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游记🐼
qiaofaxian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关注数: 9
粉丝数: 102
发帖数: 5,805
关注贴吧数: 31
#萧峰#《天龙八部》节选感悟 这段萧峰心里独白,一直印象很深,表达了萧峰对于江湖公道正义和民族身份的质疑,以及对于阿朱为他而死的理解。阿朱为人和深情,都令萧峰至死难忘。 世上不公之事太多,善良之人没有好报的也不少,遭遇不公之后依然能够坚守道义光明磊落,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新鲜的何仙姑 电影《东游之八仙伏魔》,很典型的网络电影名字,6月份就上映了,最近才看到,又开始重温何仙姑了
重温《战争与和平》 时隔七年,由于世界形势风云变化,又来重温《战争与和平》
【步步生莲】漫谈何仙姑 最深入人心的郑秀珍版何仙姑镇楼
最近回看一些综艺节目,突然发现三年前第一次听到陈百强《一生何求》的出处。
最欣赏何超琼对陈百强的评价发个主贴收集屏丝心中的丹尼,欢迎吧 最欣赏何超琼对陈百强的评价 发个主贴收集屏丝心中的丹尼,欢迎吧友补充
【十周年吧庆】萧朱恋曲2019江南曲,塞上调,英雄儿女竞折腰 【十周年吧庆】 萧朱恋曲2019 江南曲,塞上调,英雄儿女竞折腰 花香美酒女儿意,斗酒千杯男儿事。 酒中自有姻缘线,杏林初遇化危难。 清风雨亭再会面,以德报怨乔装扮。 一梦如是携手牵,聚贤苦战救朱颜。 雁门聚首胡汉分,英雄泣泪巧言劝。 千里关山查迷情,天台山下诉衷情。 无奈命运狠捉弄,生死殊途世事空。 朱颜沉睡镜湖畔,英雄苦闷难消咽。 天涯歧路永别离,塞北江南遥相视。 身处江湖不由己,恩怨纠葛悲涕泣。 三军阵前宋辽战,胡汉恩仇身两难。 英雄愤怒穿断箭,只盼魂归会朱颜。 PS.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看完本剧的一些想法 在看《倚天屠龙记》,对扮演杨逍的演员林雨申感到眼熟,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原来这些年一直活跃拍戏,只是我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媳妇的美好时代》里面女主的弟弟。然后发现了《卧底归来》,感觉后者更适合演员本身,故事精彩,喜欢这种题材。第一部结尾,打草惊蛇计划收网,但是更大的阴谋还在继续,所以必须要有第二部再续前情。 剧中宝玉的感情清澈明白,遇到了四个姑娘,唯一喜欢并深爱的只有关晓智,二人也获得金飞的认可,金飞也准备接关晓智到泰国与宝玉团圆享受富贵,“智玉”组合确实温馨治愈,配合默契,期待第二部可以继续化装潜伏,得胜归来。 与宝玉有感情瓜葛的还有程宁宁,程宁宁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她不是警察,但是也为了自己的信念潜伏在金飞身边,第二部和警方合作调查金飞,也很有看点。 还有大毒枭女儿田糖果,人如其名的傻白甜担当,在她伤心痛苦向宝玉表白的时候,演出的竟然是一出喜剧,幼稚观点让观众和宝玉一样哭笑不得。第一部末尾见证父亲惨死之后估计会成长,身世和程宁宁相似,但是目前所见智谋手段都不及宁宁,不知第二部如何改变应对金飞的刁难。 秦小如邻家小妹妹横遭不测太可怜,小如说讨厌危险的卧底职业,但是哥哥秦越牺牲,自己也哑了,不知第二部是否还有她的故事。 第一部宝玉反复强调只喜欢晓智,反复多次伏笔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娶她,如果结婚会怎么样,房局长也极力撮合这对默契搭档,金飞也承认宝玉会娶关晓智为老婆,所以如果编剧不出意外,任务完成以后两人都能活着归来,治愈组合应该会在一起,热切期待第二部。
插播一段小视频——武候墓录像
截止到目前,我去过全国六个武侯祠了
【塞上约】盘点一下我喜欢的荧屏情侣
【塞上约】◇活动◆每周话题第十一期 俗话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萧峰阿朱作为专一情长至死不渝的爱情典范,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讨论的话题。 不管对待感情还是事业,都需要这种专注和坚持的精神,这期活动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坚持的那些事”。 具体内容可以聊聊到现在为止坚持做过最久的事情,或是喜欢过最久的人,或是面向未来准备坚持学习某项技能。
纪念丞相诞辰1835年 三国演义动画片截图镇楼,出自第17集三顾茅庐与18集孔明出山
【塞上约】◇活动◆祝贺萧朱恋吧成立七周年 萧峰阿朱镇楼
【美滋滋钿丝丝】谈谈喜欢何美钿的一些角色 投入感情最多的两部剧剧照镇楼
黎美娴和何美钿 突然发现一部剧,两个戚芳扮演者黎美娴和何美钿合作的戏,估计也是唯一一部吧。飞腾影视出品的《刀歌之回旋刀》,黎美娴演男主母亲,何美钿演男主青梅竹马的女友,很有意思哦,还没看到两个人有没有对手戏。 最近关注何美钿较多,发现了《刀歌》系列三部曲,都说那时候是武侠剧高峰,相比较而言还是还是更喜欢黄文豪何美钿的《多情刀》,那种古典意蕴真是可遇不可求。
谈谈狄云和戚芳 转眼距离电视剧热播已经十来年了,当时只看了故事大概,主要对对狄云戚芳这对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情侣感到悲伤难过,这一次重温电视剧又看了小说,对于狄云和戚芳又有了一些感悟。
好冷清的贴吧 到目前为止见过最冷清的贴吧了,只有五个人,人这么少是怎么建立起贴吧的?难道只要申请就可以吗?还是说曾经辉煌过,现在衰落了?但是帖子数量也很少呀? 为什么连城诀这么冷门呢?
酒罢问君三语 可能天龙八部酒罢问君三语这一章的主角更多是虚竹和段誉,一个找到了梦姑,一个赢得了神仙姐姐,当晓蕾说依次问到,一生之中什么地方最快乐逍遥,于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萧峰的避开和慕容复的犹豫。(这里主要谈三联版) 我向来敬重英雄,郭靖萧峰不必多说,那是顶天立地令人仰视的存在,同时也容易同情悲者,天龙八部最令我悲伤的两位,却也是最开始最受武林爱戴的两位,北乔峰南慕容起初是何等的尊崇,可是后面却经历了那样的人生转变,人生最痛苦的不是身体的伤痛,而是心灵的折磨,在讲究名节气节的古人看来,无端被人冤枉遭人侮辱最为痛苦不堪(现在的萧黑之流大有聚贤庄所谓英雄好汉的影子)。
什么叫吹黑 什么叫吹黑,感觉现在这话有点用滥了,难道敬佩一个人赞颂一个人就叫吹,指出一个人的缺点和不足就叫黑吗?吹黑难道是这么简单定义的? 什么是吹牛?明明没做到却说做到了,明明没有却非说有,才是吹,明明就有许多优点难道说来就叫吹吗,还能不能让人说吗?难道萧峰没有侠肝义胆仁怀天下,怎么能叫吹呢? 什么叫黑?明明没有这个缺点非要安在此人身上,明明是好人却说成坏的,才是黑。明明就有这些缺点和错误,指出来怎么就叫黑了?难道杨过没有小肚鸡肠偏激叛逆,怎么就叫黑了呢? 总之,有根有据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空穴来风无凭无据的才是吹黑。
科学和哲学哪个更有永恒的魅力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曾经在一篇演讲中说,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发现佛学家已经在此等候他多时了。 这里推荐这篇文章,不管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应该看看,有助于减少偏见,直接百度一大堆。
真的是这样吗 张纪中版的感情发展比较含蓄,港版的长处是感情清楚直白,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看完《碧血剑》有感 刚刚看完张纪中版本的《碧血剑》,据说是张纪中拍的第二好的武侠剧,第一是《天龙八部》。天龙八部的地位不言而喻,萧峰帝释天的人格魅力无需多言,这里我想谈谈《碧血剑》。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梁文道推荐《生活与命运》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jM5NTY1MTA4MA%3D%3D%26mid%3D209272106%26idx%3D1%26sn%3D77b0e308ccd84b04b1f7a730ef514691%26scene%3D0%23rd&urlrefer=d292557c281a966058db3bd010cbc482 文章比较长,书也比较厚,先转后看。
谈谈萧峰的嗔恨 看到有种观点说,萧峰犯了佛教最大的嗔罪,必须要罪有应得,不能善终。我不知道这个嗔罪最大最严重是出自哪里,嗔恨难道可以成为一个人悲惨命运的终极原因吗?反正我是很不以这种观点为然的,萧峰的悲剧命运我已经谈过。这里想来谈谈人的罪孽问题,看看到底人的哪个罪孽更讨人厌,这个罪孽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造人的毁灭的。 我们都知道宗教的目的是解脱人的苦难,如何能够解脱人的苦难呢,一般会认为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为什么受苦来呢,因为上辈子做了孽这辈了来还债了。宗教一般认为带着原罪来的,比如基督教原罪来自亚当夏娃的堕落,主要有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嫉妒,暴怒,傲慢。佛教主要四宗罪,贪嗔痴慢。比起基督教,佛教是比较宽容温和的,或者因为接受了中国文化以和为贵的气息,或者本身就没那么独断专行才和中国文化相得益彰。西方历史特别是中世纪很大程度就是一个宗教的残暴史,十字军东征,异教徒的毁灭,宗教改革的硝烟等,相比而言,佛教不像基督教内部那么多分派相互对立仇杀,从中也可看出佛教的包容。
男子汉大丈夫第一论人品心肠 重要的话说三遍,男子汉大丈夫第一论人品心肠,男子汉大丈夫第一论人品心肠,男子汉大丈夫第一论人品心肠。
萧峰第一,其他随意,阿朱第一,其她随意 封面人物镇楼
萧峰第一,其他随意 萧峰第一,其他随意,突然发现这句话好经典,好喜欢,哈哈哈~~~ 看到天龙吧争论谁是第一主角,有点不淡定了。其实以前看到这种争论都是躲过为妙,毕竟众口难调,只要自己最喜欢谁,影视剧更多认可谁,就够了,没必要争来争去,毕竟众口难调,再多争论也不一定改变别人的想法。而且就算有了权威的认定,现实中也总有“老子不信这个邪”的阿修罗类人物挑战权威。还记得,杨绛先生最推崇的诗人兰格的格言,我与谁也不争,我与谁也不屑争,确实是非常高尚的精神品质。,我自认难以做到。虽然这次我不想沉默,不想淡定了,但是不是为了争论,而是为了给自己心中热爱的人物增加一些理由和确定。 我相信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喜爱总是有理由的。
心情沉重,看天龙八部 天津大爆炸以来一直心情沉重,于是重拾起天龙八部,空气中弥漫着悲剧的气氛,悲伤似乎在现实与想象中找到了恰当的契合点,就这样,让眼泪来得更猛烈些吧! 活着就是受苦,存在就是选择,西方现代哲学重要流派存在主义的观点与几百年来的东方佛学达成了共识。天龙八部各色人等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人生在世就是受苦来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就这不是悲观,很多时候这就是现实。人在巨大灾难面前是渺小的,改变现实的能力是微小的,有时候即便有人努力改进,人的思想是混乱的,巴别塔的悲剧在人间蔓延,也难以保证另有一些人做着扯人类后腿的事情,进步与落后从来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爱与恨,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一线之间,然而咫尺天涯,走错一步无法回头,只有move on,然而move on同样意味着与遗憾悔恨同时出发,可能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有些悔恨却也无法弥补,就像萧峰永远地失去阿朱了,千秋万载再也没有人可以取代唯一的挚爱,何其悲怆! 过程曲折艰难~~萧峰与阿朱自从相遇相知相爱饱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生的低谷与受伤病痛,遭人白眼,诽谤追杀,始终相伴。结果无法决定~~美好的期许成为永恒的遗憾,镜湖桥畔成为永恒的诀别,塞上牛羊空许约,如果知道小镜湖的结局,是否可以早早决定远离尘嚣隐居塞外?然而,无法改变也是无法预测,唯有终身的悔恨与遗憾。 既然这么悲哀,人为什么还要活着呢?虽然过程曲折,结果不如意,但是人的尊严体现在选择之上,人的选择彰显人性的伟大!阿朱选择牺牲自己保萧峰周全,萧峰选择牺牲自己保全宋辽和平,两个人都有着伟大的牺牲精神,都体现了巨大的人格魅力!阿朱无法预测康敏的阴谋诡计,萧峰无法保证边界不再冲突,但是可以决定的是眼前的选择,眼前的行动,做与不做体现人的行为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彰显人的价值选择。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悲剧的基础是美好事物的毁灭,只有毁灭美好才构成悲剧。但是,美好的事物真的毁灭了吗?物质可以被毁灭,但是人格魅力,精神品质与灵魂可以长长久久停留在人们心中!!!
分享一段文字 看到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写的有关托翁的一篇文章,觉得很有感触,分享给大家~~~
对冲二有感 我在贴吧主要是个旁观者,很多时候看到争论都避免介入太深,总觉得毕竟是戏剧,不要太认真,但是最近重温冲上云霄又有点动感情,冲二没有耐心看完整版了,因为不是很喜欢,跳跃看了一遍开头结尾,有些话想说,对结局sam的感情归属表示非常痛心,最欣赏jaden的独白,他对守护主题的诠释真是画龙点睛,确实缘分是人努力的结果,到底先有随机的缘分还是先有人为选择的努力守护呢?这可能涉及哲学上主观客观关系的本质问题了。不同时间地点可能有不同答案。 其实单讲主题而言,守护应该比珍惜眼前人更升华了,守护的主题更为宽广,包括亲人,爱情,梦想,安全等,新加的涉及维修飞机部分令人眼前一亮。但是对于感情线路的发展实在不敢苟同,所以也就不多说了。
为什么苏联版影片开头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列在一起呢?
谈谈血色&浪漫 周晓白说鲜血与浪漫很难统一到一起,然后钟跃民很有诗人气质的总结出故事的主题,血色浪漫。血色,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浪漫的内涵则更为复杂。 纵观整个故事,以钟跃民为线索大致分为四个时间段,北京城的顽主岁月,陕北插队时光,军旅生涯,复员转业生活,钟跃民经历过的每个时间阶段都不乏流血事件。首先是北京城的顽主们拿菜刀出门打架斗殴稀松平常,最大的案件是小混蛋之死,算是顽主们疯狂打架岁月的高峰。 然后是陕北插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却在主人公心目中难以割舍。知青断粮,钟跃民带领知青们到县城要饭,又与当地贫民产生矛盾打起群架,发生流血事件,虽然如此,潇洒痛快的钟跃民依然嬉笑怒骂,以苦为乐。后来憨娃盲肠炎病死,终于让钟跃民体会了底层人民苦难的深重。 接下来军旅生涯十五年,大概占据了主人公最长的成长时期,三个生死好兄弟钟跃民张海洋吴满囤之间兄弟之情得到了很大程度发展,还有一个集合三者优秀品质的天生战士宁伟,四个人好兄弟本是令人羡慕的组合。却在执行一次特殊任务中,吴满囤牺牲,将热血洒在了他热爱的部队事业中,吴满囤用生命光荣完成了任务,同时挽救了战友们的性命。 钟跃民张海洋转业回北京,一个继续飘荡做个体当经理开饭店,一个扎扎实实做刑警,这个时候自己曾经带过兵又是自己好兄弟的宁伟,因为恶人的欺骗与个性的执拗,慢慢走上了与社会为敌的道路,张海洋钟跃民注定要与宁伟兵戎相见。最后的结局当然是正义战胜罪犯,宁伟被击毙,又一个好兄弟流血丧生,令人唏嘘不已。 鲜血血性贯穿了整个故事,一方面那个大背景下,文革期间血雨腥风苦难中很多人流血丧生,一方面军人的天职就是为国家流血牺牲,血性男儿常常少不了流血。这些流血事件既有痛下杀手又有嬉笑怒骂,既有舍身取义又有赎罪赴死,血色浪漫,是血色染成的浪漫,是血色中的浪漫人生。EndFragment EndFragment
喜欢密使2 我觉得密使2很好看,在看第二遍。 情节紧凑,人物众多,故事丰富,逻辑性较强,很多故事都可以展开,拍个四五十集也没有问题,浓缩成三十集是良心之作。 故事发展很完整,从头到尾主人公之间的斗争此起彼伏,很有悬念,整体而言,解放前比解放后脉络复杂,也更有观赏性。 具体人物而言,吴其人、叶声性格比较丰满,陈如性格有些单薄,可能是因为身为领导,很多地方过于沉稳,表情有些不够丰富。 喜欢叶声与陈如,不过感情戏有些不足,发布会上说的多角恋爱纯属夸张夺人眼球,其实感情线主要是叶声与陈如,而且两人的感情戏也很少表现,感觉有些不过瘾,如果后期增加一些吴其人对于叶澜之死的内疚,对于人物性格的丰满更有帮助。
刚看完书,趁着电视剧开拍,谈一谈看书的感受—— 其实六年前就接触到了这本书,但是当初太年轻,感觉书中的情节太过平淡太过平凡,没有看下去。现在经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加之读书节(4月23日)很多人陆续推荐《平凡的世界》,使我又转向这本书的人物和故事。 为时代立传,可以算是是路遥本书的写作目的。七八十代的改革开放的变迁催促了新生事物的诞生,变革的社会总是有很多问题,《平凡的世界》算是作者对于变革时代农民生存与生活,物质与精神,劳动与价值,理想与现实等问题的一些思考与总结。很大程度上,是时代成就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所以路遥在后记中感谢这片土地,感谢这个时代。路遥还有更大的魄力,可惜早早离开人世,让人扼腕叹息。 关于田晓霞。书中通过少平与外星人的交流说出了晓霞的本质,有些人生命太过完美,就不需要物质肉体,成为纯粹的精神存在,晓霞太完美,所以无法存在与现实生活中,已经灵魂脱离肉体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李大钊曾经说过,“有时平稳的发展不如壮烈的牺牲更能延长生命的响度与光华”,我非常赞同。 关于少平的结局,我觉得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拒绝金秀回归煤矿,是作者思想的一脉传承。回到煤矿,与惠英、明明生活在一起顺理成章,他将努力学习争取深造,继续追求精神的进步。但是,我认为他和惠英的关系是一种类似家人的感情,他和惠英会互相照顾,相互扶持,但是不会结婚。少平不是少安,他没有传统农民的想法,应该不会为了结婚生子而结合,少平也不是润生,不会因为怜爱而结合。经历了与晓霞那样灵魂交流的真挚爱恋,很难想象他还能找到更理想的知心爱人。 最近正在热拍的电视剧中把田晓霞定性为“男性精神的导师”,其实有点大男子主义的倾向,田晓霞的精神与完美对任何人都是一种精神的启迪与鼓舞。现实主义的《平凡的世界》,也有理想主义的人物田晓霞的存在,却是太过完美以致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 这部电视剧中,编剧说孙少平与高加林的经历写到一起,感觉有些别扭,王雷饰演孙少安,感觉有些张扬,袁弘饰演孙少平又觉得有些单薄。就电视剧讲故事而言,孙少安故事性较强,作为男一号无可厚非,孙少平太多心理描述,在电视剧中不好表现。 不管怎样,喜欢这部作品,期待电视剧的播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