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Gy7VER9 金针菇配鲍鱼
关注数: 360 粉丝数: 284 发帖数: 9,030 关注贴吧数: 115
数万人对着小学教材中的幼童发情:这里的恋童癖到底有多普遍? #锐锐画师批判恶臭二创# #理性评价数学教材纸片人锐锐# 你在中国可以大摇大摆的使用二次元萝莉头像,在网上发表各种逆天恶心言论而不会被制裁,但在美国用萝莉当头像可能会被全社会视为潜在的性侵儿童犯,会引起全社会的极度反感,直接社死,甚至会因此被判刑。 现在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美国和本国对性侵未成年的罪犯的不同态度,看看这里对恋童癖有多包容: •美国对性侵未成年人的法律态度 在美国,性侵未成年人(常被称为“child sexual abuse”或“statutory rape”)被视为极其严重的犯罪,联邦和州法律都对此有严格规定: 联邦法律: 根据《美国法典》第18卷第2251条,任何涉及未成年人性剥削的行为(如制作或传播儿童色情内容,或直接性侵),最低刑期为15年,最高可达30年。如果有前科,刑期可增至25-50年,甚至终身监禁。跨州犯罪或涉及联邦管辖地(如军事基地)的案件,直接由联邦法院审理,惩罚尤为严厉。 州法律: 各州对性侵未成年人的定义和惩罚有所不同,但普遍刑罚较重。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性侵12岁以下儿童(“lewd acts with a child under 14”,加州刑法第288条)可判处3至8年监禁,若涉及暴力或多次犯罪,可能面临终身监禁。许多州还设有“性犯罪者登记制度”(Sex Offender Registry),罪犯出狱后需终身登记,受到严格的社会监控。 量刑特点: 美国司法系统对这类犯罪几乎“零容忍”,尤其针对暴力性侵或幼儿受害者,判罚往往以十年为起点,辅以假释限制和民事拘禁(如《堪萨斯诉亨德里克斯案》允许对危险性犯罪者实施无限期拘留)。这反映了美国社会对保护儿童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潜在再犯风险的强硬态度。 •中国对性侵未成年人的法律态度 在中国,性侵未成年人的行为主要由《刑法》中的“强奸罪”(第236条)和“猥亵儿童罪”(第237条)进行规制: 强奸罪: 根据《刑法》第236条,与14岁以下幼女发生性行为(无论是否自愿)均视为强奸,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恶劣(如暴力、多次犯罪或致人重伤),可判10年以上、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猥亵儿童罪: 《刑法》第237条规定,对儿童实施猥亵行为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严重(如多人受害或公开场合),可判5年以上。 实际判罚: 在实践中,判罚因案件具体情况而异。例如,2019年上海富豪王振华猥亵9岁女童案,最终判处5年有期徒刑,引发公众认为“量刑过轻”的争议。而其他案例中,如涉及强奸幼女并致严重后果的,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如1986年后法律规定强奸16岁以下幼女可适用死刑)。然而,轻微猥亵或证据不足的案件,判罚往往在5年以下,甚至可能缓刑。 •两国法律对比与“包容性”分析 刑罚上限: 美国:上限极高,动辄数十年至终身监禁,且假释条件苛刻。 中国:上限同样严厉(可至死刑),但适用于极少数极端案例,大多数案件刑期较短。 刑罚下限与普遍性: 美国:最低刑期通常较高(如15年),适用范围广,几乎没有“轻判”空间。 中国:下限较低(如猥亵罪5年以下),且实践中轻判或缓刑的情况较为常见,尤其是非暴力猥亵案件。 社会与法律配套措施: 美国:性犯罪者登记、社区监控和民事拘禁等措施,形成“终身惩罚”体系,体现对再犯的高度防范。 中国:缺乏类似性犯罪者登记制度,出狱后监控较弱,社会认为“惩罚止于刑期”。 司法实践差异: 美国:强调“零容忍”,量刑倾向于从严,社会舆论对性侵未成年人罪犯普遍敌视。 中国:量刑灵活,部分案件因证据不足、和解或“情节轻微”而轻判,公众常质疑司法威慑力不足。
为部分真心想支持男性却深困于同异男漩涡中的人解答一下 先说结论,反男同群体皆为厌男利钕者。这个结论不需要任何的思考和推导,因为“反男同”去掉同字就是反男🤣。 异男如果想学会自爱,首先应该学会去欣赏和肯定男性,去欣赏和肯定作为男性的自己,是要求男性有爱男倾向的,而男同的正常定义就是喜爱男性,所以如果男权还反男那男孩们还有什么希望呢。 我要告诉男权里的反男同者一个㊙️密——男同的性别是男性,你也是男性。自诩支持男性却反男同者似乎是不知道这一点。 喜爱男性、不被强行与钕性绑定关系本就是男性最基本的权利。自诩支持男性却着重于反男同的男异在思想上从一开始就与男权背道而驰,男性应该与钕性绑定在一起的思想在他们脑里是完全根深蒂固的。 划重点,“自诩支持男性却反男同”的男异,与“自诩支持男同却反男性”的钕权分子形成对比。他们这种行为的性质都无法起到支持前者的作用,且他们的目的都是后者。利用前者作为粉饰 然后谈一下另一个问题,是主张把男权的重点放在男性性取向斗争上的人提出来的“很多同都打钕权”这一问题。这里我就直说了,是钕权大环境下利钕的男异不多吗?为什么男异的思想被侵蚀是正常现象,而频频遭受异性恋尤其是男异攻击的男同就必须要百毒不侵?况且,除了把自己当成㜅的性别认知障碍除外,正常的男同痛恨异性恋都是因为类似于高彦的事件在他们身上层出不穷,即使那样也顶多就是网上发泄一下怒意,谁有见过他们像钕权那样写小作文要彩礼吗? 或许他们在被异男异钕大肆攻击的时候心怀恨意走投无路,投奔了打着“平权”旗号的钕权,于是在互联网的灰色地带里被腐㜅不停地消费和视奸,最后明明是想要为自己发声,结果权利都去了钕性那里。钕权两个字本来就不包括他们,本该是男权欢迎他们,可是大多数厌男的男异怎么会接受喜欢男性的男性呢😅当然,受钕本位影响大多数男同肯定也是有利钕倾向的,这点谁都是一样的,且男异明显更严重,为什么放在男同身上他们就觉得碍眼呢? 最后谈下蒸蒸日上的二游“有男不玩”问题,从这四个字就能看出来本质还是直男厌男,打着解决需求的旗号把充满恶意的矛头再次对准了同为男性的存在。解决需求?是高于男角色半数的㜅角色满足不了他们吗?每出一个男角色就齐刷刷地骂这个男角色,只字不骂乙女㜅玩家😅宅龟还是别打着为男性着想的旗号来发泄对同性的恶意了,你看乙女游戏会有“有女不玩”这种现象级事件吗?就算这波异性恋男性真的解决需求又有何意义?他们不会欣赏和肯定男性,对同性不会有丝毫同情,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厌男,无法给男性带任何好结果。 男权,男性的权利,爱男,不是厌男者的聚集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