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流八咏楼 千古名流八咏楼
关注数: 237 粉丝数: 101 发帖数: 7,237 关注贴吧数: 57
《守望》原创 有关伟人的一些传说, 最终成了人们口中经久传唱的故事。 一幢豪华的建筑, 如今成了一个游人参观的名胜, 一个有着辉煌胜绩的战场, 终究成了一处后人凭吊的古迹。 昔日那地主偌大的庄园, 还剩百十间古墙瓦烁空置闲停; 圆明园的断壁残垣, 还有几段未曾搬走的石雕石柱。 曾经有多么风光的胜景, 如今就多么的在风雨中日渐凋没地落寞; 昔日有多么鲜艳亮丽, 最后就有多么地破败。 落差与反转相庭甚大, 难道才是这世间永远的景致?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千年兴盛的风景。 千佛岩的石洞中仍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金字塔让人浮想联翩, 仍有诸多不解。 悬挂在天边的那弯明月, 还是那么神秘; 那闪烁着光芒四射的太阳, 还是那么火辣炽热, 豪情不减当年。 山那边的风景, 还藏有多少视线无法直接窥见的山谷和河流。 解了不少的答案, 还有更多无解的未知。 没有止境的范畴正是这个世界之大, 没有穷尽的时间正是这个世界所处的空间。 我们的生命用一个身体, 将一个灵魂锁住。 我们的身体用一所房屋将自己困住, 我们的感情用一世的亲情将我们拴住, 我们的思想, 用这博大的地面以及无法逃循的天宇, 将其限制住。 尽管如此, 也未阻止住人类的思想已经冲破天际, 脚步已经登临月上, 身体已经飞升而起,飞过银河,穿过宇际, 飞向更远… 古代多少异想天开的神话, 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 什么千里眼,顺风耳, 遁地术, 一部封神榜中姜子牙未给自己封神, 这部巨典的作者, 在千年后的今天也可迟被封神。 呼风,唤雨, 六月飞雪, 冬天暖阳, 黑夜亮如白昼, 疏菜的不分季节地四季生长,采撷, 季节的改变, 人类已经无所不能。 火眼精睛,能分辨妖魔鬼怪, 又是什么视线可以透过人体, 一眼就可以透视到人体的骨胳, 人体细胞,甚至细菌,病毒? 人类将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辈勿悲! 我愿在此, 翘望远方,等待远走的人归来, 我执守本心,就在等待, 等待人类最纯粹的良心, 完全回归…
《鸟儿们,请来此就餐啊》 快来呀!快来呀, 正在远处或近处觅食的饥饿的燕子以及其它雀鸟们。 鸟儿们, 快来进食啰! 煮多了剩下的白米饭, 象垃圾一样倒在垃圾桶中, 倒了也就倒了, 却忽然觉得怪可惜的。 它们在垃圾桶中腐烂,变质, 生出诸多小虫子或细菌, 而且还污染环境,一点益处都没有, 反而增加了后期处理的难度。 不如将它盛在一个废弃不用的饭盆里, 放在楼顶空置处, 让饥饿的雀鸟们来尽情地享用一顿丰盛而干净的食物, 这是我突发奇想的主意, 而且很快就有了行动。 两三个容器里盛得满满的,摆放整齐。 一想到鸟儿们飞越千山, 觅食树上的野果, 实在是也不容易; 啄食田地里的稻粱与菜疏, 又会让人们觉得它们是多么的可憎, 与人类不太友好啊! 这些要丢弃的米饭,如果主动地让他们享用, 它们是否因为腹饱就不再去偷食破坏庄稼了呢? 忽然想到古代的一个小孩, 因为家贫买不起蚊帐, 他不忍心蚊子去叮咬他父亲, 于是每晚就提早躺在床上, 让蚊子叮咬自己, 等个个吸食了自己的血后, 才肯让父亲去睡觉。 因为蚊子吸饱了自己的血, 就不再因饥饿去吸父亲的血了。 据说这个孩子长大后, 发生了一件奇迹, 他家后山遍地长满了很多只鸡, 他便有了好日子过, 顿顿都有鸡肉吃了。 传说这些鸡都是那些吸食过他血的蚊子变的。 这如神话般美好的传说, 孩童们可能真信了, 但哪个成年人又当它是真的呢? 我给鸟儿了食物, 也自然并不是要得到什么好的回报, 只是回想起曾经有段很长的时间里, 我们的国人, 常常三餐不饱,饿肚子是常事, 而且也无米粒下锅,吃尽野菜,吃光树叶, 最后还是饿死了不少的大书人和小孩。 这些人们又何常不是这些四处觅食, 却仍然饱一顿,饥一顿的, 常常处于饥饿状态的鸟儿们呢? 如果能看到鸟儿们欢天喜地地进食, 开开心心地歌唱, 多余的食物不被浪费, 物皆尽其所用, 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万物同喜同欢, 那这个世界便会是多么地美好啊! 那我也会真的好开心,好快乐呀, 如一只小鸟一样。
《北大"韦神"》原创 一一(近日北大的一位年轻数学教授韦东奕,在网上引起了全民的关注,人们终于将目光从一些光鲜靓丽的影视明星身上,移向了这位数学领域的高才,真是一件让人欣喜,值得庆幸的事情。有感此事而作一首) ~~~ 韦神, 你的长相实在不啥地, 你一双半眯的小眼睛实在长得不啥地, 你的衣着打扮实在是不啥的, 你一日三歺馒头就着咸菜, 也实在不啥的, 你手中那部老式手机实在不咱的, 你六十万的年薪, 对我来说还是有些咱的, 但对有些人来说也不咱的, 你怎么就成了人们口中的"韦神”呢? 你怎么一下子就成了明星一般的神一样的存在呢? 你一个抖音账号就坐拥粉丝千万万而爆屏, 让视频平台叫停呢? 你的追星族队伍庞大, 有狗仔队随时蹲点偷拍你的日常起居, 你那堆满书籍的显得有些零乱的书房, 你那口齿不清楚的语言, 你那满黑板的数学公式,以及吐辞并不清晰流畅的课堂讲解, 人们企图了解你, 如同想要弄懂一道高深的数学题一样, 觉得你神秘莫测, 愈想明白愈弄不明白你。 人们倒是知道了你有一对同样生活简朴的高知的父母, 着实不错的家境, 也知道了你为国争过光的几次奥数获奖的经历, 也知道了你在数学高端领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 以及过国家的贡献。 这已足够让人们瞠目惊舌, 足够让人敬佩,获得更多人的尊重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让人不由想起了多年之前的数学大家陈景润先生, 在那物质贫乏的困难年代, 恶劣的环境中, 破旧的斗室, 不分白天黑夜地,吃了上顿没下顿饿着肚子, 衣不着体地关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 一遍又一遍地演算着数学, 证明出1十1=2,1十2等于什么的世界数学定律难题,成了中国人的骄傲。 让人想起早在二十世纪的一穷二白的中国, 多少爱国科学家,科研工作者, 为了国家民族的富强, 他们不辞辛劳,不分昼夜地研发人造卫星,以及原子弹,氢弹等一系列等尖端武器, 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与付出, 才使得国家在短短的时间里, 成了世界上的强国。 我们记住他们,更要学习他们身上, 具有的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敬重他们, 以他们为榜样,爱护他们, 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是一个国家的骄傲。 “韦神"的称呼, 一定也是人们一种敬重的表达, 人们爱戴"韦神” 追捧"韦神", 希望多多出现一些不贪图名利地位, 不贪图享受的,多为国家作贡献, 优秀中华儿女,国家标梁, 多些韦神, 一定是国家之幸! 民族之幸矣!
《校园晨跑》 叮铃铃…叮铃铃… 一声长长的清脆而急促的起床铃声, 响彻黎明前尚还暗黑的夜空。 首先从沉沉睡梦中惊醒过来的, 是学校躺在宿舍中一张张上下层木床上的学生们。 寂静的校园里,陆续地有了一些起床声响,还有一些零乱的脚步声, 人影绰绰。 ~~~ 其次, 就是铃声也同样传到了5百米之外的更远更远。 住在场镇中街的一个女孩在铃声的催促中醒来, 还有其它的住在校外的学生,也醒了, 早晨6点钟的略带秋寒的小城镇, 也从睡梦中醒来, 还有绕镇而过的那条宋河也醒了, 人们听到它哗哗的湍急声,洗漱声。 此时, 大地上的一切原本都还睡意正浓, 晨空还未泛起鱼肚白, 城镇的几处,陆续亮起零星的25瓦的白织电灯光, 大地,竹树,街道两旁的房屋, 朦朦胧胧,看不清轮廊。 醒来的一切,还睡眼惺松, 不急于起床的人们, 被铃声吵醒后,无动于衷地继续倒头睡去, 忙着赶早的人,如学生,一些要作早餐的饭莊饭堂,一些要乘早班车远行,或赶路的人。 ~~~ 很快,上学的孩子们身影便出现在街道上,他们正急匆匆地小跑着,赶到学校的操场, 半个小时内, 等大部分学生都陆陆续续集中在了一起, 站着矩形方阵, 体育老师便吹起响亮的哨声, 组织起一个一个斑级, 报上统计后的实到人数,缺席人数, 就开始分别按高中部,初中部,高年级到低年级的顺序,依次跟着跑步出发,作一两公里的晨跑体质锻炼。 一条分两纵行的长长学生队伍, 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的黎明时分, 从校园出来,沿着宽敞的河边公路, 经过街头,医院门口,农机站,车站外面的长长公路, 再顺着龙门山脚下, 由河堤,再经峡谷,跑向山顶的平坝, 学生们,高高矮矮地,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前面的 体育老师那吹着节奏的:一二一,一一,一二一,的哨声, 慢跑急跑着, 象一条长龙不停地摆摇着长长的尾巴,蠕动着,盘桓在低谷,飞窜上了山岗, 欲腾空而起; 又象是河谷中的长长河水一寸一寸地爬上了山坡, 冲向了山巅; ~~~ 这时,那条九曲的河流, 它们流经了一个村庄又一又村庄, 它们淌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的脚下, 正哗哗地奔赴向远方, 如一条长龙正盘绕在辽阔的山川大地之上。 在河流的前面, 那个远方很远; 在孩子们的脚下, 那一条路, 还很长很长… 他们紧跑着,慢跑着,头上已冒出了热汗, 气喘吁吁的, 从山岗又返回来,直向学校小跑而去。 天快亮了,又该早自习早读了! ~~~ 腾飞吧!一条条江龙, 腾飞吧,一条条小龙!
《催婚》(散文随笔) 自家的孩子和侄儿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侄儿接到的电话内容, 全是催婚的言辞, 一次次催逼着他去见见女方, 又一次次责备他不够主动热情, 不常常与女子联系, 每介绍一个都不大胆去追求, 而错失姻缘。 尽管责备归责备,侄儿依然无动于衷, 毫无进展。 家人担心极了,好说歹说劝他一定要对婚事上心。 有一天,他被催急了, 放出一言把家人惊呆了:再催我就不结婚了,看你们把我怎的! 这是我的事,结不结婚,看我的心情, 我想结就结,不结就不结,谁也别想干涉我! 于是,当家长的再也不敢公开催婚了。 心里却想:这孩子大抵是要反了,莫不是心理不正常了? 我也面对同样的问题, 孩子不谈恋爱,不找女友, 家长也有操心, 但我也不急着催婚,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如果是维系一段不幸福,痛苦的婚姻, 结婚还不如不结。身边有太多的例子, 结婚,离婚,再结婚,反复折腾, 还有何幸福可言,完全是找罪受吧。 谁能保证,每个人的婚姻都是幸福美满,相亲相爱。 这婚姻可是一件大事,慎之又慎。 可是这刚走进婚姻的少男少女, 他们就真的明白婚姻究竟是什么吗? 就真的明白了婚姻的真谛吗? 谁又不是抱着满怀希望走进去, 又总是失望而归呢? 多年前,还是青春少女时代, 我对母亲发出的第一次重大的反抗就是结婚, 我妈妈说:与你同龄的孩子都结婚有小孩了, 你怎么还不谈朋友呢? 我回答:我这一辈子不想结婚。 我恳求妈妈允许我不结婚,把我留在双亲身边。 话一出口便惹大麻烦了, 母亲气急败坏地大声质问我:你为什么要不结婚? 我答:我为什么要结婚呢? 为什么就非要结婚呢? 又问:不结婚你想干什么?你住哪儿? 再答:不干什么,就是不想结婚。我还是住家里呀!一生侍候您们双亲呗! 又说:我们可有你弟弟呢!才不会留你在家。从来就没有女孩留在爹妈身边的道理,又不是家中没有男孩。哪你又到哪里去? 答曰:此处不留我,自有留我处。我去出家到寺庙呀! 这个回答可把母亲气着不行, 她越发觉得她的女儿忤逆了。 小时候,我是母亲的掌上明珠,最是听话,十分疼爱。 但自从上初中后,就变了,对家长不再百依百顺。 第一次反叛是缘于母亲的棍棒教育, 她总是会体罚犯错的孩子,一个细树条, 打在身上是很疼的。 当我读了宪法和有了一点法律常识后, 我认为这种体罚是反人类文明的教育方式,是最野蛮,粗俗的方式,我要予以纠正和制止。 当有一次因为二姐的过失,三姐妹便受到连坐似的,一人受几棒棍时, 我终于大胆地说出了: 不能打我们,即或您是我们的妈妈,也不能, 我们作为您的孩子,是人,而不是私有物品, 我们有独立的人格,人身权利,我们也是国家的公民, 父母用野蛮粗俗的方式体罚自己的孩子, 就是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是一种错误的,违法的行为。 这些言辞,可把母亲气坏了! 她很是生气,往我身上狠打几棍, 说:我管教自己的孩子, 我看我怎么就犯法了,我看谁会来抓我呀! 这一次,轮到我无语了, 面对这种"强权”我除了心灵上有了一种深深的痛感后,就是感到一种无能为力。 我根本改变不了什么,除了身体上的痛感外, 证明这只是一种完全失败的反抗。 从古至今, 除了逆来顺受,便是妥协。 有过这次经历, 母亲认为我的不结婚的念头, 又是一种幼稚可笑的奇思怪想, 那可由不得我胡来, 于是,在她以为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便张罗起我的婚事, 尽管我一直有抵触的情绪, 最后终究还是结了婚,成了家。 后来有人就这个问题说:你不结婚, 大家都不结婚,人类还怎么繁衍下去? 如果女孩子都不愿结婚, 男孩子就只能打光棍,国将不国, 人类就会自行灭亡,万不可长此风气。 我说,这世上少我一人不结婚,并不影响人类的繁荣昌盛。 结婚多年了, 我也没觉着结婚有什么好处多多。 相反,婚姻的副作用就是人们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而孩子也是痛苦的一部分, 婚姻就是人生痛苦的一大根源。 而痛苦,或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结婚?"这个命题, 我们根本就解决不了, 然后将这个难题又毫不吝啬地抛给到我们的后人面前, 让他们也发出同样的疑问, 若他们解惑不了,又留给他们的后人, … 他们也会天真地问:我们为什么要结婚?不结可以吗?允许吗? 难道女子的存在,就只是要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归宿? 而男孩的责任,就是传承后代的延绩吗? 难道, 这就是人们推脱不掉的生而为人背负的, 难以卸下的使命?
《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往返》 我常常将自己放在过去, 很少活在当下。 我将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留给了过往, 将百分之二十留给了今天和明天。 我总是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里,不愿走出来, 因为, 我们在过去的时光里曾经相遇, 相识,相知,又或相爱过。 只有走回到过去, 我就能天天见到你。 如果不回到过去, 我不知去哪里才能找到你; ~~~ 回到过去, 我便一眼就看见了你。 你依然是当年的模样, 年轻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你光芒四射。 我时常带着忏悔和赎罪的心理, 走回到过去, 看见那个正悄然落泪的你, 看着昔日的那个我, 曾经没有勇气大胆地走到你面前, 为你轻轻擦拭, 我为我没有走上前来安慰你, 远望着你在那儿兀自伤心难过, 而黯然神伤。 ~~~ 我常常回到过去, 一个人重新走过我们曾一同走过的那座小桥, 那条小河边, 那儿还保留着过去的珍贵影像, 我们的悄声细语, 还有彼此的诗句, 那些欢快的时光, 在过去里, 都变成了永恒和经典。 一回到过去, 我所有的过错,便得到了纠正; 曾经的历史,也得到了改写, 所有的罪过,都得到了宽恕。 ~~~ 我在过去与现在里, 往返穿梭, 度过了经年。 我在过去里欢喜, 也在过去里悲伤。 唯一让我感到安慰的是, 我在过去的时光里, 已经永远地拥有了你。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