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风白月 蓝风白月
关注数: 5 粉丝数: 60 发帖数: 1,949 关注贴吧数: 16
八大怪 1、广东八大怪   第一怪:【早晨起床先买菜】——广东人喜欢吃新鲜蔬菜。在广东几乎各个地区,尤其是在乡镇农村,天亮起床后先到市场买菜,然后才回家梳理、刷牙、吃早餐。   第二怪:【消夜吃到凌晨来】——广东的大排挡,主要以做夜宵为主,在凌晨一两点,甚至在三、四点钟,还有人在那里吃消夜,还可以举家并吃,真搞不清楚是吃消夜还是早餐。   第三怪:【麻将桌子街上摆】——在中国的任何一个省市,恐怕没有人敢大鸣大放地把麻将桌子摆放在大街边进行带有赌博性质的玩钱。广东各地没有不在街道两旁摆麻将桌的,没有人去理睬这些事情。   第四怪:【鸡鹅猫狗上阳台】——广东人很爱养小动物,不仅养猫和狗,而且很喜欢养鸡、鹅等宠物。城里地方小,没办法,只好利用阳台这个有限空间。   第五怪:【睡衣拖鞋逛大街】——广东人才不信那个邪,她们穿着飘逸的睡裙和随意的拖鞋招摇过市,而且自然大方,还可以吸引无数眼球。   第六怪:【广播电视听不明白】——惟有广东省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中有一半以上的频段使用广州白话。   第七怪:【煲汤煲粥用药材】——广东菜中的煲汤技术早就名扬中外了,几乎每家都会做,每餐必要有汤喝,这些汤的佐料里面基本上都有各种各样的中药材,与内地人常喝的清淡无味的汤截然不同。   第八怪:【摩托充当出租开】——没有任何一个省市人均拥有的摩托车数量能超过广东。当一辆长途班车或者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并稍有停顿时,摩托会一窝蜂似的一拥而上横冲直撞。不过随着广东大城市全面禁摩,这种现象得到根治。
“中国首个村级市”挂牌1年:连唱3天大戏庆祝 第1页:“市长”或“市委书记”名头谈合作好用 第2页:村子影响力大但是经济实力弱 2 作为西辛庄“城市梦”的一部分,3栋高层电梯楼房已经立起来,年底就会竣工。 2 挂牌时村民自发进行表演庆祝“建市” 王中举摄 1 挂牌时广场上聚满了来道贺的村民 王中举摄 1 当时李连成为“西辛庄市“揭牌 王中举摄 中国首个村级市高调挂牌时即引争议 46,0731 转发至:   一位村支书,在城镇化的时代大背景中发现了机遇,提出“村级市”的概念。  村民还不太适应“市民”生活,他们不少人在外来者的提醒下,才反应过来,“哦,是西辛庄市”。  “村”或者“市”的角色混杂,“村级市”更像是一场冒险。  62岁的李连成有双重身份:如果拨打他的手机,彩铃里传来“全国文明村西辛庄”的声音,他是这个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小村庄的村支书;但在招商引资时,这位村支书的自我介绍就变成“市长兼市委书记”2012年5月8日,李连成在村委会办公楼前挂了块名为“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市(筹)”的牌匾。  如今,整整一年过去了。这个“中国首个村级市”,还是李连成的一厢情愿“西辛庄市”至今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但这并不妨碍这个位于黄河北岸的中原小村庄,按照城市的标准和速度,探寻属于自己的城镇化发展试验。  西辛庄,将“村”或者“市”的角色混杂,呈现在人们面前。2013年5月8日,李连成手握话筒,站在一座搭在废砖瓦砾上的戏台中央,大声宣布:“今天是西辛庄村,哦,也是西辛庄市,大喜的日子。一是民生医院建立4周年,二是我们建市1周年。”   台下响起哗啦啦的掌声,还有几个建筑工人起哄:“市长,市长!”   “市长”或“市委书记”的名头,在谈合作的时候“确实更好用”   如果抛开占地不到千亩、总人口刚过700人的数据,西辛庄村看上去更像“西辛庄市”:这里没有乡间小路,取而代之的是水泥马路,车行道和人行道被绿化带隔开,道路两侧矗立着太阳能路灯。这里也看不到农田,连成一片的白色厂房首先闯入视线,这片号称豫东北最大的电光源工业园区,有20多家规模不等的灯具厂入驻,年总产值10亿元。  这一切,都是按照“市长”李连成对城市的理解建造的。除马路、绿化带等城市元素外,西辛庄还拥有宾馆和超市,“市民”住在2层小楼里,享用着天然气和自来水。4年前,这里筹资9000万元建了一座占地90亩、有500多个床位的医院。  “城市一定要干净和整洁。”李连成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前不久,他去了一趟深圳,回来就仿照沿海特区,给西辛庄用上了价格不菲的大理石材质的路边石。他喜欢深圳在雨后“被冲刷得干干净净”的感觉,就在“西辛庄市”新建的绿化带里安上喷头。  这位黝黑瘦小的村支书,为“西辛庄市”规划了宏伟的蓝图。2012年,在“村级市”挂牌的一片热闹下,李连成提出建一座可以容纳千人的幼儿园和一座同样规模的小学,未来还要在村庄四角建起12座高层带电梯的楼房。  如今,村里筹资1600万元的幼儿园已经竣工,今年6月开园。如果一切顺利,新建的小学也会在今年年底竣工。而这个“城市梦”最浓墨重彩的图景3幢12层电梯楼房和1幢6层楼房,已经立起来了。  对于村支书李连成来说,“西辛庄市”还意味着他身份的转变。李连成坦言,“市长”或者“市委书记”的名头,在他谈合作的时候,“确实更好用”。  这座小村庄通往城市之路,似乎就差一纸文书了。5月11日,庆祖镇纪检书记刘青伟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西辛庄没有行政级别,还是在庆祖镇的管辖之下。”这意味着,从行政区划来说,西辛庄还是西辛庄村。  “西辛庄市”就这样名不正言不顺地存在着。那块“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市(筹)”的牌子依然挂在村委会办公楼的右侧。在一年的风吹日晒之后,牌子上多了几道划痕,沾了些灰尘。  村民们还不太适应“市民”的生活。他们不少人在外来者的提醒下,才反应过来,“哦,是西辛庄市”。  事实上,在西辛庄向社会公布要建“村级市”的消息后,直到揭牌的那一刻,这块牌子只经过3个人的手做牌的和送牌的,还有李连成。红绸落下来,人们才看到还有一个“筹”字。  为了庆祝“建市”1周年,西辛庄请来郑州豫剧团唱了3天戏,“一共唱9场,一场3000块钱”。对于这场盛会,邻村的人显得比本地人更有热情。一个手上戴着4只银戒指的中年农民,来自附近的范寨村,他一边听着台上唱着《铡美案》一边说:“一年难得听上一场大戏。”   3天大戏的最后一晚,方圆几公里外的村民涌进西辛庄。气垫床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被踩成各种形状。旋转木马转动了一整天,可能由于超负荷工作,终于停了下来。几个小伙子趴在木马底座下面,满头大汗地修理着不合时宜坏掉的玩具。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