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QD5aD2
月枕双歌
关注数: 82
粉丝数: 153
发帖数: 2,391
关注贴吧数: 16
给你们看看一个地方,是否可以打造隐居的乌托邦 首先说,本人出身农村,有田园梦,刷到过几次本吧,所以感觉这个地方比较好玩,分享一下 想法不成熟,具体实施肯定也有非常多的困难,是否违背本吧的”隐居“理念也不清楚,就谈泡茶时的闲聊分享。 地点:福建某山区 场地规模:几千亩 场地归属:集体所有,私人承包,原是大型果园因自然灾害改为林场。 水电情况:通电,水是山上引下来的山泉水 交通:门口有双车道水泥路,距离村子5分钟车程,距离高速口25分钟车程 住宿:1栋6层楼房子,通水电,每层4房2厅 优势: 1.有山有水有良田:房子在两山之间,门前一条溪流(下游有水坝,所以溪流有一定宽度和水深),溪流靠房子岸边有一大片田; 2.风光好:溪流水质好,两岸有些原生漂亮的开花植物和石景,有小瀑布,周边村子也有不少景点; 3.基础好:可以满足大部分生活基本需求; 4.交通便利:距离大城市都在1.5小时车程内 可规划: 一个共同打造的隐居乌托邦,每个人在这片区域打造自己喜欢的领地。参与人通过各自内容分享引流,经营一定的产品,实现一定的收入保障。 例如:A喜欢花卉,可划分一块区域给她种植;B喜欢做糕点,可以做个工作室,结合自然田园的内容,比如与A结合做各类鲜花饼;C喜欢美食,可以自己做一些养殖,结合自然食材,周边特色食材做内容…… 所以这个乌托邦,不是一个来躺平的地方,你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但是一定要让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美,然后分享你的美。 隐居不是一定要吃苦,也不是不能赚钱,找个安静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慢一点,活明白,活开心…… 实景很漂亮,没有图片,农场主认识,刚才刷到农场主某音,突然想到的,在他的视频里截图几张
春节解毒了,今年运气爆了…… 水库钓,春节前钓2天,一天2条一天3条 手感妥妥的! 总结3点: 1.地形复杂的水库,宁可多花点时间找对地形,找底下相对平缓的钓点,也不要将就钓陡坡,陡坡打窝没用,不好钓底,大鱼难觅食; 2.线一定要买好点的,以前看好的子线舍不得下手,这次买点的,发现绑得结实,不易表现,而且,上大鱼真的很有安全感,所以不要纠结几号线,只要你线好,线当然越细越好; 3.子线钓过一两条大鱼后,及时更换,因为线很容易磨损,再上大鱼的时候就危险了。不会检查就换线,比起跑鱼换线小事。
哈哈,隔壁吧看到的,他们在说糊涂山人引用的这个截图 不在一个知识层面、思想纬度的沟通 永远讨论不出一个结果的 他们那一套自己的逻辑,如附图的截图 就算你解释了100个谣言,他又会冒出200个新问题 他们觉得这不是谣言,是“合理的质疑” 这个“合理”是经过芝麻大的脑子加工的 就像我们对学渣讲解了2+3=5,他们可能又会问那3+2=? 2+3=4不可以么,隔壁的答案就是4? 所以他们的“不懂”即“合理”,你要让他拿出证据,他还会觉得你在洗白,“我不懂还需要证据(合理质疑)”?你证明2+3=4错的证据又在哪里? 如此往复,真的太累,吧里的几位,辛苦了!小吧估计已经修炼到看笑话的境界了,其他人闲着搭几句当玩玩,不要想着能说服对方,不要因此生气,nt不止,在他们芝麻脑的世界里,他们永远是赢家的。
关于有人拿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说事的,看几年前的一个法医报告 结论:1.统计的6例生前被焚的尸检案例,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在10%-37%,均未达到50%致死浓度,所以这个含量不是致死的唯一原因,还有高温,还有缺氧等其它原因。吸入CO的缺氧是CO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从而降低了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进而引起缺氧,而火灾现场因为大火燃烧需要大量氧气从而造成空气中氧气不足引起窒息,双重作用下,在火灾中需需要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到致死量就会死亡,还不考虑高温和呼吸道堵塞。 那么同样的环境,为何四个人的含量不同,大人和孩子在面对火灾的时候,对呼吸的调整和口鼻的保护肯定不同,尤其现场如果大人和孩子都有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但是孩子在紧张加上哭闹,大量吸入CO的可能性很大,另外失去意识的时间不同,对口鼻的保护不同,含量也会有所差异。 所以法医报告的结论大人的最低,这个难道一定有问题? 另外这个案子有法医写的结论,为什么不相信,而去相信一个哪里冒出来的法医何野,呵呵 另外拿眼睛说事的,被烟熏是闭眼没错,但是人死后,控制眼睑肌肉的神经已经没用了,所以死后睁眼闭眼与否,跟生前无关 @ 玲萘✨ @花自飘零d
请教各位大佬红色圈圈的是什么鱼? 如下第一张图,我以为是苦花鱼,但太多年没见了,只是觉得有点像,也有钓友说这就是苦花的。 所以请各位钓友鉴定一下 两张鱼获都不是我钓的,我眼睛都看红了,我堂哥搞的 图一是在一个废发电站出水口有个潭; 图二是去深山里找一个水库,沿着小溪流(差不多算山涧了)走。水库建在一个深峡中,二十年没干了,而且两岸险峻,下不了网,电不了鱼,下不了药,钓位也非常少。每年春季的时候水库里很多苦花鱼沿着溪流而上产仔,去年被人下药,听说抓了一百多斤苦花鱼。 图三是在水库搞的,本来抱着玩的心态看有没苦花,来个一个多小时候,堂哥1.5的子线,4.5的竿,拉饵,钓1.5近岸,竟然搞上来了。
有认识这种植物的么?四川当地人叫“薏莲蓉(音)” 如题,一直找不到这种植物的学名是什么,好像可以当药材,而且挺贵的。 草的根部有球茎,大概就一节手指头大 有知道的麻烦说下,谢谢!
请教:子线防缠绕打法是否实用? 马上五一了,鱼钩该绑好了! 突然冒出一个问题,子线有没防缠绕的打结方法,上网一搜,果然有,打好后效果如下图 所以请教兄弟们:这种打结法是否伤打结的地方?
节前钓的“红眼睛”,原来钓这种鱼很爽…… 时间:2-1 地点:福建仙游某水库 气温:12-24 钓组:4+2 憋了一年,回家第二天就准备去水库,收拾装备才发现饵料被老爹用完了,抄网也坏了。最后只找到一点螺鲤1号,一包粘粉,去叔叔家里拿了一包9-1-8腥版,连蚯蚓也没地方挖,凑合着钓吧。 9点多到,一直到11点左右才两条马口,想着今天是要空军了。无聊刷着手机,无意瞄着漂,“咦,漂呢!”马上起竿,钓鱼人都知道的那种手感来了,没抄网只能溜到跟前再抓,反而觉得手感更好 上鱼了就开始专注了,没几分钟,只见漂一个轻微的下顿,然后缓而干脆地黑漂,第二条,第三条……口一直陆续到下午两点左右,最后13条鲮鱼。 总结: 1.这里鲮鱼上鱼时间一般11点左右才开始,11点到13点是高峰期,持续到下午三四点,这也是其他钓友总结的。 2.冬天饵料尽量松、散、软,我堂哥中午过来作钓,同样饵料,他捏得硬,一条都没有(当然可能有其它因素),我是第一次用这个配方,用粘粉不习惯,要么干硬,要么回潮,我就让饵料保持湿润,入水就逐渐散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