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 ◆◆苏南◆◆
关注数: 6 粉丝数: 16 发帖数: 299 关注贴吧数: 2
太湖水位居高不下 江浙沪8000多船只大堵航 新华社杭州8月17日电(记者章苒) 受台风"莫拉克"影响,太湖水位创下十年来的新高,截止17日,浙北至江苏的主要水上航道已连续封航十二天,造成沿途8000多船舶堵航,已经影响到华东电网电煤运输以及苏南、上海等地的建材运输。       记者从湖州市水上调度中心了解到,7月29日以来,由于连续强降雨和台风"莫拉克"的影响,位于长兴-湖州-上海内河航线(长湖申线)上游的东、西苕溪水位全线上涨,与长湖申线航道相连的太湖水位也已连续20天超警戒水位,从8月6日8点起,水利部门相继关闭了长湖申线航道湖州船闸以及太湖环湖大堤和东、西苕溪沿线所有水闸,全航区实行水上交通管制。       湖州市港航管理局海事科科长周士泉说,实行封航以后,到17日为止长湖申线航道大约有8000多条运输船被堵,从湖州一直排到了江苏吴江,绵延40多公里,这是该航线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堵航。长湖申线封航不仅对吃、住都在船上的船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且直接导致大批建材无法通过该航区输入苏南、上海等地,直接影响到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据了解,目前太湖水位吴淞站点的水文数据是4米30,而根据水利调度的相关规定,水位降至3米80才可以恢复通航。湖州市水上调度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考虑到堵航时间过长对航运企业带来的严重影响,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恢复通航,但是由于近几日浙北地区还将有阴雨天气,太湖水位仍有可能继续上涨,何时放行船舶仍需综合各种条件科学研判,大规模堵航现象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
告全体苏锡常吧友书 苏锡常本来就是一家,文化相近地缘相亲人文相似,即使有矛盾也是兄弟之间的内部矛盾,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都可以摆到桌面来大家合理讨论;因为我们始终是一体的     我不希望看到有苏锡常吧友受人挑拨不断去和兄弟贴吧衅事,更不想看到部分外地马甲借用苏锡常人的名义来苏州吧闹事,闹来闹去,我们闹得鸡飞狗跳,结果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试问,在国内还有什么地方能比苏南地区彼此之间更为亲近更有认同感呢?就是因为外界有许多人害怕我们之间的团结会对他们的地位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会不遗余力地想要瓦解我们啊,而苏州作为苏锡常中的重要角色,更是被这些人当成了众矢之的!    苏南三市若联合的话,我们往东可以抗上海,往南则可以制浙江乃至广东及珠三角,往北甚至可以挥剑直指北京京畿地带,往西我们则基本上无可匹敌,那该是何等荣耀?但是苏南地区若分裂的话,则大家不过都只是受人剥削的可怜的”大钱包”而已,难道人家真正会重视我们苏锡常吗?到最后还不是把苏锡常当成是定期支票而已,而且我们做得越多,送出去的越多,会有人感谢我们吗?有人见过有谁感谢过我们吗?    两下比较,受挑拨的苏锡常吧友你们自己问问看自己,你是喜欢一辈子跟在人家后面做一条可怜的”应声虫”呢还是愿意和兄弟城市联合在一起唯我独尊呢?现在的局势很微妙,苏锡常是欧洲,而上海则是美国,我们只有联合组建”欧盟”才能和上海抗衡.目前苏锡常都市圈呼之欲出,苏锡常整合已经迫在眉睫,十一五规划里面已经明确苏锡常将会用5~10年时间通过轨道交通的方式将三市联合起来,苏州已经差不多要恢复动工了(总长560公里,共分11条路线),无锡和常州分别也有了自己的规划,可以说我们的光明就在前面;而现在同时也是那些外人最紧张的时候,所以他们会尽一切手段来破坏我们之间的默契,因为他们怕啊,怕我们会夺走他们的地位!    所以,我不希望在这关头就因为这些外人的几句挑拨之言就开始闹苏锡常内部不和.要不然最后吃亏的只是我们自己,等到我们真正兄弟反目的时候,当初这些花言巧语挑拨我们之间关系的人肯定会转过脸来大肆嘲笑我们,而在那时候,是没有后悔药可以买的;    古代有个故事,说一个国王临死前把三个孩子召集在一起让他们折箭,一支箭每个人很容易就被拗断了,结果国王将三支箭绑在一起,那样谁都无法把它折断,这个故事的意思想必在人文荟萃的苏锡常地区大家都应该清楚吧?现在,苏锡常就是那三支箭,是分开来被人逐个击破呢还是是合起来笑傲江湖呢,这一切全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回想当年,苏锡常地区在中国历史上都曾是多么显赫的地位?可现在呢?为什么我们现在会沦落成现在一个纯粹的”提款机”的角色?动不动就被那些愚昧的人嘲笑?大家想过原因没?    联合!只有联合!!才能让中央听到我们的声音,才能让中央重视我们的看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永远不会有错的,只有联合我们才能对中央施加更大的影响力,从而我们才能争得我们本就应该享有的地位和权益!     苏锡常地区历史上从来没当过应声虫,现在也不应该甘心只当应声虫!让我们为捍卫苏南地区的荣誉而团结在一起吧,向那些光会凭借政治地位压迫剥削我们的所谓”大城市”响亮得说”NO”!     要不然.......我们终身只能生活在他人的阴影之下,终身抬不起头来,永远只能是一个2线城市,永远被人瞧不起!你们甘心吗?                                                作者: 紫雨妖瞳 2005-11-23       
姚世彬为什么会是你 美坠机遇难中国人是苏州人 【龙虎网报道】“为什么会是你?我的六年同窗”   “姚世彬,1971年出生”,当这几个冷冰冰的字眼映入我眼帘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同名同姓,同年出生,真的是她吗———我中学六年的同学?昨天上午,当我连线几个中学好友后,才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在美国失事客机中遇难的中国公民姚世彬,正是我在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同班同学,后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就读的姚世彬。   最近连续看到中国人在美国发生意外的新闻,身为记者,说句实话,有时的确有些“疲劳”,然而,当这样的新闻发生在自己熟悉的人身上时,还是有一种冲击的感觉。真的是她?为什么会是她?她是那么优秀!   我跟姚世彬都是江苏省苏州中学毕业的,初中三年同班,高中后虽然不同班,但一直相互关注。印象中的姚世彬,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刚毅坚强。她曾经告诉我们,父母给她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她一直待人彬彬有礼,她也的确做到了。中学时,她是我们班级里的“笔记王”,因为她的笔记总是字迹清晰,抓住重点,一看就很明白。同班同学徐虹雯说,她有段时间身体不好在家休养,姚世彬每天放学后都是先到她家,把自己的笔记给她看,然后再骑车回家做功课。当时高考的压力那么大,姚世彬却一点不在意,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徐虹雯,一帮就是一个多月。
苏南一家村办集体企业董事长的自述 “发展要稳健 判断要准确”——苏南一家村办集体企业董事长的自述 新华网南京11月30日电(记者傅琰、郭奔胜)73岁的吴栋材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的支部书记和村办集体企业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眼下,钢铁企业普遍低迷,然而永钢集团订单应接不暇、开足马力在生产。这家村办钢铁企业何以在风暴中屹立不倒,其生意经又是什么?日前,吴栋材对记者如是说: “永联村创办实业是从1979年开始的,到1984年村里集中精力办起了小钢厂。眼下,永钢集团总资产300亿元;钢材产品20%外销,80%内销。 现在许多钢铁企业之所以面临困境,有的是因为盲目扩张,有的是因为管理不善,有的是因为进行金融投机,炒房、炒股或放高利贷,结果危机来了难以转身。而我们企业一直稳打稳扎,从来不说过头的话,不做过度的事。 在今年上半年,钢材价格在6000元左右时,我就告诉销售员,这不是什么好事,手上的存货要赶快销。为此,我们库里最多只存半个月的货。 今年以来,我们已销售245亿元的钢材,一笔死账都没有。不瞒你说,这主要因为我们和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经销商常年会有一部分保证金在我们账户上,我们扣除银行利息返还给他;通常他一个电话打过来,我们就出货。我们还在一些重点销售城市建有仓库,款到即可交货,对经销商很方便。最近一段时间,一些经销商还要主动赊销给我们企业。 说实话,市场经济中,企业生生死死是很正常的事情。无论是平常发展,还是遇到危机,企业主要还得靠自己。2002年之前,我们企业仅有轧钢,虽也想结构调整,进军其他领域,可是试来试去还是走不通,于是,我们上了炼钢项目。这样一来,从原材料到成品,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完整的生产链条,摆脱了困境,走向新生。
男孩不懂,女孩说分手是为了挽留 相爱的时候,女人会一次次地提出:我们分手吧!   男人只是本能的愤怒,他会猜疑她是不是因为另有新欢而背叛了他,他会气恼女人的绝情而大声呵斥她,在女人真正转身地那一刻,男人除了悲愤地看着她的背影离去而没有一句挽留!   女人一路上一直期待男人会跑上来,拉着她的手,挽留她,说声:宝贝,我爱你!别走!等到泪已尽,仍然听不到任何声响,爱情就这样夭折了!   男人怎懂女人?说分手只是为了被挽留!   每一次说分手,女人都会很害怕,怕你们会真的离去,每一次说分手,女人都很期待,期待你们的挽留,让她知道你在乎他,你舍不得她走,每一次说分手,女人都很无奈,你的一些微妙变化让她不再肯定你是否还那样爱她,所以她拿放弃做赌注,如果输了,只是你真的不够爱她!每一次当分手成了事实,女人会伤心欲绝,男人为什么不懂女人的心思?   女人说分手,只是真的爱你!只是太在乎你!只是你的一些微妙变化让女人恐慌!让女人心不安!只是女人想弄明白你是否还爱着她?   女人以为,爱情的迷茫不肯定会让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做好准备等待男人最糟糕的答案,女人以为爱情就象一个开关,啪地一声打开,啪地一声关闭,女人以为及时拨掉电源就可以幸免于毁灭,女人以为分手可以解决所有的困惑、痛苦、忧郁,女人以为缓慢的生长可以愈合此处的断裂,女人以为她说分手你会挽留她!   然而这都是只女人的一相情愿,多少此时的男人是默默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离去而没有挽留?女人的心凉了,为什么男人不懂女人的心思?   女人只有独自在黑夜中哼着悲曲,用泪水把心中的苦涩一遍遍洗刷……   你不够爱我   也许某一天   我想起你也是一件很远很远的事   那一天,在未来的未来   再远处,是衰老,更远处,是死亡!   近处是分手,其实是真的爱你,太害怕失去你!只是你永远不懂!还是不懂!   命中注定无法永远!
有叫好声有质疑声 代表委员激辩“京剧进课堂” 今年3月,京剧被列入中小学必修课。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叫好声,有质疑声,有调和声——京剧进中小学课堂,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出席全国两会的江苏代表和委员的激辩。 叫好:京剧是中华民族的DNA 支持者认为,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就应该从娃娃抓起。“京剧是民族的DNA。”全国政协委员、省作协副主席范小青说,京剧进校园有着极强的导向意义。近些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整个社会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文化,还是教育,强调学习西方者多,而重视弘扬传统者少。将传统文化中的标志性因素——作为国粹的京剧纳入教育体系之中,本身就标志着民族文化的自觉。 全国人大代表、泗洪县界集镇实验小学教师裴昌彩说,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对自己的国粹一无所知,这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振兴京剧”的口号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而要让京剧振兴繁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娃娃抓起,让京剧文化进校园、进教材,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喜欢京剧,让京剧的生存发展有一片肥沃的土地。 质疑:剥夺兴趣选择权? 而持异议者则认为,推广传统文化不该独尊京剧,更不该将过多带有特定时代背景的“样板戏”纳入其中。此外,也有人对京剧进课堂师资能否跟上、会否给孩子们增加负担、是否剥夺了孩子文化兴趣的选择权抱有疑虑。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旭东坦言:“我不是反对弘扬传统文化,而是对将文化传播,以行政指令性的方式推动表示质疑。文化传播具有个体性和差异性,应该尊重每个文化个体的选择权。”他说,传统文化的元素很多,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天赋特长,应因势利导,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京剧,可以通过办兴趣班的形式,让有兴趣、有条件的学生在课余学习提高,免得没有兴趣的学生和教师陪着受累,甚至硬着头皮错把京剧当歌曲唱。 “主管部门的用意当然是好的,但要考虑现实性。”全国政协委员、江苏大学副校长、博导宋余庆说,全国还有不少地方连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也没有达到,西部贫困地区有的学校没有合格的教师或校舍。在义务教育阶段提过高的要求,加入更多的教学内容,无疑需要纳税人付更多的钱,客观上会扩大义务教育上的贫富差距。 折衷:只要重滋养形式可多样 “京剧是国粹,融合了汉戏、徽戏等,还吸收了昆曲、梆子、秦腔以及诸多地方小调的精髓,是集大成之精华。在时下流行文化泛滥的关头,此举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评弹团团长助理盛小云对记者说,“要肯定京剧进课堂的积极意义,但推广传统文化不该独尊京剧。中国大地上许多地方剧种也是瑰宝,昆曲、越剧、川剧、秦腔、粤剧都很好。”她建议采取“1+N”的因地制宜的模式,“京剧为主,地方戏为辅”开设戏曲课,向全国中小学推广。 巧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在两会上也提交《关于进一步完善传统艺术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建议》认为,浙江是越剧的发源地,在浙江有几十万爱好者,在长三角地区有上千万的爱好者,江浙的课堂里应教授越剧。 “无论是京剧还是昆曲进课堂,都应重导向、重气韵、重滋养。”盛小云认为,重要的是文化的耳濡目染,让孩子们得到传统文化最好的滋养。 (沈峥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