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法信使 路西法信使
关注数: 22 粉丝数: 32 发帖数: 1,673 关注贴吧数: 7
牛奶没营养还会致癌 营养价值屡遭质疑  工业化产销使其成为“完美食物”   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目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因此如何让城市居民喝到安全牛奶,成为许多发明家考虑的问题。   1856年,美国人吉尔·博登获得了生产炼乳的专利许可。在制造炼乳的过程中,博登发现了延长牛奶保质期的办法。比如高温煮沸可以杀死牛奶中的细菌,加糖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脱脂也有相同的作用。南北战争对延长食品保质期的需求让博登着实发了笔大财。 一战的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美国、英国、西班牙和法国的农业产区纷纷响应号召,大量生产乳品罐头;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增长。加之这一时期也正是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出现的时候,牛奶的广告宣传者聪明地利用了尚不成熟的营养学最开始宣称牛奶富含磷酸,然后是蛋白质、核黄素、维生素A;后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可以加强钙的吸收,并预防软骨病,牛奶就开始被宣传含有维生素D,事实上牛奶所含的维生素D谈不上丰富。   1918年,维生素A的发明者、美国饮食科学家艾尔玛·麦科勒姆称:喝牛奶的人更高大,更长寿,也更好斗。这一说法影响了整个社会对牛奶的认知,美国的奶制品产量在随后的十年内增加了三分之一,牛奶逐渐被塑造成为一种“完美食物”。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