板领教了你的厉害后,反倒会对你刮目相看、礼让三分。说不准还会跟你称兄道弟的套近乎。其目的只是要稳住你,继续利用你。 人类的基本心理规律是,首先会考虑和满足自身的利益,其次会优先考虑和满足身边人或本集体、本阶级的利益。在人的这种基本心理规律的支配下,一切道德、道义都有可能只是他们的伪饰。
问个问题 创造101王菊大妈居然排名第二,你们怎么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