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六古那罗廷
贺六古那罗廷
真想一觉睡去,再不醒来,可惜不行啊
关注数: 77
粉丝数: 99
发帖数: 8,704
关注贴吧数: 23
明朝武将的家丁这么悍勇能打的吗? 《明实录》记载,成化八年(1472)正月,蒙古各部纠集数万人入寇劫掠,延绥西路左参将都指挥钱亮仅带不到三百人前去拦截,苦战五昼夜,最终突围返回,清点之后只剩下一百五十人。 嘉靖十三年(1534年)二月,数万蒙古骑兵入犯宁夏,总兵官王效先带着所部士兵八百人击败蒙古侦骑一千余人,之后又与在灵州劫掠的万余蒙古骑兵展开殊死搏斗,迫后者离境而去。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四月,蒙古诸部兵两万余人入寇,百户常禄和指挥姚大谟率两百人拦截,死战不退,战至最后一人。
不要以为不吃野味就不会感染新型奇怪的传染病了今天重温《枪炮、 不要以为不吃野味就不会感染新型奇怪的传染病了 今天重温《枪炮、细菌和钢铁》一书我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从一个医生朋友那里听说了一个医院的病例,令人难忘地向我说明了牲畜、作物与病菌之间的关系。当我的朋友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时,他被叫进病房去给一对受到一种怪病折磨的夫妇看病。这对夫妇彼此沟通有困难,同我的朋友沟通也有困难,这对治病是不利的。做丈夫的是一个胆怯的瘦小男子,不知是什么病菌使他得了肺炎。他只能说几句英语,充当翻译的是他美丽的妻子。她为她丈夫的病忧心忡忡,并对陌生的医院环境感到害怕。我的朋友在医院里工作了整整一个星期,想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异乎寻常的危险因素引起了这种怪病,这使他感到疲惫不堪。身心劳累使他忘记了关于病人秘密的所有教导:他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竟要求那个做妻子的去问她的丈夫他是否有过可以引起这种感染的性经历。 这位医生注意到,那个做丈夫的变得面红耳赤,把身体蜷缩起来,使原本瘦小的身躯似乎变得更小了。他恨不得一头钻到床单下面去,用一种几乎听不见的声音结结巴巴地说出几句话来。他的妻子突然怒叫一声,站直了身子,居高临下地对着他。医生还没有来得及阻拦,她已一把抓起了一只?恋慕鹗羝浚?镁∪?ο蛩?煞虻哪源?胰ィ?幼排??宄宓嘏*隽朔考洹R缴??艘环?し虿虐阉??压?矗?踔粱?烁?蟮墓し虿糯幽悄腥说慕峤岚桶偷挠⒂镏刑教?鏊?烤顾盗诵┦裁淳故顾?钠拮尤绱吮┡?4鸢嘎??爻隼戳耍涸?此?詹懦腥喜痪们暗郊依锏呐┏∪ナ焙湍秆蛐越还?复危?残碚饩褪鞘顾??旧夏巧衩氐牟【?脑?颉Ⅻbr> *羊得肺炎,想不到吧? 好在*羊得的这个新型肺炎看样子不是能人与人之间传染的。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明:灾区的王朝 现正看本研究明代灾害的书,真可怕,明朝居然能坚持276年才灭,真不容易。 史学家鞠明库做了个统计,整个明朝二百多年时间里,总共发生自然灾害5614次,平均每年发生:水灾6.77次,地震5.38次,旱灾3.42次,雹灾1.61次,蝗灾1.17次,瘟疫0.61次,风沙灾害0.99次,霜雪灾害0.32次。
被满清中断的民族传统之一:介马 介马,意为给战马披甲,还有个意思,就是把马尾巴束起来,打个结。这是个古老的习俗。 在战斗中,散开、散落的马尾容易缠住车轮、干扰己方兵器和视线,妨碍作战。所以从先秦一直到明朝,中国战马的尾巴都是挽起束紧的,在很多文物里都能看到这样的形象。 到了满清时,满人没有介马的习惯,又禁止汉人养马,介马就逐渐消失了。不止习惯消失了,而且相关记忆也消失了,以至于明亡不到三十年后,清军对战准噶尔时,清兵见对方厄鲁特人将战马尾巴束起时,完全不懂得什么是介马,还觉得奇怪可笑,叫他们“断了尾巴的厄鲁特”。 现在也有许多人不知道介马。我看过的国内影视剧和游戏里的古代骑兵和车兵战马也没有介马,只有全战MOD绍定入洛里的宋军具装甲骑好像有介马
日本将在G20峰会上向各国要人提供福岛等灾区食材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 今天 据共同社15日报道,日本政府日前在福岛核事故形象受损对策相关府省厅会议上决定,将在今年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部长会议的欢迎会上,向各国要人等提供使用灾区产食材的菜肴。 据共同社报道,欢迎会一般使用承办地当地食材,但出于消除形象受损的角度,日方将选用岩手、宫城和福岛受灾3县的食材与日本酒。会议休息期间还将提供灾区制作的糕点及果汁。 2011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及福岛核灾难,造成多达1.8万人死亡,以岩手、宫城和福岛3县为中心的日本多地受灾严重。 据共同社3月10日报道,截至8日,以岩手、宫城、福岛三县为中心,日本全国的震灾死亡人数达到15897人,失踪者达到2533人。因海啸和福岛核事故而被疏散的人虽然已经少于峰值时的47万人,但至今仍有约5.2万人被疏散在外,还有约3000人在临时安置房生活。 ———————————— 我想知道,这种大面积公开谋害他国政府高官领导人的行为该怎么定义,如何处置?
巴黎圣母院失火修复要国际募款?嘿 本来我对圣母院烧了感觉挺可惜,在看采访怎么重建修复,马克龙说要国际筹款时,我就没心情了。虽说圣母院是世界遗产,但圣母院产生的收益比如旅游经济还有文化艺术影响力带来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好处都归了法国,你们没保护好,让圣母院在你们法国人手里烧毁了,现在要出钱修复,却要世界来分摊承担?我要你筹款给我们重修圆明园你乐不乐意啊? 别说什么艺术文化无国界,别说什么圣母院是世界的。类似的话我还听说过,比如: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科技的使用拥有权确是有国界的,不然你告诉我专利法是怎么回事?巴黎圣母院也是同理,保护它,修复它是你们的责任,法国自己出钱就好了,国际筹款还是算了吧
为报知遇何惧死 ——首山二百壮士(转) 这两天在看本书《当大明遇上大清》看到了这一节,讲的是一个傻子军官和他手下二百多傻子的故事,有点小感动,给大家分享一下,下面是原文。
如果海盗商人汪直开发台湾,历史会怎么样? 又看了一遍纪录片《开台王颜思齐》,我有了个脑洞。如果嘉靖时的海盗商人汪直也像颜思齐一样看到了台湾的价值“吾闻疏球为海上荒岛,势控东南,地肥饶可霸,今当先取其地,然后侵略四方,则扶余之业可成也。”调动自己手里的人员财力开发台湾,建立基地,而且也没有投降受抚被诱杀,历史会发生什么变化? 对比一下,颜思齐到台湾时只有十三条船,二三百人。汪直则是有部众二十余万,载重120吨的大型海船一百余艘。汪直的部下甚至可以堂堂正正的在苏州、杭州等地的大街上与百姓进行买卖,百姓则争相把子女送到汪直的船队中。 1549年朱纨派卢镗摧毁了当时中国对外走私贸易的核心枢纽双屿港,汪直历史上是试图在舟山沥港重建双屿繁华。如何改为在台湾会如何?如果汪直不满足于开海通商,而是有裂土称王之志,开发垦拓台湾,以此为基地发展海贸,称雄东南洋,中国历史会如何发展?汪系海盗商人武装集团能否扛得住戚继光、愈大猷的围剿?如果扛得住,以后又可能会有怎样的发展?
有人看《跟着课文学历史》吗? 《学历史》新副本把老老王的《大穿越时代》明末群穿篇和《临高启明》拷贝边际创新了一下,主角魂穿徐霞客,主线任务是加入临高元老会。大家看一下,有点意思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