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
清风9106
春眠不觉晓,不行快拉倒
关注数: 0
粉丝数: 2,892
发帖数: 269,101
关注贴吧数: 8
哦吼 哦吼
life space益生菌为什么在中国如此畅销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life space益倍适益生菌支持所有生命阶段,每个人的微生物群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益生元是一种含有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细菌的食物,可以对微生物菌群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益生元的主要作用是「喂养」或支持微生物菌群中的内源性细菌。 含有多种有益菌的益生菌制品可以有助于支持有益菌的健康水平,有助于保持人体健康。 致力于了解人体微生物菌群的发展历程,及其数万亿有益细菌和基因的组成。 我们相信微生物菌群与健康密切相关,并致力于探索和学习最新的微生物群研究。普通益生菌差在哪? 1、菌株来源要安全 菌株来源影响益生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是婴幼儿可以食用的,目前国家卫计委规定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株号只有以下几种:2、活菌数量要充足 只有活着到达肠道的益生菌足够数量多,才能对人体健康起到有益作用。如果活菌数量比较低,就不能起到很好的功效。对于健康婴幼儿来说,比较合适的益生菌摄入量为每天10亿~30亿。 3、要有临床实验数据支持 一款好的益生菌,它需要经过大量临床实验验证,证明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4、配料成分要简单 在中国,有乳糖过敏、奶粉过敏的宝宝是非常多的,所以,家长最好选择成分比较简单的益生菌产品。 5、可在常温下存放、保质期长 如果一款益生菌产品的说明上标注需要冷藏,就说明所含益生菌的菌株不够“强大”,而在产品运输的过程中,如果冷链服务没有做好,就很容易失效。所以,建议家长们最好选择可以存放在常温环境中的益生菌。
life space益生菌为什么在中国如此畅销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life space益倍适益生菌支持所有生命阶段,每个人的微生物群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益生元是一种含有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细菌的食物,可以对微生物菌群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益生元的主要作用是「喂养」或支持微生物菌群中的内源性细菌。 含有多种有益菌的益生菌制品可以有助于支持有益菌的健康水平,有助于保持人体健康。 致力于了解人体微生物菌群的发展历程,及其数万亿有益细菌和基因的组成。 我们相信微生物菌群与健康密切相关,并致力于探索和学习最新的微生物群研究。普通益生菌差在哪? 1、菌株来源要安全 菌株来源影响益生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是婴幼儿可以食用的,目前国家卫计委规定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株号只有以下几种:2、活菌数量要充足 只有活着到达肠道的益生菌足够数量多,才能对人体健康起到有益作用。如果活菌数量比较低,就不能起到很好的功效。对于健康婴幼儿来说,比较合适的益生菌摄入量为每天10亿~30亿。 3、要有临床实验数据支持 一款好的益生菌,它需要经过大量临床实验验证,证明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4、配料成分要简单 在中国,有乳糖过敏、奶粉过敏的宝宝是非常多的,所以,家长最好选择成分比较简单的益生菌产品。 5、可在常温下存放、保质期长 如果一款益生菌产品的说明上标注需要冷藏,就说明所含益生菌的菌株不够“强大”,而在产品运输的过程中,如果冷链服务没有做好,就很容易失效。所以,建议家长们最好选择可以存放在常温环境中的益生菌。
你们都对哪种题材最感兴趣鸭!哪些点可能会戳到你 你们都对哪种题材最感兴趣鸭! 哪些点可能会戳到你
【图文干货】外媒测评小派5K+头显 派家软件PiTool详解 Pimax 5K+ Headset Review: Smashing Through the Bounds of VR 小派5K+头显测评:打破VR限制 By Tim Donahey - February 12, 2019VR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哪些提升,进而促进运动休闲?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实际上,VR技术在游戏界的提升同样可以促进运动休闲。更轻盈的机身、除湿除雾更好的头显、无线传输技术、更大的视场角和更长的续航时间等等这些提升,都会促进VR应用,同时这些都是科技研发公司在努力的方向。但是,随着小派Pimax8K 和5K+的问世,这些提升是否已经实现了呢?我们一起来挖掘一下。 Pimax 5K+ VR Headset 小派5K+头显 《吉尼斯世界纪录》书中记录小派科技公司成为VR界全球最大众筹的品牌。在2017年9月,小派在Kickstarter众筹网站上为8K和5K+大视场角VR头显发起众筹。截止到2017年11月3日,众筹额高达$4,236,618美金,远远超过最初设置的$200,000美金众筹目标。打破限制似乎从那一刻起,就深深印在了小派的基因中。 小派5K+拥有消费者版VR头显中最宽多达170度的视场角。内置两块定制CLPL屏幕。与其他VR头显一样,刷新率在90赫兹,但拥有刷新率可调节功能(65赫兹或72赫兹)来显小硬件处理消耗。同时,头显配有便捷的电源按键、音量控制键、内置麦克风、耳机插孔和可调节瞳距转轮。音量与瞳距在调节时,视野可以看到数值变化。头显还配有2个USB-C接口,分辨设计在顶部和底部。之后可以插入附加功能的模组。头箍是一个基本版的三点式尼龙布面可调节头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小派会陆续推出手势追踪模组、眼球追踪模组配件、豪华版面部泡绵、豪华版耳机头箍等。 PiTool头显配有一根5米长线,线上有一个三合一连接器,可以链接USB、DP和电源线。线都插好通电点,PiTool软件立马识别、追踪头显和我的Vive手柄。奇怪的是,PiTool似乎默认设置站立式空间搭建,所以我不得不自己研究下大空间搭建。之后,就跟着PiTool的引导,几分钟的时间所有东西都设置好了。但是,将软件调整到最佳,又是一件事情。系统默认的是最大视场角,但我发现这个选项不太必要。所以我选择了’正常’视场角。在更换后,需重启头显。选择PiTool软件中的’重启头显’或者按头显上的电源键都可以成功重新链接。希望之后,软件在转换视场角后不需要重启,现在我用的是PiTool.91.版本。 用超级取样(supersampling)的方式调整分辨率在PiTool和SteamVR上都可以实现。PiTool上我没有做任何改动,取默认的1.0渲染质量,在SteamVR的超级取样,我将值调低到100%(SteamVR推荐的是74%)。在Steam游戏库中,一些游戏在5K+渲染是,左眼和右眼会出现差异,导致一些画面出现重影。这时候,打开平行投影设置可以消除这些重影,但会稍微影响画面。大部分游戏中我不建议打开平行投影,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游戏。幸运的是,打开平行投影不需重启头显。最后,我需要在桌面启动SteamVR,或者在PiTool中启动。小派头显还兼容部分Oculus游戏。如果暂时不用头显,可以直接把它放下(不需关电源,头显会休眠),也可以把插头拔掉,还可以按头显上的电源键关闭。就像之前说的,电源键可以关闭头显,但如果不重启,再按电源键并不会重新链接。最后我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是不拔USB和DP线,只把电源线拔掉就行。 定位 对头部和手部移动的精准定位对于VR在休闲运动中的运动至关重要,因为运动会考验定位系统对于快速动作变化和大幅度动作丁文的精确性。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定位小派头显跟HTC Vive一样精准。诸如定位失效、灰屏、手部定位错位等问题,我在测评过程中都没有遇到过。 Brainwarp与注视点渲染 Brainwarp技术,目前公布的是测试版。这项技术与Oculus Space Warp Valve Motion Smoothing技术相似。为了保证平滑、舒适的体验,在理想状态下,刷新率保持在90帧每秒最佳。但有时候,由于硬件性能或游戏本身高刷新率的原因,最终的刷新率会低于90帧每秒的门槛。这种情况会导致画面不顺畅、破坏沉浸感甚至眩晕感导致的恶心呕吐。 这时候就需要Brainwarp技术。如果你的电脑可以保持至少45帧每秒的刷新率(而不是90帧每秒),Brainwarp将会将你的刷新率降为45帧每秒,在这45帧每两帧中间,依照前一帧生成补帧,从而将帧数提升到90帧。话一句话说,当Brainwarp开启,GPU只须渲染45帧的画面,另外45帧将由Brainwarp以小能耗处理生成。虽然Brainwear的智能补帧确实可以弥补一些低配硬件带来的画面渲染不足,但尚未达到完美 注视点渲染技术(FFR)通过渲染将视野中心部分全部渲染,向外部逐渐减少渲染像素点个数来达到降低硬件(显卡)配置,但依旧可以跑动游戏的技术。现在这项技术限用于英伟达RTX系列老一代显卡。 结语 小派5K+是VR游戏头显中间的那个孩子。由于缺少含手柄和基站的零售套装,小派的目标消费群属于VR硬核玩家,他们是一群已经拥有HTC Vive或 HTC Vive Pro头显的用户,暂且不说超高配置的电脑硬件。 对于还没有像手柄、基站这些VR必需品的潜在消费群,他们要么还得等待小派手柄、基站的开发、上市,要么在HTC或Valve初购买。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手柄、基站和高配置电脑的消费群,小派5K+对于这些硬核来说,只需再买一个头显就好。 所以,对于一部分潜在消费群,VR的入门门槛很高,但如果他们能够迈过这些门槛,那么,迎接的便是第二代VR王国敞开的大门。 目前在VR市场上,在VR体验方面,还没有能够与小派5K+相抗的头显。这不是笔者一人一夜间的恍然大悟,而是每一次戴上体验,这种好感会更深。于此同时,我对于小派对VR虚拟现实的促进的感激之情,也不断增加。 与我而言,已经无法回到VR第一代了。VR行业的由小派5K+已到达一阶新台阶。作为一名VR爱好者与媒体人,我对接下来的探索拭目以待。
【图文干货】外媒测评小派5K+头显 派家软件PiTool详解 Pimax 5K+ Headset Review: Smashing Through the Bounds of VR 小派5K+头显测评:打破VR限制 By Tim Donahey - February 12, 2019VR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哪些提升,进而促进运动休闲?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实际上,VR技术在游戏界的提升同样可以促进运动休闲。更轻盈的机身、除湿除雾更好的头显、无线传输技术、更大的视场角和更长的续航时间等等这些提升,都会促进VR应用,同时这些都是科技研发公司在努力的方向。但是,随着小派Pimax8K 和5K+的问世,这些提升是否已经实现了呢?我们一起来挖掘一下。 Pimax 5K+ VR Headset 小派5K+头显 《吉尼斯世界纪录》书中记录小派科技公司成为VR界全球最大众筹的品牌。在2017年9月,小派在Kickstarter众筹网站上为8K和5K+大视场角VR头显发起众筹。截止到2017年11月3日,众筹额高达$4,236,618美金,远远超过最初设置的$200,000美金众筹目标。打破限制似乎从那一刻起,就深深印在了小派的基因中。 小派5K+拥有消费者版VR头显中最宽多达170度的视场角。内置两块定制CLPL屏幕。与其他VR头显一样,刷新率在90赫兹,但拥有刷新率可调节功能(65赫兹或72赫兹)来显小硬件处理消耗。同时,头显配有便捷的电源按键、音量控制键、内置麦克风、耳机插孔和可调节瞳距转轮。音量与瞳距在调节时,视野可以看到数值变化。头显还配有2个USB-C接口,分辨设计在顶部和底部。之后可以插入附加功能的模组。头箍是一个基本版的三点式尼龙布面可调节头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小派会陆续推出手势追踪模组、眼球追踪模组配件、豪华版面部泡绵、豪华版耳机头箍等。 PiTool头显配有一根5米长线,线上有一个三合一连接器,可以链接USB、DP和电源线。线都插好通电点,PiTool软件立马识别、追踪头显和我的Vive手柄。奇怪的是,PiTool似乎默认设置站立式空间搭建,所以我不得不自己研究下大空间搭建。之后,就跟着PiTool的引导,几分钟的时间所有东西都设置好了。但是,将软件调整到最佳,又是一件事情。系统默认的是最大视场角,但我发现这个选项不太必要。所以我选择了’正常’视场角。在更换后,需重启头显。选择PiTool软件中的’重启头显’或者按头显上的电源键都可以成功重新链接。希望之后,软件在转换视场角后不需要重启,现在我用的是PiTool.91.版本。 用超级取样(supersampling)的方式调整分辨率在PiTool和SteamVR上都可以实现。PiTool上我没有做任何改动,取默认的1.0渲染质量,在SteamVR的超级取样,我将值调低到100%(SteamVR推荐的是74%)。在Steam游戏库中,一些游戏在5K+渲染是,左眼和右眼会出现差异,导致一些画面出现重影。这时候,打开平行投影设置可以消除这些重影,但会稍微影响画面。大部分游戏中我不建议打开平行投影,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游戏。幸运的是,打开平行投影不需重启头显。最后,我需要在桌面启动SteamVR,或者在PiTool中启动。小派头显还兼容部分Oculus游戏。如果暂时不用头显,可以直接把它放下(不需关电源,头显会休眠),也可以把插头拔掉,还可以按头显上的电源键关闭。就像之前说的,电源键可以关闭头显,但如果不重启,再按电源键并不会重新链接。最后我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是不拔USB和DP线,只把电源线拔掉就行。 定位 对头部和手部移动的精准定位对于VR在休闲运动中的运动至关重要,因为运动会考验定位系统对于快速动作变化和大幅度动作丁文的精确性。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定位小派头显跟HTC Vive一样精准。诸如定位失效、灰屏、手部定位错位等问题,我在测评过程中都没有遇到过。 Brainwarp与注视点渲染 Brainwarp技术,目前公布的是测试版。这项技术与Oculus Space Warp Valve Motion Smoothing技术相似。为了保证平滑、舒适的体验,在理想状态下,刷新率保持在90帧每秒最佳。但有时候,由于硬件性能或游戏本身高刷新率的原因,最终的刷新率会低于90帧每秒的门槛。这种情况会导致画面不顺畅、破坏沉浸感甚至眩晕感导致的恶心呕吐。 这时候就需要Brainwarp技术。如果你的电脑可以保持至少45帧每秒的刷新率(而不是90帧每秒),Brainwarp将会将你的刷新率降为45帧每秒,在这45帧每两帧中间,依照前一帧生成补帧,从而将帧数提升到90帧。话一句话说,当Brainwarp开启,GPU只须渲染45帧的画面,另外45帧将由Brainwarp以小能耗处理生成。虽然Brainwear的智能补帧确实可以弥补一些低配硬件带来的画面渲染不足,但尚未达到完美 注视点渲染技术(FFR)通过渲染将视野中心部分全部渲染,向外部逐渐减少渲染像素点个数来达到降低硬件(显卡)配置,但依旧可以跑动游戏的技术。现在这项技术限用于英伟达RTX系列老一代显卡。 结语 小派5K+是VR游戏头显中间的那个孩子。由于缺少含手柄和基站的零售套装,小派的目标消费群属于VR硬核玩家,他们是一群已经拥有HTC Vive或 HTC Vive Pro头显的用户,暂且不说超高配置的电脑硬件。 对于还没有像手柄、基站这些VR必需品的潜在消费群,他们要么还得等待小派手柄、基站的开发、上市,要么在HTC或Valve初购买。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手柄、基站和高配置电脑的消费群,小派5K+对于这些硬核来说,只需再买一个头显就好。 所以,对于一部分潜在消费群,VR的入门门槛很高,但如果他们能够迈过这些门槛,那么,迎接的便是第二代VR王国敞开的大门。 目前在VR市场上,在VR体验方面,还没有能够与小派5K+相抗的头显。这不是笔者一人一夜间的恍然大悟,而是每一次戴上体验,这种好感会更深。于此同时,我对于小派对VR虚拟现实的促进的感激之情,也不断增加。 与我而言,已经无法回到VR第一代了。VR行业的由小派5K+已到达一阶新台阶。作为一名VR爱好者与媒体人,我对接下来的探索拭目以待。
【图文干货】外媒测评小派5K+头显 派家软件PiTool详解 Pimax 5K+ Headset Review: Smashing Through the Bounds of VR 小派5K+头显测评:打破VR限制 By Tim Donahey - February 12, 2019VR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哪些提升,进而促进运动休闲?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实际上,VR技术在游戏界的提升同样可以促进运动休闲。更轻盈的机身、除湿除雾更好的头显、无线传输技术、更大的视场角和更长的续航时间等等这些提升,都会促进VR应用,同时这些都是科技研发公司在努力的方向。但是,随着小派Pimax8K 和5K+的问世,这些提升是否已经实现了呢?我们一起来挖掘一下。 Pimax 5K+ VR Headset 小派5K+头显 《吉尼斯世界纪录》书中记录小派科技公司成为VR界全球最大众筹的品牌。在2017年9月,小派在Kickstarter众筹网站上为8K和5K+大视场角VR头显发起众筹。截止到2017年11月3日,众筹额高达$4,236,618美金,远远超过最初设置的$200,000美金众筹目标。打破限制似乎从那一刻起,就深深印在了小派的基因中。 小派5K+拥有消费者版VR头显中最宽多达170度的视场角。内置两块定制CLPL屏幕。与其他VR头显一样,刷新率在90赫兹,但拥有刷新率可调节功能(65赫兹或72赫兹)来显小硬件处理消耗。同时,头显配有便捷的电源按键、音量控制键、内置麦克风、耳机插孔和可调节瞳距转轮。音量与瞳距在调节时,视野可以看到数值变化。头显还配有2个USB-C接口,分辨设计在顶部和底部。之后可以插入附加功能的模组。头箍是一个基本版的三点式尼龙布面可调节头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小派会陆续推出手势追踪模组、眼球追踪模组配件、豪华版面部泡绵、豪华版耳机头箍等。 PiTool头显配有一根5米长线,线上有一个三合一连接器,可以链接USB、DP和电源线。线都插好通电点,PiTool软件立马识别、追踪头显和我的Vive手柄。奇怪的是,PiTool似乎默认设置站立式空间搭建,所以我不得不自己研究下大空间搭建。之后,就跟着PiTool的引导,几分钟的时间所有东西都设置好了。但是,将软件调整到最佳,又是一件事情。系统默认的是最大视场角,但我发现这个选项不太必要。所以我选择了’正常’视场角。在更换后,需重启头显。选择PiTool软件中的’重启头显’或者按头显上的电源键都可以成功重新链接。希望之后,软件在转换视场角后不需要重启,现在我用的是PiTool.91.版本。 用超级取样(supersampling)的方式调整分辨率在PiTool和SteamVR上都可以实现。PiTool上我没有做任何改动,取默认的1.0渲染质量,在SteamVR的超级取样,我将值调低到100%(SteamVR推荐的是74%)。在Steam游戏库中,一些游戏在5K+渲染是,左眼和右眼会出现差异,导致一些画面出现重影。这时候,打开平行投影设置可以消除这些重影,但会稍微影响画面。大部分游戏中我不建议打开平行投影,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游戏。幸运的是,打开平行投影不需重启头显。最后,我需要在桌面启动SteamVR,或者在PiTool中启动。小派头显还兼容部分Oculus游戏。如果暂时不用头显,可以直接把它放下(不需关电源,头显会休眠),也可以把插头拔掉,还可以按头显上的电源键关闭。就像之前说的,电源键可以关闭头显,但如果不重启,再按电源键并不会重新链接。最后我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是不拔USB和DP线,只把电源线拔掉就行。 定位 对头部和手部移动的精准定位对于VR在休闲运动中的运动至关重要,因为运动会考验定位系统对于快速动作变化和大幅度动作丁文的精确性。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定位小派头显跟HTC Vive一样精准。诸如定位失效、灰屏、手部定位错位等问题,我在测评过程中都没有遇到过。 Brainwarp与注视点渲染 Brainwarp技术,目前公布的是测试版。这项技术与Oculus Space Warp Valve Motion Smoothing技术相似。为了保证平滑、舒适的体验,在理想状态下,刷新率保持在90帧每秒最佳。但有时候,由于硬件性能或游戏本身高刷新率的原因,最终的刷新率会低于90帧每秒的门槛。这种情况会导致画面不顺畅、破坏沉浸感甚至眩晕感导致的恶心呕吐。 这时候就需要Brainwarp技术。如果你的电脑可以保持至少45帧每秒的刷新率(而不是90帧每秒),Brainwarp将会将你的刷新率降为45帧每秒,在这45帧每两帧中间,依照前一帧生成补帧,从而将帧数提升到90帧。话一句话说,当Brainwarp开启,GPU只须渲染45帧的画面,另外45帧将由Brainwarp以小能耗处理生成。虽然Brainwear的智能补帧确实可以弥补一些低配硬件带来的画面渲染不足,但尚未达到完美 注视点渲染技术(FFR)通过渲染将视野中心部分全部渲染,向外部逐渐减少渲染像素点个数来达到降低硬件(显卡)配置,但依旧可以跑动游戏的技术。现在这项技术限用于英伟达RTX系列老一代显卡。 结语 小派5K+是VR游戏头显中间的那个孩子。由于缺少含手柄和基站的零售套装,小派的目标消费群属于VR硬核玩家,他们是一群已经拥有HTC Vive或 HTC Vive Pro头显的用户,暂且不说超高配置的电脑硬件。 对于还没有像手柄、基站这些VR必需品的潜在消费群,他们要么还得等待小派手柄、基站的开发、上市,要么在HTC或Valve初购买。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手柄、基站和高配置电脑的消费群,小派5K+对于这些硬核来说,只需再买一个头显就好。 所以,对于一部分潜在消费群,VR的入门门槛很高,但如果他们能够迈过这些门槛,那么,迎接的便是第二代VR王国敞开的大门。 目前在VR市场上,在VR体验方面,还没有能够与小派5K+相抗的头显。这不是笔者一人一夜间的恍然大悟,而是每一次戴上体验,这种好感会更深。于此同时,我对于小派对VR虚拟现实的促进的感激之情,也不断增加。 与我而言,已经无法回到VR第一代了。VR行业的由小派5K+已到达一阶新台阶。作为一名VR爱好者与媒体人,我对接下来的探索拭目以待。
【图文干货】外媒测评小派5K+头显 派家软件PiTool详解 Pimax 5K+ Headset Review: Smashing Through the Bounds of VR 小派5K+头显测评:打破VR限制 By Tim Donahey - February 12, 2019VR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哪些提升,进而促进运动休闲?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实际上,VR技术在游戏界的提升同样可以促进运动休闲。更轻盈的机身、除湿除雾更好的头显、无线传输技术、更大的视场角和更长的续航时间等等这些提升,都会促进VR应用,同时这些都是科技研发公司在努力的方向。但是,随着小派Pimax8K 和5K+的问世,这些提升是否已经实现了呢?我们一起来挖掘一下。 Pimax 5K+ VR Headset 小派5K+头显 《吉尼斯世界纪录》书中记录小派科技公司成为VR界全球最大众筹的品牌。在2017年9月,小派在Kickstarter众筹网站上为8K和5K+大视场角VR头显发起众筹。截止到2017年11月3日,众筹额高达$4,236,618美金,远远超过最初设置的$200,000美金众筹目标。打破限制似乎从那一刻起,就深深印在了小派的基因中。 小派5K+拥有消费者版VR头显中最宽多达170度的视场角。内置两块定制CLPL屏幕。与其他VR头显一样,刷新率在90赫兹,但拥有刷新率可调节功能(65赫兹或72赫兹)来显小硬件处理消耗。同时,头显配有便捷的电源按键、音量控制键、内置麦克风、耳机插孔和可调节瞳距转轮。音量与瞳距在调节时,视野可以看到数值变化。头显还配有2个USB-C接口,分辨设计在顶部和底部。之后可以插入附加功能的模组。头箍是一个基本版的三点式尼龙布面可调节头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小派会陆续推出手势追踪模组、眼球追踪模组配件、豪华版面部泡绵、豪华版耳机头箍等。 PiTool头显配有一根5米长线,线上有一个三合一连接器,可以链接USB、DP和电源线。线都插好通电点,PiTool软件立马识别、追踪头显和我的Vive手柄。奇怪的是,PiTool似乎默认设置站立式空间搭建,所以我不得不自己研究下大空间搭建。之后,就跟着PiTool的引导,几分钟的时间所有东西都设置好了。但是,将软件调整到最佳,又是一件事情。系统默认的是最大视场角,但我发现这个选项不太必要。所以我选择了’正常’视场角。在更换后,需重启头显。选择PiTool软件中的’重启头显’或者按头显上的电源键都可以成功重新链接。希望之后,软件在转换视场角后不需要重启,现在我用的是PiTool.91.版本。 用超级取样(supersampling)的方式调整分辨率在PiTool和SteamVR上都可以实现。PiTool上我没有做任何改动,取默认的1.0渲染质量,在SteamVR的超级取样,我将值调低到100%(SteamVR推荐的是74%)。在Steam游戏库中,一些游戏在5K+渲染是,左眼和右眼会出现差异,导致一些画面出现重影。这时候,打开平行投影设置可以消除这些重影,但会稍微影响画面。大部分游戏中我不建议打开平行投影,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游戏。幸运的是,打开平行投影不需重启头显。最后,我需要在桌面启动SteamVR,或者在PiTool中启动。小派头显还兼容部分Oculus游戏。如果暂时不用头显,可以直接把它放下(不需关电源,头显会休眠),也可以把插头拔掉,还可以按头显上的电源键关闭。就像之前说的,电源键可以关闭头显,但如果不重启,再按电源键并不会重新链接。最后我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是不拔USB和DP线,只把电源线拔掉就行。 定位 对头部和手部移动的精准定位对于VR在休闲运动中的运动至关重要,因为运动会考验定位系统对于快速动作变化和大幅度动作丁文的精确性。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定位小派头显跟HTC Vive一样精准。诸如定位失效、灰屏、手部定位错位等问题,我在测评过程中都没有遇到过。 Brainwarp与注视点渲染 Brainwarp技术,目前公布的是测试版。这项技术与Oculus Space Warp Valve Motion Smoothing技术相似。为了保证平滑、舒适的体验,在理想状态下,刷新率保持在90帧每秒最佳。但有时候,由于硬件性能或游戏本身高刷新率的原因,最终的刷新率会低于90帧每秒的门槛。这种情况会导致画面不顺畅、破坏沉浸感甚至眩晕感导致的恶心呕吐。 这时候就需要Brainwarp技术。如果你的电脑可以保持至少45帧每秒的刷新率(而不是90帧每秒),Brainwarp将会将你的刷新率降为45帧每秒,在这45帧每两帧中间,依照前一帧生成补帧,从而将帧数提升到90帧。话一句话说,当Brainwarp开启,GPU只须渲染45帧的画面,另外45帧将由Brainwarp以小能耗处理生成。虽然Brainwear的智能补帧确实可以弥补一些低配硬件带来的画面渲染不足,但尚未达到完美 注视点渲染技术(FFR)通过渲染将视野中心部分全部渲染,向外部逐渐减少渲染像素点个数来达到降低硬件(显卡)配置,但依旧可以跑动游戏的技术。现在这项技术限用于英伟达RTX系列老一代显卡。 结语 小派5K+是VR游戏头显中间的那个孩子。由于缺少含手柄和基站的零售套装,小派的目标消费群属于VR硬核玩家,他们是一群已经拥有HTC Vive或 HTC Vive Pro头显的用户,暂且不说超高配置的电脑硬件。 对于还没有像手柄、基站这些VR必需品的潜在消费群,他们要么还得等待小派手柄、基站的开发、上市,要么在HTC或Valve初购买。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手柄、基站和高配置电脑的消费群,小派5K+对于这些硬核来说,只需再买一个头显就好。 所以,对于一部分潜在消费群,VR的入门门槛很高,但如果他们能够迈过这些门槛,那么,迎接的便是第二代VR王国敞开的大门。 目前在VR市场上,在VR体验方面,还没有能够与小派5K+相抗的头显。这不是笔者一人一夜间的恍然大悟,而是每一次戴上体验,这种好感会更深。于此同时,我对于小派对VR虚拟现实的促进的感激之情,也不断增加。 与我而言,已经无法回到VR第一代了。VR行业的由小派5K+已到达一阶新台阶。作为一名VR爱好者与媒体人,我对接下来的探索拭目以待。
【图文干货】外媒测评小派5K+头显 派家软件PiTool详解 Pimax 5K+ Headset Review: Smashing Through the Bounds of VR 小派5K+头显测评:打破VR限制 By Tim Donahey - February 12, 2019VR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哪些提升,进而促进运动休闲?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实际上,VR技术在游戏界的提升同样可以促进运动休闲。更轻盈的机身、除湿除雾更好的头显、无线传输技术、更大的视场角和更长的续航时间等等这些提升,都会促进VR应用,同时这些都是科技研发公司在努力的方向。但是,随着小派Pimax8K 和5K+的问世,这些提升是否已经实现了呢?我们一起来挖掘一下。 Pimax 5K+ VR Headset 小派5K+头显 《吉尼斯世界纪录》书中记录小派科技公司成为VR界全球最大众筹的品牌。在2017年9月,小派在Kickstarter众筹网站上为8K和5K+大视场角VR头显发起众筹。截止到2017年11月3日,众筹额高达$4,236,618美金,远远超过最初设置的$200,000美金众筹目标。打破限制似乎从那一刻起,就深深印在了小派的基因中。 小派5K+拥有消费者版VR头显中最宽多达170度的视场角。内置两块定制CLPL屏幕。与其他VR头显一样,刷新率在90赫兹,但拥有刷新率可调节功能(65赫兹或72赫兹)来显小硬件处理消耗。同时,头显配有便捷的电源按键、音量控制键、内置麦克风、耳机插孔和可调节瞳距转轮。音量与瞳距在调节时,视野可以看到数值变化。头显还配有2个USB-C接口,分辨设计在顶部和底部。之后可以插入附加功能的模组。头箍是一个基本版的三点式尼龙布面可调节头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小派会陆续推出手势追踪模组、眼球追踪模组配件、豪华版面部泡绵、豪华版耳机头箍等。 PiTool头显配有一根5米长线,线上有一个三合一连接器,可以链接USB、DP和电源线。线都插好通电点,PiTool软件立马识别、追踪头显和我的Vive手柄。奇怪的是,PiTool似乎默认设置站立式空间搭建,所以我不得不自己研究下大空间搭建。之后,就跟着PiTool的引导,几分钟的时间所有东西都设置好了。但是,将软件调整到最佳,又是一件事情。系统默认的是最大视场角,但我发现这个选项不太必要。所以我选择了’正常’视场角。在更换后,需重启头显。选择PiTool软件中的’重启头显’或者按头显上的电源键都可以成功重新链接。希望之后,软件在转换视场角后不需要重启,现在我用的是PiTool.91.版本。 用超级取样(supersampling)的方式调整分辨率在PiTool和SteamVR上都可以实现。PiTool上我没有做任何改动,取默认的1.0渲染质量,在SteamVR的超级取样,我将值调低到100%(SteamVR推荐的是74%)。在Steam游戏库中,一些游戏在5K+渲染是,左眼和右眼会出现差异,导致一些画面出现重影。这时候,打开平行投影设置可以消除这些重影,但会稍微影响画面。大部分游戏中我不建议打开平行投影,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游戏。幸运的是,打开平行投影不需重启头显。最后,我需要在桌面启动SteamVR,或者在PiTool中启动。小派头显还兼容部分Oculus游戏。如果暂时不用头显,可以直接把它放下(不需关电源,头显会休眠),也可以把插头拔掉,还可以按头显上的电源键关闭。就像之前说的,电源键可以关闭头显,但如果不重启,再按电源键并不会重新链接。最后我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是不拔USB和DP线,只把电源线拔掉就行。 定位 对头部和手部移动的精准定位对于VR在休闲运动中的运动至关重要,因为运动会考验定位系统对于快速动作变化和大幅度动作丁文的精确性。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定位小派头显跟HTC Vive一样精准。诸如定位失效、灰屏、手部定位错位等问题,我在测评过程中都没有遇到过。 Brainwarp与注视点渲染 Brainwarp技术,目前公布的是测试版。这项技术与Oculus Space Warp Valve Motion Smoothing技术相似。为了保证平滑、舒适的体验,在理想状态下,刷新率保持在90帧每秒最佳。但有时候,由于硬件性能或游戏本身高刷新率的原因,最终的刷新率会低于90帧每秒的门槛。这种情况会导致画面不顺畅、破坏沉浸感甚至眩晕感导致的恶心呕吐。 这时候就需要Brainwarp技术。如果你的电脑可以保持至少45帧每秒的刷新率(而不是90帧每秒),Brainwarp将会将你的刷新率降为45帧每秒,在这45帧每两帧中间,依照前一帧生成补帧,从而将帧数提升到90帧。话一句话说,当Brainwarp开启,GPU只须渲染45帧的画面,另外45帧将由Brainwarp以小能耗处理生成。虽然Brainwear的智能补帧确实可以弥补一些低配硬件带来的画面渲染不足,但尚未达到完美 注视点渲染技术(FFR)通过渲染将视野中心部分全部渲染,向外部逐渐减少渲染像素点个数来达到降低硬件(显卡)配置,但依旧可以跑动游戏的技术。现在这项技术限用于英伟达RTX系列老一代显卡。 结语 小派5K+是VR游戏头显中间的那个孩子。由于缺少含手柄和基站的零售套装,小派的目标消费群属于VR硬核玩家,他们是一群已经拥有HTC Vive或 HTC Vive Pro头显的用户,暂且不说超高配置的电脑硬件。 对于还没有像手柄、基站这些VR必需品的潜在消费群,他们要么还得等待小派手柄、基站的开发、上市,要么在HTC或Valve初购买。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手柄、基站和高配置电脑的消费群,小派5K+对于这些硬核来说,只需再买一个头显就好。 所以,对于一部分潜在消费群,VR的入门门槛很高,但如果他们能够迈过这些门槛,那么,迎接的便是第二代VR王国敞开的大门。 目前在VR市场上,在VR体验方面,还没有能够与小派5K+相抗的头显。这不是笔者一人一夜间的恍然大悟,而是每一次戴上体验,这种好感会更深。于此同时,我对于小派对VR虚拟现实的促进的感激之情,也不断增加。 与我而言,已经无法回到VR第一代了。VR行业的由小派5K+已到达一阶新台阶。作为一名VR爱好者与媒体人,我对接下来的探索拭目以待。
【图文干货】外媒测评小派5K+头显 派家软件PiTool详解 Pimax 5K+ Headset Review: Smashing Through the Bounds of VR 小派5K+头显测评:打破VR限制 By Tim Donahey - February 12, 2019VR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哪些提升,进而促进运动休闲?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实际上,VR技术在游戏界的提升同样可以促进运动休闲。更轻盈的机身、除湿除雾更好的头显、无线传输技术、更大的视场角和更长的续航时间等等这些提升,都会促进VR应用,同时这些都是科技研发公司在努力的方向。但是,随着小派Pimax8K 和5K+的问世,这些提升是否已经实现了呢?我们一起来挖掘一下。 Pimax 5K+ VR Headset 小派5K+头显 《吉尼斯世界纪录》书中记录小派科技公司成为VR界全球最大众筹的品牌。在2017年9月,小派在Kickstarter众筹网站上为8K和5K+大视场角VR头显发起众筹。截止到2017年11月3日,众筹额高达$4,236,618美金,远远超过最初设置的$200,000美金众筹目标。打破限制似乎从那一刻起,就深深印在了小派的基因中。 小派5K+拥有消费者版VR头显中最宽多达170度的视场角。内置两块定制CLPL屏幕。与其他VR头显一样,刷新率在90赫兹,但拥有刷新率可调节功能(65赫兹或72赫兹)来显小硬件处理消耗。同时,头显配有便捷的电源按键、音量控制键、内置麦克风、耳机插孔和可调节瞳距转轮。音量与瞳距在调节时,视野可以看到数值变化。头显还配有2个USB-C接口,分辨设计在顶部和底部。之后可以插入附加功能的模组。头箍是一个基本版的三点式尼龙布面可调节头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小派会陆续推出手势追踪模组、眼球追踪模组配件、豪华版面部泡绵、豪华版耳机头箍等。 PiTool头显配有一根5米长线,线上有一个三合一连接器,可以链接USB、DP和电源线。线都插好通电点,PiTool软件立马识别、追踪头显和我的Vive手柄。奇怪的是,PiTool似乎默认设置站立式空间搭建,所以我不得不自己研究下大空间搭建。之后,就跟着PiTool的引导,几分钟的时间所有东西都设置好了。但是,将软件调整到最佳,又是一件事情。系统默认的是最大视场角,但我发现这个选项不太必要。所以我选择了’正常’视场角。在更换后,需重启头显。选择PiTool软件中的’重启头显’或者按头显上的电源键都可以成功重新链接。希望之后,软件在转换视场角后不需要重启,现在我用的是PiTool.91.版本。 用超级取样(supersampling)的方式调整分辨率在PiTool和SteamVR上都可以实现。PiTool上我没有做任何改动,取默认的1.0渲染质量,在SteamVR的超级取样,我将值调低到100%(SteamVR推荐的是74%)。在Steam游戏库中,一些游戏在5K+渲染是,左眼和右眼会出现差异,导致一些画面出现重影。这时候,打开平行投影设置可以消除这些重影,但会稍微影响画面。大部分游戏中我不建议打开平行投影,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游戏。幸运的是,打开平行投影不需重启头显。最后,我需要在桌面启动SteamVR,或者在PiTool中启动。小派头显还兼容部分Oculus游戏。如果暂时不用头显,可以直接把它放下(不需关电源,头显会休眠),也可以把插头拔掉,还可以按头显上的电源键关闭。就像之前说的,电源键可以关闭头显,但如果不重启,再按电源键并不会重新链接。最后我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是不拔USB和DP线,只把电源线拔掉就行。 定位 对头部和手部移动的精准定位对于VR在休闲运动中的运动至关重要,因为运动会考验定位系统对于快速动作变化和大幅度动作丁文的精确性。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定位小派头显跟HTC Vive一样精准。诸如定位失效、灰屏、手部定位错位等问题,我在测评过程中都没有遇到过。 Brainwarp与注视点渲染 Brainwarp技术,目前公布的是测试版。这项技术与Oculus Space Warp Valve Motion Smoothing技术相似。为了保证平滑、舒适的体验,在理想状态下,刷新率保持在90帧每秒最佳。但有时候,由于硬件性能或游戏本身高刷新率的原因,最终的刷新率会低于90帧每秒的门槛。这种情况会导致画面不顺畅、破坏沉浸感甚至眩晕感导致的恶心呕吐。 这时候就需要Brainwarp技术。如果你的电脑可以保持至少45帧每秒的刷新率(而不是90帧每秒),Brainwarp将会将你的刷新率降为45帧每秒,在这45帧每两帧中间,依照前一帧生成补帧,从而将帧数提升到90帧。话一句话说,当Brainwarp开启,GPU只须渲染45帧的画面,另外45帧将由Brainwarp以小能耗处理生成。虽然Brainwear的智能补帧确实可以弥补一些低配硬件带来的画面渲染不足,但尚未达到完美 注视点渲染技术(FFR)通过渲染将视野中心部分全部渲染,向外部逐渐减少渲染像素点个数来达到降低硬件(显卡)配置,但依旧可以跑动游戏的技术。现在这项技术限用于英伟达RTX系列老一代显卡。 结语 小派5K+是VR游戏头显中间的那个孩子。由于缺少含手柄和基站的零售套装,小派的目标消费群属于VR硬核玩家,他们是一群已经拥有HTC Vive或 HTC Vive Pro头显的用户,暂且不说超高配置的电脑硬件。 对于还没有像手柄、基站这些VR必需品的潜在消费群,他们要么还得等待小派手柄、基站的开发、上市,要么在HTC或Valve初购买。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手柄、基站和高配置电脑的消费群,小派5K+对于这些硬核来说,只需再买一个头显就好。 所以,对于一部分潜在消费群,VR的入门门槛很高,但如果他们能够迈过这些门槛,那么,迎接的便是第二代VR王国敞开的大门。 目前在VR市场上,在VR体验方面,还没有能够与小派5K+相抗的头显。这不是笔者一人一夜间的恍然大悟,而是每一次戴上体验,这种好感会更深。于此同时,我对于小派对VR虚拟现实的促进的感激之情,也不断增加。 与我而言,已经无法回到VR第一代了。VR行业的由小派5K+已到达一阶新台阶。作为一名VR爱好者与媒体人,我对接下来的探索拭目以待。
【图文干货】外媒测评小派5K+头显 派家软件PiTool详解 Pimax 5K+ Headset Review: Smashing Through the Bounds of VR 小派5K+头显测评:打破VR限制 By Tim Donahey - February 12, 2019VR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哪些提升,进而促进运动休闲?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实际上,VR技术在游戏界的提升同样可以促进运动休闲。更轻盈的机身、除湿除雾更好的头显、无线传输技术、更大的视场角和更长的续航时间等等这些提升,都会促进VR应用,同时这些都是科技研发公司在努力的方向。但是,随着小派Pimax8K 和5K+的问世,这些提升是否已经实现了呢?我们一起来挖掘一下。 Pimax 5K+ VR Headset 小派5K+头显 《吉尼斯世界纪录》书中记录小派科技公司成为VR界全球最大众筹的品牌。在2017年9月,小派在Kickstarter众筹网站上为8K和5K+大视场角VR头显发起众筹。截止到2017年11月3日,众筹额高达$4,236,618美金,远远超过最初设置的$200,000美金众筹目标。打破限制似乎从那一刻起,就深深印在了小派的基因中。 小派5K+拥有消费者版VR头显中最宽多达170度的视场角。内置两块定制CLPL屏幕。与其他VR头显一样,刷新率在90赫兹,但拥有刷新率可调节功能(65赫兹或72赫兹)来显小硬件处理消耗。同时,头显配有便捷的电源按键、音量控制键、内置麦克风、耳机插孔和可调节瞳距转轮。音量与瞳距在调节时,视野可以看到数值变化。头显还配有2个USB-C接口,分辨设计在顶部和底部。之后可以插入附加功能的模组。头箍是一个基本版的三点式尼龙布面可调节头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小派会陆续推出手势追踪模组、眼球追踪模组配件、豪华版面部泡绵、豪华版耳机头箍等。 PiTool头显配有一根5米长线,线上有一个三合一连接器,可以链接USB、DP和电源线。线都插好通电点,PiTool软件立马识别、追踪头显和我的Vive手柄。奇怪的是,PiTool似乎默认设置站立式空间搭建,所以我不得不自己研究下大空间搭建。之后,就跟着PiTool的引导,几分钟的时间所有东西都设置好了。但是,将软件调整到最佳,又是一件事情。系统默认的是最大视场角,但我发现这个选项不太必要。所以我选择了’正常’视场角。在更换后,需重启头显。选择PiTool软件中的’重启头显’或者按头显上的电源键都可以成功重新链接。希望之后,软件在转换视场角后不需要重启,现在我用的是PiTool.91.版本。 用超级取样(supersampling)的方式调整分辨率在PiTool和SteamVR上都可以实现。PiTool上我没有做任何改动,取默认的1.0渲染质量,在SteamVR的超级取样,我将值调低到100%(SteamVR推荐的是74%)。在Steam游戏库中,一些游戏在5K+渲染是,左眼和右眼会出现差异,导致一些画面出现重影。这时候,打开平行投影设置可以消除这些重影,但会稍微影响画面。大部分游戏中我不建议打开平行投影,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游戏。幸运的是,打开平行投影不需重启头显。最后,我需要在桌面启动SteamVR,或者在PiTool中启动。小派头显还兼容部分Oculus游戏。如果暂时不用头显,可以直接把它放下(不需关电源,头显会休眠),也可以把插头拔掉,还可以按头显上的电源键关闭。就像之前说的,电源键可以关闭头显,但如果不重启,再按电源键并不会重新链接。最后我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是不拔USB和DP线,只把电源线拔掉就行。 定位 对头部和手部移动的精准定位对于VR在休闲运动中的运动至关重要,因为运动会考验定位系统对于快速动作变化和大幅度动作丁文的精确性。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定位小派头显跟HTC Vive一样精准。诸如定位失效、灰屏、手部定位错位等问题,我在测评过程中都没有遇到过。 Brainwarp与注视点渲染 Brainwarp技术,目前公布的是测试版。这项技术与Oculus Space Warp Valve Motion Smoothing技术相似。为了保证平滑、舒适的体验,在理想状态下,刷新率保持在90帧每秒最佳。但有时候,由于硬件性能或游戏本身高刷新率的原因,最终的刷新率会低于90帧每秒的门槛。这种情况会导致画面不顺畅、破坏沉浸感甚至眩晕感导致的恶心呕吐。 这时候就需要Brainwarp技术。如果你的电脑可以保持至少45帧每秒的刷新率(而不是90帧每秒),Brainwarp将会将你的刷新率降为45帧每秒,在这45帧每两帧中间,依照前一帧生成补帧,从而将帧数提升到90帧。话一句话说,当Brainwarp开启,GPU只须渲染45帧的画面,另外45帧将由Brainwarp以小能耗处理生成。虽然Brainwear的智能补帧确实可以弥补一些低配硬件带来的画面渲染不足,但尚未达到完美 注视点渲染技术(FFR)通过渲染将视野中心部分全部渲染,向外部逐渐减少渲染像素点个数来达到降低硬件(显卡)配置,但依旧可以跑动游戏的技术。现在这项技术限用于英伟达RTX系列老一代显卡。 结语 小派5K+是VR游戏头显中间的那个孩子。由于缺少含手柄和基站的零售套装,小派的目标消费群属于VR硬核玩家,他们是一群已经拥有HTC Vive或 HTC Vive Pro头显的用户,暂且不说超高配置的电脑硬件。 对于还没有像手柄、基站这些VR必需品的潜在消费群,他们要么还得等待小派手柄、基站的开发、上市,要么在HTC或Valve初购买。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手柄、基站和高配置电脑的消费群,小派5K+对于这些硬核来说,只需再买一个头显就好。 所以,对于一部分潜在消费群,VR的入门门槛很高,但如果他们能够迈过这些门槛,那么,迎接的便是第二代VR王国敞开的大门。 目前在VR市场上,在VR体验方面,还没有能够与小派5K+相抗的头显。这不是笔者一人一夜间的恍然大悟,而是每一次戴上体验,这种好感会更深。于此同时,我对于小派对VR虚拟现实的促进的感激之情,也不断增加。 与我而言,已经无法回到VR第一代了。VR行业的由小派5K+已到达一阶新台阶。作为一名VR爱好者与媒体人,我对接下来的探索拭目以待。
【图文干货】外媒测评小派5K+头显 派家软件PiTool详解 Pimax 5K+ Headset Review: Smashing Through the Bounds of VR 小派5K+头显测评:打破VR限制 By Tim Donahey - February 12, 2019VR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哪些提升,进而促进运动休闲?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实际上,VR技术在游戏界的提升同样可以促进运动休闲。更轻盈的机身、除湿除雾更好的头显、无线传输技术、更大的视场角和更长的续航时间等等这些提升,都会促进VR应用,同时这些都是科技研发公司在努力的方向。但是,随着小派Pimax8K 和5K+的问世,这些提升是否已经实现了呢?我们一起来挖掘一下。 Pimax 5K+ VR Headset 小派5K+头显 《吉尼斯世界纪录》书中记录小派科技公司成为VR界全球最大众筹的品牌。在2017年9月,小派在Kickstarter众筹网站上为8K和5K+大视场角VR头显发起众筹。截止到2017年11月3日,众筹额高达$4,236,618美金,远远超过最初设置的$200,000美金众筹目标。打破限制似乎从那一刻起,就深深印在了小派的基因中。 小派5K+拥有消费者版VR头显中最宽多达170度的视场角。内置两块定制CLPL屏幕。与其他VR头显一样,刷新率在90赫兹,但拥有刷新率可调节功能(65赫兹或72赫兹)来显小硬件处理消耗。同时,头显配有便捷的电源按键、音量控制键、内置麦克风、耳机插孔和可调节瞳距转轮。音量与瞳距在调节时,视野可以看到数值变化。头显还配有2个USB-C接口,分辨设计在顶部和底部。之后可以插入附加功能的模组。头箍是一个基本版的三点式尼龙布面可调节头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小派会陆续推出手势追踪模组、眼球追踪模组配件、豪华版面部泡绵、豪华版耳机头箍等。 PiTool头显配有一根5米长线,线上有一个三合一连接器,可以链接USB、DP和电源线。线都插好通电点,PiTool软件立马识别、追踪头显和我的Vive手柄。奇怪的是,PiTool似乎默认设置站立式空间搭建,所以我不得不自己研究下大空间搭建。之后,就跟着PiTool的引导,几分钟的时间所有东西都设置好了。但是,将软件调整到最佳,又是一件事情。系统默认的是最大视场角,但我发现这个选项不太必要。所以我选择了’正常’视场角。在更换后,需重启头显。选择PiTool软件中的’重启头显’或者按头显上的电源键都可以成功重新链接。希望之后,软件在转换视场角后不需要重启,现在我用的是PiTool.91.版本。 用超级取样(supersampling)的方式调整分辨率在PiTool和SteamVR上都可以实现。PiTool上我没有做任何改动,取默认的1.0渲染质量,在SteamVR的超级取样,我将值调低到100%(SteamVR推荐的是74%)。在Steam游戏库中,一些游戏在5K+渲染是,左眼和右眼会出现差异,导致一些画面出现重影。这时候,打开平行投影设置可以消除这些重影,但会稍微影响画面。大部分游戏中我不建议打开平行投影,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游戏。幸运的是,打开平行投影不需重启头显。最后,我需要在桌面启动SteamVR,或者在PiTool中启动。小派头显还兼容部分Oculus游戏。如果暂时不用头显,可以直接把它放下(不需关电源,头显会休眠),也可以把插头拔掉,还可以按头显上的电源键关闭。就像之前说的,电源键可以关闭头显,但如果不重启,再按电源键并不会重新链接。最后我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是不拔USB和DP线,只把电源线拔掉就行。 定位 对头部和手部移动的精准定位对于VR在休闲运动中的运动至关重要,因为运动会考验定位系统对于快速动作变化和大幅度动作丁文的精确性。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定位小派头显跟HTC Vive一样精准。诸如定位失效、灰屏、手部定位错位等问题,我在测评过程中都没有遇到过。 Brainwarp与注视点渲染 Brainwarp技术,目前公布的是测试版。这项技术与Oculus Space Warp Valve Motion Smoothing技术相似。为了保证平滑、舒适的体验,在理想状态下,刷新率保持在90帧每秒最佳。但有时候,由于硬件性能或游戏本身高刷新率的原因,最终的刷新率会低于90帧每秒的门槛。这种情况会导致画面不顺畅、破坏沉浸感甚至眩晕感导致的恶心呕吐。 这时候就需要Brainwarp技术。如果你的电脑可以保持至少45帧每秒的刷新率(而不是90帧每秒),Brainwarp将会将你的刷新率降为45帧每秒,在这45帧每两帧中间,依照前一帧生成补帧,从而将帧数提升到90帧。话一句话说,当Brainwarp开启,GPU只须渲染45帧的画面,另外45帧将由Brainwarp以小能耗处理生成。虽然Brainwear的智能补帧确实可以弥补一些低配硬件带来的画面渲染不足,但尚未达到完美 注视点渲染技术(FFR)通过渲染将视野中心部分全部渲染,向外部逐渐减少渲染像素点个数来达到降低硬件(显卡)配置,但依旧可以跑动游戏的技术。现在这项技术限用于英伟达RTX系列老一代显卡。 结语 小派5K+是VR游戏头显中间的那个孩子。由于缺少含手柄和基站的零售套装,小派的目标消费群属于VR硬核玩家,他们是一群已经拥有HTC Vive或 HTC Vive Pro头显的用户,暂且不说超高配置的电脑硬件。 对于还没有像手柄、基站这些VR必需品的潜在消费群,他们要么还得等待小派手柄、基站的开发、上市,要么在HTC或Valve初购买。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手柄、基站和高配置电脑的消费群,小派5K+对于这些硬核来说,只需再买一个头显就好。 所以,对于一部分潜在消费群,VR的入门门槛很高,但如果他们能够迈过这些门槛,那么,迎接的便是第二代VR王国敞开的大门。 目前在VR市场上,在VR体验方面,还没有能够与小派5K+相抗的头显。这不是笔者一人一夜间的恍然大悟,而是每一次戴上体验,这种好感会更深。于此同时,我对于小派对VR虚拟现实的促进的感激之情,也不断增加。 与我而言,已经无法回到VR第一代了。VR行业的由小派5K+已到达一阶新台阶。作为一名VR爱好者与媒体人,我对接下来的探索拭目以待。
【图文干货】外媒测评小派5K+头显 派家软件PiTool详解 Pimax 5K+ Headset Review: Smashing Through the Bounds of VR 小派5K+头显测评:打破VR限制 By Tim Donahey - February 12, 2019VR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哪些提升,进而促进运动休闲?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实际上,VR技术在游戏界的提升同样可以促进运动休闲。更轻盈的机身、除湿除雾更好的头显、无线传输技术、更大的视场角和更长的续航时间等等这些提升,都会促进VR应用,同时这些都是科技研发公司在努力的方向。但是,随着小派Pimax8K 和5K+的问世,这些提升是否已经实现了呢?我们一起来挖掘一下。 Pimax 5K+ VR Headset 小派5K+头显 《吉尼斯世界纪录》书中记录小派科技公司成为VR界全球最大众筹的品牌。在2017年9月,小派在Kickstarter众筹网站上为8K和5K+大视场角VR头显发起众筹。截止到2017年11月3日,众筹额高达$4,236,618美金,远远超过最初设置的$200,000美金众筹目标。打破限制似乎从那一刻起,就深深印在了小派的基因中。 小派5K+拥有消费者版VR头显中最宽多达170度的视场角。内置两块定制CLPL屏幕。与其他VR头显一样,刷新率在90赫兹,但拥有刷新率可调节功能(65赫兹或72赫兹)来显小硬件处理消耗。同时,头显配有便捷的电源按键、音量控制键、内置麦克风、耳机插孔和可调节瞳距转轮。音量与瞳距在调节时,视野可以看到数值变化。头显还配有2个USB-C接口,分辨设计在顶部和底部。之后可以插入附加功能的模组。头箍是一个基本版的三点式尼龙布面可调节头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小派会陆续推出手势追踪模组、眼球追踪模组配件、豪华版面部泡绵、豪华版耳机头箍等。 PiTool头显配有一根5米长线,线上有一个三合一连接器,可以链接USB、DP和电源线。线都插好通电点,PiTool软件立马识别、追踪头显和我的Vive手柄。奇怪的是,PiTool似乎默认设置站立式空间搭建,所以我不得不自己研究下大空间搭建。之后,就跟着PiTool的引导,几分钟的时间所有东西都设置好了。但是,将软件调整到最佳,又是一件事情。系统默认的是最大视场角,但我发现这个选项不太必要。所以我选择了’正常’视场角。在更换后,需重启头显。选择PiTool软件中的’重启头显’或者按头显上的电源键都可以成功重新链接。希望之后,软件在转换视场角后不需要重启,现在我用的是PiTool.91.版本。 用超级取样(supersampling)的方式调整分辨率在PiTool和SteamVR上都可以实现。PiTool上我没有做任何改动,取默认的1.0渲染质量,在SteamVR的超级取样,我将值调低到100%(SteamVR推荐的是74%)。在Steam游戏库中,一些游戏在5K+渲染是,左眼和右眼会出现差异,导致一些画面出现重影。这时候,打开平行投影设置可以消除这些重影,但会稍微影响画面。大部分游戏中我不建议打开平行投影,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游戏。幸运的是,打开平行投影不需重启头显。最后,我需要在桌面启动SteamVR,或者在PiTool中启动。小派头显还兼容部分Oculus游戏。如果暂时不用头显,可以直接把它放下(不需关电源,头显会休眠),也可以把插头拔掉,还可以按头显上的电源键关闭。就像之前说的,电源键可以关闭头显,但如果不重启,再按电源键并不会重新链接。最后我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是不拔USB和DP线,只把电源线拔掉就行。 定位 对头部和手部移动的精准定位对于VR在休闲运动中的运动至关重要,因为运动会考验定位系统对于快速动作变化和大幅度动作丁文的精确性。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定位小派头显跟HTC Vive一样精准。诸如定位失效、灰屏、手部定位错位等问题,我在测评过程中都没有遇到过。 Brainwarp与注视点渲染 Brainwarp技术,目前公布的是测试版。这项技术与Oculus Space Warp Valve Motion Smoothing技术相似。为了保证平滑、舒适的体验,在理想状态下,刷新率保持在90帧每秒最佳。但有时候,由于硬件性能或游戏本身高刷新率的原因,最终的刷新率会低于90帧每秒的门槛。这种情况会导致画面不顺畅、破坏沉浸感甚至眩晕感导致的恶心呕吐。 这时候就需要Brainwarp技术。如果你的电脑可以保持至少45帧每秒的刷新率(而不是90帧每秒),Brainwarp将会将你的刷新率降为45帧每秒,在这45帧每两帧中间,依照前一帧生成补帧,从而将帧数提升到90帧。话一句话说,当Brainwarp开启,GPU只须渲染45帧的画面,另外45帧将由Brainwarp以小能耗处理生成。虽然Brainwear的智能补帧确实可以弥补一些低配硬件带来的画面渲染不足,但尚未达到完美 注视点渲染技术(FFR)通过渲染将视野中心部分全部渲染,向外部逐渐减少渲染像素点个数来达到降低硬件(显卡)配置,但依旧可以跑动游戏的技术。现在这项技术限用于英伟达RTX系列老一代显卡。 结语 小派5K+是VR游戏头显中间的那个孩子。由于缺少含手柄和基站的零售套装,小派的目标消费群属于VR硬核玩家,他们是一群已经拥有HTC Vive或 HTC Vive Pro头显的用户,暂且不说超高配置的电脑硬件。 对于还没有像手柄、基站这些VR必需品的潜在消费群,他们要么还得等待小派手柄、基站的开发、上市,要么在HTC或Valve初购买。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手柄、基站和高配置电脑的消费群,小派5K+对于这些硬核来说,只需再买一个头显就好。 所以,对于一部分潜在消费群,VR的入门门槛很高,但如果他们能够迈过这些门槛,那么,迎接的便是第二代VR王国敞开的大门。 目前在VR市场上,在VR体验方面,还没有能够与小派5K+相抗的头显。这不是笔者一人一夜间的恍然大悟,而是每一次戴上体验,这种好感会更深。于此同时,我对于小派对VR虚拟现实的促进的感激之情,也不断增加。 与我而言,已经无法回到VR第一代了。VR行业的由小派5K+已到达一阶新台阶。作为一名VR爱好者与媒体人,我对接下来的探索拭目以待。
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 设置 小板凳摆起来, 看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的 配置
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 设置 小板凳摆起来, 看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的 配置
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 设置 小板凳摆起来, 看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的 配置
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 设置 小板凳摆起来, 看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的 配置
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 设置 小板凳摆起来, 看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的 配置
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 设置 小板凳摆起来, 看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的 配置
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 设置 小板凳摆起来, 看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的 配置
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 设置 小板凳摆起来, 看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的 配置
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 设置 小板凳摆起来, 看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的 配置
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 设置 小板凳摆起来, 看法国大叔:小派8K《出赛准备(Assetto Corsa)》竞赛 1080Ti的 配置呀
来了解一下 外 媒深度评测的小派PIMAX吧 【转发VR新闻】外媒VRFocus在CES2019测评国产小派科技头显 Pimax 5K Plus Review: A Fresh Look at Ultrawide VR 小派5K+测评:重新看一次超大视场角VR头显 by Kevin Carbotte March 2, 2019 at 6:00 AM PIMAX 5K PLUS优势 正确设置后,视野清晰度高 视野范围 重量轻盈 开发团队积极提升软件 劣势 头箍 无耳机 价格 综合 小派5K+并不适合所有人。头显价格不低并且需要很多的调整来完成正确的设置。如果你处于VR入门级,建议暂缓入手高端头显。但如果你是VR老手,并且希望新奇独特的体验。小派可以提供的开阔视野的视觉体验会重燃你对VR的爱。 Pimax 5K Plus Specs 小派5K+参数 Display Type屏幕类型 Custom low persistence liquid display (CLPL) Display Size屏幕大小 Undisclosed 未涉及 Pixel Density像素密度 Undisclosed 未涉及 Per-Eye Resolution单眼分辨率 2560x1440 Refresh Rate刷新率 90Hz (DisplayPort 1.4) FOV (HxV)视场角 170-degrees x unspecified (200-degrees diagonal) 170度/对角200度 Lens Type透镜类型 Custom Fresnel 定制菲涅尔 Lens Adjustment透镜调节 60mm to 73mm mechanical 60毫米-73毫米 机械调节 Sensors感应器 Accelerometer, Gyro Sensor, Magnetometer, Proximity Sensor Tracking Technology定位技术 6 DOF SteamVR 2.0 Room-Scale Tracking SteamVR2.0 大空间定位 Integrated Camera内置摄像头 None 无 Audio声音 Headset Jack, integrated microphone 耳机插孔,内置麦克风 Wireless?是否无线 No 否 HMD PortsHMD接口 1x proprietary (DisplayPort 1.4/USB 3.0)2x USB Type-C HMD Cable LengthHMD线长度 11 inches Dimensions (WxHxD)三维 11.5 x 3.75 x 4.5 inches (visor) / 292.1 × 95.3 x 114.3 mm Weight重量 1.1 pounds / 514g Warranty质保期 1 year 1年 去年我们测试过的5K+头显属于量产前的调试版。这一次,小派给我们寄来从量产生产线下来的消费版本。 让我们惊讶的是,与之前相比,唯一的直观变化是型号的更名,并且多了一个序列号贴纸。之前的量产前头显型号为P2,而这个新头显为5K。我们前后收到的这两个样本都没有任何5K+的标记。由此,我们推测小派并未停止基础5K的生产。在我们所测评过的VR头显中,5K+是最大只的。横向大约29.21厘米,9.5厘米高,最大宽度为11.4厘米。虽然听起来有点损,但是小派头显不论是戴在谁头上,看起来都很夸张。它的两端是突出的,这点让戴着的人看上去像头双髻鲨。当然,这款头显如此之大是有原因的。里面横放着2块带来200度视场角的大屏幕(Vive Pro的视场角为110度)。小派从未发布过头显屏幕的尺寸,但是从头显外观框架的尺寸,可以估计单个屏幕大致是5英寸长。除了尺寸之外,每个屏幕有2560x1440个像素点,双屏一共5120x1440个。小派称其为5K。 小派5K+头显采用的是定制LCD屏幕(CLPL)。这两块CLPL屏幕不会出现任何的重影或裂屏现象,但他们在色彩度上有欠缺。如果你需要的是OLED级别的色彩呈现,那么5K+不会太对你的胃口。然而,5K BE,小派头显的商用版,拥有OLED屏幕,同时也能实现同样的超大视场角。
来了解一下 外 媒深度评测的小派PIMAX吧 【转发VR新闻】外媒VRFocus在CES2019测评国产小派科技头显 Pimax 5K Plus Review: A Fresh Look at Ultrawide VR 小派5K+测评:重新看一次超大视场角VR头显 by Kevin Carbotte March 2, 2019 at 6:00 AM PIMAX 5K PLUS优势 正确设置后,视野清晰度高 视野范围 重量轻盈 开发团队积极提升软件 劣势 头箍 无耳机 价格 综合 小派5K+并不适合所有人。头显价格不低并且需要很多的调整来完成正确的设置。如果你处于VR入门级,建议暂缓入手高端头显。但如果你是VR老手,并且希望新奇独特的体验。小派可以提供的开阔视野的视觉体验会重燃你对VR的爱。 Pimax 5K Plus Specs 小派5K+参数 Display Type屏幕类型 Custom low persistence liquid display (CLPL) Display Size屏幕大小 Undisclosed 未涉及 Pixel Density像素密度 Undisclosed 未涉及 Per-Eye Resolution单眼分辨率 2560x1440 Refresh Rate刷新率 90Hz (DisplayPort 1.4) FOV (HxV)视场角 170-degrees x unspecified (200-degrees diagonal) 170度/对角200度 Lens Type透镜类型 Custom Fresnel 定制菲涅尔 Lens Adjustment透镜调节 60mm to 73mm mechanical 60毫米-73毫米 机械调节 Sensors感应器 Accelerometer, Gyro Sensor, Magnetometer, Proximity Sensor Tracking Technology定位技术 6 DOF SteamVR 2.0 Room-Scale Tracking SteamVR2.0 大空间定位 Integrated Camera内置摄像头 None 无 Audio声音 Headset Jack, integrated microphone 耳机插孔,内置麦克风 Wireless?是否无线 No 否 HMD PortsHMD接口 1x proprietary (DisplayPort 1.4/USB 3.0)2x USB Type-C HMD Cable LengthHMD线长度 11 inches Dimensions (WxHxD)三维 11.5 x 3.75 x 4.5 inches (visor) / 292.1 × 95.3 x 114.3 mm Weight重量 1.1 pounds / 514g Warranty质保期 1 year 1年 去年我们测试过的5K+头显属于量产前的调试版。这一次,小派给我们寄来从量产生产线下来的消费版本。 让我们惊讶的是,与之前相比,唯一的直观变化是型号的更名,并且多了一个序列号贴纸。之前的量产前头显型号为P2,而这个新头显为5K。我们前后收到的这两个样本都没有任何5K+的标记。由此,我们推测小派并未停止基础5K的生产。在我们所测评过的VR头显中,5K+是最大只的。横向大约29.21厘米,9.5厘米高,最大宽度为11.4厘米。虽然听起来有点损,但是小派头显不论是戴在谁头上,看起来都很夸张。它的两端是突出的,这点让戴着的人看上去像头双髻鲨。当然,这款头显如此之大是有原因的。里面横放着2块带来200度视场角的大屏幕(Vive Pro的视场角为110度)。小派从未发布过头显屏幕的尺寸,但是从头显外观框架的尺寸,可以估计单个屏幕大致是5英寸长。除了尺寸之外,每个屏幕有2560x1440个像素点,双屏一共5120x1440个。小派称其为5K。 小派5K+头显采用的是定制LCD屏幕(CLPL)。这两块CLPL屏幕不会出现任何的重影或裂屏现象,但他们在色彩度上有欠缺。如果你需要的是OLED级别的色彩呈现,那么5K+不会太对你的胃口。然而,5K BE,小派头显的商用版,拥有OLED屏幕,同时也能实现同样的超大视场角。
来了解一下 外 媒深度评测的小派PIMAX吧 【转发VR新闻】外媒VRFocus在CES2019测评国产小派科技头显 Pimax 5K Plus Review: A Fresh Look at Ultrawide VR 小派5K+测评:重新看一次超大视场角VR头显 by Kevin Carbotte March 2, 2019 at 6:00 AM PIMAX 5K PLUS优势 正确设置后,视野清晰度高 视野范围 重量轻盈 开发团队积极提升软件 劣势 头箍 无耳机 价格 综合 小派5K+并不适合所有人。头显价格不低并且需要很多的调整来完成正确的设置。如果你处于VR入门级,建议暂缓入手高端头显。但如果你是VR老手,并且希望新奇独特的体验。小派可以提供的开阔视野的视觉体验会重燃你对VR的爱。 Pimax 5K Plus Specs 小派5K+参数 Display Type屏幕类型 Custom low persistence liquid display (CLPL) Display Size屏幕大小 Undisclosed 未涉及 Pixel Density像素密度 Undisclosed 未涉及 Per-Eye Resolution单眼分辨率 2560x1440 Refresh Rate刷新率 90Hz (DisplayPort 1.4) FOV (HxV)视场角 170-degrees x unspecified (200-degrees diagonal) 170度/对角200度 Lens Type透镜类型 Custom Fresnel 定制菲涅尔 Lens Adjustment透镜调节 60mm to 73mm mechanical 60毫米-73毫米 机械调节 Sensors感应器 Accelerometer, Gyro Sensor, Magnetometer, Proximity Sensor Tracking Technology定位技术 6 DOF SteamVR 2.0 Room-Scale Tracking SteamVR2.0 大空间定位 Integrated Camera内置摄像头 None 无 Audio声音 Headset Jack, integrated microphone 耳机插孔,内置麦克风 Wireless?是否无线 No 否 HMD PortsHMD接口 1x proprietary (DisplayPort 1.4/USB 3.0)2x USB Type-C HMD Cable LengthHMD线长度 11 inches Dimensions (WxHxD)三维 11.5 x 3.75 x 4.5 inches (visor) / 292.1 × 95.3 x 114.3 mm Weight重量 1.1 pounds / 514g Warranty质保期 1 year 1年 去年我们测试过的5K+头显属于量产前的调试版。这一次,小派给我们寄来从量产生产线下来的消费版本。 让我们惊讶的是,与之前相比,唯一的直观变化是型号的更名,并且多了一个序列号贴纸。之前的量产前头显型号为P2,而这个新头显为5K。我们前后收到的这两个样本都没有任何5K+的标记。由此,我们推测小派并未停止基础5K的生产。在我们所测评过的VR头显中,5K+是最大只的。横向大约29.21厘米,9.5厘米高,最大宽度为11.4厘米。虽然听起来有点损,但是小派头显不论是戴在谁头上,看起来都很夸张。它的两端是突出的,这点让戴着的人看上去像头双髻鲨。当然,这款头显如此之大是有原因的。里面横放着2块带来200度视场角的大屏幕(Vive Pro的视场角为110度)。小派从未发布过头显屏幕的尺寸,但是从头显外观框架的尺寸,可以估计单个屏幕大致是5英寸长。除了尺寸之外,每个屏幕有2560x1440个像素点,双屏一共5120x1440个。小派称其为5K。 小派5K+头显采用的是定制LCD屏幕(CLPL)。这两块CLPL屏幕不会出现任何的重影或裂屏现象,但他们在色彩度上有欠缺。如果你需要的是OLED级别的色彩呈现,那么5K+不会太对你的胃口。然而,5K BE,小派头显的商用版,拥有OLED屏幕,同时也能实现同样的超大视场角。
来了解一下 外 媒深度评测的小派PIMAX吧 【转发VR新闻】外媒VRFocus在CES2019测评国产小派科技头显 Pimax 5K Plus Review: A Fresh Look at Ultrawide VR 小派5K+测评:重新看一次超大视场角VR头显 by Kevin Carbotte March 2, 2019 at 6:00 AM PIMAX 5K PLUS优势 正确设置后,视野清晰度高 视野范围 重量轻盈 开发团队积极提升软件 劣势 头箍 无耳机 价格 综合 小派5K+并不适合所有人。头显价格不低并且需要很多的调整来完成正确的设置。如果你处于VR入门级,建议暂缓入手高端头显。但如果你是VR老手,并且希望新奇独特的体验。小派可以提供的开阔视野的视觉体验会重燃你对VR的爱。 Pimax 5K Plus Specs 小派5K+参数 Display Type屏幕类型 Custom low persistence liquid display (CLPL) Display Size屏幕大小 Undisclosed 未涉及 Pixel Density像素密度 Undisclosed 未涉及 Per-Eye Resolution单眼分辨率 2560x1440 Refresh Rate刷新率 90Hz (DisplayPort 1.4) FOV (HxV)视场角 170-degrees x unspecified (200-degrees diagonal) 170度/对角200度 Lens Type透镜类型 Custom Fresnel 定制菲涅尔 Lens Adjustment透镜调节 60mm to 73mm mechanical 60毫米-73毫米 机械调节 Sensors感应器 Accelerometer, Gyro Sensor, Magnetometer, Proximity Sensor Tracking Technology定位技术 6 DOF SteamVR 2.0 Room-Scale Tracking SteamVR2.0 大空间定位 Integrated Camera内置摄像头 None 无 Audio声音 Headset Jack, integrated microphone 耳机插孔,内置麦克风 Wireless?是否无线 No 否 HMD PortsHMD接口 1x proprietary (DisplayPort 1.4/USB 3.0)2x USB Type-C HMD Cable LengthHMD线长度 11 inches Dimensions (WxHxD)三维 11.5 x 3.75 x 4.5 inches (visor) / 292.1 × 95.3 x 114.3 mm Weight重量 1.1 pounds / 514g Warranty质保期 1 year 1年 去年我们测试过的5K+头显属于量产前的调试版。这一次,小派给我们寄来从量产生产线下来的消费版本。 让我们惊讶的是,与之前相比,唯一的直观变化是型号的更名,并且多了一个序列号贴纸。之前的量产前头显型号为P2,而这个新头显为5K。我们前后收到的这两个样本都没有任何5K+的标记。由此,我们推测小派并未停止基础5K的生产。在我们所测评过的VR头显中,5K+是最大只的。横向大约29.21厘米,9.5厘米高,最大宽度为11.4厘米。虽然听起来有点损,但是小派头显不论是戴在谁头上,看起来都很夸张。它的两端是突出的,这点让戴着的人看上去像头双髻鲨。当然,这款头显如此之大是有原因的。里面横放着2块带来200度视场角的大屏幕(Vive Pro的视场角为110度)。小派从未发布过头显屏幕的尺寸,但是从头显外观框架的尺寸,可以估计单个屏幕大致是5英寸长。除了尺寸之外,每个屏幕有2560x1440个像素点,双屏一共5120x1440个。小派称其为5K。 小派5K+头显采用的是定制LCD屏幕(CLPL)。这两块CLPL屏幕不会出现任何的重影或裂屏现象,但他们在色彩度上有欠缺。如果你需要的是OLED级别的色彩呈现,那么5K+不会太对你的胃口。然而,5K BE,小派头显的商用版,拥有OLED屏幕,同时也能实现同样的超大视场角。
来了解一下 外 媒深度评测的小派PIMAX吧 【转发VR新闻】外媒VRFocus在CES2019测评国产小派科技头显 Pimax 5K Plus Review: A Fresh Look at Ultrawide VR 小派5K+测评:重新看一次超大视场角VR头显 by Kevin Carbotte March 2, 2019 at 6:00 AM PIMAX 5K PLUS优势 正确设置后,视野清晰度高 视野范围 重量轻盈 开发团队积极提升软件 劣势 头箍 无耳机 价格 综合 小派5K+并不适合所有人。头显价格不低并且需要很多的调整来完成正确的设置。如果你处于VR入门级,建议暂缓入手高端头显。但如果你是VR老手,并且希望新奇独特的体验。小派可以提供的开阔视野的视觉体验会重燃你对VR的爱。 Pimax 5K Plus Specs 小派5K+参数 Display Type屏幕类型 Custom low persistence liquid display (CLPL) Display Size屏幕大小 Undisclosed 未涉及 Pixel Density像素密度 Undisclosed 未涉及 Per-Eye Resolution单眼分辨率 2560x1440 Refresh Rate刷新率 90Hz (DisplayPort 1.4) FOV (HxV)视场角 170-degrees x unspecified (200-degrees diagonal) 170度/对角200度 Lens Type透镜类型 Custom Fresnel 定制菲涅尔 Lens Adjustment透镜调节 60mm to 73mm mechanical 60毫米-73毫米 机械调节 Sensors感应器 Accelerometer, Gyro Sensor, Magnetometer, Proximity Sensor Tracking Technology定位技术 6 DOF SteamVR 2.0 Room-Scale Tracking SteamVR2.0 大空间定位 Integrated Camera内置摄像头 None 无 Audio声音 Headset Jack, integrated microphone 耳机插孔,内置麦克风 Wireless?是否无线 No 否 HMD PortsHMD接口 1x proprietary (DisplayPort 1.4/USB 3.0)2x USB Type-C HMD Cable LengthHMD线长度 11 inches Dimensions (WxHxD)三维 11.5 x 3.75 x 4.5 inches (visor) / 292.1 × 95.3 x 114.3 mm Weight重量 1.1 pounds / 514g Warranty质保期 1 year 1年 去年我们测试过的5K+头显属于量产前的调试版。这一次,小派给我们寄来从量产生产线下来的消费版本。 让我们惊讶的是,与之前相比,唯一的直观变化是型号的更名,并且多了一个序列号贴纸。之前的量产前头显型号为P2,而这个新头显为5K。我们前后收到的这两个样本都没有任何5K+的标记。由此,我们推测小派并未停止基础5K的生产。在我们所测评过的VR头显中,5K+是最大只的。横向大约29.21厘米,9.5厘米高,最大宽度为11.4厘米。虽然听起来有点损,但是小派头显不论是戴在谁头上,看起来都很夸张。它的两端是突出的,这点让戴着的人看上去像头双髻鲨。当然,这款头显如此之大是有原因的。里面横放着2块带来200度视场角的大屏幕(Vive Pro的视场角为110度)。小派从未发布过头显屏幕的尺寸,但是从头显外观框架的尺寸,可以估计单个屏幕大致是5英寸长。除了尺寸之外,每个屏幕有2560x1440个像素点,双屏一共5120x1440个。小派称其为5K。 小派5K+头显采用的是定制LCD屏幕(CLPL)。这两块CLPL屏幕不会出现任何的重影或裂屏现象,但他们在色彩度上有欠缺。如果你需要的是OLED级别的色彩呈现,那么5K+不会太对你的胃口。然而,5K BE,小派头显的商用版,拥有OLED屏幕,同时也能实现同样的超大视场角。
来看看外 媒深度评测的小派PIMAX吧 【转发VR新闻】外媒VRFocus在CES2019测评国产小派科技头显 Pimax 5K Plus Review: A Fresh Look at Ultrawide VR 小派5K+测评:重新看一次超大视场角VR头显 by Kevin Carbotte March 2, 2019 at 6:00 AM PIMAX 5K PLUS优势 正确设置后,视野清晰度高 视野范围 重量轻盈 开发团队积极提升软件 劣势 头箍 无耳机 价格 综合 小派5K+并不适合所有人。头显价格不低并且需要很多的调整来完成正确的设置。如果你处于VR入门级,建议暂缓入手高端头显。但如果你是VR老手,并且希望新奇独特的体验。小派可以提供的开阔视野的视觉体验会重燃你对VR的爱。 Pimax 5K Plus Specs 小派5K+参数 Display Type屏幕类型 Custom low persistence liquid display (CLPL) Display Size屏幕大小 Undisclosed 未涉及 Pixel Density像素密度 Undisclosed 未涉及 Per-Eye Resolution单眼分辨率 2560x1440 Refresh Rate刷新率 90Hz (DisplayPort 1.4) FOV (HxV)视场角 170-degrees x unspecified (200-degrees diagonal) 170度/对角200度 Lens Type透镜类型 Custom Fresnel 定制菲涅尔 Lens Adjustment透镜调节 60mm to 73mm mechanical 60毫米-73毫米 机械调节 Sensors感应器 Accelerometer, Gyro Sensor, Magnetometer, Proximity Sensor Tracking Technology定位技术 6 DOF SteamVR 2.0 Room-Scale Tracking SteamVR2.0 大空间定位 Integrated Camera内置摄像头 None 无 Audio声音 Headset Jack, integrated microphone 耳机插孔,内置麦克风 Wireless?是否无线 No 否 HMD PortsHMD接口 1x proprietary (DisplayPort 1.4/USB 3.0)2x USB Type-C HMD Cable LengthHMD线长度 11 inches Dimensions (WxHxD)三维 11.5 x 3.75 x 4.5 inches (visor) / 292.1 × 95.3 x 114.3 mm Weight重量 1.1 pounds / 514g Warranty质保期 1 year 1年 去年我们测试过的5K+头显属于量产前的调试版。这一次,小派给我们寄来从量产生产线下来的消费版本。 让我们惊讶的是,与之前相比,唯一的直观变化是型号的更名,并且多了一个序列号贴纸。之前的量产前头显型号为P2,而这个新头显为5K。我们前后收到的这两个样本都没有任何5K+的标记。由此,我们推测小派并未停止基础5K的生产。在我们所测评过的VR头显中,5K+是最大只的。横向大约29.21厘米,9.5厘米高,最大宽度为11.4厘米。虽然听起来有点损,但是小派头显不论是戴在谁头上,看起来都很夸张。它的两端是突出的,这点让戴着的人看上去像头双髻鲨。当然,这款头显如此之大是有原因的。里面横放着2块带来200度视场角的大屏幕(Vive Pro的视场角为110度)。小派从未发布过头显屏幕的尺寸,但是从头显外观框架的尺寸,可以估计单个屏幕大致是5英寸长。除了尺寸之外,每个屏幕有2560x1440个像素点,双屏一共5120x1440个。小派称其为5K。 小派5K+头显采用的是定制LCD屏幕(CLPL)。这两块CLPL屏幕不会出现任何的重影或裂屏现象,但他们在色彩度上有欠缺。如果你需要的是OLED级别的色彩呈现,那么5K+不会太对你的胃口。然而,5K BE,小派头显的商用版,拥有OLED屏幕,同时也能实现同样的超大视场角。
来看看外 媒深度评测的小派PIMAX吧 【转发VR新闻】外媒VRFocus在CES2019测评国产小派科技头显 Pimax 5K Plus Review: A Fresh Look at Ultrawide VR 小派5K+测评:重新看一次超大视场角VR头显 by Kevin Carbotte March 2, 2019 at 6:00 AM PIMAX 5K PLUS优势 正确设置后,视野清晰度高 视野范围 重量轻盈 开发团队积极提升软件 劣势 头箍 无耳机 价格 综合 小派5K+并不适合所有人。头显价格不低并且需要很多的调整来完成正确的设置。如果你处于VR入门级,建议暂缓入手高端头显。但如果你是VR老手,并且希望新奇独特的体验。小派可以提供的开阔视野的视觉体验会重燃你对VR的爱。 Pimax 5K Plus Specs 小派5K+参数 Display Type屏幕类型 Custom low persistence liquid display (CLPL) Display Size屏幕大小 Undisclosed 未涉及 Pixel Density像素密度 Undisclosed 未涉及 Per-Eye Resolution单眼分辨率 2560x1440 Refresh Rate刷新率 90Hz (DisplayPort 1.4) FOV (HxV)视场角 170-degrees x unspecified (200-degrees diagonal) 170度/对角200度 Lens Type透镜类型 Custom Fresnel 定制菲涅尔 Lens Adjustment透镜调节 60mm to 73mm mechanical 60毫米-73毫米 机械调节 Sensors感应器 Accelerometer, Gyro Sensor, Magnetometer, Proximity Sensor Tracking Technology定位技术 6 DOF SteamVR 2.0 Room-Scale Tracking SteamVR2.0 大空间定位 Integrated Camera内置摄像头 None 无 Audio声音 Headset Jack, integrated microphone 耳机插孔,内置麦克风 Wireless?是否无线 No 否 HMD PortsHMD接口 1x proprietary (DisplayPort 1.4/USB 3.0)2x USB Type-C HMD Cable LengthHMD线长度 11 inches Dimensions (WxHxD)三维 11.5 x 3.75 x 4.5 inches (visor) / 292.1 × 95.3 x 114.3 mm Weight重量 1.1 pounds / 514g Warranty质保期 1 year 1年 去年我们测试过的5K+头显属于量产前的调试版。这一次,小派给我们寄来从量产生产线下来的消费版本。 让我们惊讶的是,与之前相比,唯一的直观变化是型号的更名,并且多了一个序列号贴纸。之前的量产前头显型号为P2,而这个新头显为5K。我们前后收到的这两个样本都没有任何5K+的标记。由此,我们推测小派并未停止基础5K的生产。在我们所测评过的VR头显中,5K+是最大只的。横向大约29.21厘米,9.5厘米高,最大宽度为11.4厘米。虽然听起来有点损,但是小派头显不论是戴在谁头上,看起来都很夸张。它的两端是突出的,这点让戴着的人看上去像头双髻鲨。当然,这款头显如此之大是有原因的。里面横放着2块带来200度视场角的大屏幕(Vive Pro的视场角为110度)。小派从未发布过头显屏幕的尺寸,但是从头显外观框架的尺寸,可以估计单个屏幕大致是5英寸长。除了尺寸之外,每个屏幕有2560x1440个像素点,双屏一共5120x1440个。小派称其为5K。 小派5K+头显采用的是定制LCD屏幕(CLPL)。这两块CLPL屏幕不会出现任何的重影或裂屏现象,但他们在色彩度上有欠缺。如果你需要的是OLED级别的色彩呈现,那么5K+不会太对你的胃口。然而,5K BE,小派头显的商用版,拥有OLED屏幕,同时也能实现同样的超大视场角。
荷兰小哥Nathie又更新了 这次是VR 手势追踪堆3D方块 这位荷兰小哥又又又又在家倒腾派家头显了和手势追踪模组了!了解一下.. 我是一名负责人的情报搬运工 哈哈哈哈哈, 早已被圈粉
荷兰小哥Nathie又更新了 这次是VR 手势追踪堆3D方块 这位荷兰小哥又又又又在家倒腾派家头显了和手势追踪模组了!了解一下.. 我是一名负责人的情报搬运工 哈哈哈哈哈, 早已被圈粉
荷兰小哥Nathie又更新了 这次是VR 手势追踪堆3D方块 这位荷兰小哥又又又又在家倒腾派家头显了和手势追踪模组了!了解一下.. 我是一名负责人的情报搬运工 哈哈哈哈哈, 早已被圈粉
【双语字幕】分享一个纽约大学的意大利小哥哥在家DIY VR头显的 【双语字幕】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意大利小哥哥简直太闲听,成天都在钻研手里的各种VR头显。这回他又开始捯饬,竟然把VIVE头箍用到PIMAX 5K+头显上。3D打印配件…大声说!我也想做科技宅呐!!
【双语字幕】分享一个纽约大学的意大利小哥哥在家DIY VR头显的 【双语字幕】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意大利小哥哥简直太闲听,成天都在钻研手里的各种VR头显。这回他又开始捯饬,竟然把VIVE头箍用到PIMAX 5K+头显上。3D打印配件…大声说!我也想做科技宅呐!!
【双语字幕】分享一个纽约大学的意大利小哥哥在家DIY VR头显的 【双语字幕】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意大利小哥哥简直太闲听,成天都在钻研手里的各种VR头显。这回他又开始捯饬,竟然把VIVE头箍用到PIMAX 5K+头显上。3D打印配件…大声说!我也想做科技宅呐!!
【双语字幕】分享一个纽约大学的意大利小哥哥在家DIY VR头显的 【双语字幕】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意大利小哥哥简直太闲听,成天都在钻研手里的各种VR头显。这回他又开始捯饬,竟然把VIVE头箍用到PIMAX 5K+头显上。3D打印配件…大声说!我也想做科技宅呐!!
【双语字幕】分享一个纽约大学的意大利小哥哥在家DIY VR头显的 【双语字幕】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意大利小哥哥简直太闲听,成天都在钻研手里的各种VR头显。这回他又开始捯饬,竟然把VIVE头箍用到PIMAX 5K+头显上。3D打印配件…大声说!我也想做科技宅呐!!
【双语字幕】分享一个纽约大学的意大利小哥哥在家DIY VR头显的 【双语字幕】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意大利小哥哥简直太闲听,成天都在钻研手里的各种VR头显。这回他又开始捯饬,竟然把VIVE头箍用到PIMAX 5K+头显上。3D打印配件…大声说!我也想做科技宅呐!!
【双语字幕】分享一个纽约大学的意大利小哥哥在家DIY VR头显的 【双语字幕】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意大利小哥哥简直太闲听,成天都在钻研手里的各种VR头显。这回他又开始捯饬,竟然把VIVE头箍用到PIMAX 5K+头显上。3D打印配件…大声说!我也想做科技宅呐!!
【双语字幕】分享一个纽约大学的意大利小哥哥在家DIY VR头显的 【双语字幕】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意大利小哥哥简直太闲听,成天都在钻研手里的各种VR头显。这回他又开始捯饬,竟然把VIVE头箍用到PIMAX 5K+头显上。3D打印配件…大声说!我也想做科技宅呐!!
【双语字幕】分享一个纽约大学的意大利小哥哥在家DIY VR头显的 【双语字幕】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意大利小哥哥简直太闲听,成天都在钻研手里的各种VR头显。这回他又开始捯饬,竟然把VIVE头箍用到PIMAX 5K+头显上。3D打印配件…大声说!我也想做科技宅呐!!
【双语字幕】分享一个在纽约大学的意大利小哥哥在家DIY VR头显的 【双语字幕】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意大利小哥哥简直太闲听,成天都在钻研手里的各种VR头显。这回他又开始捯饬,竟然把VIVE头箍用到PIMAX 5K+头显上。3D打印配件…大声说!我也想做科技宅呐!!
【双语字幕】分享一个纽约大学的意大利小哥哥在家DIY VR头显的 【双语字幕】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意大利小哥哥简直太闲听,成天都在钻研手里的各种VR头显。这回他又开始捯饬,竟然把VIVE头箍用到PIMAX 5K+头显上。3D打印配件…大声说!我也想做科技宅呐!!
【外媒干货】国外科技媒体CES2019 小派8K头显上手测评 扒了篇外国媒体UploadVR在CES2019对国产头显小派8K的上手测评 CES 2019: Playing Beat Saber On The Pimax 8K Is Pretty Amazing CES2019:小派8K玩节奏光剑 超赞by DAVID JAGNEAUX • JANUARY 9TH, 2019 David Jagneaux 2019年1月9日 在我的游戏当中,《节奏光剑》占比很大。如果看我们最近在Twitch上的直播,你也能发现一些《节奏光剑》的直播踪迹。每次玩到汗流浃背也是大家熟知不过的。本人很钟意这款游戏,但是,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发现一直以来都存在的一个问题—狭窄的视野。 现在,用诸如Rift, Vive, PSVR, Windows等等的头显玩《节奏光剑》,玩家视场角(FOV)被限制在了110度左右。这种感觉,就像是透过一个望远镜看世界。慢慢地,你习惯了,将就了这个狭窄视场。但是,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头显都无法满足覆盖人眼视觉范围的视场角。然而,头显新星小派8K填补了这个空缺,实现了200度的超大视场角,满足用户的需求。一经推出,就在全球VR界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节奏光剑》的玩家经常会碰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每次盯着正前方,迎战下一个将’飞’来的方块时,他会漏掉视野旁边出现的方块。在方块飞到面前时,(玩家手臂挥舞动作幅度较大,)有时剑会离开画面视野,也是一个问题。 但在用小派8K时,视野中,我不仅可以看到所有方块,还能更精准地“劈”到它们,完全不用担心有些方块会因为出现在视野之外而成为漏网之鱼。与此同时,游戏环境和游戏原本设置的“劈”方块后的“粒子爆裂效应”都可以更完整地被玩家观察到。对于那些从正面“飞”来的方块,配上小派头显提供的超大视场角(FOV),我可以完整地感受到它们从我的耳边擦过、肩旁略过。 第一次试戴小派8K头显是在2018年的CES上,整整一年前。那时候的试玩是TheBlu——一款在水下世界、很轻松、不要求太多身体移动的VR体验。那时候,我注意到了头显画面的一丝丝抖动、延迟问题。今年,基于我这次玩《节奏光剑》神级(高手级难度)体验,去年的问题似乎都已经解决了。 然而,去年玩TheBlu时存在的另一个问题,现在好像还是存在——边缘扭曲。这是出现在头显视野最边缘地带的画面扭曲。这种画面,与泳镜还没擦干水就戴上而形成的画面感觉很相似。除了那点不足,头显呈现出来的画面非常非常好。在Pitool上,可以对头显做很多设置。虽然在试戴时我没有做任何Pitool设置,但可以想象,根据个人要求做设置后,视觉呈现可以得到优化。画面里的物体有棱有角,分辨率很棒。虽然没有特意去找’沙窗效应’,但在像《节奏光剑》这样明亮、节奏快的游戏当中,我没有发现任何’纱窗’。 而且,头显感觉比去年更轻了。总体而言,体验感受很好。 试玩时,我用的是两个Vive手柄,没有发现任何定位问题。很期待即将发布的小派手柄,但这次,我没能使用原型手柄,就摸了摸而已。 这个月,我们会分享给大家更多小派5K+的细节,这款型号的头显相对8k 价格稍低、画质有所牺牲。但在此之前,请在下方留言告诉大家你对这次CES和小派展品的看法。 Tagged with: Beat Saber, CES, pimax, Pimax 8K
【外媒干货】国外科技媒体CES2019 小派8K头显上手测评 扒了篇外国媒体UploadVR在CES2019对国产头显小派8K的上手测评 CES 2019: Playing Beat Saber On The Pimax 8K Is Pretty Amazing CES2019:小派8K玩节奏光剑 超赞by DAVID JAGNEAUX • JANUARY 9TH, 2019 David Jagneaux 2019年1月9日 在我的游戏当中,《节奏光剑》占比很大。如果看我们最近在Twitch上的直播,你也能发现一些《节奏光剑》的直播踪迹。每次玩到汗流浃背也是大家熟知不过的。本人很钟意这款游戏,但是,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发现一直以来都存在的一个问题—狭窄的视野。 现在,用诸如Rift, Vive, PSVR, Windows等等的头显玩《节奏光剑》,玩家视场角(FOV)被限制在了110度左右。这种感觉,就像是透过一个望远镜看世界。慢慢地,你习惯了,将就了这个狭窄视场。但是,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头显都无法满足覆盖人眼视觉范围的视场角。然而,头显新星小派8K填补了这个空缺,实现了200度的超大视场角,满足用户的需求。一经推出,就在全球VR界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节奏光剑》的玩家经常会碰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每次盯着正前方,迎战下一个将’飞’来的方块时,他会漏掉视野旁边出现的方块。在方块飞到面前时,(玩家手臂挥舞动作幅度较大,)有时剑会离开画面视野,也是一个问题。 但在用小派8K时,视野中,我不仅可以看到所有方块,还能更精准地“劈”到它们,完全不用担心有些方块会因为出现在视野之外而成为漏网之鱼。与此同时,游戏环境和游戏原本设置的“劈”方块后的“粒子爆裂效应”都可以更完整地被玩家观察到。对于那些从正面“飞”来的方块,配上小派头显提供的超大视场角(FOV),我可以完整地感受到它们从我的耳边擦过、肩旁略过。 第一次试戴小派8K头显是在2018年的CES上,整整一年前。那时候的试玩是TheBlu——一款在水下世界、很轻松、不要求太多身体移动的VR体验。那时候,我注意到了头显画面的一丝丝抖动、延迟问题。今年,基于我这次玩《节奏光剑》神级(高手级难度)体验,去年的问题似乎都已经解决了。 然而,去年玩TheBlu时存在的另一个问题,现在好像还是存在——边缘扭曲。这是出现在头显视野最边缘地带的画面扭曲。这种画面,与泳镜还没擦干水就戴上而形成的画面感觉很相似。除了那点不足,头显呈现出来的画面非常非常好。在Pitool上,可以对头显做很多设置。虽然在试戴时我没有做任何Pitool设置,但可以想象,根据个人要求做设置后,视觉呈现可以得到优化。画面里的物体有棱有角,分辨率很棒。虽然没有特意去找’沙窗效应’,但在像《节奏光剑》这样明亮、节奏快的游戏当中,我没有发现任何’纱窗’。 而且,头显感觉比去年更轻了。总体而言,体验感受很好。 试玩时,我用的是两个Vive手柄,没有发现任何定位问题。很期待即将发布的小派手柄,但这次,我没能使用原型手柄,就摸了摸而已。 这个月,我们会分享给大家更多小派5K+的细节,这款型号的头显相对8k 价格稍低、画质有所牺牲。但在此之前,请在下方留言告诉大家你对这次CES和小派展品的看法。 Tagged with: Beat Saber, CES, pimax, Pimax 8K
【外媒干货】国外科技媒体CES2019 小派8K头显上手测评 扒了篇外国媒体UploadVR在CES2019对国产头显小派8K的上手测评 CES 2019: Playing Beat Saber On The Pimax 8K Is Pretty Amazing CES2019:小派8K玩节奏光剑 超赞by DAVID JAGNEAUX • JANUARY 9TH, 2019 David Jagneaux 2019年1月9日 在我的游戏当中,《节奏光剑》占比很大。如果看我们最近在Twitch上的直播,你也能发现一些《节奏光剑》的直播踪迹。每次玩到汗流浃背也是大家熟知不过的。本人很钟意这款游戏,但是,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发现一直以来都存在的一个问题—狭窄的视野。 现在,用诸如Rift, Vive, PSVR, Windows等等的头显玩《节奏光剑》,玩家视场角(FOV)被限制在了110度左右。这种感觉,就像是透过一个望远镜看世界。慢慢地,你习惯了,将就了这个狭窄视场。但是,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头显都无法满足覆盖人眼视觉范围的视场角。然而,头显新星小派8K填补了这个空缺,实现了200度的超大视场角,满足用户的需求。一经推出,就在全球VR界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节奏光剑》的玩家经常会碰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每次盯着正前方,迎战下一个将’飞’来的方块时,他会漏掉视野旁边出现的方块。在方块飞到面前时,(玩家手臂挥舞动作幅度较大,)有时剑会离开画面视野,也是一个问题。 但在用小派8K时,视野中,我不仅可以看到所有方块,还能更精准地“劈”到它们,完全不用担心有些方块会因为出现在视野之外而成为漏网之鱼。与此同时,游戏环境和游戏原本设置的“劈”方块后的“粒子爆裂效应”都可以更完整地被玩家观察到。对于那些从正面“飞”来的方块,配上小派头显提供的超大视场角(FOV),我可以完整地感受到它们从我的耳边擦过、肩旁略过。 第一次试戴小派8K头显是在2018年的CES上,整整一年前。那时候的试玩是TheBlu——一款在水下世界、很轻松、不要求太多身体移动的VR体验。那时候,我注意到了头显画面的一丝丝抖动、延迟问题。今年,基于我这次玩《节奏光剑》神级(高手级难度)体验,去年的问题似乎都已经解决了。 然而,去年玩TheBlu时存在的另一个问题,现在好像还是存在——边缘扭曲。这是出现在头显视野最边缘地带的画面扭曲。这种画面,与泳镜还没擦干水就戴上而形成的画面感觉很相似。除了那点不足,头显呈现出来的画面非常非常好。在Pitool上,可以对头显做很多设置。虽然在试戴时我没有做任何Pitool设置,但可以想象,根据个人要求做设置后,视觉呈现可以得到优化。画面里的物体有棱有角,分辨率很棒。虽然没有特意去找’沙窗效应’,但在像《节奏光剑》这样明亮、节奏快的游戏当中,我没有发现任何’纱窗’。 而且,头显感觉比去年更轻了。总体而言,体验感受很好。 试玩时,我用的是两个Vive手柄,没有发现任何定位问题。很期待即将发布的小派手柄,但这次,我没能使用原型手柄,就摸了摸而已。 这个月,我们会分享给大家更多小派5K+的细节,这款型号的头显相对8k 价格稍低、画质有所牺牲。但在此之前,请在下方留言告诉大家你对这次CES和小派展品的看法。 Tagged with: Beat Saber, CES, pimax, Pimax 8K
【外媒干货】国外科技媒体CES2019 小派8K头显上手测评 扒了篇外国媒体UploadVR在CES2019对国产头显小派8K的上手测评 CES 2019: Playing Beat Saber On The Pimax 8K Is Pretty Amazing CES2019:小派8K玩节奏光剑 超赞by DAVID JAGNEAUX • JANUARY 9TH, 2019 David Jagneaux 2019年1月9日 在我的游戏当中,《节奏光剑》占比很大。如果看我们最近在Twitch上的直播,你也能发现一些《节奏光剑》的直播踪迹。每次玩到汗流浃背也是大家熟知不过的。本人很钟意这款游戏,但是,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发现一直以来都存在的一个问题—狭窄的视野。 现在,用诸如Rift, Vive, PSVR, Windows等等的头显玩《节奏光剑》,玩家视场角(FOV)被限制在了110度左右。这种感觉,就像是透过一个望远镜看世界。慢慢地,你习惯了,将就了这个狭窄视场。但是,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头显都无法满足覆盖人眼视觉范围的视场角。然而,头显新星小派8K填补了这个空缺,实现了200度的超大视场角,满足用户的需求。一经推出,就在全球VR界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节奏光剑》的玩家经常会碰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每次盯着正前方,迎战下一个将’飞’来的方块时,他会漏掉视野旁边出现的方块。在方块飞到面前时,(玩家手臂挥舞动作幅度较大,)有时剑会离开画面视野,也是一个问题。 但在用小派8K时,视野中,我不仅可以看到所有方块,还能更精准地“劈”到它们,完全不用担心有些方块会因为出现在视野之外而成为漏网之鱼。与此同时,游戏环境和游戏原本设置的“劈”方块后的“粒子爆裂效应”都可以更完整地被玩家观察到。对于那些从正面“飞”来的方块,配上小派头显提供的超大视场角(FOV),我可以完整地感受到它们从我的耳边擦过、肩旁略过。 第一次试戴小派8K头显是在2018年的CES上,整整一年前。那时候的试玩是TheBlu——一款在水下世界、很轻松、不要求太多身体移动的VR体验。那时候,我注意到了头显画面的一丝丝抖动、延迟问题。今年,基于我这次玩《节奏光剑》神级(高手级难度)体验,去年的问题似乎都已经解决了。 然而,去年玩TheBlu时存在的另一个问题,现在好像还是存在——边缘扭曲。这是出现在头显视野最边缘地带的画面扭曲。这种画面,与泳镜还没擦干水就戴上而形成的画面感觉很相似。除了那点不足,头显呈现出来的画面非常非常好。在Pitool上,可以对头显做很多设置。虽然在试戴时我没有做任何Pitool设置,但可以想象,根据个人要求做设置后,视觉呈现可以得到优化。画面里的物体有棱有角,分辨率很棒。虽然没有特意去找’沙窗效应’,但在像《节奏光剑》这样明亮、节奏快的游戏当中,我没有发现任何’纱窗’。 而且,头显感觉比去年更轻了。总体而言,体验感受很好。 试玩时,我用的是两个Vive手柄,没有发现任何定位问题。很期待即将发布的小派手柄,但这次,我没能使用原型手柄,就摸了摸而已。 这个月,我们会分享给大家更多小派5K+的细节,这款型号的头显相对8k 价格稍低、画质有所牺牲。但在此之前,请在下方留言告诉大家你对这次CES和小派展品的看法。 Tagged with: Beat Saber, CES, pimax, Pimax 8K
【外媒干货】国外科技媒体CES2019 小派8K头显上手测评 扒了篇外国媒体UploadVR在CES2019对国产头显小派8K的上手测评 CES 2019: Playing Beat Saber On The Pimax 8K Is Pretty Amazing CES2019:小派8K玩节奏光剑 超赞by DAVID JAGNEAUX • JANUARY 9TH, 2019 David Jagneaux 2019年1月9日 在我的游戏当中,《节奏光剑》占比很大。如果看我们最近在Twitch上的直播,你也能发现一些《节奏光剑》的直播踪迹。每次玩到汗流浃背也是大家熟知不过的。本人很钟意这款游戏,但是,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发现一直以来都存在的一个问题—狭窄的视野。 现在,用诸如Rift, Vive, PSVR, Windows等等的头显玩《节奏光剑》,玩家视场角(FOV)被限制在了110度左右。这种感觉,就像是透过一个望远镜看世界。慢慢地,你习惯了,将就了这个狭窄视场。但是,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头显都无法满足覆盖人眼视觉范围的视场角。然而,头显新星小派8K填补了这个空缺,实现了200度的超大视场角,满足用户的需求。一经推出,就在全球VR界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节奏光剑》的玩家经常会碰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每次盯着正前方,迎战下一个将’飞’来的方块时,他会漏掉视野旁边出现的方块。在方块飞到面前时,(玩家手臂挥舞动作幅度较大,)有时剑会离开画面视野,也是一个问题。 但在用小派8K时,视野中,我不仅可以看到所有方块,还能更精准地“劈”到它们,完全不用担心有些方块会因为出现在视野之外而成为漏网之鱼。与此同时,游戏环境和游戏原本设置的“劈”方块后的“粒子爆裂效应”都可以更完整地被玩家观察到。对于那些从正面“飞”来的方块,配上小派头显提供的超大视场角(FOV),我可以完整地感受到它们从我的耳边擦过、肩旁略过。 第一次试戴小派8K头显是在2018年的CES上,整整一年前。那时候的试玩是TheBlu——一款在水下世界、很轻松、不要求太多身体移动的VR体验。那时候,我注意到了头显画面的一丝丝抖动、延迟问题。今年,基于我这次玩《节奏光剑》神级(高手级难度)体验,去年的问题似乎都已经解决了。 然而,去年玩TheBlu时存在的另一个问题,现在好像还是存在——边缘扭曲。这是出现在头显视野最边缘地带的画面扭曲。这种画面,与泳镜还没擦干水就戴上而形成的画面感觉很相似。除了那点不足,头显呈现出来的画面非常非常好。在Pitool上,可以对头显做很多设置。虽然在试戴时我没有做任何Pitool设置,但可以想象,根据个人要求做设置后,视觉呈现可以得到优化。画面里的物体有棱有角,分辨率很棒。虽然没有特意去找’沙窗效应’,但在像《节奏光剑》这样明亮、节奏快的游戏当中,我没有发现任何’纱窗’。 而且,头显感觉比去年更轻了。总体而言,体验感受很好。 试玩时,我用的是两个Vive手柄,没有发现任何定位问题。很期待即将发布的小派手柄,但这次,我没能使用原型手柄,就摸了摸而已。 这个月,我们会分享给大家更多小派5K+的细节,这款型号的头显相对8k 价格稍低、画质有所牺牲。但在此之前,请在下方留言告诉大家你对这次CES和小派展品的看法。 Tagged with: Beat Saber, CES, pimax, Pimax 8K
【外媒干货】国外科技媒体CES2019 小派8K头显上手测评 扒了篇外国媒体UploadVR在CES2019对国产头显小派8K的上手测评 CES 2019: Playing Beat Saber On The Pimax 8K Is Pretty Amazing CES2019:小派8K玩节奏光剑 超赞by DAVID JAGNEAUX • JANUARY 9TH, 2019 David Jagneaux 2019年1月9日 在我的游戏当中,《节奏光剑》占比很大。如果看我们最近在Twitch上的直播,你也能发现一些《节奏光剑》的直播踪迹。每次玩到汗流浃背也是大家熟知不过的。本人很钟意这款游戏,但是,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发现一直以来都存在的一个问题—狭窄的视野。 现在,用诸如Rift, Vive, PSVR, Windows等等的头显玩《节奏光剑》,玩家视场角(FOV)被限制在了110度左右。这种感觉,就像是透过一个望远镜看世界。慢慢地,你习惯了,将就了这个狭窄视场。但是,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头显都无法满足覆盖人眼视觉范围的视场角。然而,头显新星小派8K填补了这个空缺,实现了200度的超大视场角,满足用户的需求。一经推出,就在全球VR界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节奏光剑》的玩家经常会碰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每次盯着正前方,迎战下一个将’飞’来的方块时,他会漏掉视野旁边出现的方块。在方块飞到面前时,(玩家手臂挥舞动作幅度较大,)有时剑会离开画面视野,也是一个问题。 但在用小派8K时,视野中,我不仅可以看到所有方块,还能更精准地“劈”到它们,完全不用担心有些方块会因为出现在视野之外而成为漏网之鱼。与此同时,游戏环境和游戏原本设置的“劈”方块后的“粒子爆裂效应”都可以更完整地被玩家观察到。对于那些从正面“飞”来的方块,配上小派头显提供的超大视场角(FOV),我可以完整地感受到它们从我的耳边擦过、肩旁略过。 第一次试戴小派8K头显是在2018年的CES上,整整一年前。那时候的试玩是TheBlu——一款在水下世界、很轻松、不要求太多身体移动的VR体验。那时候,我注意到了头显画面的一丝丝抖动、延迟问题。今年,基于我这次玩《节奏光剑》神级(高手级难度)体验,去年的问题似乎都已经解决了。 然而,去年玩TheBlu时存在的另一个问题,现在好像还是存在——边缘扭曲。这是出现在头显视野最边缘地带的画面扭曲。这种画面,与泳镜还没擦干水就戴上而形成的画面感觉很相似。除了那点不足,头显呈现出来的画面非常非常好。在Pitool上,可以对头显做很多设置。虽然在试戴时我没有做任何Pitool设置,但可以想象,根据个人要求做设置后,视觉呈现可以得到优化。画面里的物体有棱有角,分辨率很棒。虽然没有特意去找’沙窗效应’,但在像《节奏光剑》这样明亮、节奏快的游戏当中,我没有发现任何’纱窗’。 而且,头显感觉比去年更轻了。总体而言,体验感受很好。 试玩时,我用的是两个Vive手柄,没有发现任何定位问题。很期待即将发布的小派手柄,但这次,我没能使用原型手柄,就摸了摸而已。 这个月,我们会分享给大家更多小派5K+的细节,这款型号的头显相对8k 价格稍低、画质有所牺牲。但在此之前,请在下方留言告诉大家你对这次CES和小派展品的看法。 Tagged with: Beat Saber, CES, pimax, Pimax 8K
【图文干货】小派5K+开箱测评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在一个十年难遇的大雪天拿到了我的小派5K+。 讲述一下我自己的背景.我经常使用Oculus Rift也有HTC Vive.尝试过Vive Pro. 我一般玩赛车游戏,也会玩Elite Dangerous.我的电脑配置:1080Ti OC版 2000Mhz+4770K(超频到4.3GHz) 太长不看系列一句话总结:绝对是最好的VR头盔(没试过小派8K产品)。如果你需要买一个VR头盔,那你没有必要去搜索别的产品。 到我收到快递的时候,一切都包裹得很好。里面没有东西掉出来,没有破损,镜面有点脏,有一些灰尘在上面,我需要仔细小心的清理掉灰尘。开始安装,在没有基站的情况下。连接好DP线、USB线和电源线。 头箍安装浪费了我一点时间但是并不困难,因为我用过HTC Vive所以我可以很轻松的找到如何对接,但是我设想如果是卡扣的话会更简单。 下载并安装Pitool 95版本出现了一个软件无法关闭的情况,重启大法以后解决了问题。 头盔会立马被识别当你打开Pitool,进入设置界面并取消勾选Pimax Home和Lighthouse定位功能。 打开SteamVR然后戴上头盔 唉呀妈呀,1212,震惊! 鲜艳的颜色,很好的黑度,超大的视场角,几乎不存在的纱窗效应(比Vive Pro好,只有当你很认真的去看的时候,你才能注意到) 我不懂别人对于颜色的讨论反正对于我来说,我没有看到颜色还原度问题。或许是Rift屏幕太辣鸡?(打趣)反正我是看不出有什么区别。(我家里也有OLED TV所以我可以说我对黑度还是满敏感的) 第一个测试的软件是虚拟桌面。 视场角的差别是很巨大的,我的Rift屏幕尺寸在虚拟桌面上看起来很秀珍。 文字阅读超级清晰可见,我没有发现佩戴5K+有任何问题在一整天的日常使用虚拟桌面的体验中。 和Rift相比5K+还是很吃显卡的,当然我想大家都知道。GPU的使用率很高即使是运行虚拟桌面,CPU在水冷的情况下50度运载。 我在虚拟桌面中进行了屏幕测试,检查有没有坏点。 我用了分辨率为3810*1080的RGB三原色纯色图,绿色和蓝色的非常好,红色场景下有一个坏点。我再次确认了一下,应该不是灰尘粒,因为它太小了不太可能是?我会继续测试看它到底是什么问题。 第二件事就是更改瞳距设置.因为我已经事先知道了我的瞳距所以这一步设置就异常简单,我非常喜欢瞳距设置界面,当你调整的时候你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你的瞳距数值。值得一提的是,滚轮的阻尼感和灵敏度还需要提高。 接着我又用头显看了几个4K电影,不得不说,我感觉我不需要再去看imax电影了。佩戴苹果Airpods看电影体验的确不怎么样这也让我更加需要小派DAS。 第二个测试的软件是神力科莎 因为我没有基站,所以先看了一下我的赛车回复。我再一次的被大的视场角给震撼到(很宽,我对视场角还是蛮敏感的,普通模式视场角已经让我完全沉浸到游戏中)就完全像坐在我自己的车里,这是我用Rift从没感受到的。用5K+玩神力科莎的表现都很棒。再一次强调一下,我没有发现颜色的问题。在“wide”模式下还可以保持70-75的帧数。在游戏中我也可以通过Pitool更改视场角。当视场角设置到普通的时候,帧数有少许的提升但是不是很多。当我降低阴影设置的时候,帧数有更多的提升,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但是总体来说很棒。 接着我的基站到了,基站的安装步骤和配对十分简单。(但是我发现当头盔关闭的时候,基站也会自动关闭) 当基站调试完成以后,我进入到了VIVE的教程,再一次被小派5K+给震惊到。 然后我测试了第三个游戏:节奏空间 运行无任何问题,但是我却认识到我有点不太喜欢vive手柄,有点重。我搞混了左右手并一直会误触到菜单键。我希望小派的手柄可别这样。貌似有一丢丢跑题,继续聊头盔。 我开始测试节奏空间,然后发现有些东西不太一样,对,视场角变大了。 小派的视场角是真大,斩开的正方体分离的更加清晰可见。让你从甩手腕变成了真的拔剑挥砍,你也确确实实的需要舞动你的手臂让你看起来真的像在“跳舞”而不是很木讷的在玩游戏。重申,颜色和黑度对我来说一切都很好。 有一个问题:黑色区域当你用眼睛盯着中间的时候。 我发现其他众筹用户也有反映着一个原因,所以我自己去深入挖掘了一下。我用我的rift玩节奏空间,我尝试用一个眼镜去玩然后看看rift的情况,惊奇的发现rift也有这个问题,但是为什么我们之前没有注意到呢?因为rift的视场角小,让我们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小派为了提高外围视场角,但是我觉得也应该注意内部视场角的问题。在大视场角的情况下,当你注意到你鼻子附近的显示区域时,这个问题会有点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翻阅论坛,然后我发现一个新加坡的朋友的解决方案给了我答案。换一个更薄的护垫海绵,当你眼睛离屏幕更近的时候,这个黑色区域就变得没那么明显了,玩节奏空间的游戏体验也得到了提高。这里建议小派出一个更薄的海绵护垫。 总的来说,我很喜欢小派头显,我的等待是值得的,我也推荐给大家。
【图文干货】小派5K+开箱测评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在一个十年难遇的大雪天拿到了我的小派5K+。 讲述一下我自己的背景.我经常使用Oculus Rift也有HTC Vive.尝试过Vive Pro. 我一般玩赛车游戏,也会玩Elite Dangerous.我的电脑配置:1080Ti OC版 2000Mhz+4770K(超频到4.3GHz) 太长不看系列一句话总结:绝对是最好的VR头盔(没试过小派8K产品)。如果你需要买一个VR头盔,那你没有必要去搜索别的产品。 到我收到快递的时候,一切都包裹得很好。里面没有东西掉出来,没有破损,镜面有点脏,有一些灰尘在上面,我需要仔细小心的清理掉灰尘。开始安装,在没有基站的情况下。连接好DP线、USB线和电源线。 头箍安装浪费了我一点时间但是并不困难,因为我用过HTC Vive所以我可以很轻松的找到如何对接,但是我设想如果是卡扣的话会更简单。 下载并安装Pitool 95版本出现了一个软件无法关闭的情况,重启大法以后解决了问题。 头盔会立马被识别当你打开Pitool,进入设置界面并取消勾选Pimax Home和Lighthouse定位功能。 打开SteamVR然后戴上头盔 唉呀妈呀,1212,震惊! 鲜艳的颜色,很好的黑度,超大的视场角,几乎不存在的纱窗效应(比Vive Pro好,只有当你很认真的去看的时候,你才能注意到) 我不懂别人对于颜色的讨论反正对于我来说,我没有看到颜色还原度问题。或许是Rift屏幕太辣鸡?(打趣)反正我是看不出有什么区别。(我家里也有OLED TV所以我可以说我对黑度还是满敏感的) 第一个测试的软件是虚拟桌面。 视场角的差别是很巨大的,我的Rift屏幕尺寸在虚拟桌面上看起来很秀珍。 文字阅读超级清晰可见,我没有发现佩戴5K+有任何问题在一整天的日常使用虚拟桌面的体验中。 和Rift相比5K+还是很吃显卡的,当然我想大家都知道。GPU的使用率很高即使是运行虚拟桌面,CPU在水冷的情况下50度运载。 我在虚拟桌面中进行了屏幕测试,检查有没有坏点。 我用了分辨率为3810*1080的RGB三原色纯色图,绿色和蓝色的非常好,红色场景下有一个坏点。我再次确认了一下,应该不是灰尘粒,因为它太小了不太可能是?我会继续测试看它到底是什么问题。 第二件事就是更改瞳距设置.因为我已经事先知道了我的瞳距所以这一步设置就异常简单,我非常喜欢瞳距设置界面,当你调整的时候你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你的瞳距数值。值得一提的是,滚轮的阻尼感和灵敏度还需要提高。 接着我又用头显看了几个4K电影,不得不说,我感觉我不需要再去看imax电影了。佩戴苹果Airpods看电影体验的确不怎么样这也让我更加需要小派DAS。 第二个测试的软件是神力科莎 因为我没有基站,所以先看了一下我的赛车回复。我再一次的被大的视场角给震撼到(很宽,我对视场角还是蛮敏感的,普通模式视场角已经让我完全沉浸到游戏中)就完全像坐在我自己的车里,这是我用Rift从没感受到的。用5K+玩神力科莎的表现都很棒。再一次强调一下,我没有发现颜色的问题。在“wide”模式下还可以保持70-75的帧数。在游戏中我也可以通过Pitool更改视场角。当视场角设置到普通的时候,帧数有少许的提升但是不是很多。当我降低阴影设置的时候,帧数有更多的提升,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但是总体来说很棒。 接着我的基站到了,基站的安装步骤和配对十分简单。(但是我发现当头盔关闭的时候,基站也会自动关闭) 当基站调试完成以后,我进入到了VIVE的教程,再一次被小派5K+给震惊到。 然后我测试了第三个游戏:节奏空间 运行无任何问题,但是我却认识到我有点不太喜欢vive手柄,有点重。我搞混了左右手并一直会误触到菜单键。我希望小派的手柄可别这样。貌似有一丢丢跑题,继续聊头盔。 我开始测试节奏空间,然后发现有些东西不太一样,对,视场角变大了。 小派的视场角是真大,斩开的正方体分离的更加清晰可见。让你从甩手腕变成了真的拔剑挥砍,你也确确实实的需要舞动你的手臂让你看起来真的像在“跳舞”而不是很木讷的在玩游戏。重申,颜色和黑度对我来说一切都很好。 有一个问题:黑色区域当你用眼睛盯着中间的时候。 我发现其他众筹用户也有反映着一个原因,所以我自己去深入挖掘了一下。我用我的rift玩节奏空间,我尝试用一个眼镜去玩然后看看rift的情况,惊奇的发现rift也有这个问题,但是为什么我们之前没有注意到呢?因为rift的视场角小,让我们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小派为了提高外围视场角,但是我觉得也应该注意内部视场角的问题。在大视场角的情况下,当你注意到你鼻子附近的显示区域时,这个问题会有点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翻阅论坛,然后我发现一个新加坡的朋友的解决方案给了我答案。换一个更薄的护垫海绵,当你眼睛离屏幕更近的时候,这个黑色区域就变得没那么明显了,玩节奏空间的游戏体验也得到了提高。这里建议小派出一个更薄的海绵护垫。 总的来说,我很喜欢小派头显,我的等待是值得的,我也推荐给大家。
【图文干货】小派5K+开箱测评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在一个十年难遇的大雪天拿到了我的小派5K+。 讲述一下我自己的背景.我经常使用Oculus Rift也有HTC Vive.尝试过Vive Pro. 我一般玩赛车游戏,也会玩Elite Dangerous.我的电脑配置:1080Ti OC版 2000Mhz+4770K(超频到4.3GHz) 太长不看系列一句话总结:绝对是最好的VR头盔(没试过小派8K产品)。如果你需要买一个VR头盔,那你没有必要去搜索别的产品。 到我收到快递的时候,一切都包裹得很好。里面没有东西掉出来,没有破损,镜面有点脏,有一些灰尘在上面,我需要仔细小心的清理掉灰尘。开始安装,在没有基站的情况下。连接好DP线、USB线和电源线。 头箍安装浪费了我一点时间但是并不困难,因为我用过HTC Vive所以我可以很轻松的找到如何对接,但是我设想如果是卡扣的话会更简单。 下载并安装Pitool 95版本出现了一个软件无法关闭的情况,重启大法以后解决了问题。 头盔会立马被识别当你打开Pitool,进入设置界面并取消勾选Pimax Home和Lighthouse定位功能。 打开SteamVR然后戴上头盔 唉呀妈呀,1212,震惊! 鲜艳的颜色,很好的黑度,超大的视场角,几乎不存在的纱窗效应(比Vive Pro好,只有当你很认真的去看的时候,你才能注意到) 我不懂别人对于颜色的讨论反正对于我来说,我没有看到颜色还原度问题。或许是Rift屏幕太辣鸡?(打趣)反正我是看不出有什么区别。(我家里也有OLED TV所以我可以说我对黑度还是满敏感的) 第一个测试的软件是虚拟桌面。 视场角的差别是很巨大的,我的Rift屏幕尺寸在虚拟桌面上看起来很秀珍。 文字阅读超级清晰可见,我没有发现佩戴5K+有任何问题在一整天的日常使用虚拟桌面的体验中。 和Rift相比5K+还是很吃显卡的,当然我想大家都知道。GPU的使用率很高即使是运行虚拟桌面,CPU在水冷的情况下50度运载。 我在虚拟桌面中进行了屏幕测试,检查有没有坏点。 我用了分辨率为3810*1080的RGB三原色纯色图,绿色和蓝色的非常好,红色场景下有一个坏点。我再次确认了一下,应该不是灰尘粒,因为它太小了不太可能是?我会继续测试看它到底是什么问题。 第二件事就是更改瞳距设置.因为我已经事先知道了我的瞳距所以这一步设置就异常简单,我非常喜欢瞳距设置界面,当你调整的时候你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你的瞳距数值。值得一提的是,滚轮的阻尼感和灵敏度还需要提高。 接着我又用头显看了几个4K电影,不得不说,我感觉我不需要再去看imax电影了。佩戴苹果Airpods看电影体验的确不怎么样这也让我更加需要小派DAS。 第二个测试的软件是神力科莎 因为我没有基站,所以先看了一下我的赛车回复。我再一次的被大的视场角给震撼到(很宽,我对视场角还是蛮敏感的,普通模式视场角已经让我完全沉浸到游戏中)就完全像坐在我自己的车里,这是我用Rift从没感受到的。用5K+玩神力科莎的表现都很棒。再一次强调一下,我没有发现颜色的问题。在“wide”模式下还可以保持70-75的帧数。在游戏中我也可以通过Pitool更改视场角。当视场角设置到普通的时候,帧数有少许的提升但是不是很多。当我降低阴影设置的时候,帧数有更多的提升,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但是总体来说很棒。 接着我的基站到了,基站的安装步骤和配对十分简单。(但是我发现当头盔关闭的时候,基站也会自动关闭) 当基站调试完成以后,我进入到了VIVE的教程,再一次被小派5K+给震惊到。 然后我测试了第三个游戏:节奏空间 运行无任何问题,但是我却认识到我有点不太喜欢vive手柄,有点重。我搞混了左右手并一直会误触到菜单键。我希望小派的手柄可别这样。貌似有一丢丢跑题,继续聊头盔。 我开始测试节奏空间,然后发现有些东西不太一样,对,视场角变大了。 小派的视场角是真大,斩开的正方体分离的更加清晰可见。让你从甩手腕变成了真的拔剑挥砍,你也确确实实的需要舞动你的手臂让你看起来真的像在“跳舞”而不是很木讷的在玩游戏。重申,颜色和黑度对我来说一切都很好。 有一个问题:黑色区域当你用眼睛盯着中间的时候。 我发现其他众筹用户也有反映着一个原因,所以我自己去深入挖掘了一下。我用我的rift玩节奏空间,我尝试用一个眼镜去玩然后看看rift的情况,惊奇的发现rift也有这个问题,但是为什么我们之前没有注意到呢?因为rift的视场角小,让我们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小派为了提高外围视场角,但是我觉得也应该注意内部视场角的问题。在大视场角的情况下,当你注意到你鼻子附近的显示区域时,这个问题会有点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翻阅论坛,然后我发现一个新加坡的朋友的解决方案给了我答案。换一个更薄的护垫海绵,当你眼睛离屏幕更近的时候,这个黑色区域就变得没那么明显了,玩节奏空间的游戏体验也得到了提高。这里建议小派出一个更薄的海绵护垫。 总的来说,我很喜欢小派头显,我的等待是值得的,我也推荐给大家。
老莱现场点评国产头显-拉斯维加斯CES2019 毒蛇还是毒舌,但蜻蜓队长怎么忘记自己的经典开场白了捏? 第一!绝对不意气用事!第二!绝对不漏判任何一件坏事!第三!绝对裁判的公正漂亮!裁判机器人蜻蜓队长前来进见!
老莱 现场点评国产头显-拉斯维加斯CES2019 毒蛇还是毒舌,但蜻蜓队长怎么忘记自己的经典开场白了捏? 第一!绝对不意气用事!第二!绝对不漏判任何一件坏事!第三!绝对裁判的公正漂亮!裁判机器人蜻蜓队长前来进见!
老莱现场点评国产头显-拉斯维加斯CES2019 毒蛇还是毒舌,但蜻蜓队长怎么忘记自己的经典开场白了捏? 第一!绝对不意气用事!第二!绝对不漏判任何一件坏事!第三!绝对裁判的公正漂亮!裁判机器人蜻蜓队长前来进见啦!
听说这次下了很多功夫?腾讯游戏做的还不错虽然说氪金,但我还是期待
再见 再见
人间不如意,我有空欢喜
楼下的彩铃妹子可能是吃错药了 楼下的彩铃妹子可能是吃错药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