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处境
凡人处境
关注数: 0
粉丝数: 195
发帖数: 2,436
关注贴吧数: 43
萌新问个图样图森破的问题,关于指法位移 纯新人一个,自学,老是被这个问题困扰,在网上查了半天,用了各种各样的关键词搜,竟然没有一个人专门来讲讲这个问题,所以只好到这里问问。 小汤1、小汤2里边的大部分曲子,手指的位置基本是固定的,跑不齐就是左手5在do、左手1在so、右手1在do、右手5在so、左手5在fa、左手1在do、右手1在fa、右手5在do,只有个别曲子需要在某些小节换下手的位置,可是这么一换,我脑子里的指法就全乱了呀,网上说弹钢琴要坚持视奏,那么视奏的逻辑是先读谱,然后反映到手指去弹对应的键,这个过程需要在零点几秒的时间内一气呵成并且连贯下去,可是我基本只把上边说的那几个位置的手指和监盘的对应关系记住了,稍微一挪位置,脑子里就全乱了。。。 难道说,哪怕说整个5个手指向左或向右挪动1个、2个、3个等等位置产生的指法的新的对应关系也要背下来么?那我大概算了一下,一个手要背七套指法才能解决所有的挪动位置的问题,是这样么?问问大家
MLGB,威朗的电瓶也太烂了吧 去年6月26买的车,才跑了1万7,结果这两年天开始出现早上拧不着火的情况,去儿子店看,说是电瓶不行了,但是质保一年,已经过了质保期,换一个得两千多。。。 ****,我前边那个车,开到5万公里的的时候,电瓶才第一次罢工,这威朗的电瓶也太烂了吧。 各位亲,这个时间,这个里程,电瓶不行了正常不?如果不在儿子店换,在外头换,正常价格多钱?
这种是湘妃大家应该没异议吧,教科书级的
五千公里6.5 提车100天,五千来公里这个油耗,如何?没有上过高速,就是上下班。
这再能看出狮子型来,那就鬼了!
憨憨的狮子
侧脸狮子
换个材质
屁股翘得很
油焖狮子
香插
换个类型
包浆不错的小石狮子
欣赏
欣赏
欣赏 陕北炕头狮子
欣赏 陕北炕头狮子
欣赏 五官都看不清了
欣赏 五官都看不清了
欣赏 石狮子很活气
欣赏 石狮子很活气
欣赏 镶嵌在墙体里的狮子
欣赏 镶嵌在墙体里的狮子
欣赏 陕北狮子,石质比较奇特
欣赏 陕北狮子,石质比较奇特
欣赏 关中小萌狮
欣赏 关中小萌狮
欣赏 白皮石狮子
欣赏 白皮石狮子
欣赏 黝黑黝黑的包浆
欣赏 黝黑黝黑的包浆
欣赏 包浆很厚
欣赏 包浆很厚
欣赏 这种皮壳你们是否喜欢
欣赏 这种皮壳你们是否喜欢
欣赏 把玩狮子
欣赏 把玩狮子
欣赏 关中狮子
欣赏 关中狮子
欣赏 开脸很萌
欣赏 开脸很萌
欣赏 迷迷糊糊的,五官不清
欣赏 迷迷糊糊的,五官不清
那个叫什么“秋天的大连”的 @秋天的大连 把你自娱自乐、孤芳自赏的石头们都发到一个帖子里,别一块儿石头开个帖子。首页全是你的,还让不让别人玩儿了。。。
(转)老珠子心得体会 转 看到了大多吧友只是简单的发交流贴 所以把自己玩老珠的一些心得和大家交流分享下。 希望抛砖引玉,班门弄斧。希望更多的吧友能多发些收藏心得以及知识贴。首先声明,本人不是学术派,草根玩家一个。 不喜欢也不会夸夸其谈,说的云山雾罩。 说的大家看玩后,还是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本文是个人心得,文章内有不足欢迎大家指正。 1.老珠子传世看包浆,出土沁色 下面请大家看看带有沁色的珠子。 这就是珠子上的沁色,现在大家把这样的沁色,都叫为灰皮。老珠子上的风化纹。 风化纹,个人认为并不是风化所致, 而是长期的佩戴过程中,珠体和其它物品碰撞,而慢慢形成, 老玛瑙珠体上的风化纹,多呈现 鱼鳞纹 和马蹄纹。 顾名思义鱼鳞纹像鱼鳞那样半圆的纹路,马蹄纹像马蹄那样圆圆的纹路。 在30倍放大镜下,纹路周边多光滑自然。而造假用圆锥打上的纹路,周边有毛刺状,这个是鉴定法宝哦。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风化纹理也有包浆哦, 包浆和珠体上的一致这点大家仔细体会下。老珠子的剥皮 以下图一和图二是老珠子的风化与包浆细节。 图三是剥皮的老南红珠子,可以微距放大图片可以看见表面的新打磨痕迹。 有的老珠子表面伤痕太多,所以剥皮后,会卖个好价格。关于朱砂 很多人有误区,认为带有朱砂的珠子就是老珠子, 其实是错误的。 朱砂是有些玛瑙本身带有的,有些新珠子上也带有朱砂。 但是我认为,经过长时间的佩戴的老珠子,其朱砂会更美丽的呈现出来。 以下两颗是开门带有朱砂的老天珠,大家仔细体会起朱砂点的美丽。 从珠体内部开始向外,层层相环。 区别仿品用激光打上去,浮在皮壳上的朱砂。
说个题外话,向你们请教个事情 这种的石狮子,谁知道产地在哪儿?就是普通石头雕的狮子,但是做旧了,尤其是上了包浆,包浆做的很用心,拿在手上很润很滑溜。
为什么下的修改器用不成? 都显示的是“没有发现程序”,修改器把游戏主程序读不到,是灰的,用不成。这是为什么?
要证书没有,要紫光手电没有,但还是拿了,吃药没 逛古玩市场,在实体店买的,看着好像不假,不知道算不算吃药
商家说没证书,买的时候没紫光手电,是不是有点玄 在西安某古玩市场实体店买的,大家给看看多少钱不吃药,6.9克,雕工还凑活
没图你们估得出价不?在实体店看上一个吊坠,过来咨询一下价 在一家实体店看上了一个吊坠,问了下价好像要的也不高,我就是过来问问,看这种类型的大概在什么克价的价位 我就拿嘴描述一下吧,类似那种金包蜜,但是珀比较多,占90%,蜜比较少,只有云雾状的一小块儿,没有蜡。整体造型是个类似∮高音谱号的造型,又有点像蜡烛上火焰的造型,你们能想象一吧,7克多,不到8克 这种的克价大概多钱合适??? 谢谢了
请教一下,官网订的,到了之后需要当着快递开箱验货么? 这个在官网订的MINI2,快递送到了之后,需要跟在淘宝买东西到货的那样,当着快递员的面开箱验货么???
今儿个市场上卖核桃的怎么突然一下多了好多 周六,朱雀赶集走起,结果发现卖核桃的摊摊多了好多,而且大部分都是陌生面孔,奇怪了。结果跟一位和尚朋友谝了谝,才知道,这帮B捂货惜售,就等着年前抬价,你说他们贱不贱。。。
连菩提根都涨价了,什么世道。现在是不是冒出来替代品了? 一、我手上盘的去年五、六月份买的1.0的圆珠子108的串子,才25块钱,当时是北京的一个发货的商家跑到西安来,在我朋友店里发货,我就顺带批发价拿了一条,但是当时好像市场上零售也就60-80左右,因为这东西好像不太值钱,拿出去没得什么显摆的余地,所以我也就没当回事,结果前两天一个朋友说让我给捎带一条,结果到市场上一看,8X10的桶珠叫价都在150-200,晕了,涨得这么快?关键的问题是,这东西不是量大么,又不是多么稀罕的东西,涨个什么劲儿呢??? 二、现在在市场上看到的菩提根,怎么感觉怪怪的呢,我自己这串,非常瓷实,珠子都是那种不透明状的硬塑料质地,碰撞嗒嗒有声,手感很沉,但是现在市场上的珠子看着水透水透的,给人一种冬瓜瓤的感觉,拿在手上的手感也没有那么闷实厚重的感觉,是不是用的什么其它的原料冒充的???
关于开展“马料”品质优缺点及未来市场前景大讨论的通知~~~ “马达加斯加水冲玛瑙籽料”简称“马料”,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应该也就两三年的时间,我翻了下前边的帖子,那个“HI,欢迎来到本吧”发表于2013年2月18日,因此本吧应该也就创建于同日,感谢当年的那位朋友为广大马料爱好者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 我本人于去年年底左右闲逛到此吧,因爱好马料且吧主空缺,所以顺手申请了吧主至今。2013年度,因马料在市场上及玩家圈中尚属小众,所以本吧关注人数递增缓慢,2014年夏秋之际,我开始感觉吧友加盟本吧的速度暗暗提升,且玩家水平不断提高,可喜可贺。 为了充实本吧内容,吸引更多爱好者聚集于此,特安排此贴并置顶,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集中针对“马料的品质优劣”和“未来市场前景”两个主题展开百花齐放的大讨论,使得本帖成为本吧最具学术性的“干货”、“硬货”。 发帖要求: 一、想法和看法尽量简洁表述,并且划分成若干条,用1、2、3、4、5等数字排序。 二、希望不要跑题,讨论主题如上所述。 三、注意言语措辞,意见相左可以求同存异,避免争吵,禁止谩骂。 四、原创和转载均可。 五、内容优秀者,由我通知,在本吧随便发表三篇帖子,给与加精。 2014年10月10日
国庆节期间,十堰的绿松石国际城,休假么? 国庆节有事,跑不了多远出去玩,所以就想就近浪一浪算了,从西安过去到十堰全程高速才300公里,就想着去转转玩,但是不知道绿松石国际城那里是否营业,如果放假关门那就不去了。请十堰的绿松石朋友给说一下,谢谢了。
今儿个陕西三套绿松石的节目看了,那个碗,哈哈哈,笑死我了 这节目也太不严谨了吧,那个碗是出了名的标本,教科书级的吉尔森合成料,电视台竟然拿来当绿松石。。。起码把吧主请去当个技术顾问吧 看见那个碗,真的把我肚子都笑疼了
石佛寺淘和田玉心得体会一二三 因一个朋友仕途晋升道路上需要一些石头来打理半道儿上遇到的阎王和小鬼,所以受托最近抽空跑了趟石佛寺,我从西安过去的,走沪陕高速,350公里,开了整整5个小时,TMD怪不得古人都说逐鹿中原,这山区跟平原就是不一样啊,商洛到陕豫界经常限速60,我勒个去,这是走钟楼转盘呢吧,一进河南境内,一路140过去的,爽。 废话不多说,直接进主题 到石佛寺来淘玉,不要跟商家探讨四大料源的问题,因为这里只有俄料,别抬杠,我就是故意说的绝对了点,是的,海料、韩料肯定是有的,但是市场上的主流品种就是俄料,如果你一个劲儿地拿起这个问商家是不是海料,拿起那个装得好像很专业似的说这是韩料,只会让商家看低你、厌烦你、坑你宰你没商量,记住,料源的问题自己心里清楚就行了,这个不是讨价还价的谈资。 唯一值得跟商家扯的就是老坑料、新坑料的问题,也就是他们说的老料、新料的名词,并且这两个概念基本上就特指俄料,现在石佛寺的玉商把除和田籽料之外的一切玉料都一股脑归到俄料里边去了,也许可能他们的师傅就是这么教他们的;也许可能他们嫌解释起来麻烦,反正现在俄料价位涨的也够高了,说俄料不掉价;也许可能他们就是想给那些涉“市”不深的半瓶子玉商们先入为主地洗脑。 老料、新料还是比较好区分的,当然了它们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价位阶层,我只说个大概——看好了,这是最精华的地方——老料基本上都在克价100往上,至于是一百几、二百几、三百几,视大小、料型、白度、脂粉、雕工、密度而定,我为什么把密度放在最后呢,因为是老料哇,老料就是高密度的俗称,密度不够的混不进老料范畴里来,而我为什么不提油润呢?TMD俄料有个狗屁的油润,没有真正见过顶级和田籽料的玩友们就不要煞费苦心去给俄料寻找油润的标签了,那只是自我暗示罢了。 ——看好了,精华的地方又来了——新料不能高于克价100,这就是我的准则,新料即使料型再合手、白度再瞎眼、雕工再牛逼,也不能高于克价100,因为说句实在话,新料在我眼里就不配称为和田玉,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它混进了广义和田玉的圈子罢了。具体某一块东西是克价20呢还是克价80,这个根本没法一两句话说清楚,玩家们自己判断吧,至少你没吃多少药。当然了,对于一块100克重的东西来说,克价20和克价80最终掏的钱区别还是蛮大的,自己练眼力吧,没有别的捷径。 简单说下老料、新料的区别,——看好了,精华再次出现——老料看起来就像牛奶、像年糕、像冰激凌,要给人一种非常瓷实的感觉,新料看起来就像豆浆、像蜡烛、像奶昔圣代,给人一种松松垮垮很轻飘的感觉。老料基本上都是抛亚光,新料不敢抛亚光,好的料子自己会说话,抛亚光的老料看着都有一种紧致的感觉,那种独有的漫反射多看几遍就能烂熟于心了,新料一般要抛高光,为的就是通过作弊的方式增加油润度,让你看着感觉好像油性还不错,其实新料基本上上手肉眼就能看见结构,比较好判断。石佛寺这边的玉商虽然对料源问题比较反感和冷淡,但是对老料新料问题还是比较热心的,一般来说他们基本上都会说真话,因为说句实在话,老料新料实在是比较好区分的,他们睁着眼睛说瞎话还显得他们水平低,所以干脆对老料新料问题有啥说啥,开门见山。 (待续)
赶急送人,去市场上随便挖抓了一串,对这不太懂,大概多钱是合适的 好像雕的还行,核的品质不知道怎么样,拿来送人,你们看市场正常价位在多少?
仿古玉璧,黄口料,大家来评评
最近在货源地拿货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有这样一种相同的感觉? 最近在货源地拿货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有这样一种相同的感觉? 一句话概括:全TMD俄新坑料!!! 和田料,想都别想,这年头哪JB有和田的料让你买,海料、韩料特征又比较明显(我说的是大陆货,别拿极品料子来抬杠),所以,你一眼望去吧,铺天盖地的俄新坑料,垫个黑底的衬布,打个节能灯的白光,然后刷上一吨的油和腊,你就看吧,个个都羊脂白。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