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荆棘
东方荆棘
矛盾的聚合体
关注数: 67
粉丝数: 238
发帖数: 15,205
关注贴吧数: 33
半年了,好多烂剧本的地方还是没改 所以5月份的时候官方发布的要改剧情,最终还是啥都没改了是吧。 我是真的佛了,冲着这次大公告说有大更新回来重打一遍,没想到以前是shi的地方还是shi。游戏性也就那样了还不加强一下剧情,就想说这波情怀能不能替老玩家守住,还是不行。一言难尽,说不出的难受。 ——————分割线,懂得都懂可以不看—————— 净的交友剧情还是那么肤浅。主角人设油的一批,人物动机衔接不行。 上官的交友剧情也还是那么肤浅。敢情整个剧情的表演就在一个市的范围内是吧,北国边境说去就去。 坤坤和王齐的友情也是来的莫名其妙,连一点起到转折作用的交集都没有,前六节互相看不顺眼最后直接吾友,属实给我整不会了。 南大侠的故事还算不错的,可为什么结尾一定要跟金丝雀背对背拥抱,也算是这整部理念之争的受害者了。 大决战也还是,纵使我参数通天,一刀一个弟弟,也还是要被剧情杀。然后被剧情画面和剧情战斗画面来回切占时间,真给我打困了。
亲身试验之后表示后宫结局有设置的必要性 先说明一下,我是个不爱使用修改器的人,是个奇怪的执念,总之想打什么结果都是自己亲手打,所以深刻体会到目前没有后宫结局要收集所有好友的结局有多麻烦。 我自己开了两个新档,一个档楚线,一个档段线,找对应的朋友。打到第三年开始想多好友七阶光送礼完全不够了,基本上第三年的回合都用来跟朋友逛该了。因为好友每阶段都有性格四维的要求,前两年就要多练四艺。每个朋友的关键剧情推进时间还不一样,要看七夕剧情的话更赶。最便利的方法是全部养到六阶后,卡着十二月最后一回合保存,再来分别攻略上七,然后进最终战,再回档,不过这样就要舍弃看七夕剧情。
冷静思考,段楚的故事其实没有不堪到要这般口诛笔伐 20年了,武林群侠传一系一直是我心中的top0,理所当然我对河洛工作室重组后的新作都有期望,但也不是爱屋及乌。段楚的问题是摆在纸面上的,这点毋庸置疑,根源上的原因我觉得有两点。 其一,从全局上,游戏展现出的内容目前其实还是个半成品,并不全然是公告所说的正式版,那么包括剧情和玩法在内的未完成的综合内容,势必不足以展现游戏全貌,因而和过往河洛创作的作品会形成巨大落差,也就是大家普遍抱怨的“消失的自由度”。武林群侠传当年解包或正式体验中,也有很多未完成的内容,比如任清璇相关,一些未使用场景、音乐等,但这些碎片不影响总的体验,游戏总体的完成度是高的,剧情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设武林群侠传完成度是95%的话,侠隐阁目前我认为只完成了65%,勉强及格,有待完善,我相信河洛并非不懂怎么设置分线。所以,我们对于一个半成品过于苛责,或许是不妥的。当然,官方公告了正式版却推出一个半成品,也是欠考虑的,毕竟大家对前两年的质量是认可的,如果要等,不差再等一年(最近看大家在提太吾绘卷,说实在的这个我等了3年了也淡定了)。 我倾向于认为,河洛公司因为香港疫情严重和项目缓慢等问题上资金有压力,不得不提前上马。玩家口碑与公司生存,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若非迫不得已,应当不会出此下策。 其二,从故事内容的角度,排除上述大背景的原因,也仍然有需要指出的问题。在侠隐阁的世界观中,探讨的主题是何为侠道,每个人心中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楚是仁心服人,段是惩奸除恶,还有像木师傅这样的中立派,这种多样的设定大家首先应当认可其存在。那么为什么一个并非错误的设定,会引起如此大的负反馈呢,这里我先介绍一个编剧理论,在人物塑造上有一个说法叫“弧光”,说的是人物根据其设定,在故事演进中会逐渐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既要契合其本来设定,也要符合故事轨迹,通俗的讲就是人物的成长。 那么好了,段楚的问题就出在这个人物弧光上,这个变化是不完整的,不完善的,体现在两点。首先,二人的理念展现的是【现在时】,也就是大家强烈抨击的二极管,我们不认可来源于我们不了解,即【过去时】展现不足。二人理念的形成没有介绍,这是他们少年时的故事,其次凌云之死作为他们的理念固化的关键事件,其实并不是那么合理。我认为,如果有一段类似南大侠的好友线的故事,作为楚的补充,可以对楚的理念和形象起到很好的补充;同理,段也需要一段类似红儿好友故事。人物必须有成长轨迹,而不是啪的一个人就这样固化的丢到我们面前,没有给予我们理解的空间,自然无法引起足够的共鸣。 写在最后,作为一个老人,我相信吧友都不是真的因此就唾弃这个游戏,爱之深责之切,这两周来的公告和优化就是好的态度的反馈,没有态度再好的能力也出不了活。与君共勉吧。
有吧友知道打马吊出来的牌要怎么解密么 大概打牌到第5次的时候触发了一个剧情,得了这么个东西,但是之后我一直打牌也都没有新内容出来
不吐不快,我理想的第三年应该不止是这样 看我ID应该看得出年份了,我是武林群侠传的骨灰粉,转眼20年了,河洛重组的时候就一直关注支持。这次正式版全部内容放出后,趁着清明假期在三天内就通关了两次(续档+重开),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那种看完一部好剧时的既满足又落寞的滋味。多的不说,比我玩的时间长的网友大有人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就只略谈两块感想,故事性和游戏性。 故事性。我在业余时间系统自学过编剧知识,应当肯定的是角色的独立塑造是成功的,在剧情推进过程中我有感受到每个人物那种鲜活感带来的触动,尤其是南哥的个人线是我非常喜欢的,但是整体故事剧情的走向问题很多,他讲完了故事但没讲好故事,许多的空白不是意犹未尽而是纯粹的未曾言说。总结起来,有种好的演员碰到了不够好的剧本,因而浪费了角色的“演出”。 游戏性。自工作之后我就不再能每年都倒背如流的通个几次武林群侠传,故对侠隐阁的许多玩点还没仔细推敲。个人比较明显的感觉就是武功的数量虽多,但因为只有在养成时才能提升,而战斗中无法提升,也没有道具(像侠前里可以吃果子涨经验),对于我这种没时间试多周目的人来说,游戏内容的体验就不完整,此外伴随着剧情相关的各种战斗buff太多,没有感受到养成运营的价值。另外钱实在是不够用,尤其第一年,装备和礼物我只能顾着一头,虽然有很多传书可以得装备,但我觉得这样的游戏体验也是不完整的。 仔细一想,也许还是只能把当下的作品当成是一个半成品,许多伏笔没有收线,许多关系没有展开,许多登场没有结局。期望后面的DLC能够更加用心的补充内容。 略加展望的话,我希望南哥和茶老女儿或者张蓉能有更多故事,希望悲欢楼也能有展开,诸如此类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过去和背景,这些都有可以挖掘的故事内容。 希望青春和情怀能再次延续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