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烈螳螂
爆烈螳螂
关注数: 2
粉丝数: 4
发帖数: 127
关注贴吧数: 4
螳螂捕蜂
台湾姬螳螂 Acromantis formosana ↑台湾姬螳螂 (花螳螂科 / 姬螳属) 体长30-35mm,胸背板瘦长,体色绿至褐色,前翅褐色具黑色斜斑,侧缘绿色,前脚腿节内侧红色,中后脚腿节外侧有一枚突刺,翅膀长於腹部,后缘内凹或截平。本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区,某些个体夜晚有趋光性,白天可见但数量不多,若虫体态特别,腹部褐色宽大扁平,腹端上举,前脚捕捉足发达,下缘有刺状排列,停栖或警戒状态会前举一副不可侵犯的模样十分有趣。 本属有3种,另外两种为: 南方姬螳螂Acromantis australis Saussure, 日本姬螳螂Acromantis japonica Westwood, 但各种间很难从外观区分,坊间常见的都称为台湾姬螳螂,但三种姬螳螂的分辨至今还是个谜?↑台湾姬螳螂,体背绿色或褐绿色,前翅面褐色具黑色的斜纹,边缘绿色,雌虫体型较宽大。↑台湾姬螳螂,翅端截平的个体。↑台湾姬螳螂,前脚腿节内侧红色,雌虫腹部肥胖。↑台湾姬螳螂或近似的种,雄体型小很多容易与雌虫区别,但个体间颜色变异,本图褐绿色,夜晚会趋光尤其是雄虫出现机会最多。↑台湾姬螳螂或近似的种,早龄若虫,复眼上有2条白色横纹。↑台湾姬螳螂或近似的种,若虫,头顶上有一枚刺突,前足胫节异常宽大。
台湾花螳螂 ↑台湾花螳螂 ( 花螳螂科 / 花螳属) 体长 20 - 25 mm,身体扁平,上唇黄色,前胸背板绿色,边缘具黄边,背上有明显的中线突起,翅膀绿色,各脚绿色细长,胫节侧缘及跗节褐色,行动敏捷擅於飞行。本属一种,本种又称绿大齿螳、台湾花螳,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区,若虫较常见,体色黑紫色、绿褐色、黑褐色等,复眼红色或暗褐色,形状如蚁,常出现在林道草丛叶面或枝条爬行,9月中旬终龄若虫渐变为绿色,数量也变多,成虫隐密性高但在黄昏时较容易观察。↑台湾花螳螂,翅面绿色或具褐色斑分布。↑台湾花螳螂,头部三角型,上唇淡黄色。↑台湾花螳螂 ,绿色个体,各脚胫节前后端及跗节褐色,但有些个体不明显。(体长20mm)↑台湾花螳螂,变异,体色绿色但翅膀褐色,各脚跗节不具褐色分布。
螳螂捕鼠(图)
螳螂捕食鸟(图)
螳螂的尾须断了,会死吗? rt
喂螳螂猪肉可以吗 额。可以喂吗?有影响吗?
好吧,蚁酸的危害,还有我的螳螂吃了一只蚂蚁。没事吧 rt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