桜小路艾斯特🌙 lhr001fly
嘻嘻
关注数: 79 粉丝数: 155 发帖数: 13,713 关注贴吧数: 738
为什么你不应该把关注度*n万以计算人口 对于一个现实国家来说,若其并非城邦等微型国家,其人口理论上应该以万计数。对于大国来说,人口都达到了千万级别以上。所以有人说,我们应该把贴吧的关注度*n万之后,以计算人口,这样看起来数据比较现实,计算也比较简单。 看起来好看归好看,在实际的操作上,这种单纯的乘法会出现许多巨大的问题。 1.粗暴的计算看起来有时也不是很现实。 在现实当中,一国总人口每日的正常变动(消失或增长)不会多于百万。 举例来说,中国每年(注意是年)的平均净增长是近932万人,而被称作“绞肉机”的1916年凡尔登会战一共造成德、法两国损失约98万,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陆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双方死亡也没有超过200万。 然而对一个一关注=40万的虚拟国来说,一天可能突然增加4000万人口,这种增长一点也不真实。 2.增长的算法需要不断调整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一开始对自己国家的信心不足,可能会设定一个比较巨大的人口值。等到这个国家稍微发展起来了,这个国家会发现原来设定的1关注=n人的算法会让自己的人口变得非常不好看,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一个解决的方案就是采取新的算法。可是,到了未来,又要换新的算法,可谓是朝令夕改,更是令史料研究者因不同的算法而看到不同的人口数,从而感到困惑。 比如一个新吧,设定1关注=10万人口,一个月后发展到了200关注,就是2000万人口。但是两个月后这个吧突然发展到了1000关注,变成了1亿人大国,所以这个吧出台了新规,1关注=2万人口,他就只有2000万了。研究历史的会发现,这个国家出现了两次人口都是2000万的时代,从而断定这个国家没有人口发展。难道这个国家真的没有人口发展吗?并不。 也许你会说,修改历史就好了。可是历史是这么允许随意修改的吗?频繁更改算法+频繁更改历史的成本是不是又是特别高? 3.增长的单元不对 现实生活中,人类一胎只能生一个,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双胞胎,三胞胎以上的就很少见了。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的人口变动的基数是1。但是在虚拟国,一个人的关注代表着n万人的变动,这种变动的基数过大了。试想一下,我一个人走了,你的国家就要少20万人,这个打击有点大吧? 4.统计的方差过于庞大 可能你觉得单纯的加减法还算比较好,那么我们来看看方差的统计计算。 在统计过程中,方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估手段。方差通常用以评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则越离散,方差越小则越集中。一般方差的计算方式,是首先计算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然后用所有的数分别减去平均值,分别用差求平方,最后将平方和除以(样本数量-1)。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A的考试得分是10 10 0 0 5,还有一个人B的得分是5 5 6 5 4,这两人得分的平均分是一致的,但是B比A更稳定发挥一点。因为A的方差是25,B的方差是0.5,很明显B的方差小。 对于同一组人口数据的方差计算,其结果也会收到该国采用的算法的影响。举例来说: 关注度:100 200 300 100 220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7280 如果按照1关注=10万人口来算,那么这组数据就变成了 关注度:1000万 2000万 3000万 1000万 2200万 这组数据的方差不是7280万,而是…… 7280亿!远远超出了地球上所有人类数量的总和! 这是因为方差的运算是二次的,是平方的,任何变动的指数也会被表达式所平方,然后就被放大成这个指数的平方的规模。 5.不同国家算法存在差异,算法难以统一 有的国家设定1关注=10万,有的用1关注=40万的标准,有的则是1关注=100万,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有的国家会觉得,其他国家的算法让自己国家人口看起来太过于稀少,有的则抱怨太多。正如之前3所说的,变动的基数太大,各国很难确定一个合适的、统一的、普适的标准。 综上所述,单纯用1关注=n万计算人口的方法必然是不能作为国际通行标准的。与其这样,不如实打实地进行实际数据的统计,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避免“浮夸风”
【布列塔尼天文台】什么是水星逆行 在最近的空间、贴吧等社交平台上,我们总是能看到“水星逆行”。这些帖子经常会发布一些令人不明觉厉的内容,比如“这个月水星逆行,xx座和xx座运势会不好”。那么什么是水星逆行呢?法国科学家莱昂-傅科通过仪器(后世所熟知的“傅科摆”),第一次证明了地球是处于自转当中。自转导致了我们看到的天空都是斗转星移。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日”,不过这个“日”可以分“太阳日”、“恒星日”等等,太阳日又可以分为平太阳日和视太阳日等。简单地说来,“视太阳日”的周期,是太阳“绕”地球一圈后到一日前同一个位置所用的时间,而“恒星日”则是某一颗其他的恒星“绕”地球的周期。这些周期不同,主要是因为纳入参考系的对象不同。 地球除了自转,也会绕太阳公转。不过公转实际上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一些。第一是公转的轨道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形,第二是公转的平面和地球的赤道面并不是一致的,第三是所有行星的公转速度并不一致。而其中第二点需要着重说明。 地球的公转平面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叫做“黄道”,而大家所说的“黄道十二宫”意思就是将公转轨道投影到地球上后,处于黄道那一带的十二个星座。黄道与赤道的角度差,被称为“黄赤道差”、“黄赤交角”等,对地球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其角度为23度26分,这个度数同时也是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 学过地理的同学可能知道,南北回归线的意义是“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的分界线,南回归线为最南,北回归线为最北,南北回归线的中间是终年日晒的热带地区。 说完了黄赤交角,我们来说一下各个行星的公转速度不一致的问题。虽然各个速度不一致,但是行星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又怎么会产生“逆行”的问题呢? 因为古代的天文观测者以地球为自身的参考系,所观测到的天体皆是相对于地球的运动。而有的天体运动快,有的慢,有的在公转的过程中逐渐被地球追上,在地球上看上去,就像是“这颗行星在朝反方向运动中”一样。 视觉上,你会看到这个行星先逐渐降速,之后停留于一个星座的位置中,再朝相反方向运行,之后又停留于某星座中,之后再朝正常的方向前进。这样的“逆行”其实很常见,而停留在一个星座的位置中在古天文学中被称作“守”。所谓的“荧惑守心”,其实就是火星逆行时在天蝎座的天蝎座alpha、天蝎座delta、天蝎座tao三颗星的区域内停留的现象,“守”本身很常见,不过“守心”的这个现象一般八十年一次。 在科学程度并不发达的古代,古人还未了解地球和太阳的公转问题,举出了两个模型用以解决“逆行”问题。其中一个是大家所熟悉的哥白尼模型,其二就是古代比较常见的“托勒密”模型。“托勒密”模型虽然认为其他星星绕着地球转,但是也有其他小星星绕着大星星转,那些大星星带着小星星绕着地球转,从而在地球上看上去就产生了逆行的视觉效果。当然了,这个模型虽然比较不可思议,毕竟也是古人的智慧产物。除了“逆行以外”,天体间的关系还有“合”、“冲”、“四分位”,说白了其实就是他们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比较特殊而已。 “合”“冲”时,地球、太阳和其他行星处于同一直线上。 对于关注占星学而甚于天文学的人类来说,他们没有办法认识到逆行只是正常的视觉效果,所以附会成各种灾难发生的征兆。其实,你每天都很不幸,而“荧惑守心”不过才80年一次罢了。
陈朝故事 陈朝所处的大陆,与格萨德隔海相望,在遥远的东南方向。而陈朝在大陆上的最东极。 起初,五位不同姓氏的义兄弟(以及他们的家人)因为漂流而来到了大陆之上,他们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在大陆中心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村落,尔后五兄弟分家,分成了五国,是为秦、魏、陈、夏、宋,以五祖建村为纪年。五国约定互为兄弟,互不侵犯,而其中间的领土则属于共同拥有的圣地——五祖城,交由五国共管,不纳贡赋。每年的五月五日,五国都会举行盛大的纪念仪式,以追思祖先。 位于东方的陈朝是一个多信仰的国家,在这个国家的首都拥有一个巨大的中心神庙区,里面坐落着不同信仰的神庙,互相十分和谐。陈朝商人思维灵活,善于买卖,发展了极大的贸易网络,陈朝当地人认为是各自所信奉的神灵护佑所致。 五祖纪年151年,陈朝发生大政变,第十一世皇帝被推翻,由旁支建立了新陈朝。其他四国组织了干涉的军队,但均被实力优秀的陈朝新皇所击破。老皇帝在五祖城内被软禁,并在悲叹与疾病中与世长辞。宋丞相建议四国与陈朝重新合好,并派出使节认可陈朝的新皇帝。新皇帝十分高兴,并确立了陈朝的新制度——选帝制度。新法规定,陈朝皇帝将由皇帝本人指定,不因为嫡庶长幼而有别。 新皇帝未登基前,原本是非常有能力的亲王,然而旁支亲王在陈朝并没有任何特权,也无法继承皇位。原本继承皇位的家族不仅智力不足,而且性格暴戾,故而陈朝上下非常希望有一名出色的君主来统治大陈,也就自然拥护了这个选帝制度。 唯独陈朝的国子监祭酒对此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如此的选帝制度是破坏人伦,为国家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在一次对话中,祭酒哭着对新皇说:“如果陛下执意要实行这个政策,恐怕陛下的子孙将会同五祖一样流落异乡啊!”这句话并没有说错,因为激烈的皇权斗争总会伴随着对一派继承者的清算。但是执意的新皇如此反驳道:“朕这一举动,只不过是使得未来的皇帝更加优秀。而且朕的子孙,即使是流落到了海外,也一样会同五祖一样建立伟大的基业!” 一语成谶,本来应在五祖纪年174年继位的太子被无端放逐,随着若斯的船只被流放到了海外。因为太子过于优秀,在若斯完成学业后,若斯就找了个借口把太子流放到了格萨德,而太子的后人亦参与了格萨德的战争。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太子的后裔——骑士王艾利克斯一世,将会成为格萨德新君士坦丁王朝的开创者。
通关感想 以前一直玩曹操传及其mod,玩了姜维传就心血来潮下了孔明传和织田信长传,花了一周的时间通了关。 孔明传的难度并不是很高,系统倒是蛮有趣的(地图和会话),画面一如既往地模糊(没办法),音乐比起《英杰传》来上了一个档次(尤其是曹***gm还是很带感的),剧情基本上是和演义来的,战前还有决定策略的抉择环节,就是单挑的动画有点千篇一律,只有几个人(五虎将、姜维、魏延、南蛮、小关张)等有特殊模型(甚至夏侯渊都没有)。 本作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机制就是“诸葛瞻”的培养, 在游戏后期(从汉中之战开始)诸葛亮会得知自己的妻子生下一子,此后某些关卡之前将会触发对话培养诸葛瞻的属性,可以培养成除了南蛮骑那种奇异兵种以外的其他战斗型兵种,能力值也是自己培养。老实说这样的机制是很有趣,可是诸葛瞻真正出战是在五丈原之战后四关,也就是最终章才会出战,诸葛瞻真正参战的关卡只有巴西之战、白帝城之战、江陵之战、长安之战、华山之战、函谷关之战、洛阳之战I、洛阳之战II八关而已!如果一周目只想推到五丈原之战看历史结局、或者想看孔明谋反的玩家,诸葛瞻和你无缘。 和其他英杰传不同,本作没有太多能决定主线发展的选择肢,也没有曹操传那样庞大的幻想支线(孔明传里面你还想看孔明变魔王???),结局仅仅有四个而已,其中三个一带而过,第四个只有你手指能数的过来的关卡。你能做出的选项只能决定部分会战发展(训斥徐庶、给庞统写信等),救下重要的武将。 孔明传如何进入幻想线呢?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孔明的心为五颗)。孔明的心在有我军撤退或者将领死亡或者做出重大决策中会降低,使用“总撤退”重新开始也会降低,当心全部扣没有的时候孔明一定会病逝在五丈原,反之孔明会存活并进入最终章。 救下历史人物的方法很简单,防止他们在决定性的会战中被击退,此外做出决策也是很必要的。能救下来的历史人物有:1.庞统(不被张任射死就可以,不过留下来后戏份也不多,数值良好可以练)2.刘关张黄忠严颜关平周仓(想办法在麦城虎口拔牙救下关羽即可,关平周仓同理,不过最后刘备还是要驾崩,关羽张飞黄忠严颜还是要退隐,所以他们就没必要练级了)3刘封(不斩他就可以,废为平民,不建议练)4.马超(防止这货在讨伐南蛮时撤退,可以练)5.马谡(街亭之战胜利不死,战后不处斩即可生存,不斩马谡反而降心,不过这是开启谋反线的必要条件)6.赵云(汉中撤退战不被击退,或者街亭惨胜直接跳过都可以存活,赵云堪称孔明传第一神将,不练他真是说不过去了)7.吴班(不被张虎乐綝单挑死就好)8.夏侯霸(不用廖化砍他,后面可用姜维和魏延可以捕捉他)
突然梦见 梦见自己阴差阳错流落街头。 流落街头的时候碰到了一堆黑帮A,于是我成为了黑帮A中的一员。由于黑帮不是你想走就走的,所以大家都聚集在一个高楼的最顶层的密室内,密室外一层是表层,像办公室一样,内部则是有一个监狱一样的门,门内才是黑帮的俱乐部,而俱乐部内部还有大哥X的密室。 黑帮大哥X颇讲义气,也很有智谋。 当时黑帮A和另一个黑帮B处于争斗之中,两者在争夺一个财产。另一个黑帮需要A把装有财产的盒子教给B的一个干事,于是我负责去带着一些弟兄去交这个钱。当时B来势汹汹,于是我和B周旋半天,但B的增援来了,我只好把盒子先交给B的增援。可是B没有想到这些“增援”实际上是X亲自伪装的,目的是获取信任,从B手上骗走财产。 计策成功后,我因为立下功劳,被X犒赏,大家决定去附近的酒馆好好搓一顿。 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密室,我却被X叫下。原来是X把我叫到了密室,里面是一个被迷晕的人S,X告诉我S不学无术,居然在贩卖非法武器,已经被通缉了,如果S得逞,那么后果不堪设想,然后X就走了,希望我能杀了S。我一想不对劲,如果这人这么罪大恶极,为什么非要我来杀? 此时X已经走了,X身边的女助理P摘下面罩,告诉我S和P都是政府培训的特工,P曾经参加过军队,多次在国际比赛上为国争光,这次被派来监视X,因为他们怀疑X才是真正贩卖非法武器的犯人。我倒吸一口冷气,如果我杀了S,我不是也成为手上沾满鲜血的人了吗? 这么一想,我发现有点不对劲,于是就在P的掩护之下从黑帮突然逃走,从楼上逃到楼下。黑帮为了防止人逃跑,特意在3楼设置了一个假楼梯,这个“楼梯”直接通向楼下,不少黑帮追兵被引诱到这个楼梯然后摔了下去。于是我得以逃脱。 最后黑帮和我在小巷中展开了激烈的追逐战,我不断逃跑,最后在P的引导下推理出了X藏武器的地点,在黑帮A众人前揭露了X的阴谋,与X决斗并在最后关头打败了X。X被逮捕后,黑帮表示群龙无首,我就顺势以代理老大的身份解散了黑帮,大家回家写作业去了。
致小扁 我并没有觉得你说的话“不对”,可是你说的话也未必是“合适”的。 以前我觉得卫宫士郎不可理喻,这个人竟然能说出“你或许是对的,但是你未必正确”这句话。我当时觉得很搞笑还是什么的。但是我现在明白,就算你说的话再怎么正确,如果使用了不当的措辞和威胁的语调,也不会能够起到你预想中的作用。 一个人在以私人身份给别人以任何“建议”的时候,一定是以一种谦卑而和蔼的语气,向别人以三段论的形式阐述自己提出建议的原因。想让别人被说服,一定要让别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同时又要避免戳中这个人内心的伤痛。在佐证自己的发言时,也不应该向别人展示出一种“我拥有更老的资历、更高的身份和更强的实力”。此外也不应该给对方一个刻板的形容词等等。 先不谈你在向银河和简儿说话。我们谈小艾和校长,他们对你的直观感受是,你说话的时候显得自己是万国共主。这是因为你在论证的同时,用自己的身份和能力作为自己的佐证,显得自己比对方高级。以“我只要认定你是恐怖分子,你就是恐怖分子”为例,你固然不会将对方认定为恐怖分子,也不会真的就组织大家来把你封锁,但是你给对方的感受是什么?对方会不会觉得受到了你的威胁?觉得不快而从态度上否定你? 之前某位代表(不说他是哪位了)加入了马会,并且请求你给一个管理,他的请求并不合适,你完全有以正当理由拒绝他。你说的话我也看了,说实话让我感觉不是很舒服,有一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嘲弄感。你是占理的一部分,不用担心自己不占道理,也不用得理不饶人。 再说说看另一件事。向别人进行请求的时候,一定不能踩中别人的地雷,也就是说要摸清对方的软肋,了解对方反对的症结所在,避免触怒对方。一个人不可能立刻答应你的要求而去向别人低头。我小的时候看了一部电视剧,里面的八路军战士刚入伍的时候就被要求摘下头上的五角星,因为所有的八路军都被接受了改编成为了第十八集团军。如果是唐突提议,对方一定不会答应,可是政委向所有人陈述,这是为了大家更好地在战场上拼搏,而不受到后方威胁的一个举措,大家才半情愿地答应了。如果你使用了祈使句,命令一个人去干这件事,那么我想对方不会感觉到有多高兴吧?如果一开始给对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么对方也不会再怎么想听你的话。当然,激将计除外,那是完全相反的情况。 你和校长的事情我为什么要管,是因为你们在苏维埃联盟吧和南联艾特了我,但我是觉得没必要强行达成共识,况且校长还解封并恢复删除。你和路司法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你在现有矛盾的基础上再去和校长树敌,并没有好果子给你吃。上策是从校长手上平稳接受虚拟国际吧,下策才是继续和他对立。我们现在在开会你也不是没看到,我们没有任何精力去怼任何一个人。 放狠话固然是说话中的一个环节,可是狠话不能常用。如果你的周围是虎狼一般的人,你对他们放狠话好使。可是简儿是你的同僚,又是一个女孩子,你对她说那么多气她的话,她甚至告状到我这里,我也感觉我在她那边面子上很过不去。我只能拼命解释你是好心,也没有真的就针对你的意思,他说的话是真的云云。我也不知道如何再向他们解释,只能来找你要说法。她已经快觉得你要和她对着干了。 关羽昔日痛骂孙权而招忌恨,而陆逊用谦卑的言辞**了关羽,这些都是历史的殷鉴,与阁下共勉。 说两句题外话: 1.我之所以觉得马会没有任何效益,是因为马会的成员国还没有关于“交流平台”的认知,他们加这个会的目的不是真正理解到公众平台的必要性,他们不是德军少帅或者衡沐竹,也不是校长or科尔格德。你们该干的是像凯撒在虚拟国际吧那样建立名册,建立通讯录,建立一个可以自由发布消息的论坛。北兰的和谈可以在平台进行,可是你们提供的仅仅只是场地罢了。也就是说我心目中的马会是一个sns,是游戏大厅,是街头的公示板,而不是日本战国时代请大名喝茶和解的茶会 2.校长的新回复不知道你看没看,如果你看了就明白校长说的“不存在争端”是什么意思了。校长和震荡波的意思是,你马会可以随意来宣传,可以来活动和开发,但是其他组织也可以加入。 3.你的重心太过放在外部,甚至你忘记了现在是我们内部尚未统一,尚未完成的情况。你在国际上的任何作为,都是后面的小平、勒帕、日音、王巴、夏尔迪穆里埃、克洛斯…………等等说不完的人在帮你打理国内。你在国际上的好名声是你小扁一个人的,其他人并没有也无心去分享这个好结果。有什么坏名声他们会收场,会给你当后盾。他们的确未必参与了你的会议讨论,可是他们都在恪守岗位做好份内的事情。 4.如果你觉得我什么都不知道,永远被蒙在鼓里,那么你大可以这么认为。实际上有些事情,我冷眼旁观看得比谁都清楚。 5.说一下你独裁的事情。你独裁是不是因为事情全由你一个人决定,而是我所说的,你没有采取合适的说法使得大家信服。其实很简单,方案一是只要你闭门思考几天,证明没有你地球依然转(但考虑目前法国还在开会,我特别不建议你选这一条),方案二是再也不要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把别人认定为恐怖分子了,这点比较推荐。 @撒加的女神 @CCCP朱古力
一拍脑瓜,想到了几点互不侵犯原则 纯属脑子灵光一闪的产物,应该还有修正和补充的余地 1.各国应秉持不争霸原则,新国不应主动宣称自己为某一系正统 2.各国在未能得出有效解决方案之前,本着重契约的原则,应尊重现有的各系正统 3.各君主国的头衔,应当相互予以谅解。同时君主国不得以君主头衔为法理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宣称主权 4.各国信仰和意识应当自由,在国际交流中应以对等的身份处理外交关系,不应输出自己的信仰和意识,同时也不应参与到信仰和意识的对抗中 5.各国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通过提供谈判地点和庇护、保护本国侨民以外的其他手段介入他国政治纠纷 6.各国应当少组织地域性军事同盟,多组织文化合作,以提供较为稳定的国际环境 7.各国给予其他国家公民的称号,应当获得该国的默许 下面具体阐述一下: 1.建议新国家好好干自己的,不要来和其他人争大佬 2.在没有新方案之前,目前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既然是所有人都承认的契约(无论明文或者是潜规则),都有遵守的必要,而且这样更为稳妥 3.各君主国系历史原因,均有各自独特的君主头衔,但此头衔仅限于其本国或本领地生效,不得以此为由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不能因为我是“信仰的守护者”而通过此头衔干涉其他国家的宗教事务 4.总之就是不想把各位带到派系争端中去,那样会很无聊。而且世界的思维要是完全一样的,那就没什么趣味性了。 5.提供谈判地点和庇护属于人道主义援助,提供庇护也不代表提供者其赞同被庇护者的理念。保护本国侨民属于维护自身权益。 6.地域性军事同盟这种东西,说白了是一种包围网,一群人合起来干另一个/一群人。闹到最后还是派系斗争。其实有的军事同盟就未必是军事同盟,只不过是借着军事同盟搞文化建设,这种也不是不可以。 7.不想自己家里再莫名其妙多了一堆罗马贵族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吧?
虚与实 纵观虚拟国间的争斗,大多纠缠于“谁是正统”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自从10年拜占庭制作世界地图以来,无数人提出了无数理论,但是问题 一直没有得以有效解决。首先是若斯的“唯一正统论”,奉行高度保守主义,从而引发了若拜这种史前大规模战争,最后也疲于正统纠纷,这种理论在早期若斯控制世界秩序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世界是一直前进的,这种政策必然落后于时代。其次是马丁莱茵的“多重境界论”,多重境界主张限制扩张,在各国的次要领土纠纷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理论曾经在德意志菠萝执政时期和德奥保持过一定的平衡,不过后来因为德奥建立巴伐利亚大公国而触及到本土核心利益,引发了623事件,从此德意志也走上了和若斯一样的对外扩张道路,可见其本质上并没有消除正统性的纠纷,只是某种情况下进行的妥协。第三是与马丁同期的“反正统论”,反正统论有其好处,即是大家可以置正统性于不顾,而获得良好的周边关系,缺点就是这些国家往往会使人感到困惑,就比如德国一国,可以有无数个称呼(德意志、德意志联邦、日耳曼联邦、莱茵邦联、德意志帝国、德意志联盟),更大的坏处在于,其他国家见一个国家(如英国)繁盛起来,就纷纷效仿,导致滥觞,毫无创意。第四就是后来兴起的“联邦正统论”,即某一个“系列”的最强国家负责组织联邦,划分势力范围,请求世界承认其为“宗主”,作为回报承认其他同名国家的存在,这种理论的好处是形成了一个个“体系”和圈子,但是宗主国会陷入无休止的宗主争霸,也不是长久之策。 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有正统性纠纷的,大多是实名国,或者宣称拥有现实领土的非完全架空国。反观完全架空的国家(如奥斯曼彻联盟),少有正统性纠纷,或者即使存在,也是因为内部发生了政变而产生了不同的政权而已。所以从本质上规避(不好说杜绝)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原创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地方,完全虚拟化。但是事与愿违,我们既没有能力要求所有新参者都建立虚拟国,又没有能力劝说老国放弃实名领地,能做到的也不过就是个人的指点而已。所以能做的就是先组织起所有狭义的“虚拟国”,签署一份互相不以正统性互相攻讦的公约,然后再试验、摸索、修正,最后再分散到其他地方去。 我们说拉拢所有“虚拟国”,“虚拟国”的定义是什么?严格意义上的虚拟国应当有这么几个要素: 1..没有任何现实世界的领地,即使有其名字的贴吧,也只是作为历史吧和陈列馆进行管理 2.设定完全架空。有的国家虽然是“虚拟国”,但实际上是其他acg作品里面出现过的国家,而这些acg作品的影响力又比较大,在现实世界有巨大的影响力,一样会引发正统性冲突。 3.名字完全自创,原名最好不在字面上或含义上包含任何其他国家(包括现实)的名字,可以拥有现实国家的典故(如乌有乡、阿瓦隆) 4.宗教最好也是自创,能够原创一个宗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自创者拥有无尽的创意、成型的三观以及丰富的宗教学知识。当然如果信奉现实宗教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国际舞台上必须保持世俗化。(即不以我之意识强加彼身) 5.和任何什么现实的键盘派系彻底决裂,不要加入到他们之间无休止的争斗,那群人天天就是爆吧喷人人肉,而不是合作共赢。 6.应当有合适的主营话题,话题包括最近在看的作品、最近在学什么、最近在玩什么等等,而且话题最好不是敏感相关,因为这种话题不仅伤和气而且还会引发大规模封禁。 现实国家的出路,属于一个比较庞大的问题,交给后续的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概念一览: 1.虚拟国:姓名设定完全架空,和现实世界的领土没有任何重叠,信奉世俗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国家,是创意活力的源泉。 2.二次创作国:引用自知名acg作品的国家,吧内容易找话题,但是过分发挥容易亵渎原著,而且同样会引发正统纠纷。 3.现实国:宣称在现实世界拥有领土的国家,无论其采取什么理论,都会陷入到正统性纠纷中去 4.唯一正统论:不承认任何重叠和同名的国家。最早由早期霸权信奉,但是最终疲于应对各种挑战。 5.多重境界论:尽可能限制新同名国家的成立,在非核心地区采用多重世界理论进行搁置。由莱茵马丁提出的理论,最终随着马丁倒台而宣告失败。 6.反境界论:认可所有同名国家,不论先后。马丁的敌对者大多信奉这一条,但是产生了众多的同名国家。 7.联邦正统论:将现实国分为不同的“系”,每一个系的其他国家通过拥戴一位“宗主”以获取承认。目前比较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但更容易引起同系内部的正统纠纷。 8.若拜战争:若斯以对拜占庭主权宣称为由对拜占庭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是史前的大战,最后以两国和好告终。 9.莱茵马丁:起初的莱茵联合帝国的创始人,在其他德意志人的支持下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第二王朝),其人信奉“一个国家的伟大不是因为其领土的多少,而是在于其是否能通过自己的贡献获得认可”的信条,但是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扩张之路,因为马甲丑闻以及嫁祸他人失败的丑闻而被推翻。 10.623事件:原钱格兰与西兰帝国合并后成立了德意志联合帝国,获得了时任德意志摄政者菠萝的认可。但后来马丁复出,菠萝主动交权。一日德意志联合帝国建立了“巴伐利亚大公国”,和德意志帝国属“巴伐利亚王国”冲突,德意志帝国因此出兵德意志联合帝国,最后德意志联合帝国迫于压力宣布放弃“巴伐利亚大公国”。 11.奥斯曼彻联盟:一个拥有地图的国际联盟,要加入必须申请领土并且获得所有其他国家的接纳,机制颇为良好,而且其成员国大多也不爱军事冲突(卡拉奇除外),但是后期疲软,缺乏话题而凋零。
虚与实 纵观虚拟国间的争斗,大多纠缠于“谁是正统”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自从10年拜占庭制作世界地图以来,无数人提出了无数理论,但是问题 一直没有得以有效解决。首先是若斯的“唯一正统论”,奉行高度保守主义,从而引发了若拜这种史前大规模战争,最后也疲于正统纠纷,这种理论在早期若斯控制世界秩序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世界是一直前进的,这种政策必然落后于时代。其次是马丁莱茵的“多重境界论”,多重境界主张限制扩张,在各国的次要领土纠纷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理论曾经在德意志菠萝执政时期和德奥保持过一定的平衡,不过后来因为德奥建立巴伐利亚大公国而触及到本土核心利益,引发了623事件,从此德意志也走上了和若斯一样的对外扩张道路,可见其本质上并没有消除正统性的纠纷,只是某种情况下进行的妥协。第三是与马丁同期的“反正统论”,反正统论有其好处,即是大家可以置正统性于不顾,而获得良好的周边关系,缺点就是这些国家往往会使人感到困惑,就比如德国一国,可以有无数个称呼(德意志、德意志联邦、日耳曼联邦、莱茵邦联、德意志帝国、德意志联盟),更大的坏处在于,其他国家见一个国家(如英国)繁盛起来,就纷纷效仿,导致滥觞,毫无创意。第四就是 后来兴起的“联邦正统论”,即某一个“系列”的最强国家负责组织联邦,划分势力范围,请求世界承认其为“宗主”,作为回报承认其他同名国家的存在,这种理论的好处是形成了一个个“体系”和圈子,但是宗主国会陷入无休止的宗主争霸,也不是长久之策。 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有正统性纠纷的,大多是实名国,或者宣称拥有现实领土的非完全架空国。反观完全架空的国家(如奥斯曼彻联盟),少有正统性纠纷,或者即使存在,也是因为内部发生了政变而产生了不同的政权而已。所以从本质上规避(不好说杜绝)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原创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地方,完全虚拟化。但是事与愿违,我们既没有能力要求所有新参者都建立虚拟国,又没有能力劝说老国放弃实名领地,能做到的也不过就是个人的指点而已。所以能做的就是先组织起所有狭义的“虚拟国”,签署一份互相不以正统性互相攻讦的公约,然后再试验、摸索、修正,最后再分散到其他地方去。 我们说拉拢所有“虚拟国”,“虚拟国”的定义是什么?严格意义上的虚拟国应当有这么几个要素: 1.没有任何现实世界的领地,即使有其名字的贴吧,也只是作为历史吧和陈列馆进行管理 2.设定完全架空。有的国家虽然是“虚拟国”,但实际上是其他acg作品里面出现过的国家,而这些acg作品的影响力又比较大,在现实世界有巨大的影响力,一样会引发正统性冲突。 3.名字完全自创,原名最好不在字面上或含义上包含任何其他国家(包括现实)的名字,可以拥有现实国家的典故(如乌有乡、阿瓦隆) 4.宗教最好也是自创,能够原创一个宗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自创者拥有无尽的创意、成型的三观以及丰富的宗教学知识。当然如果信奉现实宗教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国际舞台上必须保持世俗化。 5.和任何什么现实的派系彻底决裂,不要加入到他们之间无休止的争斗,天天就是爆吧喷人人肉,而不是合作共赢。 6.应当有合适的主营话题,话题包括最近在看的作品、最近在学什么、最近在玩什么等等,而且话题最好不是敏感相关,因为这种话题不仅伤和气而且还会引发大规模封禁。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