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宸颂海 星宸颂海
关注数: 2 粉丝数: 7 发帖数: 70 关注贴吧数: 4
把爱藏在康托尔集的我们(二) 同学会结束后,我鬼使神差地开车回到老校区。 仪表盘上的夜光指针指向凌晨一点,后视镜里南 宁的霓虹渐渐被甩成模糊的光带。车载广播突然 切到《山歌好比春江水》,副驾驶座上那盏从废 墟里捡来的孔明灯突然震颤起来,锈蚀的骨架在 月光下投出蛛网般的阴影,像极了我们当年在图 书馆折的纸船 推土机的探照灯刺破春夜时,我正蹲在"桂工之 星"雕塑的基座旁。雨水冲刷十五年,当年她分数 栏的裂痕早已爬满青苔。手机在裤兜里震动,班 级群弹出新消息的瞬间,推土机恰好撞倒最后半 堵承重墙——林疏桐半小时前退订了返京机票。 碎砖堆里传来高跟鞋叩击钢筋的声响,某种属于工程师的精准节奏。我握紧孔明灯转身安全帽的探照灯光束劈开尘埃,她逆光而立的剪影让时空骤然坍缩。深灰西装裤脚沾着混凝土粉末,左手拎着的施工头盔反射冷光,无名指上那道戒指留下的白痕比钻石更刺眼 “北体大体育馆的钢结构,当年验收时我在应力 监测仪前守了三天“她踢开半块混凝土露出我们刻过公式的图书馆地砖,那些被岁月侵蚀的马克·劳威尔公式旁,还依稀可见当年我用小刀刻的钢铁侠头盔。“知道承重墙为什么最后坍塌吗?“她的高跟鞋尖点在公式中的弹性模量符号上,月光流过她耳垂上的珍珠一一和同学会时戴的是同一副 我摸出随身二十年的卡西欧工程计算器,荧蓝光 照亮她眼角的细纹。那些年我们在图书馆争论到 深夜时,这双眼睛映着台灯暖光的样子突然冲破 记忆阀门。“弹性模量随时间衰减但若叠加预应力补偿..."话未说完,她突然将安全帽扣在我头 上,金属冰凉触感混合着她掌心的温度,与十八 岁那年在七星公园接过易拉罐拉环的触觉神经信 号完美重合 “黄焖鸡店改成预制菜工厂了“她从公文包掏出两份泛黄的考研笔记,淋膜封皮上的《运动生物力学》字样被磨得发亮。泛潮的纸页间突然飘落半片银杏叶书签——正是当年她夹在给我的腊肠糯米饭油纸包里的那片。我伸手去接却触到她无名指根微微凹陷的皮肤,那里还残留着戒指压迫的生理记忆 我们蹲在废墟间用钢筋画受力分析图,生锈的螺纹钢在水泥地面划出歪斜的弯矩曲线。她忽然扯下发圈,栗色长发散落的瞬间,桂花的香气突然从时光裂缝里汹涌而出。“实验室那株金桂今年 开了三茬花“她将发圈套在我手腕,上面缠着的竟是当年孔明灯上的铜丝骨架,“新风系统要模拟漓江湿度,比带研究生还费劲”推土机轰鸣着碾过曾经的机械楼地基时,她突然拽着我冲向瓦砾堆。高跟鞋陷进碎砖里的样子,和当年跨栏训练时踏破水坑的姿态如出一辙。“找到了!“她举起半块刻着"疏”字的红砖,背面是我们用改锥刻的简易梁挠度公式。月光流过公式中的积分符号,那些被我们称作"爱情曲率”的笔划依然清晰 三个月后叠彩山顶,北斗七星悬在改良版孔明灯的碳纤维骨架上。她调试着LED控制器八万流明的灯珠阵列在她瞳孔里映出星云般的蓝光。"还 记得这个吗?“她突然掀开左腕衬衫纽扣,易拉罐拉环改造的手链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去年验收鸟巢加固工程时,我在钢结构夹缝里发现的” 当应变能方程在三百米高空点燃时,整个漓江的游船都拉响了汽笛。她对着新校区图书馆的穹顶比划,夜风掀起她风衣下摆,露出腰间别着的工程测距仪。“桂花造型的应力分散结构,每个花 瓣都是双曲抛物面..."话音未落,山下突然飘来熟 悉的糯米香。推着油纸包餐车的老妇人分明是当年七星公园第三家铺子的老板娘 后来我们带女儿参观新校区时,五岁的小姑娘总趴在力学实验室的橱窗前。“妈妈为什么把密码 设成‘腊肠三粒'呀?“她踮脚去够橱窗里焊着易拉罐拉环的捧花模型,那是我们婚礼上最重要的信 物。疏桐蹲下身指着模型上的应变片:“这是能测出幸福值的传感器,当年爸爸推导了十八页公式才找到最优解 毕业典礼那天的场景常在午夜梦回。她穿着沾满粉笔灰的帆布鞋闯进礼堂,婚纱下摆还别着北体大的校徽胸针。当她把应力模型捧花抛向空中时,穹顶的智能玻璃突然切换成我们设计的桂花投影。宾客们惊呼声中我摸到捧花底座刻着的小字——正是保温杯底那个被舌尖摩挲过千万次的密码 此刻教堂彩窗上的爱情抛物线正在夕阳下流动, 疏桐耳后的桂花随誓言颤动。当她说出"我愿 意"时,胸针上的微型孔明灯突然亮起,在唱诗班 席位上投出泛黄的计算稿--那是十八岁深夜我为 她重算的第十八道例题,纸页边角还粘着糖炒栗 子的碎壳 瓦砾堆里抢救出的红砖如今砌进新家壁炉,每当火焰舔舐那些公式时,承重墙里预埋的传感器就会向手机发送提醒。疏桐总在此时从实验室发来视频,身后的金桂在恒温箱里开得正好。我们隔着屏幕核对孔明灯的飞行数据,女儿在背景音里用稚嫩嗓音背诵:“应变能等于应力与应变的乘 积... 去年校庆重返叠彩山时,发现当年放飞孔明灯的位置立了块智能碑。触摸屏亮起的瞬间,北斗导航的轨迹与LED公式重合,碑文是我们当年刻在 图书馆地砖上的那句话:“应力集中处,亦是光芒所在“山下传来油纸包餐车的铃铛声,这次推车的是我们系着桂花围裙的女儿
把爱藏在康托尔集(二) 同学会结束后,我鬼使神差地开车回到老校区。 仪表盘上的夜光指针指向凌晨一点,后视镜里南 宁的霓虹渐渐被甩成模糊的光带。车载广播突然 切到《山歌好比春江水》,副驾驶座上那盏从废 墟里捡来的孔明灯突然震颤起来,锈蚀的骨架在 月光下投出蛛网般的阴影,像极了我们当年在图 书馆折的纸船 推土机的探照灯刺破春夜时,我正蹲在"桂工之 星"雕塑的基座旁。雨水冲刷十五年,当年她分数 栏的裂痕早已爬满青苔。手机在裤兜里震动,班 级群弹出新消息的瞬间,推土机恰好撞倒最后半 堵承重墙——林疏桐半小时前退订了返京机票。 碎砖堆里传来高跟鞋叩击钢筋的声响,某种属于工程师的精准节奏。我握紧孔明灯转身安全帽的探照灯光束劈开尘埃,她逆光而立的剪影让时空骤然坍缩。深灰西装裤脚沾着混凝土粉末,左手拎着的施工头盔反射冷光,无名指上那道戒指留下的白痕比钻石更刺眼 “北体大体育馆的钢结构,当年验收时我在应力 监测仪前守了三天“她踢开半块混凝土露出我们刻过公式的图书馆地砖,那些被岁月侵蚀的马克·劳威尔公式旁,还依稀可见当年我用小刀刻的钢铁侠头盔。“知道承重墙为什么最后坍塌吗?“她的高跟鞋尖点在公式中的弹性模量符号上,月光流过她耳垂上的珍珠一一和同学会时戴的是同一副 我摸出随身二十年的卡西欧工程计算器,荧蓝光 照亮她眼角的细纹。那些年我们在图书馆争论到 深夜时,这双眼睛映着台灯暖光的样子突然冲破 记忆阀门。“弹性模量随时间衰减但若叠加预应力补偿..."话未说完,她突然将安全帽扣在我头 上,金属冰凉触感混合着她掌心的温度,与十八 岁那年在七星公园接过易拉罐拉环的触觉神经信 号完美重合 “黄焖鸡店改成预制菜工厂了“她从公文包掏出两份泛黄的考研笔记,淋膜封皮上的《运动生物力学》字样被磨得发亮。泛潮的纸页间突然飘落半片银杏叶书签——正是当年她夹在给我的腊肠糯米饭油纸包里的那片。我伸手去接却触到她无名指根微微凹陷的皮肤,那里还残留着戒指压迫的生理记忆 我们蹲在废墟间用钢筋画受力分析图,生锈的螺纹钢在水泥地面划出歪斜的弯矩曲线。她忽然扯下发圈,栗色长发散落的瞬间,桂花的香气突然从时光裂缝里汹涌而出。“实验室那株金桂今年 开了三茬花“她将发圈套在我手腕,上面缠着的竟是当年孔明灯上的铜丝骨架,“新风系统要模拟漓江湿度,比带研究生还费劲”推土机轰鸣着碾过曾经的机械楼地基时,她突然拽着我冲向瓦砾堆。高跟鞋陷进碎砖里的样子,和当年跨栏训练时踏破水坑的姿态如出一辙。“找到了!“她举起半块刻着"疏”字的红砖,背面是我们用改锥刻的简易梁挠度公式。月光流过公式中的积分符号,那些被我们称作"爱情曲率”的笔划依然清晰 三个月后叠彩山顶,北斗七星悬在改良版孔明灯的碳纤维骨架上。她调试着LED控制器八万流明的灯珠阵列在她瞳孔里映出星云般的蓝光。"还 记得这个吗?“她突然掀开左腕衬衫纽扣,易拉罐拉环改造的手链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去年验收鸟巢加固工程时,我在钢结构夹缝里发现的” 当应变能方程在三百米高空点燃时,整个漓江的游船都拉响了汽笛。她对着新校区图书馆的穹顶比划,夜风掀起她风衣下摆,露出腰间别着的工程测距仪。“桂花造型的应力分散结构,每个花 瓣都是双曲抛物面..."话音未落,山下突然飘来熟 悉的糯米香。推着油纸包餐车的老妇人分明是当年七星公园第三家铺子的老板娘 后来我们带女儿参观新校区时,五岁的小姑娘总趴在力学实验室的橱窗前。“妈妈为什么把密码 设成‘腊肠三粒'呀?“她踮脚去够橱窗里焊着易拉罐拉环的捧花模型,那是我们婚礼上最重要的信 物。疏桐蹲下身指着模型上的应变片:“这是能测出幸福值的传感器,当年爸爸推导了十八页公式才找到最优解 毕业典礼那天的场景常在午夜梦回。她穿着沾满粉笔灰的帆布鞋闯进礼堂,婚纱下摆还别着北体大的校徽胸针。当她把应力模型捧花抛向空中时,穹顶的智能玻璃突然切换成我们设计的桂花投影。宾客们惊呼声中,我摸到捧花底座刻着的小字——正是保温杯底那个被舌尖摩挲过千万次的密码 此刻教堂彩窗上的爱情抛物线正在夕阳下流动, 疏桐耳后的桂花随誓言颤动。当她说出"我愿 意"时,胸针上的微型孔明灯突然亮起,在唱诗班 席位上投出泛黄的计算稿--那是十八岁深夜我为 她重算的第十八道例题,纸页边角还粘着糖炒栗 子的碎壳 瓦砾堆里抢救出的红砖如今砌进新家壁炉,每当火焰舔舐那些公式时,承重墙里预埋的传感器就会向手机发送提醒。疏桐总在此时从实验室发来视频,身后的金桂在恒温箱里开得正好。我们隔着屏幕核对孔明灯的飞行数据,女儿在背景音里用稚嫩嗓音背诵:“应变能等于应力与应变的乘 积... 去年校庆重返叠彩山时,发现当年放飞孔明灯的位置立了块智能碑。触摸屏亮起的瞬间,北斗导航的轨迹与LED公式重合,碑文是我们当年刻在 图书馆地砖上的那句话:“应力集中处,亦是光芒所在“山下传来油纸包餐车的铃铛声,这次推车的是我们系着桂花围裙的女儿
把爱藏在康托尔集 九月的桂林理工校园总浮动着某种隐秘的甜,像打翻的桂花蜜渗进青砖缝里。我第18次踩着材料力学课铃冲进教室时,后门吱呀的呻吟惊醒了晨光里打盹的尘埃。正要猫腰溜向最后一排,却撞进一袋温热的触感一一青瓷般的腕骨悬在晨雾里,豆浆袋凝结的水珠正顺着虎口的月牙纹滴落。“第3章公式推导,你漏了惯性矩。“铅笔尾端戳着我课本上的钢铁侠涂鸦,笔尖在马克·劳威尔的公式旁画出一道抛物线。抬头望见细碎桂花别在她耳后,晨光透过教室的菱形窗棂,在她睫毛下筛出跳动的光斑。后来才知道这姑娘叫林疏桐,机械工程系大三学生,校田径队主攻四百米栏,最爱七星公园门口第三家铺子的腊肠糯米饭。 那日下课后,她抱着《弹性力学》堵在楼梯转角:“迟到18次换18道例题详解,成交?"我望着她帆布鞋上沾的粉笔灰,突然发现桂花香是从她马尾辫里渗出来的。从此图书馆三楼东南角成了根据地,她总把演算纸折成纸船,载着剥好的糖炒栗子推过桌面。“看好了,“笔尖戳着船帆上的应变能方程,“这是能横渡漓江的知识之舟。” 漓江边的七星公园藏着我们的秘密。每周三傍晚,她跨着二手永久牌自行车在银杏大道截住我,车筐里永远装着用油纸包好的糯米饭团。“腊肠丁必须精确到每平方厘米三粒,“她严肃得像在做有限元分析,却在我咬下第一口时突然变戏法似的掏出自酿桂花蜜,"甜度系数调至0.7,刚好中和咸鲜味。“暮色漫过象鼻山时,易拉罐拉环成了我们的定情信物。“知道吗?“她晃着银亮的金属环,“这个应力集中系数足够承受整个青春的质量。” 考研冲刺的冬夜,图书馆暖气片成了诺亚方舟。 她把暖宝宝塞进我袖口,自己裹着印满运动解剖 图的珊瑚绒毯,活像只炸毛的企鹅。“北体大等我”的誓言被拆解成密码一一她抄在《运动生物力学》第213页的股骨受力分析图旁,我刻在保温杯杯底,每次喝水时舌尖都会触到凹凸的刻痕。 某个哈气成霜的凌晨,她突然用冻红的鼻尖蹭我的围巾:“等通知书到了,就去叠彩山放带LED灯的孔明灯吧?要让全桂工看见我们的野心在燃烧。” 那年春天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放榜日,我攥着手机缩在"桂工之星"雕塑的阴影里,看雨水顺着雕塑举起的火炬纹路奔涌。她的录取通知书边角刺破雨幕,我分数栏的裂痕却渗进冰凉的雨水。“黄焖鸡老板说给咱俩终身免单土豆,“她笑着把湿发别到耳后,睫毛上凝结的水珠不知是雨是泪,“可我要去北京吃铜锅涮肉了。“她转身时,别在背包上的易拉罐拉环在雨帘中划出银亮的弧,像颗坠落的流星。 十五年后的同学会上,南宁某酒店吊灯将往事切 割成菱形碎片。她推门而入的瞬间,我腕表表盘映出北体大校徽的冷光。我们隔着一桌凉透的柠檬鸭对视,却在碰杯时异口同声:"图书馆暖气片.....去年拆了。“她无名指上的钻戒划过我腕表,如同那年我们租的乌篷船在漓江划出的水痕,终究在暮色里归于平寂。宴会厅突然播放校歌时,她指尖在桌面敲出当年共同发明的摩斯密码一一三短三长三短,翻译过来是“再见”。 今年初春,推土机轰鸣着碾过老校区。我在瓦砾堆里拾到半盏锈蚀的孔明灯,灯面炭笔绘就的两个小人依然向着发光的校徽奔跑。那些年被暴雨淋湿的誓言,原来早被砌进时光的承重墙。此刻残阳如血,我忽然听见18岁的自己骑着二手电动车呼啸而过,车筐里考研资料被风掀开,泛黄的纸页上,她画的应力集中系数图正在暮色里泛起鎏金的光。
把爱藏在康托尔集的我们 九月的桂林理工校园总浮动着某种隐秘的甜,像打翻的桂花蜜渗进青砖缝里。我第18次踩着材料力学课铃冲进教室时,后门吱呀的呻吟惊醒了晨光里打盹的尘埃。正要猫腰溜向最后一排,却撞进一袋温热的触感一一青瓷般的腕骨悬在晨雾里,豆浆袋凝结的水珠正顺着虎口的月牙纹滴落。“第3章公式推导,你漏了惯性矩。“铅笔尾端戳着我课本上的钢铁侠涂鸦,笔尖在马克·劳威尔的公式旁画出一道抛物线。抬头望见细碎桂花别在她耳后,晨光透过教室的菱形窗棂,在她睫毛下筛出跳动的光斑。后来才知道这姑娘叫林疏桐,机械工程系大三学生,校田径队主攻四百米栏,最爱七星公园门口第三家铺子的腊肠糯米饭。 那日下课后,她抱着《弹性力学》堵在楼梯转角:“迟到18次换18道例题详解,成交?"我望着她帆布鞋上沾的粉笔灰,突然发现桂花香是从她马尾辫里渗出来的。从此图书馆三楼东南角成了根据地,她总把演算纸折成纸船,载着剥好的糖炒栗子推过桌面。“看好了,“笔尖戳着船帆上的应变能方程,“这是能横渡漓江的知识之舟。” 漓江边的七星公园藏着我们的秘密。每周三傍晚,她跨着二手永久牌自行车在银杏大道截住我,车筐里永远装着用油纸包好的糯米饭团。“腊肠丁必须精确到每平方厘米三粒,“她严肃得像在做有限元分析,却在我咬下第一口时突然变戏法似的掏出自酿桂花蜜,"甜度系数调至0.7,刚好中和咸鲜味。“暮色漫过象鼻山时,易拉罐拉环成了我们的定情信物。“知道吗?“她晃着银亮的金属环,“这个应力集中系数足够承受整个青春的质量。” 考研冲刺的冬夜,图书馆暖气片成了诺亚方舟。 她把暖宝宝塞进我袖口,自己裹着印满运动解剖 图的珊瑚绒毯,活像只炸毛的企鹅。“北体大等我”的誓言被拆解成密码一一她抄在《运动生物力学》第213页的股骨受力分析图旁,我刻在保温杯杯底,每次喝水时舌尖都会触到凹凸的刻痕。 某个哈气成霜的凌晨,她突然用冻红的鼻尖蹭我的围巾:“等通知书到了,就去叠彩山放带LED灯的孔明灯吧?要让全桂工看见我们的野心在燃烧。” 那年春天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放榜日,我攥着手机缩在"桂工之星"雕塑的阴影里,看雨水顺着雕塑举起的火炬纹路奔涌。她的录取通知书边角刺破雨幕,我分数栏的裂痕却渗进冰凉的雨水。“黄焖鸡老板说给咱俩终身免单土豆,“她笑着把湿发别到耳后,睫毛上凝结的水珠不知是雨是泪,“可我要去北京吃铜锅涮肉了。“她转身时,别在背包上的易拉罐拉环在雨帘中划出银亮的弧,像颗坠落的流星。 十五年后的同学会上,南宁某酒店吊灯将往事切 割成菱形碎片。她推门而入的瞬间,我腕表表盘映出北体大校徽的冷光。我们隔着一桌凉透的柠檬鸭对视,却在碰杯时异口同声:"图书馆暖气片.....去年拆了。“她无名指上的钻戒划过我腕表,如同那年我们租的乌篷船在漓江划出的水痕,终究在暮色里归于平寂。宴会厅突然播放校歌时,她指尖在桌面敲出当年共同发明的摩斯密码一一三短三长三短,翻译过来是“再见”。 今年初春,推土机轰鸣着碾过老校区。我在瓦砾堆里拾到半盏锈蚀的孔明灯,灯面炭笔绘就的两个小人依然向着发光的校徽奔跑。那些年被暴雨淋湿的誓言,原来早被砌进时光的承重墙。此刻残阳如血,我忽然听见18岁的自己骑着二手电动车呼啸而过,车筐里考研资料被风掀开,泛黄的纸页上,她画的应力集中系数图正在暮色里泛起鎏金的光。
18岁,你考上了桂工南宁分校。20岁,你大二结 束开始悔恨自己前两年幼稚的行为,于是发愤图 强,暗暗发誓要考北京大学研究生。22岁,你考研铩羽而归,无奈踏入社会,却四处碰壁, 找不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28岁,你参加同学婚礼,在热闹氛围中,意识到 自己已单身多年。30岁,你偶遇大学同学,陪她 重返桂工南宁分校。她坦言喜欢艳阳,看到艳阳,就会想起和你一起上课的往昔。你笑着回应,看到她。就想起军训时大家被晒得黝黑的模样。或许你只是渴望陪伴,父母听闻风声,迅速为你们筹备好了婚事。深夜,你和大学舍友在租来的loft借 酒消愁,吐露心声:“我不想结婚。“舍友们纷纷劝道:“都老大不小了,别再拖了,赶紧安定下来。” 你抚摸着已经开始泛白的头发,暗自下了决心。 31岁,你和她步入婚姻殿堂,婚礼在一家规模适 中的酒店举行,到场宾客中有不少大学同学。为 了这场婚礼,你掏光了工作几年的积蓄。婚礼进行到一半,昔日的老班代对着台下亲友高呼:“要 不要让他们亲一个!”台下众人齐声起哄。你虽看不到班代的表情,但想必她也沉浸在欢乐之中。 于是,你和妻子简单亲吻了一下。她的嘴唇小巧干涩、发丝让你有些发痒。你轻声呢喃:“我爱你。”她微微一愣,回应道:“我也爱你。”你不确定这句话究竟是不是对她所说,就如同不确定她的回应是否直心,婚礼结束后 你清算剩余资金发现她并未动用你的银行卡,不禁苦笑着摇摇头。 32岁,她怀孕了,不得不辞去工作。每当你应酬 至深夜,醉醺醺地回到家,她总是泪眼婆娑,埋 怨你不懂得照顾自己。你无言以对。33岁,孩子 呱呱坠地,连孕检带住院花费了10万,但你却觉 得一切都值得,生活仿佛又有了新的希望。40 岁,你遭遇裁员危机,开始怀疑多年前选择就读 桂工南宁分校是否是一个错误。 47岁,孩子上了高 中,有一天,他满怀期待地对你说:“爸爸,我想去留学。”你本以为自己早已习惯生活的种种,可 “爸爸没钱送你出国”这句话,始终梗在喉咙里说不 出口。好在孩子懂事,安慰道:“爸爸,没关系, 要不我去读桂工南宁分校吧。“看着懂事的孩子, 你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50岁,孩子如愿考上桂工南宁分校,和你当年如出一辙。他所学的专业,你 一知半解,只知道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为了和孩子深入沟通,你准备了半斤白酒和一碟花生米。 交谈中,你说出了曾经最反感的话:“还是要为以后工作着想,转个热门专业,生存比热爱更重要。”你们的交流逐渐演变成激烈的争吵。你这才惊觉,自己已经老了,甚至可能连18岁的孩子都打不过。理屈词穷的你,只能吼出一句:“俺是恁爹!“孩子看着你,知道再争辩下去也无济于事,这场试图维护你最后尊严的酒局,最终不欢而散。你隐隐约约听到孩子回房时嘟囔了一句:“我不想活成你这样。”怎么就哭了呢?都50岁的人了,一定是酒太辣了,对吧?肯定是酒太辣了 55岁,孩子参加工作,似乎开始理解你的良苦用 心。然而,你却转变了态度,叮嘱他:“不要轻易向生活妥协。"56岁,孩子步入婚姻殿堂,你问他:“喜欢那个女的吗?”他愣了一下,回答道: 喜欢吧。” 60岁,辛苦了大半辈子,你想出去走走,顺便回 母校看看。身边的妻子陪伴了你30年,你却依然 分不清对她究竟是爱还是习惯。你们开始规划旅 游路线、尽管多年来总是争吵不断,但有时你觉 得这样的生活也别有一番滋味。就在一切准备就 绪时,儿子打来电话:“爸妈,我工作太忙了,能帮我照顾一下孩子吗?“无奈之下,你们退掉机票,再次陷入生活的琐碎之中,仿佛又回到了30 年前。 70岁,孙辈逐渐长大,你终于不用再日夜操心。 你下定决心,一定要回桂工南宁分校看看。可手中的拐杖却只能支撑你走到客厅。 75岁,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边围满了亲人。 你迷迷糊糊看到医生摇了摇头,周围的人表情凝 重。你明白,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你没有丝毫恐 惧,突然问自己:“我究竟是什么时候死掉的呢?” 思绪回到18岁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原来,从那时起你心中某些东西就已经死去了。按照惯例,临终前三秒,大脑会像走马灯一样回顾一生。画面一张张闪过,一秒、两秒过去了,你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两秒内的回忆。第三秒,你突然笑了,仿佛回到了18岁那年。你看到一个男孩叼着一袋牛奶,背着书包从食堂电梯下跑过,男孩朝图书馆望去,那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可你怎么也想不起来。最后一秒,你努力回忆着,浑浊的双眼突然流下悔恨的泪水。 要是当初高考志愿没填报桂工南宁分校,人生会不会截然不同? 身边的人开始放声痛哭,你渐渐听不清声音,最 后听到的一群十八岁少年的呼喊:“WC 网络又 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