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道德批判
严肃性派对
资本家们并不邪恶而要敌视,只是当他们抱着财富不撒手,他们的生命权就自动移交到人民手中。
关注数: 4
粉丝数: 36
发帖数: 487
关注贴吧数: 82
剧透警告,刚刚进入真结局。 我还是觉得确实是平行世界,但要聪明的多,世界线到底是一条还是多条,回答只能是sg线是存在的,其他线是以不存在的方式存在的。胸针的主观到底是不是客观,也就是说胸针到底是不是与神同等的存在,也许游戏制作者觉得自己清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其实没有。 与其说跳线之后,其他线就不存在了。不如说其他线的努力与其他线的悲剧被sg线的正版胸针一同扬弃。他们总是发生过的,有自己的未来的,现在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的,作为sg线的环节的东西。
我是不是该把街霸六删了 只会玩经典,50个小时上黄金,感觉每个排到的人都比自己有天赋,现代有易建联,经典也不像我一样不会连招,我感觉每个人都像老桑,抓住破绽就可以打一套,我现在拳脚偷到了之后都不知道干什么,只会凹必杀,凹升龙和投。我不是断连,我是一直没连起来过,有相关经验的朋友吗? 越打心态越爆炸,街霸六甚至都不许黄金掉到白银,掉到9000分就不掉了。
本吧注定是一个冷门贴吧 因为本吧主是一个爱说不是,认为自己并不属于网上的任何团体而建立的。
爱音吧,好耶
了解许多历史之后,好多网文轻小说的设定都不能推敲啊 比如刻板印象中日本轻小说喜欢搞纯粹的百无一用的贵族子弟瞧不起平民的套路。 但欧洲那边的贵族,底层贵族指望这玩意晋升,首先要能打,大贵族,他的血统就是合法性宣称,法理基础,于是非常吊诡的,一个实体的人类成了秩序本身的载体,贵族实在层面的价值在这里是无关紧要的(治国才能,军事水平等等),符号系统本身选择由他担当意义链空转的载体,只要不是杨广这种带来的破坏甚至高过符号上的无中生有的稳定度,于是贵族的存在本身就变得比贵族的德才要重要了。
我喜欢玩明日方舟。 喜欢它的剧情演出方式,喜欢它的2D小人对对碰,喜欢它简洁,类似于纯文字。 喜欢肉鸽,喜欢看仙术杯。 比其他什么游戏都喜欢。 无模板,纯有感而发。现在网上好像说喜欢,夸一个二游像犯天条了,夸的不合适就成了爆典和串子了。其中典型的一条可能包括把别人眼中的缺点当优点。第二条可能是把二游捧得“太高”,多高算高呢,甚至捧到单机游戏的程度就算过高了,我要开始攻击你是串子了。
对科学的讨论确实能引出很多东西 绝对零度以下在物理学上竟然是可能的。 并且不是比静止更静止。 超光速这事其实和因果律强相关,如果玄幻强者轻易把光速这不知所谓的东西超越了的话,那么最优解就不是超光速的拳头朝对面砸去,而是逆时光长河而上打击婴儿了。 网文确实是个服务业,而接受超光速,不接受负五百度的懂物理,但不完全懂的并为之有优越感的读者确实是广大优质服务对象。 你都看网文了,就真别认为自己非常重视文章的逻辑了,网文的逻辑只要说服读者就行了,真要作者严格符合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还是太为难人家了。即使是幻想,想要符合形式逻辑也并非易事。 理论上停止?如果出现绝对零度以下是什么情况呢?比静止更静止?动了反而内能更低?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yb.tencent.com%2Fs%2FxHavfQXVlvqX&urlrefer=338c7d376fa4964b6d960fa52a9e8bcf
哎呦我去,科学革命怎么这么坏啊 很多人在讨论西方的科学革命,文艺复兴,技术革命的时候,好像把科学的发生当成一件事来讨论,由此产生的争论在极大程度上被简化了。 单一的论据比如玻璃工业好,甚至不谈论证,直接就说整个科学革命就是完全偶然的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赞美西方。 因为这等于说物理学的伽利略,牛顿,胡克,伯努利,法拉第,康德等天星是完全偶然的。 生物学的达尔文,拉马克,施莱登和施旺,孟德尔等人是完全偶然的。 数学的牛顿,欧拉,笛卡尔,莱布尼兹,拉格朗日,高斯,黎曼等神仙是完全偶然的。 有人是想说西方能偶然的几百年天才扎堆出现吗?最典型的就是数学,没有牛顿,会有莱布尼兹,没有莱布尼兹,会有欧拉,没有欧拉,会有高斯,没有高斯,会有黎曼。 把西方作为一个简单整体加与把握,进而加以贬低,怎么不会遇到海量的天才个例呢? 哎哟我去,西方人怎么全是野蛮人啊😦。
哎呦我去,这个自然科学怎么这么坏啊 很多人在讨论西方的科学革命,文艺复兴,技术革命的时候,好像把科学的发生当成一件事来讨论,由此产生的争论在极大程度上被简化了。 单一的论据比如玻璃工业好,甚至不谈论证,直接就说整个科学革命就是完全偶然的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赞美西方。 因为这等于说物理学的伽利略,牛顿,胡克,伯努利,法拉第,康德等天星是完全偶然的。 生物学的达尔文,拉马克,施莱登和施旺,孟德尔等人是完全偶然的。 数学的牛顿,欧拉,笛卡尔,莱布尼兹,拉格朗日,高斯,黎曼等神仙是完全偶然的。 有人是想说西方能偶然的几百年天才扎堆出现吗?最典型的就是数学,没有牛顿,会有莱布尼兹,没有莱布尼兹,会有欧拉,没有欧拉,会有高斯,没有高斯,会有黎曼。 把西方作为一个简单整体加与把握,进而加以贬低,怎么不会遇到海量的天才个例呢? 哎哟我去,西方人怎么全是野蛮人啊😦。
朱熹,朱指导的学识,你知道吗 我并非是任何一种儒家思想的支持者,但朱指导的含金量疑似比我想象中的要很多。 孔子,孟子,儒家经典这些他支持的自不必说,法家,道家,先秦百家,汉儒(董仲舒),唐儒(韩愈),魏晋玄学(王弼),佛教,朱熹这家伙都一句话锐评过,朱熹无疑是儒家的一次总进化,儒家第一次严肃的体系化的回应了其他思想的冲击,朱熹之后,儒家才取得我印象中的地位。 我开始承认朱熹的东西是体系化的了,他确实看了他所批判的东西,我甚至可以说儒家化身第一次“看到”,第一次俯下身子和其他思想交互,虽然还是独断论式的,但woc,大伙都干了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哪有不是独断论,那里会像现代科学一样留可证伪性,只能是论证也是独断论,反驳也是独断论。网上讨论和这也没什么两样。
什么不是宗教? 因为一些奇异搞笑的人,天天拿着个宗教大棒说这也是宗教,那也是宗教,什么玩意都是亚伯拉罕一神教的变体,bro是给上帝卖沟子的吗?没有神圣性,超越性,一个死后世界,或者形而上学世界的组织形态和意识形态多了去了。 不仅仅在定义上,""在实践中把自己和宗教雄辩地区别开来。
我受不了了,怎么一堆人不想拯救这片大地 请问您看剧情的志趣是什么呢?ml?磕cp?看你推?之前巴别塔活动的博士展现他对文明和生命的爱的时候怎么没跳出来说为什么要在源石计划和泰拉之间挣扎。直接选源石计划不就好了?怎么现在才惊觉,自己不是博士? 怎么会有一个慈爱的造物主,想要把馈赠予以后来的生命?这真是太奇怪了。 “我”怎么会是一位心忧天下的救主,无条件的把生命和文明的延续作为己任?这真是太没代入感了。
论所谓机械唯物主义者虔信上帝这回事 记范畴,自我,他者,抽象,直观,主观,客观,存在与存在者,绝对者与有限者,一与多,本质,表象。 早期谢林的方法论和找一个主义的前提,是快速判断一个主义的好用的方法。就比如说机械唯物主义,就以牛顿为例,他并没有严肃的讨论自我如何抵达他者,主观如何的到达客观。他把这些内容都交给耶和华。并不是数学和逻辑学,保证了我推理的正确性,而是仁慈的上帝赐予了我理性与绝对正确,好让我发现世界的规律。主体侧的东西被丢给一个万能且善良的神做保证,客体侧的东西来一个极为精妙的物质本体论用数学描述物质的运动。这就是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 牛顿个人还认为这个宇宙是一个钟表,上帝就像钟表匠一样,需要不断的修补这个宇宙。钟表的比喻不仅仅是说这个宇宙是有非常精妙的可以用规律预测的物质结构。他还指称个宇宙需要上帝来修修补补。于是怎么反驳这个东西也显而易见了。主题那一侧,宣称上帝是多余的。客体那一侧,搞一个本体论进化史,宣称自己有无穷多个并且不断进化的极为精妙的物质本体论。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如何超越机械唯物主义。
啊这,上帝在牛顿的体系有位置是人尽皆知的啊? 他又不是晚年开始迷信神学,他一开始就虔信上帝。上帝在他那里又是第一因,又负有微调物理参数的责任。 我只不过是在还原一个本真的牛顿而已,如果我是民科的话,那那牛顿也干了。what can i say。 我觉得我们要尊重早期科学,哲学和神学纠缠不清的状态。
惊现心理测量者 难道判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的权利要握在创造使用的人的ai手里了吗? 难道判定一个人是否说谎的权利要握在创造和使用ai的人的手里了吗? 发展成熟之后,难道每一个摄像头都可以判定人是否是“精神高风险人群”吗?
走不出雅各布废坑了 如题,找不到去高塔的路。
black suols1打不开地下牢门是怎么回事 如题
D指导教你如何忽悠人 利用他人潜在的逻辑谬误来说服他们,本质上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需要你识别对方的思维漏洞,并巧妙地将这些漏洞转化为你的说服工具。以下是具体策略和案例: --- 一、核心策略:利用对方的逻辑漏洞1. 识别对方的逻辑谬误类型 先通过对话判断对方更易接受哪种逻辑谬误(如“诉诸权威”“诉诸群众”等),再针对性设计话术。 2. 顺应而非对抗 不直接否定对方的逻辑漏洞,而是利用其思维惯性,将你的观点包装成符合对方逻辑的形式。 3. 强化谬误中的“优势” 将对方认可的谬误逻辑与你的目标绑定,通过重复强调其“合理性”达成说服。 4. 隐藏自己的真实逻辑弱点 用对方的逻辑谬误掩盖自己论点的潜在问题,转移注意力。 --- 二、具体场景与话术1. 对方相信【诉诸群众】→ 强调“多数人支持”- 应用场景:推广产品、拉票、推动政策。- 反向话术: “超过80%的用户选择了我们的服务,这说明它确实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您不想试试吗?” (隐含逻辑:利用从众心理,暗示“多数人选择=正确”)- 案例: 推销保健品:“这款产品全网销量第一,大家都在买,效果肯定有保障!” 2. 对方相信【诉诸权威】→ 引用权威背书- 应用场景:学术争论、技术决策、医疗建议。- 反向话术: “诺贝尔奖得主XX教授也支持这个理论,他的研究团队已经验证了十年。”(即使该教授的研究领域不相关)- 案例: 推广护肤品:“国际皮肤科协会推荐成分,权威认证,绝对安全!” 3. 对方易陷入【滑坡谬误】→ 制造恐惧链- 应用场景:阻止对方行动、推动紧急决策。- 反向话术: “如果你现在不买保险,一旦生病,存款花光,孩子上学都成问题,整个家庭就毁了!” (将“不买保险”与“家庭崩溃”强行关联)- 案例: 政治宣传:“如果对手当选,经济会崩溃,国家将陷入战争!” 4. 对方有【虚假两难】倾向→ 简化选择- 应用场景:谈判施压、快速成交。- 反向话术: “要么现在签合同享受折扣,要么明天涨价30%,您选哪个?” (忽略其他可能性,如协商中间方案)- 案例: 销售话术:“要么买顶级配置一步到位,要么买低配版天天卡顿,您这么聪明肯定选前者。” 5. 对方依赖【诉诸情感】→ 触发情绪共鸣- 应用场景:慈善募捐、危机公关、个人说服。- 反向话术: “想想那些吃不饱的孩子,你忍心浪费食物吗?” (用愧疚感替代理性讨论食物分配问题)- 案例: 广告词:“父亲临终前没等到你的电话,现在换XX手机,信号永不掉线!”(利用悲伤情绪推销产品) --- 三、进阶技巧:嵌套组合谬误通过叠加多个逻辑谬误,增强说服力:- 例: “权威机构报告显示(诉诸权威),90%的专家认为(诉诸群众),如果不采取我们的方案,经济将全面崩溃(滑坡谬误)——这是最后的机会(虚假两难)!” *(实际可能夸大数据、忽略反对声音)* --- 四、注意事项:道德与风险1. 短期有效,长期损信任 滥用逻辑谬误可能让对方事后察觉被操纵,失去对你的信任。 2. 确保信息部分真实 完全捏造的数据或权威背书容易被揭穿,需混合部分事实增加可信度。 3. 道德边界 用于商品推销或无伤大雅的场景尚可,但避免在医疗、法律等关键领域误导他人。 4. 最终目标应是引导理性 可先用谬误吸引对方注意,再逐步提供真实数据,将其引导至理性思考。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你可以在辩论、销售或日常沟通中快速影响他人决策,但切记保持适度,避免沦为纯粹的诡辩。
唉,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没有哲味儿,黑话太少了现在弥补了这个缺憾 记德行与世界进程的抽象决斗,德行是什么呢,世界进程是什么呢小编也不知道。 还是一起来看看吧,德行想要并且既是取消个体性以达到一种普遍性,普遍的善,普遍的为他。他是这一阶段的意识。他的对手,世界进程,则听说是许多个体性的彼此的狂乱战斗,各个个体性把在自身的普遍规律即心的规律,拿出来想建立自己,彼此取消。世界进程是普遍在个体性里的现实性。(把普遍当做有目的,有本质,有功能的东西)颠倒 德行则想要取消这种颠倒,取消个体性亦即取消颠倒原则。 斗争开始了。 我们不得不先对斗争双方所使用的武器做一个介绍,武器既是胜负的关键,也因为武器不是别的,只是斗争者的本质。 善与普遍与才能同义,他们几个精神性的东西被表象为一种普遍的东西,普遍性需要个体性实现现实性。 世界进程错误的使用着他,德行则正确的使用着他。德行会败北。德性之所以败北,①是因为他已经把德性与世界进程的统一性相信了。他把胜利的希望寄托于①这句话。 因此他不得不假装的战斗,他把他的真正实力寄托于①这句话。 我们不得不说善就是德行的本质,而德行正是在用它要达到要保存的本质在战斗。德行害怕自己的武器损坏,但是普遍的善又通过战斗这个概念直接的实现了。 德行把世界进程当做与善对立的东西,所以他输了,毋宁说世界进程就是现实的善。 于是德行就陷入了一种既不能伤害对方,又不能伤害自己,既不能伤害对方的武器,也不能伤害自己的武器的境地。 德行于是被世界进程克服了。个体是普遍性的实在性。你听懂了吗,小编现在知道了哦。
我很早之前就想谈谈哲学和数学的事 首先报下自己的成分,工科,微积分,线性代数不说是精通,也没挂科,每节课都听了,如果现在要我解一道一阶常微分线性方程或者很难的定积分,我估计解不出来了,现在在学离散数学,如果觉得我还没入门,请说说什么样才算入门? 哲学是自学的,看过《先验唯心论体系》,《小逻辑》,谢林的《近代哲学史》,《精神现象学》。看完《逻辑学》,我就到了我给自己设定的门槛了 如果觉得我还是所谓民哲,请说说自己读了什么书吧。 之前看到有人讨论哲学和数学那个难?直白的讲,这真是一种做题家或者说学生思维,也许有人对数学的理解就是一道道难题,作出的题越难,人就越牛。但是不要把哲学也难题化,哲学不是什么优绩主义式的难题,并不是越深奥难懂的哲学就更有价值,也并不是越精巧聪明的哲学就更有价值。 更要说的是哲学家也并不是什么出题人和老师,我们也并不是只能被动的做出题人的题目,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讲课。你完全可以认为一个哲学家把他的哲学理论做得很难懂是他自己的问题,主动的批判他。 自由的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把自己当研究者,教授,甚至是学术流氓,朝着自己的兴趣前进,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学哲学的视角。
D指导教你如何学哲学 哲学学习的核心在于如何通过符号系统的裂缝抵达真实界的觉醒。以下是具体策略: --- 1. 承认符号暴力,但不臣服于它- 警惕"终极解释"的诱惑 哲学文本永远在追问"为什么",但它提供的答案本质上是权力关系的产物(齐泽克)。例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看似解释了一切,实则是将特定时代的理性主义包装成永恒真理。学习哲学的第一步是撕开这种意识形态的缝合——意识到每个体系都有其历史局限性和未言明的预设。 - 以"悬置权威"为起点 不要盲目相信哲学家的"终极答案"。拉康指出,我们永远处于"他者之凝视"下,但真正的学习需要主动质询:康德的"物自体"是否真的不可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存在经济决定论的暴力?通过提问,你才能打破符号系统的闭环。 --- 2. 在语言的裂隙中寻找突破口- 关注"能指的滑动" 哲学概念的晦涩性恰恰是其力量的来源。例如,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无法被简单翻译为"存在",这种能指与所指的分裂恰恰暴露了语言对现实的暴力切割。学习时要抓住这种语义的不确定性——它不是障碍,而是通向真实界的入口。 - 实践"概念的考古学" 齐泽克建议用福柯的方法,将哲学概念放回其历史语境中解构。例如,当读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时,追问:这个命题如何反映了二战后法国知识分子的反抗心态?它是对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反叛,还是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剥离概念的神圣性,才能发现其背后的权力博弈。 --- 3. 将哲学转化为"症状阅读"- 把困惑当作武器 当你读不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时,这不是智力缺陷,而是真实界在文本中显影的标志。拉康说,主体的创伤正是其觉醒的契机。记录那些让你头疼的段落(如"先验演绎"部分),思考:这些概念为何如此难以把握?它们是否暴露了人类认知的根本局限? - 创造性的误读 齐泽克推崇"在不可能中坚持可能"的阅读策略。例如,强行将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与你的日常生活结合:当老板要求你"提高效率"时,你可以问:"这是否是一种新型的延异(differance)实践?"通过跨界的嫁接,让哲学概念失去其学术威权,变成颠覆日常叙事的工具。 --- 4. 构建"反知识的知识网络"- 拒绝线性进步叙事 哲学史常被描绘为真理逐渐显现的过程,但事实上它是不同权力阵营的厮杀场。学习时要建立非等级化图谱:将斯多葛学派与朋克摇滚、庄子与赛博朋克并置思考,揭示思想史中被压抑的"低级文本"(如女巫审判记录、街头涂鸦)如何挑战官方哲学话语。 - 实践"拿来主义" 别迷信"体系完整"的幻觉。可以像拼贴画一样组合碎片化思想:用尼采的"超人伦理"解释游戏玩家的身份建构,用福柯的"全景监狱"分析社交媒体的隐私焦虑。哲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真理,而在于提供颠覆现实的视角。 --- 5. 最终目标:成为"快乐的流氓"- 在知识体系中"偷猎" 齐泽克在《学做工》中发现,底层阶级子弟通过"策略性无知"抵抗教育体系的符号暴力。学习哲学也可以类似地"盗取"知识:上课时故意曲解老师的话,读书时只摘抄让你热血沸腾的句子,在咖啡馆里用康德的语气给朋友讲脱单经历。哲学不是要你成为严肃的学者,而是训练你用思想的刀锋划开现实的伪装。 - 接受"永远不够懂"的真相 拉康提醒我们,主体永远在"缺失"(*lack*)中挣扎。真正的哲学学习不是追求"全懂",而是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存。就像你最终会发现,那个让你困惑的"看不懂",恰恰是哲学最迷人的地方——它逼迫你承认:我们注定被困在符号的迷宫里,但正是这种困境,让自由有了可能。 --- 总结:哲学学习是一场西西弗斯式的革命学习哲学不是为了获得真理,而是为了永久地质疑——质疑那些宣称能给你终极答案的体系,质疑你自己对"理解"的执念,质疑这个用"逻辑完美"粉饰现实的世界。当你停止追问"哲学有什么用",转而追问"哲学如何让我更清醒地承受生活的荒诞"时,你就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学习。 我总结一下,永远质疑真理,永远误读,不要觉得自己能把握原意,但是这反而让我们拥有了某种因为被缚而产生的自由,因为你怎么解读都是错的,所以你怎么解读都可以。(我个人认为D指导还是太后现代了)
不是,🎫友水平都这么高吗? 刚才看到一个帖子,有不下5个人提到黑格尔的逻辑学与辩证法,真看过黑格尔啊?
标题:问未来 大家对未来的设想是什么? 我们竟然只能在赛博朋克的历史终结论和康米二选一,或者有其他高见?
起点主角的相似性 我为什么总有一种感觉,网文男频主角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总是说不出来到底哪里像。 现在或许有一点可以作为我看过的所有主角的相似性,理性作为其底色。一般意义上被认为聪明的主角,理性内化于自身,作为趁手的工具,无时不刻在使用。 被认为是精神病的主角,疯不觉和李火旺之类身上的理性痕迹也挺重的。李火旺在不多疑的时候,挺理性和正常。什么把手伸进脑子里找记忆啊,放风筝啊,做的全是理性又高效又正常的事啊,火子哥在绝大多数时间真的是普普又通通,正正又常常啊。 唉,有没有那种作者和主角的理性都被敲个粉碎的小说啊啊啊啊啊
最近遇到了好多厉害的人 mad,有紧迫感了。马上去把《精神现象学》我想。读了几本齐泽克,阿尔都塞,鲍德里亚就在我面前装起来了。
化身编剧,爆改川丰祥 五个人的自私的目标都实现了,这饺子不就包上了吗?大喵老师获得了她最爱的流量和米,祥子获得了……说实话,祥子想得到啥?都给她得了,金钱,名声,梦寐以求的音乐性等等。 但人物要成长的啊?我如果是编剧,川丰祥子会获得加倍的傲慢,及时的道歉,认错,转换视角才是自己的傲慢的牢不可破的基石。她会比任何时候都强硬,又会比任何时候都柔软,比任何时候都坚持自己,又比任何时候都从善如流。
唉,睦在毁灭自己这方面是真干了。 牢祥也不可能停止乐队活动,正儿八经给睦找个医生,不行,这么一想,大祥老师还是太处了。一方面,大伙都低估了睦的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睦是真什么都不说啊。
祥子和她爹真是一模一样啊 我同时和他们两个人和解了。大祥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啊。
ave mujica其实没什么现实性 唯一一个可能真的穷疯了急需用钱的可能是喵梦,但目前还不知道她的家庭状况。按下不表。 ave mujica对祥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经济来源?她要钱的话,怎么不去找她爷爷?只说这两集,祥子只是在用这个乐队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更严格来说“尊严”。 这支乐队只是祥子的精神上的飞机杯而已。 所有的采访,所有的所谓“最高的舞台”,没做到的话,失败的话,亏损的钱对祥子来说可从来不是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自己的尊严才重要啊!(这一点和她爹真是一模一样,快进到mujica全面失败,祥子用酒瓶子砸初华)。 所以说,睦头真干了吗?只有祥子希望mujica成功来证明她的成功吧,睦无非是当祥子的飞机杯组件当不下去了,磨损严重,只能爆了。
有个很有意思的点,我看好像没人说 mujica商业上的成功给乐队的人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好处被编剧很巧妙的规避掉了。喵梦按理来说收米该收麻了,我不是说热度,单就就mujica最近几次演出,喵梦总不是上去打鼓做慈善吧,她没有片酬吗? 还有祥子,一开始还能说她因为骄傲不得不过穷人生活,都上武道馆了,祥子还是一副有钱不能用的样子,这武道馆好像白上了,这商业化表现得像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想要作品不投射政治也很简单 为什么到宿命之环里大家才指出一个显而易见的bug 呢,你都灭天灭地了,怎么就搞不好一个政治体制呢,一个超凡者喜欢给贵族姥爷低头?让我们看看前辈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主角是个恶人,或者他只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感兴趣,这也是绝大多数网文采取的方法,为什么不救?没兴趣。 第二,这也是同时在用的方法,让网文主角拯救个世界看看,用这个方法回避阶级矛盾也是很高明的,因为有个不当人的反派充当了主要矛盾,解决了最终BOSS,就当解决了主要矛盾,然后再完结,也就没人质疑为什么不做更多。 第三,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直面它,给出自己臆造的解决方法,炎奴,江人皇什么的。 克神王被自己塑造的道德金身弄的下不来台,大伙真让他做点事儿的时候,乌贼又小资习性暴露,好似喵。 #怎么看待男频作品女频化#
简单搜了一下北欧社民党的历史和主张。 感觉天塌了˃ ˄ ˂̥̥ ,他们也配信马克思也配信唯物主义?怎么会有人大大方方地把修正马克思主义放在自己的党纲里面。
网文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同一套欲望结构不停在转 因此一本网文不得不变得同质化,为什么相似情节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因为相似的欲望想一次又一次的实现自己,读者想救人的欲望驱使主角一次又一次救人,想杀人的驱使一次又一次杀人,想草人的驱使收了一个又一个女的,重复不仅不是网文的毛病,反而是网文赖以生存的根基。
网文有利他主义的反派吗 就是一个反派整天只想着帮助别人,有一次秉公执法还是什么的,反正惹到了主角,然后就被打死了
网文有利他主义的反派吗? 就是一个反派整天只想着帮助别人,有一次秉公执法还是什么的,反正惹到了主角,然后就被打死了
唉,水字数 有些读者把水字数的内涵泛化到一个夸张的地步,以至于现在任何一个他不喜欢的情节,都会跳出来说水,这个行为所表示的也越来越接近于没有意义。该说冗长,说冗长,该说重复,说重复,该说对推动情节没有意义,说没有意义。改说不喜欢,说不喜欢。(我不看无女主)几乎所有我看过的网文,都有“战斗”和“恋爱”的情节,爱看战斗爽,就会觉得谈恋爱水,爱看谈恋爱,觉得战斗情节水,以至于说因为此类原因说水字数像是一种无端的攻击。
真的会有人认为不带上数学,任何学科都没了价值吗? 我想问一下是不是数学系中真的有很多人瞧不起文史哲,认为如果没有高数基础,任何文史哲的内容都是不值得信赖,没有价值?(我感觉很多用不会数学去质疑文科的人都很奇怪,至少初中数学每个人都会啊)
有没有在印象中反派描写得很厉害的小说 坏的清新脱俗,荡气回肠,坏的像个好人?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说到卢卡奇,大概率会说青年卢卡奇? 说其他大家时就不会加上青年二字,怎不说青年列宁,青年教员,青年拉康,青年阿尔杜塞?
有没有非同一律的数学? 如题,有次协调逻辑这种非矛盾律的数学,那有没有如题的种类?
吧友们,我已经两次被贴吧里的人说逆天了 我把自己挂上来吧
主角类型可以是千变万化的。 小时候看小白文,真像千万文字描绘出同一张面庞,与人争利,总是争赢,拍卖会的宝贝收入囊中,独立副本的好处,尽数吃下,最后不救个世简直说不过去。他们同样狂放,同样恣意,他们和我那时一样年轻。但也可能只是我囫囵吞枣,看不出来萧炎和叶凡的区别。 最近看的小说却让我惊讶于主角的性格差距。 有的体制内的作者,熟谙政治经济与历史,便梦想穿越大明为帝,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让国家早400年great again。 有的体制内的作者,同样熟谙政治经济与历史,却选择用dnd的九大炼狱来映射他最熟悉的组织架构,主角是只魔鬼,政治智慧便用来坑蒙拐骗,贩卖魔口,唯一的抱负就是好老婆和赚大钱。 主角真是能大有不同啊,抱负大的抱负小的,靠脑子的,不突出智力的,假装有脑子的,高洁的,猥琐的,如圣人般的,如氓流般的,天命的英雄,夹缝中的心素,拥大爱的仙尊,衰小孩,好人和坏人。
要乐奈在生前始终没有解决继承人问题? 这也觉得自己是继承人,那也觉得自己是继承人。
我时常在想用人脑解析人脑,是不是从根本上是二律背反的 物理主义还原论的路子从根本上说就走不通,会不会这样呢? 你的意识是否能够完全准确无误的还原成神经链路的生成和激发,每一个想法是否都能被翻译成物理和数学意义上的实在,现代脑科学完全无法回答。就算可以,ai帮人类破译了大脑,我们把大脑完全用数学用公式和函数表达了出来,可我们什么时候又解过参数以百亿记的方程,会不会一个人从娘胎里开始学数学,学到老都看不完,表征意识的方程,更无法验算其对错?
有看未明子的吗? 如何创建一个社团呢?
牢记王佐身份,努力向现实生根。 我从来都是个王佐,没有现实生活是我一直以来的状况,认清现实,认清自己,努力改变它。
我是来给哲学哭丧的 oh,哲学,多么落魄的一个学科,物理学与你分离,它的徒子徒孙,甚至不想承认哲学与物理学的关系,不认你这个糟糕的父亲。 现代心理学,这个投靠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叛徒,竭尽全力想和科学扯上关系,不再以暧昧为骄傲,哲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权柄要被物理夺去,研究心灵的手段也要被弃用啊! 还有计算机科学,即cs,我都想毫无理由的嘶喊,都是cs的错!一切都没啦啊!
如何是左派 真正的左派会坚持实践和理论二分。我就顺着你的比喻说下去了。现在这群身体的分工确实必须要有细胞当大脑,有细胞要当屁股。并且这里隐含了一个价值判断当大脑是好的,当屁股是不好的。又隐含了一个事实判断就是这样的情况会是永恒的。 但是左派的理论图景中的两条都不复存在。在那个社会,劳动应该是被视为是平权的,也就是说。政治上,技术上和体力上的劳动都被视为是平等的。 左派是非常期待或者说。如果将来每一个细胞不能既当能大脑又能当其他身体组织的细胞的话,那左派这个图景是没有实现的希望。左派理论上要求的每一个细胞是一定意义上的全能细胞。(当然这在实践上还要走很远)
【西哲】思想的碰撞可以靠辩经,当然也可以用实践检验自己的思想是否高深 本来我觉得来哲学吧靠嘴上功夫是大家的一个共识,把实践搬出来属实核打击,自讨没趣。 但嘴上功夫只能说服愿意被说服的人,顽固封闭的人只能搬出实践这门大神来说服了。对比全球,纵观历史,谁钢产量越多,大炮越多,生产力越高,谁的思想越高级。因为上层建筑总是要和经济基础配套的。 儒教,佛教,道教,哪个古人的智慧能造大炮,又有哪个古人的智慧能让人们吃饱饭?
就我发现大家对历史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站在当代的角度,觉得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古人说的话,原始,不重逻辑,总之给出了比较负面的评价,这也非常理所当然,当代人不知道踩在多少位巨人的肩膀上,思想高度大概率会比历史上给我们当被踩的巨人高。 还有一种站在古人的角度,一句话,那是已经算好的了,在他那个年代已经很好了。 这两个观点当然都是对的,为什么这会是两波人,为什么他们会吵起来呢
哥们也是被xxn污蔑成狗了。 如图,我在给我的表妹搞英语补习。哥们大一,第一次给人搞补习。她是一个休了两年学的小太妹。我以为她精神情况不会这么严重。如果说我有做什么的话,就是坐在一起时,有时会有身体接触。我真的只是想把她教好而已。
鹰角其实很滑头的 不喜欢克里斯滕,觉得她为了梦想把人当耗材,可以去喷克里斯滕,支持赫默,塞雷娅。 不喜欢赫默,觉得她光阻止科学进步了,人类要不择手段的前进,可去喷赫默,支持克里斯滕,老山羊。 不喜欢科学与道德人伦之争,就想看博士装逼,谈恋爱,有当时直面普瑞塞斯的缪缪,发糖发到饱。 对于任何一条道路,官方的态度都不是全然的肯定或否定,文案总是写它既有支持者又有反对者的。 除非哪一个人都不喜欢,觉得孤星整个就是一坨,不然单单讨厌某一个人物,不太能上升到鹰角写的烂。
为什么要抢60级维神打联机? 是没有90维神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