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09 无风09
关注数: 33 粉丝数: 38 发帖数: 5,547 关注贴吧数: 22
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是全球最具传奇的真人实境实验,了解人性最需要看的经典著作。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引发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于人性的天真看法。实验中,通过专门测试挑选了征募来的受试者,即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书详述其事,并结合从该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彻解释“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为什么优秀的美国女兵会对伊拉克战俘做出虐囚的性游戏?为什么护士明知医生处方超剂量,却仍遵从指示开药?为什么上司只是暗示和默许,属下却惟命是从和变本加厉?在日常生活中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下,我们是否会像上帝最爱的天使路西法一样,不知不觉地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之事,从而堕落成魔鬼撒旦。善恶的界限在哪里,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象!
基督教的商业基因 公元33年左右,在圣城耶路撒冷,自称基督的拿撒勒人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公元50年,基督教史上最伟大的使徒保罗,终于踏上了欧洲的土地—爱琴海边的商业重镇腓立比。基督教征服欧洲,从此开始。   欧洲大陆第一个基督徒,据《使徒行传》记载,是富有的女商人吕底亚。欧洲第一个基督徒是商人,欧洲第一个基督教会产生于扼欧亚贸易要冲的商业重镇腓立比,并非偶然事件。此后的两千年里,基督教最终促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的诞生。   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看到,基督教“通贯整个古代皆具有强烈的城市性”,与重农抑商、标榜“耕读传家”的中国儒家相比,基督教从一开始,如果不能说是一个商人的宗教,那么至少也算是一个市民的宗教、职工的宗教。   基督教源起于犹太民族。事实上,早在耶稣时代之前很久,犹太民族就已经城市化、商业化了,《新约》中的犹太民族,早就不是《旧约》中那个从事农耕、游牧的犹太民族。基督教的创立者耶稣是会做木匠活的小镇职工,保罗则是个帐篷制造匠。   近代以来的大量社会学实证研究表明,两千年来基督教的发展主要是一个“城市运动”,城市的规模越大,基督教信众的人数就越多。   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之后两三百年,基督教征服了庞大的罗马帝国。这样的奇迹,对安土重迁、人口与资源流动性很低的农业社会来说是不可能的。基督教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奇迹,完全在于基督教是借助于罗马帝国发达的商业交通渠道进行传播的。   这容易理解,犹太民族早就是一个商业民族,犹太人流落罗马帝国各大城市,从事商业、金融活动,犹太人的人际网络,就是罗马帝国发达的商业网络的缩影。保罗每到一处,首先就是寻找当地的犹太人、犹太会堂,在犹太人中传播“福音”,发展信徒,以此为根据,再吸引大量外邦人归信,这种传教途径十分高效。保罗的传教事业获得巨大的成功,他成为最伟大的使徒,很大程度上是拜犹太人遍布欧洲的发达的商业网络之赐。   到近代,基督教与商业的结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就是马克斯·韦伯的经典命题:新教改革促成了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韦伯说,近代之前的人类对金钱的贪婪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但他们并没有发展出理性的、系统性的、崇尚公平交易、通过不断创新来获利的市场经济制度。这是因为,对金钱的贪欲并不是资本主义精神。人的天性是通过投机、垄断、不公平交易来获利的,获利之后人们也乐于去挥霍。如果人们都抱有这样的心态,是很难发展出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   正是新教伦理中有关“神职”的概念—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具有神性,成功者都是荣耀了神—革命性地赋予现世商业活动以神圣的意义,并使人们以宗教般的热忱、严谨守纪、不知疲倦地去从事经营活动,并以勤俭、节制的态度去对待赚取的财富,不断扩大再生产,从而促成了理性的市场经济制度即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   基督教的《圣经》包括《旧约》与《新约》两部分,从名字看就是两部“契约”,即上帝与以色列人的立约、耶稣与人类的立约。人为的立约是对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的超越。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契约精神之上的。基于契约精神的信任关系,使商业交往摆脱了对血缘、地缘关系的依赖,可以大规模扩展、高效率运行,企业也得以摆脱家族化的局限,成为依法治理的现代公司
开悟的心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存在?宇宙之外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疑问?这些问题出于一种好奇心,有事没事都想去思考一下。许多次我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短暂的兴奋之后却发现它始终会被驳倒。于是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语言本身,我们思维本身。因为人的所有思考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你不可能进行不用语言的思考。试一试吧,你会发现自己必须用语言表达,没有其他的方法。如果我们的语言本身就存在缺陷,那么通过语言去追寻终极答案就很荒谬。 我们自以为自己说得很清楚,但其实人与人之间谁都不懂谁。猫是什么?猫是一种动物。动物是什么?动物是生物的一种。生物是什么?生物是……语言的特点就是这样,用一个定义去解决另一个定义。你问我开悟是什么?我说开悟是人类精神境界最完美的状态。你说:“哦,是这样啊……”然后若有所思,似乎又明白了一个知识。但我不得不感到可笑,朋友们都知道,他其实什么都没明白,总有一天他还会问,人的精神境界最完美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状态?为了省事,我说就是开悟的状态。然后他又若有所思了……总之人的思维就是喜欢玩这些把戏,一群人热烈的讨论下来,自以为字字精华收获良多,其实那是虚假的满足感。 语言的这种特点,可以用相对论做一下简单的比喻。火车厢中间挂着一个灯,在火车飞奔时它闪了一下。火车上的人观察到灯光同时到达车头与车尾,车外的人观察到灯光先到达车尾,再到车头(参考《时间简史》)。他们都是正确的,之所以结论不同是因为他们在不同的参考系中。语言就需要参考系,否则它的结论不能成立。比如一根筷子,它是长还是短呢?和牙签比它是长的,和台球杆比它是短的。牙签与球杆就是参考,没有参考你说长短,大小,轻重,美丑,都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他是美的,也是丑的,是纯洁的也是邪恶的。他是完整的整体,不可置疑的存在。而你用思维理解他,就不得不破坏他的完整,就不得不将他分裂成碎片。你所理解的也永远只能是某一方面,你的结论只是一个虚相,无法永恒。因此科学是永无止境的,科学得出的结论永远只适用于某一范围,它永远面临着被推翻。你人生中的一切信念,你确信无疑的某个结论,某个思想,都只是这个世界的碎片,是语言玩的游戏。写到这里提醒一下读者朋友,这篇文章也是用语言写成的,也是文字游戏而已。我用比较简单的语言讨论开悟,也可以用深涩的学术语言,也可以是神神叨叨的佛教语言,总之,它们都不是真相。 最神奇的莫过于开悟者的开悟经历。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精神病人的悟道。他本是一位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比如人有四肢和头,是五个。而细分下来,四肢都有五个指头,头也有五官。植物也是这样,大树杆分成小树枝,小树枝分成更小的树枝,它们的比例一模一样。他对这种分形现象着了魔,幻想自己有了分身,整天到处去测量。然后这些分身都跑来问他:“为什么都一样呢?”就在他病得最重的一天,快要崩溃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吼到:“这就是答案啊!”没错,鸟会飞,它不会问自己为什么会飞;鱼会游,它不会问自己为什么会游。人不会游,不会飞,但是人会问。这是万物各自的本性,不为什么。(参考《精神病人的世界》)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常人难以理解,但我的确对此没有任何疑问,也真切感受到了那种心境。他之所以会发疯,是因为他的思维想要搞清楚分形这种自然现象,他不知道大自然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为什么自己不知道答案。这种认知让他产生了错觉:自己不是这大自然的一部分,自己是孤立的。这种想法带给他无比的恐惧感(这实际上就是人类恐惧的根源),无数个他在追寻这个答案。大家注意他是如何觉悟的。他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实际上也根本不可能有答案,他只是接受了这一切,不为什么,人就是有一颗好奇的心。这时狂乱的思维安静下来,不再疯狂的割裂世界,幻象被破除,完整的真相展现出了它的无比美丽。开悟者不会再有疑惑,因为他回归了完整的真相。 很多朋友说看了《当下的力量》都不敢随便思考了。思维是一种很好的工具,但如果沉溺其中,你就会被这个工具所控制。相反,其实大家反而要勇敢的思考,慢慢学会使用好这个工具,你一样可以很快乐的生活。至于开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开悟是什么?什么叫开悟?开悟的人和一般人有什么区别?对于开悟,说得最复杂的是佛教。绕来绕去,开悟朴实无华的本质是不可掩盖的。首先,开悟是很主观的一件事。有人提出过测开悟者的脑电波频率,这是没有意义的。就算测出来和普通人一样又如何呢?他比一般人活得更快乐有可能是内啡肽这种快乐激素含量更高呢?科学的手段可以得出自己结论,也仅仅适用于科学的范围。科学、宗教、哲学都可以对开悟做出自己的解释,但也无非是语言的小把戏而已。开悟的人和普通人不会有区别,思维就是要想方设法的找出区别,找到参考,然后构建一个理论,它就说:我理解了。思维对于人类来说真是可爱又可笑的朋友啊。 写这篇文章正是清明时节,外面下着淅沥的小雨。楼下时不时可以听见有人踩过水洼的声音。正如那首诗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窗台上兰草细长的叶子飘逸的垂下,像一个张开的怀抱,它拥抱这个世界,没有阻隔;拥抱纷纷的雨滴,接受洗礼。不得不惊讶于它的美丽与生机。我再不会对未来说,如果我拥有什么什么我就会快乐;不会对过去说如果我当初没有什么什么现在就不会如何。现在这一刻就是一切,它的深隧与完美让人陶醉。我知道,这就是一切,它怎么可能会有疑问呢?我理解,这就是一切,它怎么可能会消失呢?我明白,这就是一切,它怎么可能被打败呢?这是不可摧毁的纯真,属于我,永远的临在。
来自约书亚与玛利亚的灵讯之骑士精神——男性能量的实质 亲爱的朋友们, 我是约书亚,曾经是基督能量的代表——那时我来到你们中间以播下基督意识的种子,我认识你们所有人,你们都是我的老朋友。在我眼中,你们是以血肉之躯在地球上生活体验过多次的灵魂,正如我一样。尽管你们曾经在某些前世,在很久以前——例如纯洁派时期——经受过无数的阻力和拒斥(纯洁派又名迦他利派,中世纪的一个信仰派别,后被宣判为异端,最终被宗教裁判所灭除。本次传导是帕梅拉于2011年5月在法国南部——纯洁派生活的地方——举办工作坊时进行的通灵传导,译注),但你们依然再次来到这里,将心灵的火炬带到地球上,这使我深受感动。 当你漫步在纯洁派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你或许会对他们的经历和感受感到好奇。你灵魂深处还存有依稀的记忆:或许你本人就曾经是纯洁派的一员,或许你在某一生中与他们有过相似的经历,亦即你也曾不合主流,曾经想要为地球带来新意却得不到他人的理解。许多希望将基督能量彰显于地球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和命运。 我告诉你们:通过来到这里,通过带着同样的激情和灵感再次轮回到地球上,通过勇敢地再次沉入物质实相并在其中传播你们的神圣之光,你们已经至高地荣耀了纯洁派。这难道不是辉煌的荣耀吗?你们难道不是战胜了他们曾经经遇过的所有黑暗、负面能量、阻力和暴力吗?因此我也请你们荣耀自己,荣耀那个美丽、至善、真实的你。 你的灵魂深处有一个推动力,一道光,它使你能够快乐、喜悦地在地球上感受、体验和传播自身之光,并为你带来真正的欢乐和幸福。每个人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感受、体验和传播光,这个时代的人们拥有更多展现自己、做自己以及从心而行的空间,而正是纯洁派等团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努力才使这一切成为可能。这些团体的人曾经感受到内心的渴望,渴望回归所有宗教和信仰的源头与核心;渴望与上帝、与一切万有的连结;渴望心灵的连结,与神的直接连结。 地球上自始至终一直有人感受到这一内在的渴望,他们的渴望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生活的主要目标和驱动力就是为了能够感受到这一连结。有了这一连结,你才会有归家感,才会感到安全。它赋予你力量,使你能够面对、走入社会并以你独有的方式传播自身的能量。今天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鼓舞和激励你们重新认知且唤醒自身的力量及能力——直接感受与上帝、神圣泉源、一切万有之一体性的能力。
盗梦成真 美科学家把虚假记忆植入小白鼠大脑 某天清晨,实验室里的一只小白鼠从睡梦中醒来,回忆起它昨夜与另一只老鼠依偎在一起的场景。可惜的是,它前一天晚上并没有这段经历,这是一段虚假的记忆。这可不是科幻电影的情节,或者说,以前曾经是,但现在已经成为现实。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才科学家们成功将一段并不存在的虚假记忆植入了一只小白鼠的大脑。   老鼠界的“盗梦空间”   人类的虚假记忆往往是另一段或者几段记忆交换混合的产物,并非完全凭空生造出来的。有时候,记忆会跟人“开玩笑”,在极其琐碎平常的事情上让人产生错误的印象。比如,你明明记得把钥匙落在了厨房桌面上,但实际上,你是把它留在了车库里。但如果这样错误的记忆在法庭上被当作郑重的证词,就会毁掉一个无辜的人。   麻省理工神经科学家史蒂夫-拉米雷斯提到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名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因涉嫌一宗强奸案被捕,他完全符合受害者对于罪犯外形的描述。但实际上,罪案发生时,这名心理学家正在电视台参加一档现场直播的节目,其不在场证明可谓铁证如山。巧的是,就在受害者被强暴前,她正好在看同一档电视节目,因此产生错误的记忆。   拉米雷斯介绍,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使用的也是类似的手法——将小白鼠已有的一部分记忆和体验混合起来,创造一段全新的记忆。他们首先将记录了几段特定记忆的大脑部分孤立开来,刺激这部分大脑细胞联合起来,并在不同的条件下激活这些神经细胞,令其产生不同的“记忆”。   “如果鼠界有好莱坞,那么它们也已经体验到了‘盗梦空间’。”拉米雷斯说。   混淆两个不同空间内的记忆   具体来说,科学家们先将这只老鼠放入几个不同的“房间”,令其对这些空间产生不同的记忆。因为老鼠会探索每一个房间,对其中的每一个角落和缝隙留下印象。举例来说,老鼠首先被放入一个红色墙壁的“房间”内,正在它四处探索时,它的脚突然被电流电了一下,那么第二天,当同一只老鼠再次被放入这个红色“房间”时,哪怕实际上没有通电,它仍然会自然而然想起前一天的恐怖经历并害怕地缩成一团、不敢动弹。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麻省理工生物学和神经科学教授利川根进解释道:“由于电击,老鼠产生了一段新的记忆,那就是:这个房间很危险。”   第二步,研究团队让记录这段“红色-电击”的神经细胞休眠,然后再在其他的场合下激活这些细胞。他们将同一只小白鼠放入一
浙江一寺庙推短期出家体验:活动免费 可带电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qq.com%2Fa%2F20130704%2F004935.htm%3Fpgv_ref%3Daio2012%26ptlang%3D2052&urlrefer=c5234c1f24fa0bdddcb73a19920656dd 原标题:天台山慈恩寺推短期出家体验 一周不到报名近两百人 浙江在线7月3日讯(见习记者刘永拓)浙江天台山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活动,普通人也可以到寺院中过一段相对清新宁静的日子。活动开展以来,寺院官网访问量骤增,造成网站多次无法正常访问。 原来,天台山慈恩寺自2006年起,不定期接受信众短期出家。今年6月28日,慈恩寺在寺院官网上发布了“2013年天台山慈恩寺短期出家活动公告”,宣布从7月15日开始在杭州下院(圣财寺)及天台山两地举办短期出家活动,使有缘人有机会到寺院体验清净梵行。公告一经发出,吸引全国各地网友关注,寺院官网访问量骤增,造成网站多次无法正常访问。 为了便于解答网友的疑问,寺院义工用QQ解答疑惑。记者加入“慈恩寺-短期出家”QQ群后发现,群内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已经超过200人。咨询者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抛来,义工们一边解答一边为无法及时回复而道歉。 虽然问题五花八门,但是义工“圣富”总是能够耐心释疑。他告诉记者,慈恩寺的短期出家活动是完全免费的,只要申请人符合寺院对于短期出家的要求,就能在寺院中一边整理心境一边修学佛法。 慈恩寺主持智渡法师告诉记者,自2006年起,寺院不定期接受信众短期出家,这也是源自信众的强烈要求。 世俗中的人们经常感觉压力大,到寺院中去享受一份清静,用佛法来净化心灵,这样的免费机会并不多。“一些信众在缅甸等地参加过短期出家活动以后,就要求慈恩寺也能提供类似的修行。”智渡法师说。 对于短期出家可以做什么的问题,智渡法师解答道:“短期出家就是信众在出家前会设定还俗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出家修行,以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那么今年的短期出家班报名情况如何?据圣财寺(慈恩寺杭州下院)联络处工作人员统计,从6月28发出活动公告到今天为止,提交报名的人员已经接近200人,非常火爆。 参加短期出家的信众每日参加的修行活动包括:早晚课诵、出坡(即出家体力劳动)、练习“慈恩操”锻炼身体等。记者了解到,慈恩寺这次暂定推出3个月、6个月、1年和两年四个班次不同时长的短期班。 据悉,慈恩寺最近一期短期出家班定于7月15日开班。信众可以先填写“慈恩寺短期出家表”,通过资格审查后就可以到天台慈恩寺或杭州下院体验清净梵行。
赞赏的五种语言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盼望得到周围人的肯定,而其内心深处,更加渴慕的是神的认同。当我们用肯定的言辞来激励团队,在基督里赞赏别人的品格时,这个人身上就迸发出高度的工作热情和深入的团契认同,团队会获得令人羡慕的聚合力、职场的高绩效表现和深入沟通的愿望。 在《赞赏的五种语言》中,介绍了“肯定品格”的重要性: “我们都欣赏同事身上的好品格,包括坚韧、勇敢、谦卑、自律、怜悯、宽容、诚实、正直、耐心、仁慈、仁爱和无私。我们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具备某些优秀品格。问题是,你曾为这些美好的品格由衷赞美过他们吗? 对于有些人来说,赞扬别人取得的成就容易,但很难开口赞扬别人的品格。品格是超越行为的,要看一个人内在的特质。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独处时的行为看出他的品格。如果一个人诚实,即便自己受损失也会讲真话。 品格没有成就那么引人注意,但是从长远来看,员工的品格对企业发展更重要。如果我们忽视人们身上的优秀品格,我们就忽视了公司最大的资产。 如果你已很久没有肯定过人们的品格,你需要静下来思考: 你在过去一年与他们的交往中,从他们身上看到哪些优秀品格?记下这些品格,然后组织好感谢他们的话语;例如,你可以这样说:“约翰,你是一个诚信的人。我把财务交给你很放心,我感觉很踏实。”你也可以说:“金,你真是太有同情心了,我看到你是怎样安慰那些遇到麻烦的人。你总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我真是佩服你。”组织好这些话语后,多读几遍,直到你能比较自在地说出来。然后,寻找机会针对他们的某一项品格赞赏他们。 对于有些人,这种方式能极大满足他们被赏识的需要。有一位员工这样说:“那是我为公司效力15年来最有意义的一天。那天,经理对我说:‘罗恩,我可能从来没有对你说过:我很欣赏你。你是我遇到过的最善良的人。每当有同事忙得不可开交,你总会上去帮助他们。那并不是你分内的事,而这恰恰说明了你的品格……’当他那样说的时候,我惊呆了,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说了句‘谢谢’。那天晚上回家,我把经理的话告诉了妻子,她说:‘他说的没错,你也是我遇到过的最善良的人。’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 我们相信,每个公司都有很多“罗恩”,等着有人肯定他们的品格。没什么比这样的赞扬更让他们感觉被赏识了。” —— 摘自《赞赏的五种语言》 肯定人的品格不是走过场,不是心口不一的礼貌用语,是需要我们花费心思、精心准备,用心里的善良和基督里的盼望来激励,劝勉的一种爱心表现。在“赞赏的五种语言”中建造你的人际关系,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精彩!
静受默观 静受默观 默观(有时被错认为冥想)是一种心理练习,就是把整个心智和所有感觉都集中于一个特定思想上。这个思想可以是物质的(如图片、人、风景),一个念头(如爱、光、信任、思维)或者什么都没有也行(空无一物的默观)。在默观中理智要保持: 1、集中于特定物 2、感知的水平 默观是诸多灵性提升练习中的一种,用来扩展一个人的意识界。经由默观,超越理智界成为可能。这使人全面发展,并且逐步感受到他、她在灵性发展之路上的提升。因此,各种问题消失,疾病不见;知识自现,并赐予默观之人更多潜能和力量。 “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我常这么说。静受默观证实了这一说法,因为它非常简单、容易,也非常有效。不需任何准备,只要知道怎么做,任何人都可以进行默观。儿童默观时其心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即使只有两岁,知道怎么去做,要鼓励他、她练习。静受默观会使一个孩子的智力、灵性和身体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静受默观有助于人们走向灵性发展的道路。不管你是宗教团体或者哲学团体的成员,还是已加入了某社会团体或者类似的组织,都不会影响您练习静受默观,练习者能逐步加深自我认知能力,所以不论你是谁,都一样会受益。 静受默观因人而异,也就是说,在灵性发展的道路上,它能因不同练习者的需求。在一个人的成长(他、她的意识界扩展)过程中,默观不断自我修整,以利于联系着达到最佳状态。这种修正自然、自动发生,随时因应练习者需求。也正如此,这种灵性练习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力量。 因为默观因人而异,且每个练习者的过程和结果也不同。因此,和他人比较默观的过程和结果并没有太大意义,除非是为了学习的目的或者仅仅为了满足好奇心。 下面讲述如何进行静受默观。
【南无师父讲法】灵魂科学 注:今天查证了一下,此篇是位叫做“南无师父”的文章,不是南怀瑾大师所作。因见有利,还是继续贴出来。 灵魂的科学,人类知道得比较少,过去的经书,也只能说个大概。 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是一个复合体,犹如我们的肉体,是因缘和合而成。 佛门所说的轮回,是无我轮回,其中包含很深的科学道理。 但这科学离人类的理解力还太远,只能用粗浅地说明一下。 每个灵魂,就好比一个灵魂海洋的缩小版本,是各种灵的复合体。 所以轮回里,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灵体,或者叫本我,在体验轮回。 “我”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无论肉体还是灵魂。 人类的灵魂也分结构,这里就不细说了,只讲到其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叫做业灵。 业灵是业障比较重的灵体,人体需要这部分灵体来从事一些基础生命功能,比如消化,睡眠,繁殖等等,也只有这部分灵体才能胜任这些工作,因为业障少的灵体,负责思考等高级功能的那部分,相当于天堂里的生命体,是不吃不睡的。而人体本身必须依靠饮食和睡眠才能生存,所以必须结合以业灵。 但是业灵的业障本身,对人来说也是一个障碍。业障太重的业灵,会影响整个心态陷于烦恼,并且会引起生理病变。 在打坐的时候,很多人会感觉杂念的干扰。杂念的来源,就是这些主管不同功能的不同灵体。其中善念的部分来自业障少的“主系灵”,恶念部分来自业障多的业灵。 修行就是修念,让业灵听从主系灵的善念的吩咐,不去跟从业灵的意识流。 生活就是和其他众生打交道的经历,和不同业灵打交道的经历。 在生活中,可能会做出对不起其他众生的事情,比如我们杀生,或者侮辱他人,这时候其他灵体上的业灵部分就会转移到我们“主系灵”上附着起来。 这是一个自然现象,遵循着物以类聚的法则。 当我们做某些属性的事情,就能引来相同属性的灵体附着。 杀生,就引来被杀灵体上喜爱杀生部分的业灵。侮辱对方,也引来被侮辱对象身上喜爱侮辱他人的业灵。 这些业灵身上所带有的杀生或者侮辱的业障,也一并被转移过来。 这是宇宙法则的具体实施过程。 我们所谓的冤亲债主,其实是指这些已经跑到自己身上的业灵,而它们原来的主人,已经摆脱它们了,已经解脱了,已经不会记恨于我们。 消除这些业灵的方法,要么是忍受他人的杀害和侮辱,让业灵们跑到他人身上去,要么是通过念佛念经修道,讲道理给它们听,然后再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它们。 前者的解脱方法偏向小乘佛法的解脱,后者的方法是我们提倡的大乘佛法,真正去度业灵,而不是摆脱业灵。 这些业灵,在灵界来看就好像是冤亲债主派驻的代表,当我们的忏悔和善行能够把它们感化到流泪,它们对我们的怨恨也就消失了,它们和我们都能从因果的纠缠中解脱出来。
【南无师父讲法】灵魂科学 注:今天查证了一下,此篇是位叫做“南无师父”的文章,不是南怀瑾大师所作。因见有利,还是继续贴出来。 灵魂的科学,人类知道得比较少,过去的经书,也只能说个大概。 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是一个复合体,犹如我们的肉体,是因缘和合而成。 佛门所说的轮回,是无我轮回,其中包含很深的科学道理。 但这科学离人类的理解力还太远,只能用粗浅地说明一下。 每个灵魂,就好比一个灵魂海洋的缩小版本,是各种灵的复合体。 所以轮回里,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灵体,或者叫本我,在体验轮回。 “我”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无论肉体还是灵魂。 人类的灵魂也分结构,这里就不细说了,只讲到其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叫做业灵。 业灵是业障比较重的灵体,人体需要这部分灵体来从事一些基础生命功能,比如消化,睡眠,繁殖等等,也只有这部分灵体才能胜任这些工作,因为业障少的灵体,负责思考等高级功能的那部分,相当于天堂里的生命体,是不吃不睡的。而人体本身必须依靠饮食和睡眠才能生存,所以必须结合以业灵。 但是业灵的业障本身,对人来说也是一个障碍。业障太重的业灵,会影响整个心态陷于烦恼,并且会引起生理病变。 在打坐的时候,很多人会感觉杂念的干扰。杂念的来源,就是这些主管不同功能的不同灵体。其中善念的部分来自业障少的“主系灵”,恶念部分来自业障多的业灵。 修行就是修念,让业灵听从主系灵的善念的吩咐,不去跟从业灵的意识流。 生活就是和其他众生打交道的经历,和不同业灵打交道的经历。 在生活中,可能会做出对不起其他众生的事情,比如我们杀生,或者侮辱他人,这时候其他灵体上的业灵部分就会转移到我们“主系灵”上附着起来。 这是一个自然现象,遵循着物以类聚的法则。 当我们做某些属性的事情,就能引来相同属性的灵体附着。 杀生,就引来被杀灵体上喜爱杀生部分的业灵。侮辱对方,也引来被侮辱对象身上喜爱侮辱他人的业灵。 这些业灵身上所带有的杀生或者侮辱的业障,也一并被转移过来。 这是宇宙法则的具体实施过程。 我们所谓的冤亲债主,其实是指这些已经跑到自己身上的业灵,而它们原来的主人,已经摆脱它们了,已经解脱了,已经不会记恨于我们。 消除这些业灵的方法,要么是忍受他人的杀害和侮辱,让业灵们跑到他人身上去,要么是通过念佛念经修道,讲道理给它们听,然后再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它们。 前者的解脱方法偏向小乘佛法的解脱,后者的方法是我们提倡的大乘佛法,真正去度业灵,而不是摆脱业灵。 这些业灵,在灵界来看就好像是冤亲债主派驻的代表,当我们的忏悔和善行能够把它们感化到流泪,它们对我们的怨恨也就消失了,它们和我们都能从因果的纠缠中解脱出来。
李聃道德经更正 第一课 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 道的变化无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就把道讲活了,道大无边无际,浩瀚无比。道,可以叫道,一旦发生了变化就可以不叫道了。名,可名,可以叫道这个名,一旦发生了变化就可不叫这个名了。第六十三课,混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我把它的名字叫做道。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大又可以叫逝,也可以说是很远,从无穷远又返回原地。这就说明了,道不但大而且作旋转运动,并不断变化,名字也不断改变,既可以叫这个名,又可以叫那个名,实际就是没有名,所以无名就是道,道也叫无名。 二、 无名与有名的关系。 无名,天地之始。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在一个恒星系的范围里,它的空间就叫天,在这空间里产生若干个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无名的道(宇宙)产生出来的天和地。 有名,万物之母。有了固定名称的天和地之后,再产生万物。第六十四课,反者。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天下万事万物都产生於有形,即产生出来就有一定的形状、大小、重量,这种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无形的道产生的。第六十二课,生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都是由阴阳互相结合而定型,气冲阴阳、冷热胀缩变活泼,伸缩自然成动作,动作协调生命活。 三、 修道修德无欲好结果。 第六十八课,有始。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天下有个开始(道),这个开始就是天下之母。既然有了母亲(道),就可以知道它的儿子(万物)。既然知道了儿子是谁,再返回去守住母亲(修道修德),终生不停。人为万物之灵,他就作为万物(修道修德)的代表。 常无欲,以观其妙。修道修德要无私无欲,才能守静,这样方能观察道的奥妙。第十一课,天道。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不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不需要通过窗户就可看见大道。 常有欲,以观其徼。修道有私心、欲望,便不能守静,要么什么也看不到,即使观察到的也是有限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此两者同是为了修道修德,一个没有私心欲望,一个有私心欲望,其结果各不相同。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欲和无欲的两者都在叫玄,但玄的内容大不相同,有欲的在表面玄、门外玄;无欲的在道里玄、门内玄。玄是一种前进的形式,成为螺旋式的上升;各种行业,即七十二行,行行都有门。这个门,就是进入大道之门。所以玄!玄!玄!就能玄入道门。奥妙之门多得很,只要苦练就能进。
信 没 有 行 为 就 能 得 永 生 吗? ? ? ? ? 万民受审判 马太福音二十四章 31-46 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 32 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 33 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 34 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 35 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 36 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 37 义人就回答说,主阿,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 38 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 39 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 40 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41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 42 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 43 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 44 他们也要回答说,主阿,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体,或病了,或在监里,不伺候你呢? 45 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 46 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