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俊1m 心中的桑狸儿
关注数: 12 粉丝数: 6 发帖数: 1,143 关注贴吧数: 1
23岁女白领午餐常吃凉皮麻辣烫 被确认患胃癌 专家称,不规律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会增加患胃癌风险   目前19岁至35岁人群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提醒:三餐要规律,少吃辛辣、腌制食品,有胃病的人最好每年做次检查   河南商报记者 郑筱倩  昨日,一位23岁的女孩被确诊为胃癌。据省肿瘤医院专家介绍,现在,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一番。早餐没空吃、午餐凑合吃、晚餐应酬吃、加班夜宵地摊吃,这些都市上班族的习惯,恰恰是伤胃“杀手”。他提醒,如果经常出现胀气、反酸、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不适,一定要做检查,别当成消化不良不在意。   遗憾   23岁女孩被确诊为胃癌   昨日,省肿瘤医院,23岁的小朱被确诊为胃癌。省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居峰都为这个年轻的姑娘感到惋惜。  几个月前,小朱开始食欲变差,并伴有腹胀。她以为是消化不良,自己买了点药,想着挺一挺就过去了。  可病情愈来愈严重,一直发展到吃不下饭,就算吃下去也会吐出来,体重减轻十多斤。她自己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胃癌。  王居峰说,胃癌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而不规律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确实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他了解到,小朱在郑州一家企业做文案工作,“朝九晚五”,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米皮、凉皮、麻辣烫、砂锅烩面就成了她的主要选择,而为弥补午餐的不足,晚餐又常吃得非常丰盛。  王居峰说,这恰恰与正常的生活规律相悖。   统计   青年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现在,青壮年胃癌患者数量在不断上升,据相关统计,目前19岁至35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而且发病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生存期非常短。”王居峰说,他发现,这些年轻患者很多都有一个共性——生活不规律。  有位患者上夜班,夜里常常吃夜宵,要么是烧烤,要么是烩面。而吃夜宵或吃晚餐过晚,对胃部伤害非常大,吃进去的食物停留在胃中,促进胃液大量分泌,刺激胃黏膜。  还有位患者爱吃辣椒。王居峰说,经常吃辛辣食物,会破坏胃肠道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  “过咸的食品都会损伤肠胃,别说辛辣食品了。”王居峰说,当把浓度为20%的食盐水喂给大白鼠后,鼠的胃黏膜会产生广泛的弥漫性充血、水肿和糜烂,继而会出血、坏死。   提醒   胃病患者应每年做胃镜检查   王居峰提醒上班族,早饭没时间吃,可以买碗稀饭喝,看似不起眼,这碗稀饭是胃肠系统最好的“安慰”;午饭尽量不要吃没有营养的小吃,可以选择吃盒饭或中式快餐,有荤有素均衡搭配;晚餐则尽量清淡一些,吃炒菜喝碗粥就可以。  他特别强调,人每天都要吃一定量新鲜的蔬菜,少吃辛辣、刺激、卤制、腌制、烤制等食物,少熬夜。目前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熬夜会使患病率提高50%。  王居峰说,在临床上,不少年轻胃癌患者由于就诊时间晚,一检查发现胃癌已经到了中晚期。  所以如果胃部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一些已经患有胃部疾病的患者,更应该留心注意疼痛规律和时间的变化,每年都应该做一次胃镜检查。一旦出现呕血和便血、不明原因的消瘦,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以排除癌症。
云南震区留守儿童病亡 爷爷背孙徒步5小时回家........ 昨日,云南省洛泽河镇龙潭村大苗寨,村民王明才将去世的10岁孙子背回家。新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姓名:王小林(化名) 终年:10岁家庭住址:云南省洛泽河镇龙潭村大苗寨王明才(化名)用他的黑色西服盖在小孙子身上,将他托上了背。小孙子死了。地震后阻塞的道路,堵住了10岁的小孙子最后生的希望。震前,从王明才家到镇上的医院,搭车需要1小时。昨天,王明才背着孙子,用了4个小时。他后背上,患病的小孙子越来越不愿意动,王明才想,路怎么那么远。 道路阻断希望 王明才用他的黑色西服盖在10岁的小孙子身上,将他托上了背。王明才的儿子和儿媳都在外省打工,他的孙子王小林(化名)是村里的留守儿童,和爷爷相依为命。 9月8日晚,小林告诉爷爷,自己身体不舒服,王明才让他早些休息。但早上5点,王小林病情突然加剧,已经说不出话了。王明才背起孙子,往镇上的医院跑。到了山下,王明才搭了一辆车,但因为前一天地震的缘故,道路被巨石阻塞,他只好下车步行,再搭车,再步行。平时搭车只需要一个小时的路,昨天用了4个小时。到了镇上的医院,医生对奄奄一息的孩子摇了摇头。孩子死了。 背孙子叶落归根 王明才执意将孙子的遗体从医院背回家,背回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大苗寨。住在彝良县洛泽河镇上的人们,站在街道两旁,静静看着眼前这一幕:一个用杂草盖住头的小人儿,黑西服的里面,孩子被一块有苗族传统图案的布裹着,靠在一个男子的背上,两条腿一动不动。悲伤的男子低着头,全然不顾“前方危险,注意滚石”的劝告,往险象环生的通往村庄的山路上走。几个镇上的人打破了沉默,上前拦住王明才的老伴,“你先别走,我们给你水和吃的。”不一会儿,矿泉水和食品塞在了她怀里,她哭着接受了。有的人躲进了路边的店里,有的人开始抹眼泪。从医院到山上的家里,徒步用了5个小时。王明才没让小孙子离开自己的后背。一路上,这位满是抬头纹的爷爷偶尔抬起头,强忍泪水,话语极少,他大步地往大苗寨的方向迈,把老伴远远落在后面。 “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一定比谁都难过。”有相识的村民说。一个大苗寨的村民回忆,王小林长期见不到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感情极好。王明才和妻子也十分疼爱这个孙儿,常看到王明才背着小孙子在村里溜达,现在,孩子第一次在爷爷的背上这么安静。王明才的妻子对镇上的人说,已经打电话告诉了儿子和儿媳这一噩耗,他们正在赶回大苗寨的路上,见儿子最后一面。 “如果能快点送医院,也许孙子还有救。”王明才对记者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