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zizi1 coolzizi1
关注数: 14 粉丝数: 293 发帖数: 7,444 关注贴吧数: 18
黑色眼睛的天使 say goodbye ---陈绮贞的感伤歌词大汇集(不是很全 谁来拥抱我保护我 或是伤害我放弃我 其实你很悲伤.我亲爱的偏执狂 我的冬天 就要来了 我看不见 但是我全部记得 也许有一天你开始后悔 会不会 会不会 不愿放开手 不愿让你走 不远眼睁睁地看你走出我的生活 电影散场 静静生活 我要的不止是爱你而已,我要让所有虚伪的人都看清自己 我的玩具就是我自己 就像电影散场的时候, 刹那间,走失的人群 也许我真是傻得可以 竟然还不懂你的暗示 我还把我自己 当作是你最疼的孩子 离开你的我,无论再过多么久还是会寂寞 是什么在脑海挥之不去 是什么在黑夜扑朔迷离 音乐响起我一个人演出重复的舞曲 长长的时间的旅程充满太多未知的诱惑,数不清对你承诺过的一切还有多少没有实现过 谁能告诉我离开你的我会有多自由 也曾想过躲进别人温暖的怀中 可是这么一来就一点意义也没有 告诉我/你不是真的离开我/你也不愿这样的夜里/把难过留给我/告诉我/你不是真的离开我/你是要惩罚我的爱让你失去自由 如果你只是因为/只是因为/只是因为寂寞... 嫉妒你的快乐 它并不是因为我 真心退缩在黑暗角落 我流下了珍珠般的眼泪 想问你也问问自己是否还能回到从前 失去你 爱情只是抄袭 美丽会凋零 摊开你的手,让我死在你怀里 直到有一天 我失去了 太矛盾了 太狼狈了 眼泪掉下来了 小心不跌入你流失的回忆 为了不让你伤心伤了我的心 你下了一场雨,冲掉我说谎的能力 微笑和眼泪 是我最常有的表情 是你对我太放纵 害我学不会克制我自己 如果你还在坚持什么 如果你忍受不了寂寞 如果你厌倦了 你后悔了 假装我在你身后 我要收起天使般的笑容太甜蜜 用我邪恶的心自私地对待你 心中的一个结 紧紧的锁住我 微弱似风中不安感受 而你也早已不是你。 他这样覆盖了我的冬天, 他就要刺痛了我最敏锐...爱的幻觉 就让我用力砸碎轻声的诺言 拥抱瞬间 我被恐惧深深的囚禁 我没有勇气逃出去 我从你的话语之间才明白 你和我之间 失去了语言 失去了一字一句的空间 是我用真实的编造了谎言,也是我用残破的猜测这世界 就算全世界与我为敌,我还是要爱你 这个世界像蕾丝般柔软 在我送上我的空洞 到你华丽的大手之前 黑色眼睛的天使 say goodbye
【转载】 两世花 作者: 锦瑟无端 序章 我来到这个世界只是因为你   我一直认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   人们大都虚伪、功利、彷徨而自以为是。在我活在这个时代的二十年以来,没有出现过任何让我感动的歌,让我背诵的诗,让我爱的人。   这是一个缺乏美感的时代。   父亲总说我生错了时代。他说我应该生在一千年前,甚至更早的时代,每天拨弄着瑶琴,在家中安静地写词。   的确,我的性格不该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我冷漠、内向、安静,却并不凌厉。我过着一种甚至可以说是与世无争的日子。   也许这种性格和我的家境有关。我的家族很有钱,过度丰厚的物质条件让我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找不到什么可以为之拼搏的目标。于是我每天努力花钱,浑噩度日。   有钱人通常都比较有时间营造出自己的伤感并沉浸其中。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的母亲也是。在我四岁那年她爱上了一个高尔夫教练,并与之远走高飞,从此音讯全无。我常常怀疑她也许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但关于她的印象已经几乎没有,因此并不觉得怎么伤心。   从小我就在家安静地看书,我喜欢看那些关于过去了的时代的一切,我尤其喜欢一千八百年前,那个叫“三国”的时代。我觉得那个时代才是我应该属于的时代,那里有杜康,有五弦琴,有美丽的诗,动听的歌,那里有一群美丽的人,他们的命运如同流星。   八岁那年我看一本有插图的关于三国的书,我偶尔翻开一页,然后我的眼睛碰上画中人的眼睛。那双眼睛温和、坚定,而微微地带了些悲伤。我又看了看他的名字,他叫陆逊,这个名字美丽得如同白玉石柱上的图腾。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我要找的我爱的人。然后我忍不住哭了起来。   我从未遇到过如此无望的爱。如果我爱上的是一个住在对面街的男子,我可以耐心地等待长大,然后告诉他我爱他;如果他已经结婚,我就引诱他,把他抢过来;如果他比我还有钱,我就努力赚到和他一样多的钱,然后让他正视我;如果他成为了大明星,我就用钱去买他的电话号码他的地址他的一切资料,然后我要想方设法地让他爱上我。可是我爱上的是一个生于一千八百年前的男人,我除了哭,别的什么都不能做。   那一天晚上我在书房里哭了很久,哭得后来家里的仆佣都跑来看我。他们以为我生病了,就把我送进了医院。   医生给我吊了含镇定剂的针水,然后我渐渐睡去。我做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梦。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病房一片昏暗,只有月光从窗外漏入。我突然听见了很轻的脚步声,然后我看见一个女人,飘一般地来到了我的床前。   她穿一身黑色的衣服,她的容貌美丽得让人看不出年龄。她居然叫我的名字, 她说云影,我终于找到你了。   我惊讶地问:“你是谁?”   她说:“你现在不必知道,但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的。”   我说:“你来找我做什么?”   她说:“我等你,我还要等你十二年。”   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在做梦。这样想的时候,我便发现自己睡去了。第二天醒来时,我看见满室的阳光,床边站满了医生和护士。我想,昨晚的一切也许真的是梦境而已。   十二岁那一年,父亲开始赌博并迷上一切超自然的东西。他说他认识一个会算命的女人,关于他的一切,她说得准确得让人吃惊。也许是为了将我从书房里拉出来,他坚持带我去见她。   然后我就跟着他去了。在一栋很有些年头的小别墅里,我又一次看见那个女人。   她仍然是一身黑衣,眉目间有不属于这尘世的美丽。四年过去,我长高了许多,奇怪的是她的样子竟一点都没变。   她说云影,你来了。   父亲吃了一惊,父亲说我从未告诉过你但你是如何知道我女儿的名字。她只是淡淡地笑,并不说话。   父亲让她给我算命,她拉住我的手,说:“你的女儿会很长命。二十岁以后她会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二十四岁她会嫁给一个很爱她的男子,然后他们生三个孩子。二子一女。他们都有很不错的命运。”
论自杀——叔本华, 赫曼.赫塞 论自杀--------------------------------------------------------------------------------  据我所知,除了迷信一神论者,即犹太教徒外,没有人认为自杀是犯罪。尤其使人惊异的是:无论是在《旧约》里,还是在《新约》中,都找不到任何有关自杀的禁条来,或者是不赞成自杀的言论。于是,宗教教师不得已而判自杀为有罪的理由,建立在杜撰的哲学基础之上。然而,这些基础又是如此的荒诞不经,为用以掩盖其议论的弱点,就使用强硬措词,表示深恶痛绝的感慨。换句话说,对于自杀这样的事情,无须鸣鼓而攻之。所谓自杀,乃最怯懦的行为,唯有疯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或者对此加以同样无谓的言论,或使用无聊之词直指自杀为罪过。其实,人生在世,具有把握自己生命与肉体的权力,这是无可非议的事情。   如上所述,自杀已被认为是犯罪。尤其是在粗俗偏执的英格兰尤其如此。对于自杀而亡的人,使用了极不光彩的下葬仪式,而后还没收他的私人财产。正是有这种原由,所以当遇到自杀案件发生时,陪审官们几乎常常附以神经病犯罪的判决书。现在,请读者以自己道德上的情感来决定,自杀是否是犯罪的行为。试想,若有消息传来,说一个我们平素曾相识的人,犯杀人或盗窃罪,或有迫害或欺诈行为的罪过,那么我们定会对此人产生一种印象;与此相比较,当听说他自杀了,那你又会作何感想呢?对于前一个案件,你必有憎恶之情油然产生,且有极端的愤恨兴起,或高声大呼,认为必须对此作出处罚,应使之受到报应;在后一案件中,想你必会产生悲悯与同情之心,且会有较复杂的想法,对他的胆略表示赞同,但又不会在道德上对于他的罪恶行为表示出恶感。谁无相识?谁无朋友?谁无亲属?当他们以自由意志弃此尘寰之时,我们会对这样的行为心怀怨恨,如对待罪犯那样吗?不!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我认为,应该让各位牧师受质问并且必须加以说明,他们有什么权利上讲坛布道,或握笔以书,将我们所爱慕、所敬仰的人,对于他的行为坚持认为有罪。有什么权力拒绝自愿抛弃尘寰的人以礼葬呢,他们既无《圣经》上的证据可出示,而认为对自杀的判罪是正当的;亦无任何哲学上确凿的理论可持,因此,要知道,我们所要求的是争论,而绝不是允许他们用空言或妄语来进行搪塞。若刑法禁止自杀,那么这个理由,用在教堂就无效。并且此种禁条又是何等的滑稽。人自己既不畏死,又怕什么惩罚呢?若法律可罚试行自杀的人,则正好可以罚他缺乏技术而导致这种试行归于失败。   古人对于此事的见解则大不相同,普林尼①说过:“生命并非是令人快意的,我们不必费任何代价去延长它。无论什么人,必有一死,虽然他的生活充满着憎恨与罪恶。心境烦恼的人,有一个主要的救济,即大自然所授予人的最崇高的幸事适宜而死,此法的最佳之处,就是每个人都能利用它。”他又指出:“对于上帝来说,也并非能使一切事物都成为可能,因为他即使情愿去死,他也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在充满辛酸的人世间,死亡便是上帝给予人的最令人心满意足的恩赐。”在玛西里亚和科斯岛,那些为弃世而提出了正当理由的人,当地行政官便赐给他一杯毒汁,并且是当众进行的。在远古时代,有多少英雄豪杰和聪慧俊士都死于自愿。确实,亚里士多德曾宣称自杀是对国家的冒犯,尽管这不是对个人的冒犯,而亚里士多德派的斯托贝斯在他自己的诠释中是这样说的:“最不幸的善人和最幸运的恶人都应该了此一生。”“所以,他要择偶婚配、生儿育女、参与国家事务。而且一般说来,他还要行善并且维持其生命。可是,一旦必要,即当贫困向他袭来时,也就只能到墓穴里寻找自己的庇护所。”我们发现,斯多噶派学者事实上把自杀称赞为崇高和英雄般的行为壮举,这在他们的著作中俯拾皆是。首先是在塞尼加的著作中,对自杀极尽赞扬之辞。大家都知道,印度教徒们把自杀看作是一种宗教行为,尤其是孀妇自焚以殉夫;也有的是委身于主宰毗瑟拿的御车轮下;或者是在恒河里为鳄鱼所吞食;或者在神殿的圣水池中结束其一生,等等。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戏剧舞台上——这是生活的镜子。例如有一出著名的中国戏剧,名叫《赵氏孤儿》,该剧中的几乎所有的杰出人物都以自杀了结了一生,既没有哪怕是一点点的暗示,也没有任何可留给观众的、他们犯罪的印象。无独有偶的是,在我们的戏院里,还有一些如:《穆罕默德》中的主人公帕尔米拉、《玛利·斯图亚特》中的摩提墨尔,还有奥赛罗和迪尔茨克伯爵等等,都是自杀而亡的。难道说,哈姆雷特的独白是一个罪人的冥思苦想吗?他仅仅宣称了,如果我们必然受到戕害,那么,死去比留在这个人世间更可取,这就是真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