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ike ddike
关注数: 4 粉丝数: 19 发帖数: 2,161 关注贴吧数: 9
本传通关感想 久仰muv大名,也被剧透过一点点(故事的整体结构以及被小圆脸拿去用的某个著名场景)。趁着steam出中文版就入了,上周末开始推,到今天凌晨推完。号称燃泣郁三合一的作品,在我身上看起来是郁的效果比较明显,发个帖子整理整理总结一下个人感受,也算是舒缓舒缓。 总体感觉是 神作- 到 神作 之间,出彩的地方很棒很出彩,感觉不太好的地方也确实影响体验。 先说说不太舒服的点: -时空轮回这个外挂对于这样的故事来说太强了,很影响代入感。回顾AL篇的故事,对BETA战的核心其实就在于“信息”:00系统的关键论文和新型操作系统的思路、重要事件的时间经过、BETA的种类、结构、目的、行为方式等等。“带着信息轮回”这个能力可以说是有奇效的,尤其是考虑到alternative4被发现是双向读取信息后,轮回能力能在保留我方获取的信息的情况下,抹消掉“BETA获得了人类信息”这个事实,把双向读取变成单向读取,简直是逆天的王牌。于是整体感受上,和其它轮回系的故事相比,“主角战五渣”、“拿着这么强的外挂打出这么烂的结局”的感受始终挥之不去。 虽然故事的最后封掉了这个外挂来做弥补,但这个时候游戏的主要流程已经过去了,气氛该破坏的也都破坏完了。何况从最后的解释来看,尽管因为不知道重启被禁止的时间点导致会有很大风险,但中期获得信息后重启确实是理论上可行的。个人感觉如果一定要主角轮回一次的话,在AL篇开头就明确限定“轮回只有一次、今后无法重启”的效果会更好(比如消耗了大量储备G元素才实现这一效果,而G元素具有某种超时空特性,不会因为时空轮回而恢复)。 -为玉碎而玉碎的感觉还是重了点,过度追求主角们之间的对称性反而形成了类似于剧透的效果。樱花作战开始前主角组连个轻伤员都没有,死伤全是配角(或许小麻勉强算主角组)。于是在樱花作战中,我心中悲伤的程度反而是逐步下降的:突入大气层的时候最高,到了班长和彩峰阵亡的时候就明确感受到女主角们团灭预定了,最多是故事结构上不太对称的纯夏还有一丝活下来的可能性,于是后面一路心如止水,浪费了整个故事的最高潮。 战场上死亡的残酷感很大程度是来源于“不知道谁会死”这一点的,为了不在女主角之间厚此薄彼而齐刷刷的一起死掉体验其实并不好。最后有一两个幸存者,甚至是主角在作战中的选择决定了谁会阵亡的设计可能更好、更符合“没有让所有人都幸福的选择”。 然后夸一夸: +演出效果非常棒,在文字AVG的类别中能做到如此效果确实非常惊人! +三部曲的结构设计很有勇气,和平世界和战争世界的切换很好的衬托了战争世界的血腥残酷。 +使用了同时世界观下其它作品的角色的设计很有勇气,对于玩过相应作品的玩家会有更多感触,对于没玩过的玩家也不突兀,直接从前作里搬来的人物背景和性格细节也简单高效的让人物更丰满了,避免了主角组和非主角组之间在玩家心中的地位差异过大。 最后是其它的碎碎念: Extra篇有点差过头了,人物符号化导致只能靠过度的夸张来支撑。当然符号化其实到了AL篇改善也不大,毕竟主要的核心还是在故事上,人物塑造退到了次要位置,这样的选择可以理解。 某些部分即使读过也不能快进,第一次读的时候为了效果强行控制一下播放的节奏效果不错,但是读过的情况下也不能跳过就挺麻烦的。最后为了集齐四封遗书的时候不得不反复重看了四遍樱花作战的开头还有最后的冥夜之死,平均一封遗书要花一个多小时。(对,我就是那个第一次玩的时候选了冥夜的...) 关于昭和味。个人不喜欢,但是我觉得它出现在那个世界背景下是合理的。BETA的入侵撕裂了世界各国的利益,国土沦陷的欧亚大陆各国、激战中的日本、隔岸观火的美国,它们的利益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抬头很正常,再加上战争的需要,高层估计是开足马力鼓吹昭和精神,主角们也只是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很容易就被强大的宣传攻势影响了。 AL篇没有音乐模式,怨念......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