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泥黑彡拉姆 木泥黑彡拉姆
关注数: 100 粉丝数: 646 发帖数: 34,180 关注贴吧数: 20
看了这场球,想说一说瓜迪奥拉和克洛普 两支球队都很明显的打上了各自主教练的烙印,克洛普当初在多特最有特点的就是中前场的逼抢,而瓜迪奥拉也保持着自己的传控风格。看起来应该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为什么曼城输成这样呢? 问题就出在传控能力上,瓜迪奥拉去曼城的时候我就认为,如果巴萨是瓜迪奥拉理想中完美的百分之百的传控的话,瓜迪奥拉的拜仁也就百分之七十,而曼城甚至不到百分之五十,在刚去曼城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曼城只符合百分之三十。这一场基本就把瓜式曼城传控能力不足的缺点暴露的淋漓尽致,从中场到后卫到门将,各自抬了一手。 瓜迪奥拉的球队太依赖传控了,瓜迪奥拉在拜仁的时候我以为他会打造一支百分之七十的传控加百分之三十的边路突破边中结合的集大成打法。在最后一个赛季,我依稀看到了点儿苗头,这也是我当初希望他续约的原因。结果,后来看来,他最后赛季的那点儿苗头,只是基于球队人员配置和球员个人意愿的妥协。他的内心依然固执的渴望去追求那种极致的传控。曼城能满足他的引援要求,但是具有传控DNA的球员,却可遇不可求,即时手握油田,光靠钱也很难寻找到百分之百符合那种要求的球员。也就只能寄希望于自己不断的打磨,把本来带有些毛刺的齿轮打磨光滑,然后再来带动整支球队成为“传控机器”。瓜迪奥拉,在我心中还是那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甚至达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 顺便提一下曼城的传控,虽然拥有很高的控球率,但是很明显看到曼城的一脚出球远远低于当时的拜仁,更别提巴萨。抛开利物浦高效逼抢的原因,自身的原因就两点:球员传控的能力不足,球队的打磨还远远不够。 当然,这一场会打成这样,也因为利物浦完全贯彻了克洛普的战术要求。而克洛普的这种中前场逼抢的战术风格恰恰不需要瓜迪奥拉那样高的基于战术要求的球员。最重要的是需要战术执行力,体力,和积极性。这些要求,在主观调整上的难度要低于强行传控的要求。而且这套战术恰好在七十分钟左右的体力瓶颈期,起到了效果,取得了进球。如果超过七十分钟,利物浦很可能会变得更加被动,届时就只能通过换人调整来弥补。 (码到这儿的时候八十分钟作用,后来曼城进了两个,这两个就可以看出来过了体力瓶颈期以后利物浦暴露出来的问题,体力的下降和随之而来专注力和积极性的下降,马内的回放没有之前积极了,最后一个球能看得出来他明明可以全速去协防的,变成了慢速到进攻球员身边,连干扰的动作都没有做。包括最后一个球洛夫伦的冒顶,按理说那球的高度他是能够顶到的,但是到了这个时间段,专注力明显下降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