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xueshuiwu lovexueshuiwu
关注数: 10 粉丝数: 47 发帖数: 2,417 关注贴吧数: 13
全力解决大学城学生出行难题 太原日报讯 每逢周末,由山西高校新校区开往太原的城际公交车严重拥挤、人满为患,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对于来自大学生和社会各方面的呼声,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多次安排相关部门现场调研、调整优化的基础上,12月12日,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胡玉亭再次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深入剖析问题症结,研究商讨解决对策,限期解决高校新校区大学生出行难题。   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新校区的配套服务工作,倾全市之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商业网点、优化公共服务、推进综合管理,特别是在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及保障新校区大学生出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通902路、903路高校新校区至太原城际公交车;开通101路高校新校区至汽车客运总站公交车;延伸晋中市内5路、11路公交至高校新校区;建成并启用北部新城公交首末站,5路、11路、101路、902路、903路5条公交线路、近80辆公交车在首末站始发、收车、调度……   随着高校新校区入住人数及活动频次的不断增加,让大学生快捷、方便、高效出行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周末、节假日高峰期,学生集中出行时段运行车辆不足现象时有发生。按照晋中市政府“视高校事情为己任,把学生当亲人,带着感情主动解决”的要求,晋中市交通部门打破地域限制,主动与太原交通部门沟通902路、903路城际公交运行情况,反映大学生出行需求,协调太原同步增加运力并强化科学调度对接;安排人员在晋中、太原两地现场蹲点监测、做好安全疏导,准确掌握高峰期学生出行规律和特点,加强精细化管理;加派车辆,高峰期固定为30台车辆,确保每隔3至5分钟有一辆公交车通过;走进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公交线路、站点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长效精细化管理机制。同时,晋中市交通运输局对高校新校区存在的“黑出租”、出租车宰客、不打表等现象,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并研究高校新校区的区间公交运行方案,在2015年开工建设市城区公共自行车第一期工程,多措并举为高校新校区大学生出行提供方便。 (原标题:全力解决山西高校新校区大学生出行难题)
太原6趟列车被定为“太榆城际列车”最低票价2元 太原6趟列车被定为“太榆城际列车”最低票价2元   太原晚报讯 (记者郭李芳)为了方便太原和榆次两地居民出行,昨日,太原火车站推出新措施,6趟列车将被打造成“太榆城际列车”。   据了解,受近日太榆路龙城大街口至武宿立交桥段封闭施工改造影响,原先太原至晋中市榆次区运行的4条公交线路被迫改线运行,驾车从太原市内前往榆次也需绕行,给两地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不少市民开始尝试着坐火车出行,太原火车站客流量明显增加。   为应对增加的客流,方便两地间的旅客出行,太原火车站特别推出新措施,从太原和榆次间21趟运行列车中选定4611、 K903、 6032、4625、4631、1551次6趟始发旅客列车为“太榆城际列车”。   同时,“太榆城际列车”每次开行前1小时,太原火车站还将在售票厅内增设“太榆城际售票专口”,并预留充足的车票,方便旅客购票。   以下为6趟“太榆城际列车”的具体车次、时刻和票价:4611次列车6时48分从太原发车,7时20分到达榆次,票价3元; K903 次列车11时48分从太原发车,12时09分到达榆次,票价9元;6032次列车14时45分从太原发车,15时11分达到榆次,票价2元;4625次列车15时35分从太原发车,15时56分到达榆次,票价3元;4631次列车18时25分从太原发车,18时46分达到榆次,票价7元;1551次列车,19时27分从太原发车,19时48分到达榆次,票价7元。
太原6趟列车被定为“太榆城际列车”最低票价2元 太原6趟列车被定为“太榆城际列车”最低票价2元   太原晚报讯 (记者郭李芳)为了方便太原和榆次两地居民出行,昨日,太原火车站推出新措施,6趟列车将被打造成“太榆城际列车”。   据了解,受近日太榆路龙城大街口至武宿立交桥段封闭施工改造影响,原先太原至晋中市榆次区运行的4条公交线路被迫改线运行,驾车从太原市内前往榆次也需绕行,给两地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不少市民开始尝试着坐火车出行,太原火车站客流量明显增加。   为应对增加的客流,方便两地间的旅客出行,太原火车站特别推出新措施,从太原和榆次间21趟运行列车中选定4611、 K903、 6032、4625、4631、1551次6趟始发旅客列车为“太榆城际列车”。   同时,“太榆城际列车”每次开行前1小时,太原火车站还将在售票厅内增设“太榆城际售票专口”,并预留充足的车票,方便旅客购票。   以下为6趟“太榆城际列车”的具体车次、时刻和票价:4611次列车6时48分从太原发车,7时20分到达榆次,票价3元; K903 次列车11时48分从太原发车,12时09分到达榆次,票价9元;6032次列车14时45分从太原发车,15时11分达到榆次,票价2元;4625次列车15时35分从太原发车,15时56分到达榆次,票价3元;4631次列车18时25分从太原发车,18时46分达到榆次,票价7元;1551次列车,19时27分从太原发车,19时48分到达榆次,票价7元。
太原:“公交都市”建设今年试水“五大改革” 2014年1月5日11:18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   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是全球公认、且难于治理的两大城市病。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郭治明透露,为了破解两大城市病,推进“公交都市”建设,2014年,我市将研究实施交通“大部制”改革、出租车经营管理体制及服务提升改革、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公路长途客运体制改革、农村公路建养管实施“养人”变“养路”改革五大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运输管理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需求和城市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交通问题是城市问题的缩影   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是全球各大城市的通病,并非我国城市独有。郭治明说,我国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均出现在上世纪末。这一时点恰好与我国取消单位福利分房、全面推行商品房政策重合。此前,人们普遍居住在单位分配的福利房里,规模稍大的单位均有学校、幼儿园、医疗室、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在单位内部及附近就能满足生活大部分需求。全市形成了一个个以单位为中心的“组团”。人们的交通活动被限定在1平方公里狭窄的范围内,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走出单位的固定圈子。这种城市功能布局决定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由于生活范围小,一般出行选择步行及自行车,距离稍长选择公共交通,整个城市的交通方式都是绿色环保的,不存在交通拥堵及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问题。   住房制度改革解决了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也打破了城市的平衡格局。由于单位不再分配福利房,人们购房需求暴涨,纷纷购买城市周边开发的商品房,推动了城市的“摊大饼式”扩张。从单位分配福利房到个人购买自有住房,彻底改变了城市的结构,人为地加大了交通流量。中心城区大多数居民远离单位购买了城市外围的商品房,外围大中型企业职工挤到城市中心购买住房,拉大了就业地与居住地的距离;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剥离了医院、学校、幼儿园等社会职能,城市外围开发了大量商品房,但学校、医院、幼儿园、体育场、购物中心、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又不配套,又人为地拉大了居住地、就业地与公共服务场所的距离。单位在市中心,居住在城市外围,而公共服务设施又在市中心,人们上下班、接送孩子上学、就医、购物等不得不在城市外围与市中心之间来回奔波。由于就业地、居住地与公共服务场所距离被人为拉大,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已不能满足交通需求,人们只能被迫放弃绿色的交通方式,选择小汽车。由此引发了十几年来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导致了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两种城市病的蔓延。   郭治明认为,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等交通问题是城市发展模式问题的缩影,其根源在于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滞后,在于公共交通功能的不断弱化。要尽快完善城市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实现1平方公里范围内就近入学、就医、购物等。深度改革刻不容缓   要解决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等问题,不能简单地“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从“规划立市”与“交通立市”并重的高度,借鉴国外发达城市治理经验,结合市情,顶层设计、顶层推动,全面研究实施五大改革。   第一项是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目前,我市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执法、服务五大职能及“公交都市”建设各项任务“碎片化”地分布于城乡规划、住建、城乡管委、交警、交通运输等不同部门,协调管理有难度。加快建设“公交都市”,必须将多种交通管理职能整合到一个部门,建立类似深圳等城市“交通委员会”的机构。   在解决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方面,英国伦敦和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公共交通发达城市在市中心划定了机动车限行区,几年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市可以考虑在中心区9.6平方公里范围内划定电子警察执法的机动车限行区。   第二项是出租车经营管理体制及服务提升改革。目前,我市实行的是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相分离的个体化出租车经营体制,车辆转包给外地司机经营,公司和车主的管理严重缺位,亟需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建立公司化、员工化的新体制。   许多人希望此轮改革用增加出租车数量的办法缓解“打车难”。市客运办主任任选平认为,简单地增加出租车不仅不能解决“打车难”的问题,反而会增加交通拥堵和尾气污染。2014年启动的出租车经营体制改革,除了公司化改革外,还要考虑提高高峰时段运价,提高高峰时段出车率,让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变随时招手打车为电子预约,变动态出租为静态电召式交通。   第三项是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国内大多数城市有多家公交公司,我市“一城一公交”,有利于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去年,我市阳曲、清徐两县农村客运小巴全部收回,开通了公交线路。目前,除古交、娄烦外,所有城区及大部分县区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今年要研究推进古交、娄烦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革,实现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   解决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既要立足长远,也要着眼当前。长远发展方向是地铁网。但地铁投资大、周期长,解决当前问题首要考虑的是建设城市快速公交体系。开通后的中环路及建设路、新建路—平阳路、和平路均可开通快速公交。同时,还要提升公共自行车信息化服务能力。   郭治明说,私家车尾气排放污染了大气,造成了交通拥堵,而选择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既要分担交通拥堵问题,还要呼吸被污染的大气。消除这种不公平,要通过经济政策,实施需求管理,合理引导需求,对进入限行区的车辆征收高额拥堵费,所罚款项用来发展公共交通,引导更多人放弃小汽车,选择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   第四项是公路长途客运体制改革。目前我市道路对外交通东南西北几个汽车站,只能开往单一方向。比如西客站的车辆只能开往西向的娄烦、古交、吕梁等方向。西客站附近的居民要从太原前往全省北部、南部,只能先从西客站乘车去其他车站。今年要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学习航空公司的做法,任何汽车站都有开往各个方向的车辆,进入任何车站都能满足不同方向的出行需求。   第五项是农村公路建养管实施“养人”变“养路”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的要求。去年小店区实行了农村公路建养管体制改革,变“养人”为“养路”,引入竞争机制,极大地节约了政府支出,提高了管理效率。今年要在全市农村公路建养管方面推行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改革。记者武永清
【131211】【新闻】孩子让座时车辆急刹车 老人摔倒向让座者索赔  新华网河北频道12月10电 (郭宏伟)据《承德晚报》报道,公交车上,一小女孩给老太太让座,结果车辆急刹车,老人不慎摔倒。禁不住老人的一再“索赔”,女孩家长赔了200 元钱才得以息事宁人。近日,市民张女士拨打承德晚报热线,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坐公交车时看到的一幕。   据张女士介绍,几日前她下班乘坐公交车回家,车行驶到火神庙某站点时,一个老太太走了上来, 由于车上人多拥挤,老太太左摇右晃站不稳。这时,旁边一位学生模样的小女孩连忙热心地起身让座。   “老奶奶您坐这吧。”小女孩的话音还未落,这时一个急刹车,即将坐到座位上的老太太一下摔倒在地上,接下来发生的事让车上乘客议论纷纷。   小女孩连忙去搀扶摔倒的老太太, 可是老太太死活都不起身,还哎哟哎哟地叫个不停,她说:“你不给我让座,我就不可能摔倒!现在我摔坏了,你得负责。”并要求小女孩赔偿医疗费用。   焦急的小女孩给母亲打了电话,数分钟后其母亲赶到,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认为过错不在孩子,可老人还是死活不依,非要她们赔偿,小女孩母亲无奈赔了200元钱后,带着孩子离去。   事后,大家议论纷纷,张女士仔细看了下,此时的公交车上,还有位老人就站在众人的旁边,可是没有人起身让座。   近年来屡屡由救助老人引来的纠纷,已经让“怕惹麻烦”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心理障碍。有人说,面对摔倒的老人,每一次伸手都意味着危险,每一分“自私” 都是出于自我保护。过也有人表示,“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拷问着社会信仰。网友“兔兔”说:“我只知道,只要心怀感恩,就会快乐!很多事情,力所能及,该做我们还是得做!
【131207】【新闻】老汉刷卡后没挤上公交 司机已驶3站掉头接回 已驶3站的司机又掉头接他   全车人都支持司机这么做,上车后老汉挨个给乘客送瓜子   12月5日下午,镇江一辆K216公交车上出现了温暖一幕:一名带着一小车瓜子的老汉漏乘公交,司机开出近3站路后方才得知,征得乘客同意后,他立即掉头接上老人。原本沮丧的老人非常激动,上车后挨个请乘客吃瓜子。一名受到感动的乘客将这件事发到网上后,有网友赞叹,这是“冬日里的温暖,雾霾中的晴天”。   现代快报记者从镇江市公交总公司了解到,这名公交司机叫高斌。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高斌。据他介绍,12月5日下午1点40分左右,他驾驶的k216公交车从行政中心开往世业洲音乐广场,到金山公园这站时,上车人比较多,在上车的人群中有一个小伙子,投币后又刷卡了。“小伙也没跟我解释是代别人刷卡,上来后就往座位上一坐,我发现没人上车后就关门开车了。车开了近3站路,这小伙才发现刚有一个让他代刷卡的老汉没上车。”   高斌经询问得知,这名小伙刚刷的公交卡是一名卖瓜子老汉的,因为带着一小车瓜子,公交车上人比较拥挤,老汉怕从前门上车会耽误其他乘客上车时间,于是将公交卡交给了这个陌生小伙,帮他在前门刷卡,他在后门上车,哪知道小伙刷卡时没有跟司机说一声,高斌看到没人下车也没开后门,前门乘客上齐后就开车了。   随后,高斌征得车上乘客同意后,立即掉头,返回金山公园站,此时,卖瓜子老汉正坐在公交站台上发呆,“他手捂着头,头耷拉着非常沮丧,看到我回来愣了一下。我还开玩笑说‘误会啦,你不要哭’, 随即就叫他上车啊,他‘哦’了一声说‘你又回来带我啦’。”   高斌同这名老汉闲聊得知,老人年近七旬,老家在邳州,在世业洲做小本生意,卖瓜子、小桃酥等零食,当天他到市区进完货准备乘k216路回程,没想到让人代刷卡后自己还没上车车就开走了,当时他身上一分钱都没有,连中饭都没吃,到世业洲只有这一路公交,下一趟k216路还要等20分钟,而他的公交卡给了陌生小伙,即使等到下一辆公交车也没法付钱,正在他犯难的时候,没想到公交车回来了。   高斌嘱咐老汉把卡拿好,让他下次有这种情况不要心急,“直接到前门跟司机解释下,司机会等他的,不要叫别人代刷。”   老汉非常感激,拿出行李车里的瓜子问高斌要不要吃。车上乘客目睹了这一幕纷纷被感动,乘客王女士将此事冠以“传播正能量”的标题,发到镇江当地论坛,引来赞声一片。   王女士说,老汉上车后挨个给乘客送瓜子,但大家都不要。“车上没有一个人因为司机调头而反感,有的只是每个人的欢笑声洋溢在车厢的每个角落,k216司机师傅是好样的,大家都是好样的!”
【131129】【投票】胡玉亭就太原轨道交通晋中延伸项目进行了沟通 统筹协调规划 推动项目落实   11月25日上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胡玉亭会见了省发改委副主任刘锋一行,就进一步推动落实太原轨道交通晋中延伸项目进行了沟通协商。市政府秘书长陈定堂参加会见。   随着太原晋中同城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山西高校新校区和晋中北部新城的建成投运、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的即将启动,两市间公共交通客运需求量将大幅增加,现有的常规公交方式将难以满足远期公共交通需求,加快建设贯穿两市的大运量、快速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已迫在眉睫。同城规划、同步实施太原晋中轨道交通,一方面可以形成连接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和东西两个副中心的快速通道,提升科技创新城的承载能力,有利于科技创新城产业和城镇一体化布局的发展,实现产城融合;另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山西高校新校区未来20万师生出行和太原晋中市城区交通拥堵的压力,造福两市群众。   胡玉亭希望省发改委能够统筹考虑,综合协调工程设计单位尽快完成太原晋中轨道交通一体化、同步实施的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的科学论证,制订可研方案,有效解决项目技术衔接、工程预算及核准、施工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推动项目的实施落实,加快两市同城化建设步伐。 (雷 甫)
红会 红会承认未按指定项目使用8472万善款 各地新闻京华时报 [微博] 陈荞2013-05-01 01:33 我要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21515 汶川地震,百余艺术家义拍筹款8472万元定向捐给红会,但此后便不知善款去向。前晚,红会发说明,称这些善款用于“博爱家园”项目,虽未按指定项目使用,但与捐赠人意愿总体一致。 回应1 善款究竟用于何处 红会:善款被用于建博爱家园 4月25日,艺术家方力钧在微博中称:“2008汶川地震,一百多名艺术家义拍8000多万元,定向捐给青城山市,所有工作公开进行。至今日,青城山没收到,善款不知所终。我本人未得到善款使用的任何说明。”后来,又有多位曾参与义拍的艺术家也都转发“同问”。 据了解,2008年汶川地震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下简称“北京保利”)曾将103幅艺术家作品拍卖所得的8472万元捐赠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红会在说明中称,2010年年底,根据灾区恢复重建形势,结合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规划在受汶川地震影响的川、甘、陕、渝、滇、宁六省(区)开展博爱家园项目,共计划援助248个社区(城市和农村)。2011年1月,博爱家园项目正式启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汶川重建尾款用于博爱家园项目,其中包括北京保利的捐款用于建设242个博爱家园项目。 昨日凌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官方微博向社会公布了百名艺术家捐款建设博爱家园项目分布表,并指出,每个项目平均资助35万元人民币,一般情况下,硬件工程10万元、生计发展12万元,其他为软件建设、组织发展和项目执行等费用。 回应2为何未用指定项目 红会:与捐赠人意愿总体一致 红会在说明中称,在汶川地震重建阶段,北京保利代表所有书画家就捐款使用、项目选择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商洽,提出自己安排重建项目,但直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将要结束,原定项目未能落实。 说明称,尽管善款未按原指定意向使用,但北京保利的捐款意向是用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将捐赠资金用于博爱家园项目的建设,这与捐赠人的意愿总体上是一致的。 据介绍,“博爱家园”主旨是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等,该项目与郭美美事件中被曝光的“中红博爱”、“博爱小站”没有任何关系。 回应3 为何捐赠人不知情 红会:沟通和服务都做得不够 中国红十字会在说明称,在捐款使用、灾后重建从决策到实施的全部过程中,及时与捐赠人沟通确实做得不够,对捐赠人的服务也做得不够,“为此,我们向相关捐赠者致歉,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加以改进。” 中国红十字总会称,下一步,他们将认真做好与捐赠者的沟通联络工作,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并向所有相关捐赠者详细报告博爱家园项目的成果和意义。同时,按照捐赠者的意愿,加强对捐赠者及其捐赠资金使用情况的宣传,弘扬捐赠者体现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点评红会行为合法不合情 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专家宋宗和介绍,如果捐赠人非常明确地表示这些款物要用于哪些项目哪个地方,那么慈善组织应该尊重捐赠人的意愿。 宋宗和表示,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出现捐赠人指定项目或指定地方出现了捐款拥堵或当地已不需要此类援助等情况,慈善组织可以根据近似原则,将这些款物用作与捐赠人指定用途相似的领域或项目。不过,在改变用途前,应该征询捐赠人的意见。 “红会在流程上确实有缺失,缺乏细节沟通,但是从法理上来讲不存在违法,因为这些善款最终仍是用于了汶川地震的相关救援项目,只是这种行为不合情理,没有顾及到捐赠人的感受。”宋宗和表示,捐赠人捐赠是出于爱心的援助,慈善组织应该尽量满足捐赠人的意愿。 @上证聪爸:所有的质疑怎能是一个道歉就能了却?只有建立制度,法律监督才有效果。艺术家可以起诉吗? @葡萄酒Charlie王朝阳:这么一个简单的名单,就说明8472万元的流向!也太不靠谱了吧!没有审计,没有项目说明,没有招拍挂过程,没有项目预算……这让大家如何信服! @CaoPuo:道歉和保证今后改,都不应取。今日就说明8472万元善款用于博爱家园项目经过了何种程序,是否经过了捐赠者的同意,以及能否出示相关协议、单据等问题。当事人在救灾,不能回答不是理由! ■微言 红会介绍,“博爱家园”是他们在城乡社区开展的以“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能力、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以“防灾减灾、健康促进、生计发展、人道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人道公益项目。博爱家园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能力、促进社区发展。通过在社区建立红十字基层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设立博爱生计发展基金,普及防灾减灾、自救互救、逃生避险、卫生健康等知识,增强社区自我发展的综合实力,使更多群众受益。 中国红十字会称,在100多位艺术家爱心捐款等的带动下,博爱家园项目累计资金已达约2亿元人民币,并拓展至全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