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修💯🍒 dreamsbond
两个人能一直在一起生活下去其实就是一种幸福,他们并不一定要结婚或者彼此相爱。
关注数: 32 粉丝数: 272 发帖数: 11,532 关注贴吧数: 15
老宁粉为宁说两句吧~~人气都快被楚天给败光了~~ 话还是要从邓亚萍说起,邓亚萍全盛时期有一个主要对手叫小山智利,这里不过多介绍了。张怡宁是因为打法与小山智利相似,才被招进二队当陪练的。这里说明一下,当陪练并不代表人不行,反而要看到“打法像小山智利”。举个例子,某人因为“打法像马龙”而被招进国家队当陪练模仿马龙,是不是说明这个人的基础能力还算不错? 张怡宁在队里总是不苟言笑,一副苦瓜脸,嘴角总是耷拉着,好像稍微一挤兑就能哭出来的感觉,平时也不怎么说话,不练球的时候手里总是拿个搪瓷茶缸子,教练员们都说她的作风像“老干部”,就私底下给取了外号。 据李隼介绍说,小队员平时训练比赛的时候都不敢赢老队员的(可见当时队里“论资排辈”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但是张怡宁不管,该赢就赢。 我是82年生人,89年开始跟着家里人在电视上看乒乓球比赛(89年开始看球的人真的好可怜)。第一次看到张怡宁的时候其实不怎么喜欢她,理由很简单,就是那个苦瓜脸。她从来都不笑,输球不笑,赢球也不笑。是的,我看到过张怡宁输球,但真的很少。张怡宁应该是比较怕伊藤这样的暴力输出型的打法。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力量能够超过王楠、并且整体水平还能过得去的女选手,好像也就那么一两个。 我开始喜欢看张怡宁的比赛了,理由很简单,谁愿意看中国队输球的比赛呢?看张怡宁比赛,从不提心吊胆,因为她真的很少输球。加上以前那个年代,电视转播非常少,当你能在电视上看到乒乓球比赛的时候,基本都是8强赛了。简言之,张怡宁就算是输球,我们也看不到过程,我们只能看到她赢球。04年奥运会夺冠,她终于笑了,然后我就哭了:这姑娘,笑起来还不如不笑呢。 张怡宁真的很少输球,06-07年她技改的时候也很少输外战,至少没输给过外国血统的人。世界排名那里有个梗,说老张没有世界排名,其实当时很多中国优秀的孩子都是这样,为了进入世界排名需要故意输上几局,以满足ITTF进入排名需要五胜五负的条件。只不过老张这人比较轴,不愿意故意输球罢了。 至于“鞋底”那件事,我觉得肯定是有影响的,教练能单独拿出来说,说明还是非常重要的。记得有一次讨论“护边为什么贴半条”的时候,有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跟我说“运动员手感非常敏锐地,半条护边0.01克的差别运动员都能识别出来。”至于结论,我不评价,只记得那场比赛赢得很简单,主动进攻只得了3-4分,幸亏是没有输掉。不然肯定会被那些“唯成绩论、唯金牌论”的NT粉们抓住不放地攻击。 关于演技,没啥好说的,又不是演员,让分给你点面子,分给你就得了,管我怎么让呢。 关于退役,“打比赛都不怎么出汗”、“大满贯都拿了两轮了”,是老张上节目的时候自己说的。对此我只能说,老张的追求也就到这了。说到这分享个段子,当年杨影问李隼:“李指导你觉得世界冠军拿一个和拿两个有区别吗?”李隼眼珠一转,立刻跑去跟王楠说:“王楠你机会来了,杨影不想打了”。说这个段子只想表达一个观点:“当我不在乎了以后,冠军又算什么?” 我个人觉得,运动员早点退役开启新生活其实不是一件坏事,毕竟乒乓球不是生活的全部,难道非要等四五十岁后退役,进入别的领域当小弟从头打拼么?不进入别的领域?那如何讨生活呢?至于成绩,自己满足就好了。 转眼至今,老张退役也十年了,在我心中,她永远是那个不苟言笑的冷面杀神,是胜利的保证,是升国旗、奏国歌的钥匙,是中国女乒历史上一代伟大的运动员。 老张有19个世界冠军,那些说老张不行的人,你考过一次全校第一么?
有人说中国队发球斜抛是起源于马龙,我来对线一下。 所谓的斜抛,我认为一般就是指回抛,即:在球桌中线抛球,然后在桌角击发的现象。我们在抨击回抛的时候,首先应该知道为什么要禁止回抛球。 禁止回抛主要是为了杜绝“合力”发球。规范抛物线角度是比较有效的做法,抛物线角度足够小,就可以保证球在击发时,球拍仅仅作用于抵抗球下落时的自身重力,而没有其他的横向力,这样一来,也就无法构成所谓的“合力发球”了。 至于合力发球,我觉得可以说说一大批以勾手发球为主的运动员,我们都知道,横拍勾手发球通常不使用手腕动作来摩擦球,完全靠身体的转动带动手臂来摩擦,这些人的回抛是为了在抛球时给球一个抛向身体的力,并且让这个力与身体转动的力还有挥拍的力和在一起,造成一个更转的发球,并以此牟利。这种行为就是恶劣的了。 顺便再说说抛高。 抛高16cm,是为了让接发球人能够看请球,同时让发球人的非持拍手从球和球网中间移开所给出的“最小临界值”,虽然这个16cm是基于什么标准制定出来的我并不知道,但我认为一定不是拍脑门想出来的。也就是说,理论上只要抛高够16cm,那么发球人托着球的这个手及手臂应该是有足够的时间从球和球网中间拿开的。如果没有及时拿开,甚至造成对手无法看见球板与球接触瞬间的“遮挡”都应该视为是故意的,甚至是恶意的。 至于人们常提到的,伊藤的肩部遮挡和马龙的脸部遮挡,我觉得应该分为两种情况来看: 先说伊藤,伊藤的肩部遮挡主要存在于勾手发球的时候,前面说了横拍勾手发球想要发转要依靠身体的转动,身体的过度转动从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肩部遮挡,从生理结构和力学原理上来讲这是正常的,但不是不可避免的,这方面我个人觉得黑龙江队的徐英彬就做得很好,据我观察,徐英彬在29日晚对阵梁靖崑的比赛里,勾手发球几乎没有遮挡的嫌疑。相比之下,四川队的许锐峰就十分不地道了。第一张原图手画轨迹不太准确,大家凑合着看。 球被抛到最高点的时候已经进入身体遮挡范围,假设黄色是抛物线轨迹,那么最终击发的位置,对手必定判断不出来球是什么旋转。 接下来再说马龙。马龙的发球非常好大家都知道,国球汇某教练也评价过说马龙发球时,重心对球的控制非常好,把弧线压得很低。那么我们就能知道了,马龙是为了压低弧线、降低重心,所以采取了一个上身前倾的动作,造成头部前探,遮挡了球下落的轨迹。 至于这些违规的动作能不能改,这里不讨论。 严格来说,伊藤和马龙这两种所谓的遮挡发球确实都违规,但造成违规的目的却不可同日而语。马龙是为了做出一个高质量的发球而这么做的,至于伊藤本人“苦练勾手发球”的目的是不是也和马龙一样,我不得而知。 但至少本次全运会上的某些运动员的“勾手”目的并不是那么单纯。 综上所述,“中国队斜抛发球起源于马龙”的说法我并不认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追求一个合法的高质量发球有什么问题么?
终于有人看到机会,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DISS一下别人了么? 砍价和骂人,有人说得没错,的确是两回事。但不要忘了,现在是浮躁的社会,1080砍600被骂,我觉得一点也不过分,118元的729成品牌60能卖么?显然不能。你花10万请迪丽热巴一起共进晚餐,结果发现来的是王宝强,这饭你能吃得下去?买东西的人之所以骂街,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先是经历了失望,之后还要面对惊吓,所以他们选择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终止当前的对话。 说到这里,就扯出一个概念问题,究竟是无知?还是故意?比如找到房屋中介去问,有没有北京二环里的房子60万一套的?得到的答案会有啥?“想啥呢?”、“做梦呢?”、“对不起,没有。”,但如果问题是:有没有北京二环里的房子6万一套的?我个人认为,这种全国皆知的问题问出来,那就算是诚心裹乱,没必要客气了。 有人说了,买东西占便宜是人的天性,不应反对或压制。但我想说,生气也是人的天性,凭什么他犯贱可以,我有气就要憋着?举个过分的例子说:A对B说,你老婆借我玩一宿怎么样?A明知结果不可能,却还要说出口,这就是犯贱,该打。那么这时候B还需要保持矜持和理智么?我觉得大可不必了吧? 有人说,闲鱼是砍价的地方,许你漫天要价,就许我坐地还钱。那么问题来了,说这话的人,您去过菜市场么?猪肉28元一斤,你买十斤猪肉,肉拿到手后问对方100元卖不卖?结果会怎样?——对方夺回肉,还得推你一把,这还得说是平头老百姓的店,要是赶上明星、网红或者大V的店,没准还得叫保安给你打出去。 不想多说了,能整明白网络进得了贴吧的,应该都不傻,那么回到前面的概念吧。按理说,有一些老年人(包括老坏人)可能确实不懂行情,都应该知道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只要他们买菜为什么不按我上面猪肉那个例子去砍价,至少可以证明他们不傻。还有,所谓“小白”,我不认同,能够上网专门搜索到某一款球拍来问价格的,一定或多或少都会了解一些价格,那么在这个前提下,还能砍出大刀的,那就一定是为了占便宜来的。不必客气。 最后的结论,砍价和骂人,的确是两回事,但面对挥舞大刀者,骂他也是对的。 PS:那些认为骂人不对的吧友,可以留下闲鱼帐号,回头我介绍给朋友们,说你们服务态度不错。
都在氵,我也氵一帖,关于“基本功很好为什么不赢球”吧 经常看到人说,我正反手攻球能连续XX分钟不坏、正反手拉上/下旋能连续拉XX个都能上台。基本功算好了吧?为什么打比赛总是不赢球呢?? 我自己在这个阶段也经历了2年多,面对这个问题,我只能说,你的基本功的确很好,但是要比赛,你的技术还没有配成套。 同样面对这一问题的朋友,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的接发球能不能保证上台并且不被人一板拍死? 2、假设双方都不进攻,铁搓对铁搓能不能保证自己有70%以上的胜率? 3、全台正反手不定点起下旋能不能有70%以上的成功率? 4、面对对手的进攻(暴冲、暴打、杀半高等)我能不能成功防住2板以上? 看到这四个问题,我想很多人就应该明白一些事情了吧? 所谓“正反手攻球”、“正反手拉上/下旋”包括“发球”在内,都是我们“主动输出”的技能。很多人在这些技术很好的前提下为什么输球呢?因为“被动吸收”的技能并不好。 以AB回合来说,A回合我们自己发球,对方回搓or回摆后,★就面临两个选择:1回搓(问题2)、2起下旋(问题3)。回搓失误、起下旋失误就直接失分;回搓冒高就面临被拍(问题4),防不住就会失分。 B回合对方发球,那么我们直接面临问题1,接不好失分,接上台冒高则面临被拍(问题4)。成功接过去后要还要面对对方搓我们和拉我们两个选择,搓我们,则跳到上个问题的★点,拉我们就进入问题4。 例子说完了,现在我们翻回来看,你所谓的基本功,只有“发球”、“攻球”、“拉球”三个得分点,面临失分的问题在AB两个回合里一共有9处,并且你成功的发球、攻球和拉球并不一定直接得分,而在这9处问题上处理不好的话是直接失分的。得分和失分的比例是不是极度不平衡? 回到最初,开篇讲的“正反手攻球能连续XX分钟不坏、正反手拉上/下旋能连续拉XX个都能上台”之类的内容并不能算是你基本功不好,但你距离赢得比赛,的确还差得很远。。。
请进来说出你们对付长胶的手段。 最近看吧里喷长胶的人越来越多了,决定蹭个热度水一帖。 首先宣布一件事,我的正手换生胶了,以后我就不再是正胶老王了。不过夏天可能还是以双反为主……我用563打长胶,一直都没觉得很麻烦(可能是我没遇到过什么特别高的长胶高手吧),一般所谓会打几下长胶,很多人都怕的主儿,总是被我用563捶得直看拍子发懵。 我的体会,单面563,不横打是为了不用反胶制造旋转,发下旋或侧下偏下旋,提防对方进攻,如果对方不会进攻下旋球,那么我发球就以这个为主了。加强抢攻,争取5板解决。 发侧下旋,对面用长胶推的话,回来之后直接进攻,因为本身带下旋,也不怕对方倒板推起来。 第三板抢攻以敲击为主,对面用长胶挡回来的话就继续进攻,假如对方倒板拉我,因为我是生胶的敲击,对方想拉起来也不太容易,如果对方拉过来的话,第五板就用突击进攻。 假如对方接发球直接倒板用搓的,那么第三板抢攻就改为突击,突击过去可能会带一点上旋,如果对方用长胶挡回来的话,就进入连续突击。 接发球就更简单了,如果对方发上旋,就直接挑打或者推起来,发下旋就劈长,对方拉我就打,对方搓回来我就起球或者突击,对方用长胶挡的话更是暴拍至死。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是生胶,一般人很难用反胶和我连续相持,长胶面借不到我旋转,反而会被我速度压制。如果是正长倒板的话,那就要看短颗粒这一面谁的功夫深了。毕竟我打正胶也有几年了,对正胶比较了解,对手了解多少生胶我无从而知,不过至少到目前,我还没见过长生倒板的选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