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_FA LOVE_FA
关注数: 32 粉丝数: 36 发帖数: 19,114 关注贴吧数: 10
▍志明与春娇 ▍≯转载≮假若将是潮起时——《志明与春娇》&《》& 假若将是潮起时——《志明与春娇》&《岁月神偷》&《月满轩尼诗》nicole 发布于:2010-03-28 20:40       给这三部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新映港片排序很简单:彭浩翔毋庸第一,《岁月神偷》其次,汤唯和歌神的馨雅轩尼诗则没讲出什么大所谓,于是末席。      然而这只是必须排位的区分。论到质素,还是都值得买票去影院看的。           彭浩翔真是大怪咖,却每每让人鼓掌莞尔,又笑又爱。看他的戏总像一次看够了两部,潜台词丰富到回味无穷。明明是讲一个中学生恋爱一样别扭着靠近的小故事,却把它安设在一对老大不小的男女身上,省去了矫情的小浪漫,变得趣味昂然而起伏有致。 《岁月神偷》在柏林拿了青少年选择奖。全片用弟弟的视角,拍的很工整。兄弟情是这场亲情戏的主线,而任达华和吴君如饰演的父母也牵引着很多香港人的童年情怀。然而做戏的痕迹究竟还是重了点,从台词就看得出。 “一步难,一步佳,就像个“鞋”(繁体)字,人生也是这样走完。” “最重要是保住个顶。” “做人,总要信。”罗启瑞对火候的拿捏还不是那么得心信手,故事讲的太精致就会失了真实的糙奇和质朴的感动。      《月满轩尼诗》最大的卖点和亮点都是汤唯。真美,清新又不简单的傻纯,矜贵又亲     近。表演还夹着明显的生硬,但却俨然是好玉的底子,如果多跟大导演大明星合作戏路会很宽,在目前中国急缺女演员的时候,汤唯撑得起场。跟她演对手戏的张学友就太招人爱了。很早就听人说,“四大天王里最会演戏的就是最会唱歌那个”,歌神的每部电影也都证明其言非虚。然而电影最大的缺点是故事没讲出来。分叉的枝节太多,导演不舍得突出重点,就容易搞的不咸不淡,真真有点尴尬,浪费了好噱头和好演员。《轩尼诗》是岸西的第二部长片,远好过第一部的《亲密》。可贵的地方在于影片从导演手法上讲,是胜过编剧的,然而这也只是证明岸西香港一线编剧的名号响亮地没那么靠谱。      看完三场,我最爱的还是彭浩翔不中绳墨的大浪漫。电影中文名《志明与春娇》,说明本片情感适用于任何两个恋爱过的普通人。而英文名”Love in a Puff”才是说故事,一场初恋情怀般的恋爱。彭浩翔真是太有才,他敢在一开始就把包袱抖出来,然后慢慢从头讲起。演员演得也好,最大的惊喜是余文乐。说实话我以前一直不喜欢他,加上他也没接到过什么好剧本,就从没发现他演戏如此不错——念白,小动作,形态,有本色的地方,也是导演功力的体现。看完电影,你一定会想起自己的初恋,想起年轻时候喜欢某个显然也喜欢自己的人,却都放不下架子的别别扭扭,又纠结又甜蜜。你会被彭浩翔怪绝又正绝的台词逗翻,是女生的话还可能爱上余文乐。你也一定被往昔的美好和怅然漫过心口,发现真情款款不用嘶声和眼泪,不用跌宕和激烈也一样有味道,有生气。      我其实从没迷恋过港片,我成长的年代里,它已经没落下去了。然而总有一些电影人在坚持自己的本愿,这样的香港特色就总能看到。09年的香港电影,本土制作的数量比08年多了30%,《岁月神偷》的柏林折桂也让“复苏”的说法变得有了底气。前段时间采访《海南鸡饭》的导演毕国智,他说大导演都去大陆拍片其实是好事,是福气,因为这给了他们年轻一代空间和机会。      电影节开幕的晚上,我站在亚洲电影大奖的舞台侧后,在那个狭挤拥暗的空间,香港电影曾经的熠熠光辉和现在的烁然明亮像快剪的蒙太奇交流和进出。我看见梁朝伟在侯场时一直站立默诵,看见徐克刘镇伟梁家辉挽臂大笑。同一个时候,我的同伴在后台问张艺谋对香港电影工业现状的看法。在那个晚上拿到一座“亚洲电影杰出贡献大奖”的张艺谋说,我从不觉得香港电影已经或曾经衰落过,这是一个潮起潮落的过程,说不准什么时候这个潮就会打回去的。      假若将是潮起时。
★Purple Miriam☆15年┗转一┛些有关fafa的东西。from 天涯 转自天涯: 那些勇敢去爱的女明星--- 第七卷:杨千嬅——烈女还是剩女           一个女人,无论她年薪千万还是年薪几千,无论她名满天下还是默默无闻,当她超过了适婚年龄却依然单身,那她就必然成为了全民公害。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杨千嬅是香港的剩女代表。幸而今天的她已成为了丁太太,再也不会有人给她贴上一大串不堪入目的标签:“倒贴男友”“恨嫁”“自动送货上门”“设局让男友求婚”……            自七年前与郑中基分手后,杨千嬅的感情账本上空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难得放下了心防,与丁子高交往,男才女貌,本应该是甜蜜快乐的,也值得人们祝福的。            但媒体从一开始就大放炮弹:她的男友是个假富豪,是吃软饭的,是花花公子……总之差得一败涂地,迟一秒送去人道毁灭都会造成极恶后果。媒体爆出这些内幕,是出自担心杨千嬅被骗的善良用心?还是出自粉丝心态不想偶像那么早出阁?但这些都不太可能,媒体其实更沉迷于制造恶毒的言论,并且让人们继续保持粗俗的想法:大龄女青年一定是恨嫁的,一定是恨嫁恨得可以倒贴男友、自动送货上门的;大龄女青年的男友一定是小白脸、吃软饭的……            如果这个男友不是和杨千嬅在一起,或许不会遭到如此评价;如果杨千嬅不是事业有成的35岁单身女子,或许人们只当一段普通恋情,八过就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