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书未足 五书未足
关注数: 18 粉丝数: 172 发帖数: 1,873 关注贴吧数: 13
【诗词】神曲:这是一本中年读更容易理解的书 神曲(未知) 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我还是放弃了这本书 一开始我是抱着赎罪的目的去读的 因为最近有点糟糕 但是我逐渐发现这不是我这个年龄段所能理解的 从一开始“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就一直在劝退我 首先我拿到的这个朱维基的译本实在称不上佳作 神曲的格律是三行体,虽然翻译确实本来无法完全保留神韵,但还原度实在令人失望 其次真要读懂这首诗需要的知识储备实在太大,虽然注释详细但我还是要额外去了解故事里的历史人物,更别提还有更多宗教色彩浓厚的晦涩用词 最后其核心思想与我国传统道德观相悖 感受:先说但丁去地狱的动机吧你有没有体会过看着一个目标,觉得那里就是人生的终点,然后完成了这个目标之后,我们自己已经忘记了,立刻会想啊当时的我怎么那么焦虑,啊或者说当时的我好抑郁,啊真的没有必要啊,但回到过去已经不可能了,你已经忘记了过来的路了。 当你往前看的时候是一片幽暗的森林,你看不到出路在哪里,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我相信相信大家都有吧,我们从人生的角度来看,中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年轻的时候你有很多明确的终点在前面,找工作结婚生孩子,到了中年不管是好是坏,你是不是满意这些目标要么达成了,要么你心平气和的放弃了,之前的路消失了,但前面的路却看不到任何方向,简单来说人生的路是向下的,于是但丁下了地狱 罪恶感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比如欺骗,比如暴怒,比如霸凌,并不是我们有意要侵犯他人,我们更多的是无意识的,不但审视的在进行这些行为,我们以为剥削是鞭策,欺骗是权益,暴怒是抗争,霸凌是秩序。几乎所有人都需要等到某个幡然醒悟的时刻,才会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一个自己本来会厌恶的人,这是我们极端有限的意识,厌恶的人,这是我们极端有限的意识和极端复杂的生活之间的根本性矛盾。 从这个意义上讲,罪是人类生活的根本条件。 于是就引出了一个神曲里的一个经典问题,对地狱里罪人的道德判断。我们知道,但丁在地狱里面碰到了很多罪人,但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但丁的道德立场其实是非常微妙的,他很明确的同情了很多地狱里的罪人。比如第一个地方是在第五首诗里,但丁进入了地狱的第二层,这里是惩罚所有屈服于情欲的男女的地方。 在这里,但丁遇到了一对爱人,弗朗西斯和帕欧罗,他们在这里是因为通奸,弗朗西斯是一个贵族女孩,而他的父亲许配给了自己的政敌,但他爱上的是丈夫的弟弟。这对男女最终还是没有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而事发后,弗朗西斯愤怒的丈夫把两个人杀死在了房间里面,在书中听完分开思考陈述自己不幸的爱情之后,但丁因为同情昏厥了过去 从一个角度上来讲,这确实是一对通奸的男女,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弗朗西斯被安排了一桩包办婚姻,他本身就被剥夺了爱情的权利,他和帕欧罗确实是真爱。所以这对情侣值得同情吗? 这是一段神曲里面极有争议的片段。几百年来站在两派的读者几乎是同样多的,我们的重点并不是要讨论出轨是否合理,我想即使是同情这对情侣的人也会同意他们的行为是有罪的。但如果我们更深一层呢,人会不可避免地无法逃亡的走向罪过吗?我说的并不是违法犯罪的罪,而是出于自我谴责的罪。 说不可避免是因为本质上人是无知和无助的,无知是说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后果,无助是说人必须自己去面对这一切,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权力有地位,那些我们敬畏的偶像,那些我们觉得是像神一样的人,本质上他们都是无知和无助的。 神曲里对罪人产生的同情是基于这一点对人性的哲学拷问。人活在世界上是无助的,我们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人只要是个人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浑然不知。所以每个人的命运里面都有一种可能性,是变成自己曾经不耻甚至厌恶的人。 我并不想把青年和中年对立起来,青年和中年只是两个符号,青年代表对人生的理性想象,它是抽象的,热情的中年代表对人生的复杂和矛盾的彻底容纳,他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从纯粹到复杂是我们无可避免的命运,但当每个人走到了最过的那一步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尝试去离散的审视过去的每个行为,但我们发现过去的每一步就像河流里的水滴一样,我们说不清楚到底是哪一步让我们变成了一个罪人,这很悲凉的就是人的处境,一个个看起来无伤大雅的心安理得的行为,最后改造了我们。 最后虽然我们的生活是庸碌的,但每个时代都有一些极为敏感的灵魂,他们比别人更早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时代的问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探索了人性里面最精微最不可言说的部分,并且用自己的天分和汗水替我们找出了这些问题的轮廓。 他们是人类的镜子 期待下次,与你共赴文字的盛宴
神曲:这是一本中年读更容易理解的书 神曲(未知) 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我还是放弃了这本书 一开始我是抱着赎罪的目的去读的 因为最近有点糟糕 但是我逐渐发现这不是我这个年龄段所能理解的 从一开始“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就一直在劝退我 首先我拿到的这个朱维基的译本实在称不上佳作 神曲的格律是三行体,虽然翻译确实本来无法完全保留神韵,但还原度实在令人失望 其次真要读懂这首诗需要的知识储备实在太大,虽然注释详细但我还是要额外去了解故事里的历史人物,更别提还有更多宗教色彩浓厚的晦涩用词 最后其核心思想与我国传统道德观相悖 感受:先说但丁去地狱的动机吧你有没有体会过看着一个目标,觉得那里就是人生的终点,然后完成了这个目标之后,我们自己已经忘记了,立刻会想啊当时的我怎么那么焦虑,啊或者说当时的我好抑郁,啊真的没有必要啊,但回到过去已经不可能了,你已经忘记了过来的路了。 当你往前看的时候是一片幽暗的森林,你看不到出路在哪里,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我相信相信大家都有吧,我们从人生的角度来看,中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年轻的时候你有很多明确的终点在前面,找工作结婚生孩子,到了中年不管是好是坏,你是不是满意这些目标要么达成了,要么你心平气和的放弃了,之前的路消失了,但前面的路却看不到任何方向,简单来说人生的路是向下的,于是但丁下了地狱 罪恶感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比如欺骗,比如暴怒,比如霸凌,并不是我们有意要侵犯他人,我们更多的是无意识的,不但审视的在进行这些行为,我们以为剥削是鞭策,欺骗是权益,暴怒是抗争,霸凌是秩序。几乎所有人都需要等到某个幡然醒悟的时刻,才会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一个自己本来会厌恶的人,这是我们极端有限的意识,厌恶的人,这是我们极端有限的意识和极端复杂的生活之间的根本性矛盾。 从这个意义上讲,罪是人类生活的根本条件。 于是就引出了一个神曲里的一个经典问题,对地狱里罪人的道德判断。我们知道,但丁在地狱里面碰到了很多罪人,但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但丁的道德立场其实是非常微妙的,他很明确的同情了很多地狱里的罪人。比如第一个地方是在第五首诗里,但丁进入了地狱的第二层,这里是惩罚所有屈服于情欲的男女的地方。 在这里,但丁遇到了一对爱人,弗朗西斯和帕欧罗,他们在这里是因为通奸,弗朗西斯是一个贵族女孩,而他的父亲许配给了自己的政敌,但他爱上的是丈夫的弟弟。这对男女最终还是没有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而事发后,弗朗西斯愤怒的丈夫把两个人杀死在了房间里面,在书中听完分开思考陈述自己不幸的爱情之后,但丁因为同情昏厥了过去 从一个角度上来讲,这确实是一对通奸的男女,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弗朗西斯被安排了一桩包办婚姻,他本身就被剥夺了爱情的权利,他和帕欧罗确实是真爱。所以这对情侣值得同情吗? 这是一段神曲里面极有争议的片段。几百年来站在两派的读者几乎是同样多的,我们的重点并不是要讨论出轨是否合理,我想即使是同情这对情侣的人也会同意他们的行为是有罪的。但如果我们更深一层呢,人会不可避免地无法逃亡的走向罪过吗?我说的并不是违法犯罪的罪,而是出于自我谴责的罪。 说不可避免是因为本质上人是无知和无助的,无知是说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后果,无助是说人必须自己去面对这一切,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权力有地位,那些我们敬畏的偶像,那些我们觉得是像神一样的人,本质上他们都是无知和无助的。 神曲里对罪人产生的同情是基于这一点对人性的哲学拷问。人活在世界上是无助的,我们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人只要是个人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浑然不知。所以每个人的命运里面都有一种可能性,是变成自己曾经不耻甚至厌恶的人。 我并不想把青年和中年对立起来,青年和中年只是两个符号,青年代表对人生的理性想象,它是抽象的,热情的中年代表对人生的复杂和矛盾的彻底容纳,他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从纯粹到复杂是我们无可避免的命运,但当每个人走到了最过的那一步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尝试去离散的审视过去的每个行为,但我们发现过去的每一步就像河流里的水滴一样,我们说不清楚到底是哪一步让我们变成了一个罪人,这很悲凉的就是人的处境,一个个看起来无伤大雅的心安理得的行为,最后改造了我们。 最后虽然我们的生活是庸碌的,但每个时代都有一些极为敏感的灵魂,他们比别人更早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时代的问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探索了人性里面最精微最不可言说的部分,并且用自己的天分和汗水替我们找出了这些问题的轮廓。 他们是人类的镜子 期待下次,与你共赴文字的盛宴
复制粘贴应该都收入到我的麾下 屋内,一片冷寂。 宽大的餐桌上摆着丰盛又不失格调的晚餐。四角还点着蜡烛,但早已燃到尽头,扑棱扑棱,就快要灭了。不远处阳台的躺椅上躺着一位少女。 她半睁着眼,静静的看着远处城市的星火点点。好似是注意到什么,忽的,她看了看时间。 23:32 。 少女的眼不由黯淡了几分。她掏出手机,拨通电话。 嘟嘟嘟。 “喂?爱音?不是叫你不要打电话过来吗?都说了今晚有重要的合作要谈。”电话那头传来不耐烦的女声。 “合作?是跟丰川祥子谈的吗?” 名为爱音的少女又道,语气中压抑着几分寒意,好似海面上露出的冰。 那头迟疑了几分,但又发出几声冷笑。“呵呵,千早爱音,注意你的身份!这不是你该问的事情! ” 嗯,我知道了。 爱音一边笑着,一边走向一旁的抽屉。从里边拿出几根蜡烛替换掉餐桌上那几根快要熄灭的蜡烛。然后自己坐上了餐桌的椅子,为自己倒了一杯红酒 。屋内 扑通,一把安眠药放进了酒杯中。爱音毫不在意 。她施施然对着空无一人的对面举杯,然后细细品味杯中红酒。 "..即便如此,我还是爱你...” “...再见了,soyorin...” 长崎素世一脸寒霜的来到别墅门口。 咔哒,掏出钥匙打开房门。 见到爱音坐在餐桌前的背影,心中的寒意早就抑 制不住。 “爱音,你知道我今天是多重要的合作吗?要是合作出了问题,你来负责?” “早就叫你不要在我工作的时候打电话过来!” “ 回话!” “我叫你回话,你耳朵是聋了吗?”“等等!这是...烛光晚餐.. ” 素世猛然噎住,因为她想起,爱音每年都会摆上一桌晚餐,庆祝她们结婚几周年,而今天正好是三周年。 她眼中的冰寒稍稍回暖。 “这种不重要的事情,以后大可不必。” “嗯?你怎么了?” 这时,她终于发现不对劲了,用手摸了摸眼前的女人。 冰寒刺骨。素世眼眸猛然收缩。 心脏逐渐感受到了一丝极致的疼痛。 “爱音,你别吓我呀!” “对不起,我刚刚不应该那么说你...“你想要和我吃烛光晚餐?好,我陪你...我每年都会陪你!” 素世忽然跪在椅子面前,抱住爱音。 “你说话好不好?” “我知道你一定在生我的气对不对?” “我跟那个丰川祥子真的没有什么的!今天真的是有一个重要的合作...我喜欢的是你呀!我没有把你当成替代品!” “不要再吓我了,我什么都答应你...你想要什么 ?长崎会社和丰川集团的合作我不要了...你说过想和我约会的。我们明天...不,现在就可以,我立刻让人去办...” “只要...只要你...回一句话。” “爱音,我求你了!!!” 一滴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眼角滑落,滴在光洁的地 板上。但任凭她怎么呼喊,都没有能唤回怀中永远沉睡的女人。
【活动】局外人(4.5/5) 《局外人》(4.5/5) 可是我看到默尔索的时候的感觉就是“天呐,这简直就是我!”我爷爷走的时候我的反应就跟他差不多,也许确实有难过,但是当时又热又累完全盖过了悲伤,而且周围人甚至一些跟她关系 不是很好的人都苦的撕心裂肺,让我感觉非常不自在,各种仪式我既觉得毫无意义又一直在想怎么样让我显得正常融入到这种悲伤的氛围中 默尔索从一开始就认清了社会和世界的荒诞、虚伪、麻木。他选择了用沉默、无所谓、藐视的态度 对这本书有一个重要的理解点:燥热。全书自始至终都在营造一种燥热的气氛:母亲葬礼时酷热的天气、开枪杀人时刺目的阳光、开庭审判时闷热的环境……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某些荒诞的的东西在躁动……而唯独在默尔索临刑前,在经历一番嘶吼和挣扎后,夏夜的清凉和静谧终于涌上了心田,那一刻有什么东西破碎了,一下擦除了此前所有的模糊和混乱…… 默尔索这个形象的,他的内心不冷漠,他能在窗边看上一整天的街道,能在监狱里一点点回想起各种生活中的要素,他让我觉得他是非常热爱生活的。他与生活无时无刻不连接着,他的注意力全部都在此时此刻的生活上,因此他对母亲的爱并没有带来悲伤,母亲死了,就是这样,他完完全全地接受了这个事实,然后继续过他的生活。 他表面的冷漠最终却是一种爱,即使世界这样荒诞,他还是热爱他的生活 加缪这样评价他塑造的默尔索:"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