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房☞烂尾楼
与野猪一起跳舞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刚需买到烂尾楼
关注数: 31
粉丝数: 1,965
发帖数: 13,104
关注贴吧数: 3
积蓄被掏空了,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从给她转第一笔账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有今天。 劣币驱逐良币,哄抬x价格,不惜耗尽微薄的存款去挑战扌劳女的胃口……最终是坑了自己,也带坏了整个婚恋市场
看来房企销售端的回款,不是很顺利啊 是不是因为房多只会喊,到真金白银买得时候,却不够积极?
预测一下,二季度能反弹吗? 离的数量同比增加,是不是意味着彩礼打水漂的男性比去年又增加了?
买房的人好像又赢了 虽然装修公司跑路了,但是有房就是底气,哪怕是装了一半的烂摊子,也胜过租房
正所谓,盈亏同源 金融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赚钱 盈亏比例能半对半,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前面的人赚了,那必然有后面的人亏了
这么大的市场潜力,为何营业额还少了这么多 而且利润负的还挺多,看来已经是亏本卖了。 之前还有专家说房子🏠不会跌破成本价,不知道这理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如果价格总是能高于成本,那全世界就不存在亏损的企业了
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共识 认可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在市场流通,它就越有价值。尤其是房子类的不动产,流通性对价值的影响非常影响大。 而共识和价值,不可能总靠家里的老人使劲催婚催生来实现。 就像曾经的白酒一样,头几年白酒业绩的支撑,疯狂劝喝的酒桌文化应该功不可没吧,现在呢?年轻人只要一听是酒局聚餐,直接不去了,逻辑还如何维持?
怪不得一些砖家大V,前几年在自媒体上使劲唱多 估计是没少买了这种信托李才,而他们的本金和收益,归根到底还得全靠接盘侠们按揭30年去接那些期房才行
当初兜底土拍的时候,以为过个两三年楼市就能回暖了 现在看来,好像还不如两三年前呢
老胡的这个理论,还是有点正确的 ×的价格/成本被炒到严重虚高,甚至风险也越来越大(几十万彩可能才过了几十天就要闹着离),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失去追逐的动力,消费就难热起来
5年前,还真有逆势加仓的
这户真的是刚需
看来是着急出货啊 存量市场博弈,接盘侠最稀缺,接一套就少一个。想出货,只有率先降价,降到最低,才能在存量市场里抢到足够的接盘侠
亏麻了却不想承认,硬说什么刚需自住不在乎涨跌 好好,你自己说不在乎,别人也不好再反驳什么。 但是,自住就算不在乎涨跌,总得在乎质量吧。 价格最贵质量却最差的房子,是不是大多在近六年接盘的?
高楼未来难到不是负资产? 年久失修,居住体验差,而且一不小心就惹出大麻烦。 之前说要收房屋养老金,用于旧楼安全维护,一群人还在那里反对。 如果你连自己房子的安全都保证不了,这点费用都算计,那还买什么房子,真是丢人现眼
信誉透支完了,期房也就卖不动了 唯有现房可以挽回一部分信心
还有人幻想着能涨回去吗?
目测可能不是太好
砸锅卖铁保交付,还是很有担当的
唯有这样,才能彻底杜绝延期烂尾减配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购房信心
房子也是同理 最惨的不是没买的 而是买了后由于降价减配烂尾…已经彻底亏成负资产的
快速致富的途径又少了一个 要房好说,至于要现钱…
抵押物价值贬损? 还是说,它本来就不值这个价?
恒的余波还没平息啊
怎么亏了这么多 以前可是寸土寸金,永涨不跌啊 难到市场不看好它的盈利能力吗
主卧室,只能采用工业风格的装修了 地下车库烂尾的话,高楼一堆设施就无处安放,尤其是排水泵,更不用想,时间长了就成了天然蓄水池。 潮气这么大,1楼住户墙皮家具估计得到处发霉。 另外,死水还容易滋生蚊子🦟,夏季恐怕不好过呀
最近七八年内坚持没买的,现在应该都在庆幸吧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续招?
不懂就问,婚姻保障了男方的什么权益? 楼市的冷热固然它有自身的问题,比如估值过高,租售比太低。 但在外的最大因素,就是跟婚姻的价值高度绑定。如果婚姻给男人的越来越少,他还会买房结婚吗?
还指望房子保值增值呢?
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同这个判法,其实是为了保护男性 原理就跟某大某创的期房一样,看你们为了买个期房彻夜排队抢购,不得不用残酷的事实告诉你——以后见不到现货,不要抢着付款。 道理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现在是法制社会,订婚和彩礼,不代表同意,只能证明你是个人傻钱多的冤大头。 彩礼也是预付款,想有保障,就签合同建立共管账户,彩礼进共管账户,每年支付10%,分10年付清,领完证再开始付第一年的,不领证一分没有,因为前面的流程不代表同意,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人教人百次无效,事教人一次入心。如果还教不会,那神仙也救不了你了。
万一遇到了:房子+名,不然告强 此招可有破解之道? 家里有儿子的,是不是得在全屋都装上监控?要夜视效果好的才行 如果是不在家的时候,要随身携带个记录仪
好处还是有的 那些被老一辈催婚催得过年不敢回家的男青年们,现在可以耳根清净了。 老一辈不催婚,自然就不会催着买房,也就不需要掏空积蓄和养老金去给儿子攒首付攒彩礼了。 老一辈的经济压力小了,儿子的养老压力也就小了,一家人的生活也更轻松了
真有人觉得房价是被一些唱空大V给唱下去的? 既然能唱空就能唱多,而且唱多的似乎更加疯狂,怎么没把房价给唱上去呢?
面对车、房、彩礼等大额消费,男性只会越来越谨慎 除了车以外,其它的几乎没有质保,开发商可能交完房就不见了,甚至没交房就不见了,婚可能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就离了,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旦开始,可能会有很多售价1元的房子 实际上已经成了负资产,而且跟狗皮膏药一样,甩也甩不掉
10年就可以清库存? 这么快的话,对三四线来说也算可以了
这是把老外也给坑了?
不买房的人虽然赢了,但是胜之不武 因为他赢得并不光彩,所以很多输了的人表示非常不服
扔烂尾楼里,简直太过分了 扔大街上大概率有人会看见,扔烂尾楼里就很难被发现了,最终能被解救也是个奇迹。 话说,为什么会想出来扔这烂尾楼里面呢,是因为觉得里面没监控么?
如果这条路行得通,以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效仿 以前是房子不加名就不嫁了,通常也没有后面的彩礼纠纷。 现在成了支付完彩礼又提要求,威胁房子加名,不加名就诬告强迫,已经支付的彩礼大概率也打水漂,还惹来官司。 如果这种白得半套房的办法行得通,那么婚恋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信任挑战,越来越多的男人会卸掉责任,选择单身生活,不买房也不谈朋友。
当然,你也可以不这么认为 说不定婚育率V型反转,年轻人开始积极的结婚生子,多子多福,房子需求大涨
他说的也没毛病 前几年没买房的人,一部分并不是因为眼光长远,而是首付不太够,运气好躲过了一劫 不过呢,我更倾向于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他前几年没高位接盘,比起接盘的人,就是赢了。
早就应该这样了,没有信任,刺激消费只能是徒劳 刺激消费的第一步,就是让打预付款主意的黑心商家/个人无处遁形,包括幼儿园,房地产,彩礼…等涉及预付模式的,我觉得都应该纳入监管或者从严监管,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卷款跑路。
为何学生变少?江西的男孩子不愿意娶妻生子了吗? 江西的房价在全国应该不算贵吧,难道是有其它因素?
房地产都回暖这么久了,怎么没还清债务呢?
为啥不是因为公司的员工不够努力呢? 自己不努力卖房,一味的怪行业不景气怎么可以?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对吧
如果楼市稳住了,高位的套牢盘会不会趁机大量出货变现?
房地产20年的牛市,跟老一辈的观念确实有很大关系 但是现在已经到00后接力的时候了,他们似乎不怎么愿意接这一棒
限制了以后,半年还能花400万美刀 恒大的业主们看了有何感想?
能否同时增新生儿+去楼市库存? 房子不好卖,是因为附加值越来越低,现在几乎只剩个居住功能了。 想提高成交量,必须增加额外的属性才行,比如福利属性。 个人觉得育儿补贴可以这样发放:分为基础+额外两部分。基础补贴所有新生儿都有,额外补贴可以按房子价值×一定比例。 举例说明,比如可以限制额外补贴3孩才能获得,金额为家庭所有新房(二手房不算)网签价格总额的15%,50万封顶。如果家庭有两套新房,网签合同总金额300万,则三孩可以获得45万补贴。 这样的话,既能鼓励生育,还能去库存,顺带锁死二手房和炒🏠客们
消费最大的阻碍是货不对板,而且没有售后 结婚才是最大的消费,但是房子、彩礼……打水漂的案例太多了,比如减配交付甚至不能交付,会严重影响信心
其实,能真正推动生育的是幸福感 房价和养娃成本影响的是客观条件,而幸福感影响的是年轻人婚育的主动性。 幸福感缺失会导致一些高学历高收入的人少生/不生,虽然他们完全有足够的能力生养。 双休若能全面铺开,减少过度内卷和代际创伤,效果应该比补贴强。 所以高中现在推双休,是一场及时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关于呼市的三孩补贴,10万并不是重点 真正的王炸在这儿,再婚夫妻,之前孩子不算,离异带娃的女性开始疯狂掉价。 你娶个离异带1娃的女人,如果想领取到10万的补贴,必须再生3个,加起来就是4个孩子。 以前网上各种晒离婚证/单亲妈妈身份的,觉得自己当个单亲妈妈很光荣的……现在都灰溜溜的把动态删掉了吧
良禽择木而栖,抢人大战正式开始 还死守学区房和土地C政的中小城市,注定会在人口外流和老龄少子的路上越走越远
众所周知,这世上本没有跌停,割的人多了,就成了跌停 割肉认亏离场的人多不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他们的持有成本,目前成本不高,只有物业费,将来可能是物业费+fcs+… 对于自住和出租的房子,持有成本就是fcs减去租金,如果小于零,则持有成本为负数,即有正收益。。 而对于空置房,持有成本就是物业费+fcs+…,远超过那些未空置的房子,在高持有成本的驱动下,认亏离场的人会快速增加。
千亿房企,终究还是没撑住啊
仅仅是物业费而已,就有人感到为难了 手头紧,房子又卖不掉,彻底成了吞噬现金流的黑洞… 这以后要是来了fcs,二手房会不会踩踏出货呀
交钱很容易,想退就难了
谁在着急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