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daihai yindaihai
性格开朗
关注数: 53 粉丝数: 268 发帖数: 2,376 关注贴吧数: 34
绵竹年画村入选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 历经4个多月的征集评选,“2015寻找四川幸福美丽新村”评选结果日前产生。经过三轮评选,综合网友投票和专家评审意见,产生出“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四川十大新村带头人”及“四川特色产业村”5个、“四川康养村落”3个、“四川美丽民族村寨”4个、“四川美丽古村”3个、“四川美丽水乡”2个。我市2个新村榜上有名——什邡市马祖镇马祖村、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入选“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 超270万网络投票 记者了解到,此次评选活动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省21个市州近500个村镇、130余名新村带头人报名材料,涵盖四川特色产业新村、民族村寨、村镇干部、大学生村官、农业企业带头人等。评选分为两大晋级阶段和决选阶段,各候选村落及带头人在“2015寻找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专题网页及“四川新媒体联盟”微信公众号接受网友投票。三轮网络投票共收到票数超270万,获得极高关注。 我市去年建成300个幸福美丽新村 近年来,我市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推进“四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去年全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投入达到6.8亿元,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00个,新村聚居点160个。截至去年底,全市新农村建设累计总投入达206.5亿元,共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18个、新村聚居点2101个、新农村综合体34个,建成“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31个、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331个、农家书屋1454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56处、农村垃圾回收点1269个。据悉,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200个以上,占到全市行政村的85%以上,力争达到9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
绵竹年画村迎来2016年首批媒体集中采风 拍下绵竹年画留纪念   “全面创新改革 驱动转型发展”全国网络媒体四川德阳行   绵竹年画村迎来2016年首批媒体集中采风   四川新闻网德阳1月13日讯“早就听说这里山美、水美,犹如画一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天山网记者杨若莎说。1月13日,绵竹年画村迎来全国30多家网络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这里宛若江南水乡的建筑、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年画吸引着众人目光,让参观者赞叹不已。   在绵竹年画村的绵竹年画展示馆里,“全面创新改革 驱动转型发展”采访团成员对初次见到的绵竹年画产生好奇。“以前见过天津的年画,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绵竹年画,非常漂亮,感受到细腻的画工。”来自山西黄河网的王星光不断用手机拍下墙上挂着的年画。在展示厅一楼,大家更是精心选择年画产品,带回家里向朋友介绍。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拍下绵竹年画留纪念   据悉,绵竹年画村地处绵竹市孝德镇,北靠江苏工业园,西邻成青公路,东接德阿公路,距绵竹市区5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绵竹南派年画发源地。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下设26个村民小组,共有2716户,总人口6164人,主要景点有年画邨、年画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年画展示馆、年画街坊等。   2011年4月,年画村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画村努力挖掘特有的年画文化和“德、孝”文化资源,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移成产业优势,建立和发展了绵竹年画产业基地。村内现有大中型年画作坊15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继承和发扬,更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新现代年画,进一步扩大了绵竹年画的生产规模,提升了绵竹的地方文化魅力。   村委主任介绍,随着年画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年都要接待全国各地游客,甚至海外游人都会慕名而来。本地游客更是越来越多,周末基本客满,如果再遇上逢年过节,顾客只有排队等了。
【绵竹年画村】葵花、熏衣草基地将六月与游客见面   “我们要发展四季花海,今年6月,860亩向日葵和700亩薰衣草便可观赏到;农业上利用农户加入天赐家园种植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的契机,发展精品农业。”谈到在2013年如何贯彻好中、省、市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全村农民增收致富,孝德镇年画村党支部书记徐世鹏兴奋地对记者说,他对今年的工作信心百倍。  孝德镇年画村现有人口6300人,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在灾后重建中,文化元素的利用和弘扬,让该村声名远播。如何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抢抓机遇?该村将重点从土地和资金两方面入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去年该村成立种植合作社后,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近1000亩种植向日葵,发展观光旅游农业,一炮打响,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尝到甜头的农户今年将把观光花卉的面积扩大到1560亩,其中860亩用于种植向日葵,700亩用于种植薰衣草等花卉。到今年6月,年画村的“四季花海”将正式亮相,迎来又一次观光旅游的高潮,而当地农户仅从基地挣得劳务工资就达30余万元。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条件。去年,该村争取到2000亩的农田水利和现代高效农业项目,目前这些土地的沟渠、道路、土地平整等进入尾声。仅这部分土地治理,当地农业已经挣得务工收入近40万元。村上将利用这些土地推广“菜-稻-菜”的粮经复合型产业发展:同时,将村里的竹林盘、老埂、荒废的宅基地整理出400亩土地,用于种植花卉苗木;对原来4组、5组、8组一条长约近千米的烂泥沟进行综合整治,建成一个200亩的村级袖珍活水公园。  该村十分注重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村合作社吸收到村民从1000元到5万元不等的股金150万元用于合作社经营,保障入股群众每年至少10%的分红。为了促进全村农户利用家园附近的林盘,村红十字会花2万余元,已经为全村农户免费发放50至60只的土鸡苗上万只。  村上目前正思考,如何动员村民把土地全部都流转到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村上从多渠道筹资解决农户的养老保险。徐世鹏表示相信,年画村的明天更美好。(图为绵竹年画村土地整治现场一景)
【公告】打造四季花海 发展精品农业   “我们要发展四季花海,今年6月,860亩向日葵和700亩薰衣草便可观赏到;农业上利用农户加入天赐家园种植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的契机,发展精品农业。”谈到在2013年如何贯彻好中、省、市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全村农民增收致富,孝德镇年画村党支部书记徐世鹏兴奋地对记者说,他对今年的工作信心百倍。  孝德镇年画村现有人口6300人,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在灾后重建中,文化元素的利用和弘扬,让该村声名远播。如何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抢抓机遇?该村将重点从土地和资金两方面入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去年该村成立种植合作社后,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近1000亩种植向日葵,发展观光旅游农业,一炮打响,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尝到甜头的农户今年将把观光花卉的面积扩大到1560亩,其中860亩用于种植向日葵,700亩用于种植薰衣草等花卉。到今年6月,年画村的“四季花海”将正式亮相,迎来又一次观光旅游的高潮,而当地农户仅从基地挣得劳务工资就达30余万元。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条件。去年,该村争取到2000亩的农田水利和现代高效农业项目,目前这些土地的沟渠、道路、土地平整等进入尾声。仅这部分土地治理,当地农业已经挣得务工收入近40万元。村上将利用这些土地推广“菜-稻-菜”的粮经复合型产业发展:同时,将村里的竹林盘、老埂、荒废的宅基地整理出400亩土地,用于种植花卉苗木;对原来4组、5组、8组一条长约近千米的烂泥沟进行综合整治,建成一个200亩的村级袖珍活水公园。  该村十分注重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村合作社吸收到村民从1000元到5万元不等的股金150万元用于合作社经营,保障入股群众每年至少10%的分红。为了促进全村农户利用家园附近的林盘,村红十字会花2万余元,已经为全村农户免费发放50至60只的土鸡苗上万只。  村上目前正思考,如何动员村民把土地全部都流转到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村上从多渠道筹资解决农户的养老保险。徐世鹏表示相信,年画村的明天更美好。(图为绵竹年画村土地整治现场一景)
【绵竹年画村】今年四月经过不断的紧张施工四季花田将于游客见面   “这些花苗在大棚里长得很快,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把它们移栽到田里了。”在孝德镇年画村的花卉育苗基地里,当地农户正在给花苗除草。   一直以来,孝德镇年画村都在摸索现代观光农业的发展路子。去年,年画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家企业在当地发展花卉种植,力争将现代农业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我们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将这一片土地集中承包给公司,让他们来种植薰衣草等花卉,既能成为年画村旅游的一大新亮点,又能促进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年画村党支部书记徐世鹏告诉记者,年画村种植的花卉、植物品种比较多,基本能实现四季都有不同的新看点。   在花卉种植区域,记者看到成片的高标准农田已经平整完毕,纵横交错的水渠也是被改造一新,等到三四月份花卉被移栽后,这里将成为花的海洋。据了解,该片花卉种植区域共计600余亩,将主要用于栽种薰衣草、鼠尾草、猫薄荷、紫苏等品种的花草。   “这些水渠前段时间刚刚被改造完毕,不仅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还能为农业观光增色添彩。”徐世鹏介绍道,高标准农田内的沟渠都是采用特殊形状的砖建造而成,既能保证沟渠内不会杂草丛生、堵塞,又能供水藻在沟壁生长。“等到水藻生长出来后,清澈的河水从沟渠内流过,旁边农田里鲜花盛开,到时候肯定是美不胜收。”虽说美景还未与大家见面,但是当地老百姓却是已经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年画村13组村民封明香家里有5亩土地,自从将土地流转出去后,她便一直在花卉育苗基地打工。“只要这边有活干,公司就会通知我们来做工。”封明香现在每个月除了能拿到自己做工的工资外,每年还能拿到土地流转的费用,收入比以往种庄稼高出了许多。   “我们现在主要在育苗基地干活,等过段时间花卉需要移栽的时候我们还会到种植基地(观光区)干活,到时候收入应该会更高一些。”看着家乡越变越美,收入越来越高,封明香赞叹不已。
【绵竹年画村】沉痛哀悼绵竹年画大师陈兴才 2012年10月17日 2012年4月30日,绵竹年画大师陈兴才留影于自己画坊中,背后的门神即为《双扬鞭》。   10月16日,陈兴才的老伴静静地坐在画坊前。 他是绵竹年画南派传人,善画仕女童子,风格清新雅致   画痴   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画室里,家里把饭做好了,就去叫他,他吃了饭,就又回画室去了画作   近80年的年画生涯里,老人亲手制作的年画已远销到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绵竹年画南派传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陈兴才于2012年10月15日14:20辞世,享年93岁。   据年画村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郑莉介绍,绵竹本来有两位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陈兴才和李方福。现在陈兴才老人家仙逝,只剩下李方福了。   “这下子不吵了,这下子清净了……”昨日下午,陈兴才的妻子,今年83岁的田康会,坐在老伴画室门前的青石台阶上,喃喃自语着。他的遗作“ 三个月前,画就最后一幅《双扬鞭》”   陈兴才老人10多岁时便师从父亲学习年画制作,只是当年家境贫寒,不能长时间扑身于自己爱好之上。随着家境好转,到陈兴才成家立业之时,他便将自己的爱好逐渐发展成了除种田养殖以外的一门重要产业。   南派善画仕女童子,风格清新雅致。以印花戳粘金粉在人物服饰上印花的工艺被称为“印金”,也是南派年画的一大特色。近80年的年画生涯里,老人亲手制作的年画数不胜数,他的作品已被纷至沓来的爱好者带到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爷爷画完最后一幅《双扬鞭》已经是三个月前了。”陈兴才的孙子陈强说。“他今年5月份身体就不好了,爱睡觉。”田康会说,一幅画,要用以前两三倍的时间才画得完。“我喊他莫睡太多瞌睡,还是起来走动走动,他就凶我。”   “医生说他左脑老化了,右半身偏瘫,动不得,也说不得话。”大儿子陈云福告诉记者,陈兴才10月9日吃了一碗炖肉后,到了半夜,儿女去叫他,便不说话了,卫生院的医生来看了,叫送去市医院。“在什邡市医院输了两天液,12号回的家。我知道他不愿意在外边走。”他的性格“话很少,大部分时间在画室”   “他平日话语很少,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他的画室里。”“家里把饭做好了,就去叫他,他吃了饭,就又回画室去了。”亲戚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聊起陈兴才。   “早今年2月份,父亲就跟我说,门口那块地,叫我种,但是要给他留着。我当时就有一种预感,猜想可能他今后老了要埋在这里。我就把地整理出来,平日里种些瓜瓜菜菜。”陈云福说,没想到,这么快,他就走了。“从10月9日开始,他就不能说话了。”陈云福说,父亲没有留下遗愿就走了,这让儿女们多少有些遗憾。   “他脾气大得很,我跟他吵吵闹闹过了一辈子,这下他走了,不吵了,还不习惯了。”田康会抬起头来看了看紧锁的大门。“很久很久以前,我还和他一起画画,他画主要的,我就填补一些细节,填充颜色。”田康会眼光斜投在青石台阶上,手在石板上摩挲着。他的执着“传统工艺,不准偷工减料”   陈兴才有8位子孙继承了这一传统工艺。“我18岁跟着爷爷学画,此前搞过销售,做过保洁。”陈兴才的孙子陈强,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在外面打拼了一阵子,没有啥子起色,后来看到年画也能卖钱,就回来了。“当时回来学画年画,只是觉得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并没有想到传承这个上面来。”   “后来,媒体的宣传,关注的人多了,觉得画年画还很不错,就准备开发一些新产品。”陈强2003年底创作了“挤金年画”。他介绍说,“挤金年画”这套木版年画较之传统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在木板上先把线条勾勒出来,然后把骨胶、滑石粉以及水的混合物装进软体容器里,再按照木板上的线条,把混合物像牙膏一样“挤”在木板上,等风干后,再涂金粉上色。   “爷爷当时比较反感,认为年画的传承应该在纸上,觉得我们在乱整,直到后来这种创新被市场认可,他才稍微接受。”陈强说,陈兴才对传统艺术的追求几乎是一种苛刻,家里面有七八个人绘画,基本上都走的是爷爷的传统艺术套路。“他对我们说,传统的艺术一定要按照传统的工艺来,不准偷工减料,不准胡来。”   陈兴才的二儿子陈云禄从小受父亲影响,喜爱绘画,10多岁也开始学习制作年画。陈云禄非常看重年画的创新。他说,传统的年画要赋予新的东西,才更有生命力。虽然眼下陈家的年画供不应求,每年销量上万幅。   “我一直跟爷爷学,先学刻板,再学绘画,他手把手地教我。”作为陈家的第九代传人,1980年出生的陈刚比起爷爷和父辈,有更多的思考。他说:“我们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不能单一只画传统门神,我们现在学习了很多新颖的表现形式,在发扬年画技艺的同时,适应市场需求做强市场产业。”
【绵竹年画村】旅游攻略及美食链接 绵竹汉旺地震遗址、绵竹年画村、绵竹孝德新镇都在四川绵竹市境内,分别距成都103公里、80公里、72公里。今天的行程是由远到近参观。 一、我们从成都开车走成绵高速(成都--绵阳)在德阳出口下高速,上德阳至汉旺的二级公里,经绵竹市区再前行14公里即到汉旺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绵竹市汉旺镇广场大钟上的时间永远定格在这一刻。汶川地震中绵竹人民遭受了巨大灾难,尤其是汉旺地区的沿山地区和山区,房屋几乎全部坍塌,基本完好的房屋仅占8%左右。地处汉旺的东方汽轮机厂损失惨重,整个汉旺镇因成废墟而空城。 来到汉旺镇,我们看到了:看到以上毁灭性的灾难,我们的心有些沉重。 墙里面是汉旺镇城中心,全是废墟和危楼,已封闭不能进。据想办法进去的人讲惨不忍睹。 看到汉旺钟不倒,看到绵竹在奋起,我们有些欣慰。 我们在广场拍照纪念。 看到不远出汉旺新镇在苏州人民的援建中崛起,我们很高兴。 二、开车沿路回返来到绵竹年画村参观。 我们今天看到的绵竹年画村是由绵竹市孝德镇的射箭台村和大乘村组成,由苏州援建。 地震前这两个村都是中国有名的”四川绵竹年画之乡。在汶川地震中,这两个村是屋倒房塌,处处残垣断壁。在党和政府的帮助和苏州人民的无私援建下,成了今天的年画产业和旅游新村。 自驾车沿着村公里前行,满眼是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油菜花;最惹眼的还是田边地头那一幢幢白色农房墙上鲜艳漂亮的年画。 连变压器小屋上也有年画。 汽车可以一直开进村牌坊,专门有停车场方便外来的客人停车,也可以开着车在村里转。 进村就见“感恩苏州”的大石矗立在村广场,这是灾区老百姓的心声。 我们开车在村里兜了一圈,很快就来到在路口就见到的“八大碗”农家乐。老板得知我们还未吃午饭,主动招呼我们进去喝茶,并告诉我们先点好菜,就接着去转悠,饭菜好了叫人通知我们。我们更爽快说我们5个人,老板您看着帮我们配。 于是我们又步行在年画村中,欣赏到了灾后重建的硕果和看到了村民一张张笑脸。美丽的年画村给我们留下的是美好的印象: 年画村中,有办年画坊的,可以参观和选购。10--100元/张不等。 年画村中,还有像“八大碗”这样办农家乐的,听说就村里人吃的人都多。 年画村中,还有开茶馆的,手搓机麻都有。 年画村中,还有开农家旅社的,可包吃包住度假,一星期、半个月、一个月都行。价格(约30--50元/人.天)不等。 还没转够老板就喊吃饭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