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吹琴
peacedyne
自说自话,都不要太认真。
关注数: 99
粉丝数: 139
发帖数: 14,503
关注贴吧数: 25
连音、颤音、波音、倚音,半音阶口琴的技术缺陷 如题! 1、连音,一些连音演奏要求,在可以推键做出,比7-1的连音;或者连续吹或吸的移位,比如,1-3、2-4、3-5等,可以尽量来接近连音效果,但在半音阶口琴上,是很难做到在连音中间是丝滑而没有音头的。吹气同孔、比如非C6琴上的5-6,异孔吹吸,比如2-3,这样的连音根本就无法做出。 2、颤音,小一度通过推键可以实现的,比如71717 、34343。还有C6上的56565,这样大一度的颤音基本可以实现,其他的都难做好。 3、波音,可以做和做不好的道理如同颤音。上波音的,343、717可以做出。454,可以以推放键辅助吹气移位来勉强做出。在C6琴上,565可以做出。121,这个是可以在7位推放键吸气移位来勉强做出。下波音,易难程度与上波音同……。 4、倚音,实际就是更为快速的连音,是否可以做到,道理跟连音近似,但更难做好。 连音、颤音、波音、倚音,这些在音乐里常用来加强音乐的感情色彩的演奏要求,在别的乐器里面不存在问题的事情,在半音阶口琴上,尽管暴露出这样全面的缺陷,大家意外吗? 所以,要促进半音阶口琴的发展,必须有专门供半音阶口琴演奏的乐曲,包括专门的作曲,还有依据半音阶口琴的技术特点、回避半音阶口琴技术缺陷的编曲。专门作曲的,选择更为适合半音阶口琴演奏的调性,乐曲中技术特点不存在半音阶口琴难做到的要求。编曲的,可以通过调整原乐曲的调性,来回避半音阶口琴的技术缺陷,或删掉原乐曲中半音阶口琴无法做到的技术要求。等等!
这次用赛德Volcany练习,倚音全部不吹,感觉如何?
为280、女神琴换衣裳 我的280,后来都整成木琴了,木盖板木琴格都在亮叔那整的。亮叔的盖板,上的漆不是很亮的钢琴漆感觉的那种,后来盖板慢慢就变得老久了。 女神琴,听说可以和280互换盖板。女神琴的金属盖板设计是存在问题的,就是以前说过的,安装的时候盖板一端的折边容易滑出琴格,安装起来有点麻烦。 后来我让盖板店家帮我整出云杉木盖板,感觉是成功的。现在就再让亮叔帮我去料加工整出一副280云杉木盖板,再送出去整成钢琴漆那样的,让280和女神琴可以共用。 现在发觉280和女神琴盖板螺丝的长短不同,女神琴暂时无法穿上云杉木衣裳。继续再整合适的螺丝。
国内琴厂都来C6,如何? 如题!什么是C6,C6有什么收获,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C6对于非专业半音阶口琴爱好者来说,全是正面的收获。而我们看到市面上国内厂的量产琴,可以有原生C6的可以选择,品种不多。 本来C6应该会有很大的市场,而感觉口琴圈并没有蔚然成风。这个是为何?原因应该是口琴本身没有多少可以选择,另外就是更改C6需要另外的费用,这个费用对500元以内的琴来说,比例会显得无法接受。 我手上国内琴厂的琴不多,主要原因就是我喜欢C6,而国内厂的一些我想入手的产品没有C6供我选择。
看看是不是簧板脏了?试试用酒精棉擦拭有问题的簧板簧孔与膜片接 看看是不是簧板脏了?试试用酒精棉擦拭有问题的簧板簧孔与膜片接触的周边面,还有擦拭膜片底层向下的一面。
周日练吹。这首歌献给我的兄弟姐妹同时代的人。听到这首歌有没有,有没有让你想起什么?
感觉自己有进步了。这次用天狼星56练习,我原来用G48来吹,感觉到其音簧的迟钝,让我很难吹好这首曲子。
与和莱Hohner合作开发Toots12孔口琴是比利时杰出的半音阶口琴演奏家、作曲家及编曲家Toots Thielemans。开发了两款口琴。
铃木G48半音阶口琴,合作开发者瑞士籍爵士乐演奏大师Grégoire Maret(雷格尔·马瑞)的演奏,大家看着会不会觉得他演奏的曲子,用G48演奏会很适合?
属于同类的铃木G48和天狼星的比较 铃木G48和天狼星半音阶口琴,圈内一般都会将它们归为同一类琴,同样的具有音色甜美、醇厚的特色,这个应该归因于类似的簧片和同样的膜片。较厚的簧片和较硬的膜片,这个较硬膜片在设计的时候,可能还考虑到让膜片的微振动来加成音色的,因而这两款琴的音色,颗粒感会比较明显,有点类似拉弦乐器弓毛上的松香颗粒在琴弦上摩擦那样的颗粒感,因而这两款琴用来演奏小提琴乐曲,会有很好的效果。以上两款琴,同样具有铃木琴的高气密性导致的吹起来有点憋、堵,这两款琴的厚簧片、硬膜片,也让这个憋、堵,相比于SCX琴会更为明显。而G48堵的感觉又是比天狼星更为明显的,这个是不是它们的簧片更厚导致的感觉? 要音色甜美醇厚,簧片就需要厚点?簧片厚点,同时也就影响到了簧片的灵敏性、动态。这个是鱼与熊掌的关系吧?我们知道,一些追求簧片灵敏、动态大的琴,采用的方式也就是簧片薄些,而簧片薄些的结果也就是音色偏尖、偏薄。我感觉阿水的Ra-27,倒是找到了一些平衡。@吹口琴的水 相比以上两款铃木琴,在簧片灵敏性、动态上,G48是比天狼星差的,这个是不是G48的簧片更厚的缘故?我在用G48吹奏一些需要轻轻絮语的乐句的时候,感觉到几乎是无法吹好的,气息很轻的时候,甚至出现簧片不起振发声的情况。天狼星就还好一些。这款G48,是铃木与一位名字有G开头的南美半音阶口琴琴手合作开发的签名琴,这样一款低灵敏性的琴,用来吹南美那边的热烈、大声、节奏明快的乐曲,是不是就很合适。 以上所述的两款铃木琴,说它们灵敏性低、动态小,也就是说它们的音色几乎不受到吹奏者气息、口腔形状控制的影响,这个也就意味着说它们的音色很稳定、统一,这样一个特色,是否用来作为口琴合奏需要齐奏的声部就刚刚好?乐器合奏一个需要齐奏的声部对乐器音色的要求,就是需要如小提琴那样的音色统一性,这样的齐奏就很好听,而我们听过的半音阶口琴齐奏,有的是难以说有美感的,这个是不是因为他们齐奏拿的半音阶口琴品牌不同型号不同音色不统一的问题?
不论什么震音,能给吹奏美感加分就行 这再说,不是介绍如何做出震音,而是各种各样震音效果及其应用。 乐器的演奏,动听也就是在于其歌唱性,有人声唱歌那样的情感表达和美感。人生唱歌,同样需要有震音来加强歌声的色彩、避免歌声显得单调、直白。 最正统的美声唱法,因为其教育培训的规范化,你可以发现,这一类歌者在唱美声唱法歌曲的时候,其震音是很统一的。这个就如科班学院派管乐器出身的来吹奏口琴,他们的震音,一般就是采用了正统管乐器的气震、喉震做法,出来的效果就如美声唱法那样出来的流畅、哗啦啦那样的效果。 流行歌曲唱法,同样需要有震音。即使同样是红歌星,但他们的震音却可以有很多不同、各有特色,这样不同的震音也就加成了他们不同的歌唱风格。就如口琴在震音做法上的除了最为正统的气震、后震,还可以有其他的颚震、牙震、手震、姚震等等不同的做法,还有同样是颚震,又各自可以有动听的效果一样。 不管是什么震,能有给吹奏的美感加分就行。
现在我练琴的其他乐趣 练琴的乐趣,跟练习其他的技能一样,就是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那种乐趣。 而现在,我练琴的其他乐趣,一个就是严格按照曲子和伴奏的调性来练,不去避难就易去做升降调练习,这样一来,一些较难的调性的音阶,也会在这种自我约束中让你不觉得很难了。有了收获、进步,快乐也就获得了。另外一个乐趣,就是尽量按照乐曲的细节要求来练习。比如乐曲里面有连音要求、颤音要求,都按照要求尽量来练习。并在这样的练习中,让乐曲更为贴近要求和得到了进步而快乐。但也会常常会因为觉得有一些连音确实无法做好而失落(不在相邻的孔无法连续吹或吸的连音),还有一些颤音无法做好(比如232)而不得不放下这首曲子而没趣(比如D大调的《柔美如歌》)。日本电影《入殓师》主题曲《Memory》,是G大调的,虽然不属于容易吹的调,但这首曲子中很多连音要求,在C调半音阶口琴中是可以吹出来的。在这样的一个练习过程,我就可以获得很多乐趣。 我为何会连续贴出我练习的《春江花月夜》?首先我有一个一首曲子练熟了会用各款琴来体验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将各种琴的音色表现分享给大家的乐趣,虽然水平仍然是菜鸟的,吹奏还不够细致好听。但我也在每用一款琴自己就会有一种另外的体验、另外有一个进步而获得快乐。赛德琴的孔距也一次次让我证明是科学的(蜂鸟同一个孔距)。在练习《春江花月夜》的时候,也了解到一首乐曲其中要求的连音,和不一定要连音,并不会很明显影响到乐曲的美感。我练习的是歌曲版,相比于乐器演奏的古曲版,我会发现歌唱版因歌词的唱出需要,相比于古曲版会少了不少连音乐句,但我们并不会感觉到歌唱版在美感上有明显的折扣。这个可能是因为我对音乐欣赏水平不高的缘故? 《春江花月夜》这首歌唱版,看似简单,可我就觉得不易吹好。不易吹好主要原因就是你很难将乐句中的的连音都吹好。我就是在一步步去如何将乐曲中的连音尽量都吹好的进步过程而获得快乐的。 我的快乐感获得线是否偏低了?
白塔杯口琴大赛 国内有关口琴的活动还真不少。这个奖项好像是东方鼎赞助的。
老歌《是否》,D大调,257改。刚练熟。
金属箫我感觉到的问题 如题,就还是偏重。在手拿着吹奏时,如果是竹箫,其重量可以让你松松地持箫,让手指自由灵活地按孔。如果是金属箫,即使是较轻的铝合金箫,虽重量并不会很重,但就是无法跟竹箫那样可以松松地持箫,而让你需要注意不让箫溜下去而需要稍微握紧箫。而这一个需要握紧,就已经影响到手指的灵活动作。
乐见龙老师推出半音阶口琴教学小程序 如题!据龙老师说,最近他会在微信推出半音阶口琴教学小程序。一件好事,期待能做大做强,在音乐规范教育上对半音阶口琴爱好者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成为中国半音阶口琴教育无可诟病的第一平台。 我曾经这样说,既然他说着蓝网存在很多的教学不规范问题,那龙老师在进行各种批评之后,希望能大破大立,就设立自己的教育平台,对口琴爱好者在学习上进行规范引导,不能让口琴爱好者在学习上,因为龙张他们的纷争,而显得有点不知所措。 以前跟龙老师提过这件事情,龙老师回应就是“你来投资“。现在好了,我的期待已经可以成为现实。希望推出来的教育平台,其功能和全面性、水平可以与蓝网抗衡,具备全面替位性,让口琴爱好者可以有所选择。龙老师,这个事情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网店、你的Newbie、你的自媒体那样,是来玩的,如果还有其他人投资支持,这个可不能辜负。 以上龙老师推出来的半音阶口琴教育培训小程序,肯定是需要收费的,这个正常、合理。就不知道收费水平如何,反正如何定价都不可诟病,让市场来做自由选择,丰俭由人。希望龙老师这个教育平台能推出功能齐全的网页版。这里我推荐Tomplay的一些功能,可以参考参考。 下来,这个小程序,肯定是与蓝网来一个正面竞争的了。下来龙老师的关于口琴范畴的包括自媒体视频在内的言行,褒己也好,贬彼也行,都会被看成商业运作、生意竞争之事了。如果说龙老师前面重手打击蓝网,就是为了现在的设立这个教育小程序,只要有道有理就行,那就无可厚非。下来,龙老师也就如张老师一样在口琴培训范畴,除了是一个导师,还更是一个生意人了。我还是愿意看到,他们之间的纷争,最好还是通过司法手段去解决吧。其他的,既然是做生意、是生意人了,不树敌、和气生财,要相信,这个永远是铁律!
这款有趣的和莱琴 这款和莱琴,有趣!双推键的。功能如何?知道的请赐教。
阿水的Ra-27实力。阿水的这款琴,音色还是很有特点的。
音色,从嫌弃,到接受,到喜欢 刚学起半音阶口琴的时候,我对其音色高音偏多,高音偏尖锐、薄,是嫌弃的。旁人听着半音阶口琴的音色,也有同样的诟病。也就因为这个,我开始了对半音阶口琴音色提升的探索,其中也包括很多是属于瞎折腾的。 对音色的探索,包括因为对某款琴音色有所期待而入手,认为价高口琴的音色应该会较好而入手。自己折腾的,包括更换琴格、盖板等等。虽稍有收获,但还是远未达到所期望的。 而渐渐的,我对口琴的音色,没有那么不合理的要求了,甚至觉得口琴特有音色的清亮所需要的偏高音,甚至有点尖,还要具颗粒感,那是应该的。而且,对其他琴友在录音的时候,对口琴音色的过度修饰,让声音离口琴本来音色有点远了,而觉得不应该。这个过程,也可能跟本人渐渐对口琴音色的操控能力有所提高有关,操控能力提高了,就可以让音色少一些尖锐、对一些温暖。是否?
257(深改)双层簧板的实力。练比较熟了,再用257深改吹,大家觉得音色如何?
赛德Seydel的Volcany(火山)实力。赛德半音阶口琴的较大孔距,让我感觉到不易因为吹不准孔位而串音。
蓝馍馍的蜂鸟(黄)的实力。
GDR的0648实力。
转载一篇台湾李让老师充满人性温暖的文章 臺灣口琴音樂節 Taiwan Harmonica Music Festival終於結束了,昨天回到家狠狠躺平了一天,今天終於有一點精神來整理心得,不過因為前面積欠了些想要分享的事,臺口的點點滴滴就等候下一篇再來分享啦!想先來分享8月1日在新竹參與的築愛音樂會! 2023年參與築愛音樂會的記憶非常深刻, 築愛協會粉絲團 理事長 #邱媛美 Amy 姐不只是熱心公益,音樂美感品味更是不凡,不僅邀請的表演者都是一流,節目內容的安排也是充滿巧思,那次與 #傅冠豪 以及 木樓合唱團 Müller Chamber Choir的合作演出讓我度過了非常美好的時光!恰逢今年有 WHF World Harmonica Festival世界口琴節,台灣有許多選手要出國參賽,我把這件事跟Amy姐分享,並表示希望為孩子們找一個舞台給他們鼓勵,對提攜音樂年輕學子不遺餘力的她聽了非常感動,於是便讓我找大家一起組一個口琴室內樂組合,參與今年的音樂會演出。 這次邀請的孩子們都是我的好朋友, Sirius Harmonica Ensemble 天狼星口琴樂團團員,在教育上出神入化的 #張晁滕 老師的高徒——半音階口琴 #陳若芸、#林筱茹、#林語庭、#廖苡晴 以及低音口琴 #李沛寧,從開始分部時,我就找晁滕討論這群孩子應該如何安置,過程中讓我發現晁滕能帶出那麼多冠軍學生絕非浪得虛名,他對每位孩子的狀態都有很好的理解。他鉅細彌遺的分析了學生們的特性給我聽,這讓我在排練時能更快的抓到方向,而這群年輕好手們也都沒有讓我失望,最後的舞台上,她們認真的對待每一顆音符,讓安靜的樂譜透過他們的樂器在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活了起來,這一切的美好使我感動萬分。 這次在築愛音樂會,我們一起演出了兩首作品,一首是我去年編寫的組曲:《#寶島望雨》,節錄〈望春風〉以及〈雨夜花〉兩首鄧雨賢先生的經典作品;另一首則是我在馬祖駐村期間創作的《#津沙隨筆》,紀錄了我在津沙村看海逗貓的美好時光。由於我在馬祖駐村時已經決定要跟這些孩子們出演築愛,因此我的《津沙隨筆》刻意選擇了這樣的編制作為創作的基底。感謝好朋友 #金墨雨 情義相挺,用優惠到不能再優惠的工作費幫我們做了很棒的音響工程。Amy姐告訴我,築愛定調是『類古典』的音樂會,加上我們是開場演出,因此我找墨雨針對音響的特性做了許多討論,最後決定希望用『單純把口琴音量補償到一般樂器的大小,避免任何音響渲染失真來保留呼吸與樂器原始動態,且絕對不能讓聲場太Over蓋掉後面的演出』的邏輯來做這場音響。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必須要在音響與音樂廳的堂音中找到最美好的甜蜜帶,讓聲音可以飄散在空氣中包覆觀眾,又不會讓聲音太衝擊。好在墨雨有深厚的古典音樂基礎,深知『音樂家應該如和讓樂器與音樂廳的結構對話』,於是我們很快就在有限的彩排時間中抓到了這場演出的音響調性。最後的成果我非常喜歡,我上傳了當天的影片,雖然現場錄音能還原的氛圍有限,但或許能透過腦補還原一點點那散逸在空中的浪漫。 同樣要感謝這些年一直大力支持我的好夥伴 #陳瑶容 老師!瑶容不只是花了許多時間陪我們排練,還要幫忙開車解決孩子們往返台北新竹的需求。我一直是不太喜歡看譜的人,雖然寫了不少譜,但叫我看我就頭痛,因此排練時我常常都說不清楚我想要修的是第幾小節,每當我開始找譜找半天的時候,瑶容就會很有默契地直接幫我告訴大家準確的小節數,讓我充滿了安全感。最重要的是瑶容在自己已經接下三十幾首伴奏,快要自顧不暇的情況下還願意接下我的演出邀請,幫我完美的彈奏這些曲子,這種情義相挺的情份真的讓我感動萬分! 自從上次參與過築愛,我就成了木樓指揮 #彭孟賢 老師的大粉絲,今年 Zenky 手術結束後復原得不錯,我們評估應該是可以出來趴趴走,於是也應了畫家 #尹紅 老師的邀約一起到國家音樂廳欣賞了木樓的公演《時間沙.大地.細胞宇宙》。這次的開場作品『元素』再次顛覆我對合唱團的想像,耳熟能詳的英文歌曲〈Danny Boy〉聽完後我已淚流滿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有了信仰?還是木樓真的演唱的太動人了?我只知道這場音樂會結束後,我對彭老師與木樓的喜愛衝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甚至我心中浮現了這樣的念頭:接下來希望能好好學習合唱作品的創作方法!如果有朝一日一日能讓自己的作品被木樓演唱,那一定會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呀!
2025 忻州古城口琴消夏活动暨第三届 “孔声杯” 口琴大赛 孔声口琴,有点意思!除了在阿根廷冠名国际口琴节,还每年在国内不同城市举办冠名口琴大赛。去年在山东淄博,几年在山西忻州古城。
和莱HohnerCX12的实力。大家感受一下这款琴的高音音色。
铃木G48的实力。
重录!音箱的混响大了,颗粒感弱了,现在重录。
用我的257(深改)继续练,较好了,但感觉还有很多不理想。大家听着这个音色如何?现在的这把257(深改),吹感太好了。
国际和口琴的英文词为何会这样用? 孔声琴厂,自己还弄了一个“孔声杯国际口琴节”,已是第二届了,也刚结束。 看着这个口琴节的Logo,其中的国际和口琴这两个词用的外文是:Internacional和Armonica,这个跟我们常见到的英文词语使用不同,是什么意思?
这个腾讯元宝AI终于能画出较像样的半音阶口琴 如题!
又来扯“C6调音”了 我扯这个话题,是希望听到对“C6调音“的反对意见。我本人是习惯了C6调音的,我几乎所有的琴都改成C6了,而我作为半音阶口琴菜鸟(估计一直都会是这样一个水平),对C6调音的收获,全都是正面的。 最近我想拉一些朋友入坑,要让他们来跟我一起学起半音阶口琴,而让他们拿起来的入门琴,是普通音阶好呢,还是C6调音的琴好呢?这个是我一个小小的困扰。因为我对乐理很是几乎没有掌握,没办法去预料,C6调音对于菜鸟来说,虽是方便、正面,但就是担心,弄不好可不要成为别人学习半音阶口琴进阶的一个障碍。 所谓“C6调音”,就乐理说法,就是调成有一个“1356”的和弦。而对于我这个菜鸟来说,直观的就是,在半音阶口琴上,C6调音,就是除了高音区之外的其他音区的最后一孔的吹气do,都改成同音区音高递进的吹气la(包括推键的#1改为#6)。这样一来,常规音阶排列的两个相邻的吹气do,就变成了吹气la和吹气do。多孔含奏就可以吹出“1356“和弦了。而对于我这个菜鸟,对和弦既没有概念,又好像永远不会用到,而对我有收获的,首先就是不会吹错两个相邻的do(不会让你在该吹哪个do的时候有所犹豫、困扰),我在做C6调音之前,因为是两个相邻的do,让我不由自主地容易同时吹到两个do,发出来的音色是复音口琴那个我很讨厌的一直抖动着的音色,原来在没弄明原因之前,是一个困扰,以为是口琴质量上有问题。另外的很多收获,就是在那个位置,少了一个吹气do,好像没问题,而多了一个吹气la,好像帮助很大。虽少了一个吹气do,但原来孔推键吸气音也是一个do,这两个do,就可以让你在考虑用吸气或吹气do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合理选择。做C6调音了,同一个道理,两个相邻孔的吸气和吹气ra,也同样可以让你在考虑用吸气或吹气la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合理选择,避免了在某些乐段上气息运用的困难问题。 对我来说,C6调音的其他收获,比如做5-6,升5-6,升5-升6,6-1,降7-升1,降7-1等的连音,比较好做了。但原来能做的5-1这样的连音,就难做了。还有351是一个和弦,就丢了? 在和弦上的收益与否,对我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其他的,是否有什么C6调音不好的理由,阻止我让朋友拿起的入门琴是C6调音的? 市场上也有一些C6调音的原厂琴可以选择,而C6调音看起来也还没形成气候。就我对C6调音正面的收获多多,大家好像跟风不明显,这个是什么原因?
老话题:塑壳14孔 国内有两三家仿做和莱CX12,说成致敬,行吧。但为何就不在致敬之后发扬光大,做成14孔呢? 就国内厂家塑壳的有G调琴,还有O式音阶琴,这个说明做14孔做到最低音的G,已不成问题。但为何不做? 14孔的琴,是有一定市场的。比如我手头有几把和莱CX12,国内塑壳12孔琴相比之下确实便宜,但我就是没兴趣。但如果国内厂家推出14孔塑壳琴,我应该还是会捧场的。 为何不做塑壳14孔琴,是因为注塑工艺的问题?不会吧?
通宝推出新款半音阶口琴 通宝TOMBO推出全新No.1248S半音階口琴。看看是否有所突破,是否值得期待?這是TOMBO即將發售的新型半音階口琴,刚在台灣口琴節展出,据说試吹後覺得性能與硬體結構提升許多。 口琴的定位為基本款,盖板为老款半包型,售價預估不會太貴。
介绍日本半音阶口琴演奏家和谷泰扶 和谷泰扶(Yasuo Watani)是日本著名的半音阶口琴演奏家,以其卓越的技艺和国际影响力在口琴界享有盛誉。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一、个人背景与教育 • 出生与成长:和谷泰扶1960年出生于日本京都,自幼便展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 早期学习:他6岁开始学习口琴,为日后的音乐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学术背景:1984年,和谷泰扶在同志社大学商学部毕业并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然而,他并未选择从事经济相关的工作,而是毅然决然地前往德国,追求音乐梦想。 • 海外深造:1984年至1988年,和谷泰扶在德国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Hohner Konservatorium Trossingen)跟随海慕特‧埃罗尔德(Helmuth Herold)学习半音阶口琴。期间,他还随英国名手汤米·雷利(Tommy Reilly)先生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演奏技艺。 二、职业生涯与成就 • 教学经历:1988年至2002年,和谷泰扶应邀在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担任口琴讲师,为培养新一代口琴演奏家做出了贡献。 • 现职:自2005年起,他担任日本洗足学园音乐大学(Senzoku-Gakuen College of Music)的口琴教授,继续在音乐教育领域发光发热。 • 国际比赛获奖:和谷泰扶在国际口琴比赛中屡获殊荣。1987年,他荣获“第一届世界口琴大赛(英国)”第二名;1988年,获得荷兰国际口琴大赛首奖;1989年,再度以优异的琴艺夺得第二届世界口琴大赛冠军。 • 其他奖项:他还曾获得全日本口琴联盟颁发的“日本口琴奖”(1983年)、“村松奖”(1996年)、“京都府文化奖鼓励奖”(1998年)以及“第六届巴洛克萨尔奖”等。 三、演奏风格与代表作品 • 演奏风格:和谷泰扶的演奏风格细腻而富有表现力,他能够精准地把握乐曲的情感内涵,通过半音阶口琴的独特音色将其完美呈现。 • 代表作品: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罗马尼亚幻想曲》、《奏鸣曲第一乐章》、《霍拉舞曲》和《西班牙幻想曲》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演奏技艺,也体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 四、国际影响力与演出经历 • 国际演出:和谷泰扶的演奏足迹遍及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丹麦、荷兰、香港、台湾、新加坡、阿根廷、美国等世界各地。他的精彩演出得到了音乐界的高度肯定。 • 合作乐团:他曾与众多著名乐团合作,包括德国Wurttemburg管弦乐团、京都交响乐团、日本Shinsei交响乐团、Gunma交响乐团、Sendai爱乐管弦乐团以及由小泽征尔(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8F%E6%B3%BD%E5%BE%81%E5%B0%94/229826)指挥的新日本爱乐交响乐团等。 • 媒体播放:他的绝佳演奏曾于德国广播与电视以及日本NHK播放,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国际影响力。 五、行业地位与评价 • 行业地位:和谷泰扶被公认为日本乃至世界半音阶口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演奏技艺和音乐素养得到了同行和观众的一致认可。 • 评价:有观点认为,如果Franz Chmel是目前半音阶口琴演奏古典音乐的老大,那么和谷泰扶无疑是当之无愧的老二。他的古典半音阶实力不逊于Chmel,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介绍日本半音阶口琴演奏家稻川有德 稻川有德(Arinori Inagawa)是日本极具影响力的半音阶口琴演奏家,也是目前唯一同时拥有复音口琴与半音阶口琴双世界冠军头衔的新世代演奏家,其艺术成就与演奏风格在口琴界独树一帜。 一、艺术成就:双料世界冠军的传奇 1. 国际赛事的巅峰荣耀 稻川有德在世界口琴节(World Harmonica Festival)中同时斩获复音口琴与半音阶口琴两项冠军,这一成就至今无人超越。他的演奏技术全面,既能驾驭复音口琴的丰富和声,又能展现半音阶口琴的精准音准与宽广音域。 2. 国际舞台的常客 他多次受邀担任国际口琴大赛评委(如台湾口琴大赛),并以表演嘉宾身份亮相全球,推动口琴艺术在国际音乐界的认可度。 二、演奏风格: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1. 曲风跨度极大 稻川有德的演奏涵盖古典音乐(如帕德列夫斯基的《梅努埃特》)与现代口琴独奏曲,甚至涉足爵士与探戈领域。他通过半音阶口琴的灵活表现力,将传统曲目赋予新生命,同时探索口琴的现代可能性。 2. 技术革新与情感表达 他擅长运用半音阶口琴的滑音、颤音等技巧,结合复音口琴的和声处理,形成独特的音色层次。例如,在演奏《罗马尼亚幻想曲》时,他通过半音阶口琴的精准控制,展现出乐曲的戏剧性与浪漫色彩。 三、师承与艺术传承 1. 名师指点下的成长 稻川有德师从日本口琴界泰斗: • 复音口琴:野村久泰与大场善一(日本复音口琴流派代表人物)。 • 半音阶口琴:和谷泰扶(日本半音阶口琴奠基人之一)。 名师的传承与个人天赋的结合,使他成为日本口琴艺术的集大成者。 2. 推动亚洲口琴发展 他参与录制《亚洲“复音者联盟”演奏家专辑》,与中、韩、台等地区演奏家合作,推广复音口琴的多元魅力。该专辑收录13首曲目,涵盖古典、爵士、流行等风格,被誉为“复音口琴的革命性尝试”。 四、代表作品与演出亮点 1. 经典演绎 • 《帕德列夫斯基的梅努埃特》:以复音口琴重现钢琴名曲的优雅,展现口琴的和声潜力。 • 《罗马尼亚幻想曲》:半音阶口琴版,通过快速音阶与动态对比,凸显技术深度。 • 《查尔达什》:以半音阶口琴演绎匈牙利民族舞曲,激情与技巧并存。 2. 跨界合作 他尝试将口琴与爵士、电子音乐结合,例如在B站发布的《蓝色狂想曲》演奏视频中,融入即兴元素,打破口琴的传统边界。 五、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稻川有德不仅是演奏家,更是口琴艺术的创新者与传播者。他通过国际赛事、专辑录制与教学,推动口琴从“小众乐器”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未来,他可能继续探索口琴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为这一传统乐器注入新活力。
这首《春江花月夜》,旋律好像不复杂,怎么我就觉得难吹好?
德永延生的两位学生女神 日本半音阶口琴演奏家的两位学生女神,所指是南里沙和山下伶。南里沙比较经常过来中国做交流,因而大家会比较熟悉。山下伶就少过来中国。在商业演出上面,南里沙好像有点退潮了,而山下伶还是比较常见的。 师出同门,两位女神在吹奏特色上的共同点,就是压音修饰音的运用,特别相似。而有一个有趣的区别,就是南里沙都没见过运用多孔含奏八度和弦,但山下伶还是比较常用的。八度和弦技巧掌握的易难,跟口型大小有关。两位女神,口型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山下伶的口型明显会让八度和弦运用更为容易一些。
请教乐理问题 钢琴的中央C(记作C4)音高,是半音阶口琴的低音C?12孔琴第一个音?钢琴的中央C,属于中音的第一个音,而在半音阶口琴上,是低音的第一个音?在乐器里面,不是绝对地以音高频率来划分低中高音的?
大家来聊聊在录播设备上如何让口琴音色更好? 我吹口琴录音很简单,不是直接采用线麦在苹果手机的全民K歌app录,就是直接让ipad录。还有就是通过麦克风到有混响功能的音箱播出来,再用手机录,这样音色会少一些尖锐。几种办法录播出来的音色,还基本是口琴的本来音色,甚至录到了过多的高频,显得有点刺耳。我到现在都不懂如何运用声卡,或在电脑里面后期加工。很菜的! 在b站上,看到有的Up主,口琴音色很好。当吹起萨克斯的乐曲的时候,音色甚至很接近萨克斯。这些好听的音色,是如何做到的? 有经验的琴友,来详细说说。
介绍日本半音阶口琴手西尾彰子 西尾彰子(Nishikiori Boriko)是日本知名的半音阶口琴演奏家,以卓越的演奏技巧和深厚的音乐素养著称,在国际口琴界享有盛誉。 演奏风格与技术特点 西尾彰子的演奏风格融合了古典与爵士元素,擅长通过半音阶口琴的丰富音色诠释复杂作品。她注重音乐性的表达,能够精准控制气息与音色,将高亢清亮的旋律转化为舒缓宁静的乐章,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演奏以情感表达见长,通过细腻的技巧处理,赋予曲目深刻的情感内涵。 艺术成就与行业地位 1. 国际舞台认可:西尾彰子曾与伦敦爱乐乐团等顶级乐团合作演出,展现了半音阶口琴在古典音乐领域的潜力。她的演奏被国际媒体评价为“用口琴歌唱的诗人”,体现了其在音乐表达上的高度。 2. 教育贡献:她长期致力于口琴教育,通过编写教材和举办大师班,培养了众多专业口琴手。其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技巧与音乐性的平衡,对日本口琴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行业推动:作为日本口琴协会的核心成员,西尾彰子积极参与国际口琴交流活动,推动了半音阶口琴在全球的普及与发展。 代表作品与影响 西尾彰子发行了多张个人专辑,如《Harmonica Fantasy》,其中收录的曲目展现了她在古典与爵士领域的跨界探索。她的演奏视频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成为半音阶口琴学习者的参考范本。此外,她参与的口琴教育项目,如线上课程与工作坊,为全球口琴爱好者提供了学习资源。 与其他日本半音阶口琴家的对比 与南里沙等同时代演奏家相比,西尾彰子的风格更偏向古典与爵士的融合,而南里沙则以清新旋律和技巧性曲目著称。西尾彰子的演奏更注重音乐性的深度,适合追求艺术表达的听众;南里沙的作品则更贴近大众审美,易于引发共鸣。两者共同推动了日本半音阶口琴的多元化发展。
介绍马来西亚华裔夫妻档口琴手 Aiden(孙福泉)与Evelyn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夫妻口琴二重奏组合,被誉为亚洲区最著名的口琴二重奏,曾两次荣获世界口琴冠军。以下是关于他们的详细介绍: 一、组合背景与成就 • 组合构成:Aiden(孙福泉)与Evelyn两人均为华裔,以半音阶口琴为核心乐器,擅长二重奏。 • 国际荣誉:他们曾在德国世界口琴大赛中两次荣获冠军,展现了卓越的演奏实力。 • 社会影响力:作为马来西亚口琴艺术的代表人物,Aiden与Evelyn推动了半音阶口琴在东南亚的普及,并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二、演奏风格与技术特点 • 风格融合:Aiden与Evelyn的演奏风格多样,既能演绎《大鱼海棠》《Dance Monkey》等流行曲目,也能诠释《雨的印记(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A8%E7%9A%84%E5%8D%B0%E8%AE%B0/2588578)》《雪之华(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AA%E4%B9%8B%E8%8A%B1/2532543)》等经典作品。他们擅长将古典、流行与民谣元素融入演奏,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 • 技术突破:通过四部合奏编排、高难度曲目挑战等方式,Aiden与Evelyn展现了半音阶口琴的丰富表现力。例如,他们曾将《千与千寻》OST改编为口琴版本,增强了情感表现力。 三、代表作品与演出亮点 • 经典曲目:Aiden与Evelyn的代表作品包括《大鱼海棠》半音阶口琴版、《苏打绿<小时候>》口琴版、《Something Just Like This》高难度改编版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们精湛的演奏技巧和独特的音乐理解。 • 创新尝试:他们还尝试将影视音乐、动漫配乐等改编为口琴版本,如《千与千寻》OST、《阿拉丁》口琴版等,突破了传统口琴音乐的界限。(null)(null) • 演出经历:Aiden与Evelyn频繁受邀至国内外演出,包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朝鲜等地。他们还曾与多位亚洲著名艺人同台演出,如马来西亚歌手茜拉、张栋梁、苏盈之,中国歌手(null)方大同(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9%E5%A4%A7%E5%90%8C/5197904)、谭咏麟(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0%AD%E5%92%8F%E9%BA%9F/1826141)、李克群、黄大炜等。 四、教育贡献与行业地位 • 线上教学推广:Aiden与Evelyn在B站等平台发布演奏视频、曲谱集及线上课程,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他们通过分享演奏技巧和经验,为全球口琴爱好者提供了系统学习资源。 • 行业评价:作为亚洲口琴界的标杆Evelyn推动了半音阶口琴的技术革新和艺术表现力提升。他们的演奏被评价为“具有独特的音乐理解和表现力”,为口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介绍日本半音阶口琴演奏家德永延生 德永延生是女神南里沙的老师,听到这位演奏家的演奏,南里沙的压音装饰音真的是师出其门,太像了。 德永延生是日本杰出的爵士半音阶口琴家,对日本乃至国际半音阶口琴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演奏风格、教学理念及乐器改良贡献均备受认可。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一、个人背景与音乐启蒙 • 出生与成长:德永延生出生于日本,具体出生日期和地点未详细公开,但他在日本音乐界享有盛誉。 • 音乐启蒙:德永延生自幼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早年便开始学习音乐,为后来的半音阶口琴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音乐成就与荣誉 • 演奏风格:德永延生以其独特的爵士半音阶口琴演奏风格而闻名,他能够将爵士乐的自由与即兴与半音阶口琴的丰富音色完美结合,创造出令人陶醉的音乐体验。 • 国际比赛获奖:虽然具体获奖情况未详细列出,但德永延生在国际半音阶口琴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演奏技艺得到了广泛认可。 • 音乐创作:德永延生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多首半音阶口琴作品,为半音阶口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教学理念与贡献 • 教学理念:德永延生注重基础训练和技巧提升,他认为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演奏出更加精彩的音乐。他提出了拆分练习等三大练习项目,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半音阶口琴的演奏技巧。 • 学生成就:德永延生的学生中不乏优秀人才,如日本著名的半音阶口琴演奏家南里沙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南里沙在德永延生的指导下,取得了众多国际比赛大奖,成为日本半音阶口琴界的佼佼者。 四、乐器改良与贡献 • 乐器改良:德永延生对半音阶口琴进行了改良,推出了“德永改”等定制款半音阶口琴。这些改良后的口琴在音色、演奏舒适度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受到了广大口琴爱好者的喜爱。 • 对行业的推动:德永延生的乐器改良工作不仅提升了半音阶口琴的演奏性能,还推动了半音阶口琴行业的发展。他的改良口琴成为了许多专业演奏家的首选乐器。
介绍日本半音阶口琴手南里沙 不出意料,南里沙也是科班出身,学双簧管的。 南里沙(Minami Risa)是日本著名的半音阶口琴演奏家,以其卓越的演奏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国际口琴界享有盛誉。以下是关于她的详细介绍: 一、个人背景与教育经历 • 出生日期:1987年4月9日 • 出生地:日本 • 教育背景:南里沙毕业于神户女子大学音乐专业,主修双簧管。在大学期间,她接触到了半音阶口琴,并师从日本著名的半音阶口琴演奏家德永延生,从此踏上了半音阶口琴的演奏之路。 二、音乐生涯与成就 • 早期经历:南里沙三岁开始学习钢琴,十二岁开始学习双簧管,这为她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和乐感。在大学期间,她被半音阶口琴的音色所吸引,开始深入钻研并积累经验。 • 国际比赛获奖:南里沙在多个国际口琴比赛中荣获大奖。例如,在2009年F.I.H德国世界大会中获得亚军,2010年在第30届F.I.H日本大会中拿下三项冠军,并在第八届亚太口琴节(新加坡)中获得半音阶口琴冠军。 • 专辑发行:2013年,南里沙发行了她的第一张专辑《Mint Tea》,受到了广泛好评。此后,她还发行了多张专辑,如《Risa Plays J-Songs》等,展示了她在不同音乐风格上的驾驭能力。 • 国际演出:南里沙作为独奏家,经常与国内外著名交响乐团共演。她曾在保加利亚国立索菲亚菲尔的世界初演中,演奏半音阶口琴协奏曲“Labyrinth of Fantasy”全四乐章,获得了极高的好评。此外,她还与乌克兰国立基辅交响乐团、INSO国际新交响乐团、关西交响乐团和弦乐团、东京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 三、音乐风格与特点 • 风格多样:南里沙的演奏风格多样,不仅限于古典乐,还包括流行乐、爵士乐、日本民歌等。她能够运用半音阶口琴的丰富音色,演绎出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 技巧精湛:南里沙对半音阶压音的使用算得上是她的标志性技巧。她喜欢在半音阶口琴上做很深度的压音,起到装饰的效果,使音乐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 情感表达:南里沙的演奏不仅技巧精湛,而且情感表达丰富。她能够通过口琴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将音乐中的情感完美地传达给听众。 四、社会影响与贡献 • 提升口琴影响力:南里沙参与了不少电视剧和动漫的音乐制作,这使得半音阶口琴的影响力大增。她的演奏作品出现在NHK晨间剧《一半·蓝色》、任天堂(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B%BB%E5%A4%A9%E5%A0%82/130639)Switch广告、BS JAPAN电视剧《新闻直通车》的音乐、电视剧《大衫侦探事务所》背景音乐、JR东海新干线广告《去京都吧!》、Sony智能手机Xperia TM XZ1广告中。 • 代言与推广:南里沙还与德国HOHNER公司签订了代言合同,进一步推广了半音阶口琴。她的演奏和教学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口琴爱好者和学习者。
半音阶口琴吹奏比赛项目这样设立,如何? 一、年龄:14周岁及以上。 二、独奏、重奏 1、独奏:分古典组、爵士组、流行组。 2、重奏:分二重奏组、三重奏足、多重奏组(多于三人的)。
以口琴演奏为事业的,最终必须走职业化口琴音乐之路? 以口琴演奏为事业的,最终必须走职业化口琴音乐之路?这样才可以真正走出去?这个是否是谬论? 现在的半音阶口琴圈,大家公认吹得好的,有两类,一类就是以不错的琴技去演奏给别的乐器演奏的曲目,不做创作,也几乎不做重新编曲。在中国内地基本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另一类,是在不错的琴技基础上,不是简单地去吹供别的乐器演奏的曲目,而是或创作新曲目,或对原有曲目进行改编再创作,做的是有口琴特色的口琴音乐,并形成自己风格。他们或组口琴重奏乐队,或组固定或临时乐队(一把半音阶口琴,一把电吉他、一把古典吉他、一把贝司大提、一只钢琴、一组爵士鼓),这个在日本、台湾、香港,已有这样的做口琴音乐的人和乐队,他们已可以走出去并形成商业演出运作形式。 中国内地口琴圈的名琴手们,就其他们的情况和综合条件,要走成专门做口琴音乐的可以进行可持续商业运作的,感觉几无可能。琴艺高音乐素养足够有资源的,他可能就是在体制内旱涝保收的,没有什么因素需要逼着他们去走职业化路子,他们是来玩玩儿的,不会去操这个心。而另一些琴艺高的,他们想操这个走职业化的心,会因为音乐素养和资源的尚不足,就很难达到走职业化的做口琴音乐的高度,也就无法走出来。 看起来,是否可以这样断定,在中国内地,以半音阶口琴为演出事业的,难,且无希望?
感觉山下伶更为职业化 半音阶口琴圈,有女神,日本的南里沙。而另一位,也可以成为女神的是山下伶,我对她的喜欢不亚于南里沙。 相比之下,我感觉山下伶更为职业化,演出舞台、形象更为讲究、华丽。感觉山下伶更是在做口琴音乐,而不是单单练好琴艺来吹吹乐曲。
继续练,这次是铃木G48。
我会继续我的云杉木盖板 在257深改,成功的因素包括因为配上云杉木盖板。这个证明半音阶口琴盖板采用云杉木材料,是适合的。 云杉木材料,作为乐器用材,比如小提琴面板、钢琴音板,利用杉木的密度较低(远低于枫木、玫瑰木等硬木)和细胞结构的特点,低密度意味着木材对声波的阻碍更小,不隔音不压制音量,容易起振传声,振动能量损失更低,从而提升声音的传播效率。云杉木材料的管胞(长形细胞)直径较大,胞壁较薄,且含有适量树脂。树脂既能增强木材的刚性,又不会因含量过高而阻碍振动。这种结构使云杉在振动时能产生丰富的泛音,在可以吸收高频的同时保持中高频的明亮感和低频的深沉感。以上的这些声学特性,用来做半音阶口琴盖板,在原理上是适合的,我的257深改,也证明了应用是成功的。 下来,先做一副280盖板,到时候280和女神琴都可以用。 如果以上做法也是成功的,那就考虑再整一副给新Super64X用,看看能否同时也可以给用了新Super64X簧板的Cremona用。
周末练歌《遇见》。257改。
谁来改造这款琴? 这款琴,是Suzuki SCT-128 16孔复音半音阶口琴。普通单音16孔半音阶口琴是64片音簧64音,这款复音半音阶口琴,是128片音簧。 复音口琴,就是吹吸吹奏的时候,都有两片音高几乎一样的音簧在同时振动发声,音色特点就是因为两片簧片发声的互扰而不断抖动着。 我不喜欢半音阶口琴,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因为这个不断抖动着的音色,很多人不喜欢复音口琴也是因为这个音色。这个音色,在半音阶口琴上同时吹着两个相邻的do的时候,也会发生。 如何来改造这款铃木复音半音阶口琴?就是重做簧板,一款改造成重音半音阶口琴,另一款改造成高音部重音半音阶口琴。 第一个思路,就是簧板下部的一半音簧,改成比原来高八度音簧。这样改造,簧板上下部的簧孔需要比原来的簧孔短。 第二个思路,在低音和中音部,只设单簧片。在高音部簧片下方,簧片改为比原来高八度的,作为高音部泛音不足的补充,让高音部去掉原来大家诟病的音色尖、薄,还有音量小的问题。 这样可行否?
高音部设置双簧片,如何? 半音阶口琴,大家知道,其高音部有一个共识的缺陷,那就是难吹好、音量小、音色偏尖、薄。我前面一个帖子,说这个话题,把以上说到的缺陷,归因于簧片短这个问题。我建议的解决以上缺陷的想法,就是让高音部的簧片尽量长点,如果能让簧片长到接近中音A簧片的长度,而也还有应该有的音高,那以上所有缺陷就可以解决了。而要让高音部簧片尽量长来解决问题,这个在原理上是说得通的,但在技术上呢?这个有待琴厂的师傅来回答问题。 如果以上思路无法做到,那是否可以以同一种原理的思维,去找另外一种可行的作法?那就是高音部来设置双簧片,在同一个音槽簧板上的簧片下面再开孔设置一片比原来簧片音高高八度的簧片,这样用来当成这个簧片的一个高八度泛音,来达到让高音部音色饱满、醇厚的目的?这个作法,跟我曾经提出过一把可以以推键来吹八度和弦的构想类似,让高音部有固定的八度和弦。如果这个可行,那高音部存在的所有缺陷就都可以消除。当然,琴格上高音部的音槽就需要做长了。
让AI画吹演奏半音阶口琴 如题,竟是这样画。AI怎么会不识半音阶口琴?
折腾减重失败,兼为金属琴格平反 我的金属琴格琴,有赛德Volcany和阿水的Ra-27。Volcany即使只是十二孔,但我在使用时还是觉得太重,还因为琴格下角没修圆,顶在握琴的掌心上,觉得很硌手。 本人怀疑过金属琴格在音色上是否有正面贡献效果,认为不会对音色有明显影响,因而开始折腾口琴减重,将铜琴格换成非金属琴格,后来在亮叔那有给赛德Saxony作木质琴格,经了解,确认这款琴格跟Volcany是通用的。下单、收货,不想到手的木格螺母没装好,遂寄到亮叔那完善安装。 最后口琴到手了,拿起感觉,减重确不少。吹起,很失望,配了木琴格的口琴,其音色乏善可陈,比铜琴格的音色明显差了。 回头了,装回铜琴格。让口琴回到初心。 原来我的金属琴格是否对音色有正面影响的成见,就此次的的减重更换成木琴格,其失败结果却不能如我所愿,说明我的成见是偏见是武断,在此需要收回,并未金属琴格平反。
我的257深改,大家听起来如何?
我在做金属琴格减重实验,Volcany木,在对比音色,大家看看这两个音色比较如何?
我在做金属琴格减重实验,Volcany1,在对比音色,大家看看这两个音色比较如何?
阿水的Ra-27,这款琴的音色好像挺适合这首歌的。口琴的重,让我在练这首曲子的时候有体会了,琴格下角压在右手掌上,让手掌都泛红了。
开一个关于身障人士学艺的话题 在口琴圈,有琴师在做公益活动,免费教青年视障人士学半音阶口琴。这个先赞一个,这个毕竟是在做公益。视障人士他们也很努力学习,投入大量时间,琴艺也有大有长进。 我个人一直有一个看法,做公益是一件善事,但对于身障人士,我们能让他们在年轻时代就掌握一项可以谋生的技能,这个就是善大善大莫焉的公益。这个相信我的这个观点,大多数人都会认同。 学习乐器,当然可以让身障人士当做学习谋生技能来学。但学习什么乐器,同样是需要投入回不了头的大量学习时间,最后技能学成了,但这个技能能否做为谋生技能,这个差别太大了。学半音阶口琴,如果要用来当成谋生技能,大家知道,这个太难太不现实了。如果一个健康人,他都不易,何况是身障人士。虽同样是投入大量时间,健康人觉得太难的时候,他可以放弃、可以改行、可以干别的,但身障人士就很难少可以重新选择的机会。 如果说做这个公益,是为了提高身障人士的音乐欣赏能力、为了让他们的生活增添乐趣,好吧!如果学习半音阶口琴,是在他们已具有了另外的谋生技能之外,或者是学习半音阶口琴,不会耽误他们去学习另外一项更现实的谋生技能,能就都没问题。但现实恰恰是,他们是当成学习一项谋生技能在全副身心投入大量时间在学习的。 在身障人士这一块,学习某一种乐器来作为谋生技能,那二胡、扬琴、唢呐等民族乐器,因为社会上有比较多的适合这一类乐器组成的乐队的演出机会,相比于口琴,作为谋生技能的可能会大得多,这个是明摆着的实际。 而实际社会上,以上说到的民族乐器,同样也会有人在做公益,在做针对身障人士学艺的免费培训。如果是我,当我了解到,如果学口琴的身障人士,学口琴是当成谋生技能来学的,我会劝说他们去选择另外的乐器来学,我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投入大量时间去踏上一条几乎是不可能的谋生技能学习之路。
自己都觉得好听,发起来共赏。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