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二硫键
明天还要继续寻
我是氨基酸里断裂的二硫键
关注数: 2
粉丝数: 115
发帖数: 1,017
关注贴吧数: 2
演义原著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 演义里面有一个小细节,诸葛亮抓到其他人并给他们赐酒压惊的时候都是跟他们坐在同一个帐篷里,但是抓到祝融夫人就是单独给她另开一个帐篷喝酒压惊,而且还是“急”令武士解下捆绑这一幕真的看的人心暖暖的 这证明罗贯中即使是不安排那些用力过猛三观尽毁的情节也能塑造正派人物形象的,非得写出刘安杀妻这种逆天剧情,纯纯恶心人,不知道何意味
最讨厌三国演义原著的一点就是弄了太多玄幻色彩用来机械降神 央三改了许多原著里的玄幻色彩,比如华容道放走曹操,央三的解释是如果曹操灭亡那么东吴就没有人牵制了,原著里是曹操命不该绝 真的很讨厌看这种偏写实作品加入玄幻元素,就跟看纯智斗作品突然加个超能力用来降低逻辑严谨性一样,罗贯中写不下去了就写玄幻元素机械降神,那我们还看什么
罗贯中:我写不下去了就这么给人物降智 演义里的绝大部分配角人物行事都毫无逻辑,跟没脑子的npc一样,而且没有做事的动机,牢贯中自己写的时候也不想想合不合理,就比如这一段,这祝融夫人前面还谨慎得要死,知道诈败是有埋伏,张嶷魏延两个人各自诈败了一次都没把她引出来,结果第三次魏延稍微一骂人她立马就降智跑出去了 还有P3,蜀国的宦官听信了苟安的流言搁那造谣诸葛亮想篡位,我非常的好奇这个宦官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首先,他跟诸葛亮没有仇,他没有造谣诸葛亮的动机,其次,他又不属于李严的派系,造谣诸葛亮想篡位对他来说没任何好处,没有任何利益,而且他又没有能力劝刘禅杀了诸葛亮,他是觉得诸葛亮回来之后不会处死自己吗? 造谣诸葛亮对他来说只会会死的更快,除此之外有什么好处驱使他去干这件事? 人家李邈好歹是诸葛亮死了之后,他才敢造谣,因为那时候诸葛亮已经死了没办法杀他了,而且李邈和诸葛亮有仇 他的言论令诸葛亮不满意被打发走了,这个宦官我真的不知道他脑子里怎么想的
没人感觉三国演义塑造人物扁平化很严重吗,感觉诸葛亮塑造得并不好 罗贯中不会塑造人物,他手下像曹操这种亦正亦邪的立体丰满复杂形象还是极少数,诸葛亮看似塑造得饱满实际上是因为他历史形象本来就好+剧情篇幅太长堆起来的,实际上一细扒就发现牢罗的对诸葛亮的塑造根本经不起推敲,这一点鲁迅早就吐槽过 为什么说演义诸葛亮塑造得不好,因为他干的有些事不符合他的逻辑和人设,比如原著里周瑜死这一段:【却说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日:“周瑜死矣 ”】 真给我看呆了,我从来没见过有哪个正常作品里的主角在敌人死的很悲壮的时候还笑的,因为这一段前面描写了一大段周瑜对孙权写遗信表忠心那种很让人共情的话,更何况三国是政权并立这种只有立场没有绝对对错的灰色世界观,牢罗这一段让诸葛亮笑出来不知道是何意味,一下子降低了他的格局 老三国编剧看这一段也觉得不合理,所以改成了周瑜死后诸葛亮感慨他的死 演义里他的人设是什么,高智商,按照这个高智商的人设他就应该认识到周瑜针对自己也只是为了壮大吴国势力而已,演义周瑜再怎么不堪也是对孙权忠心的有能力的名将,不算啥坏人,所以周瑜死的时候为什么要笑出来? 不能是惺惺相惜与感慨么? 这一段诸葛亮非蠢即坏 类似这种不符合诸葛亮人设和思维逻辑的,像什么针对魏延,不细展开了,只能说鲁迅说的没错,牢罗为了硬突显他高智商人设把他塑造的用力过猛了,如果没有原本历史形象估计诸葛亮不会这么火的,怪不得三国演义会是四大名著垫底 酷拉皮卡镇楼~
吧里太尬黑武则天了,武则天再怎么说也是有一些能力和功绩的 吧里武则天的风评都快赶得上杨广刘禅朱祁镇这些纯fw了,纯矫枉过正,实际上姚崇和宋璟这两位有能力的宰相就是武则天提拔的,开元盛世很大一部分是这两位名相的功劳,所以怎么来看开元盛世也都有一些她的功劳,就像张居正诸葛亮也是给万历刘禅提拔了一些人,这些人在他们两个死后也依然发挥作用,难道武则天死了姚崇宋璟的功绩就跟她无关了? 而且殿试也是她创立的 虽然武则天也杀了许多能臣名将,但她好歹没有弄灭国,杨广这个十四年灭国最速传说的fw怎么抬得上桌的?刘禅没提拔过任何人才全靠诸葛亮外置大脑的花瓶吉祥物什么时候能上桌了朱祁镇打点土司闹麻了,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是他,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唐玄宗也不是武则天啊武则天也没弄灭国啊
辛弃疾被吹过头了吧?这人军事水平没啥出色的 就普普通通的冲锋陷阵将领的水平,都没带过万人大兵团,跟岳飞吴玠啥的比起来差远了
李世民在宋朝地位这么低下吗?真看不懂 宋太宗问群臣自己和二凤相比如何,群臣居然还还敢恬不知耻的说“陛下您是尧舜之主,李世民怎么碰瓷你啊”,可见他身边的那帮子群臣都是一群阿谀谄媚之徒 这话恐怕说反了吧?应该说是赵光义碰瓷不了李世民才对,李世民可做不到高粱河之战、岐沟关之战等战役给人家耶律休哥送成辽国唯一一个享受再生礼的将领,也做不到君子馆之战还败给女人 人家曹彬潘美在赵匡胤手下都是发挥正面作用的,在赵光义手下就得打败仗,这就看出来水平了吧? 不过这宋太宗也是有点自知之明,他听了白居易的诗之后,立马就明白了,自己根本不配跟李世民相对比,你们看得懂死囚四百来归狱是什么意思吗?那当然指的是李世民治理下一年只判400个死刑,这是古代法治很高的成就
刘邦胜率很高,可为什么大部分史书说他百战百败? 其实古人也会印象流看历史的,比如说你看像南史清史稿很多史书,它都说刘邦百败什么的,但其实刘邦胜率挺高的了,80战有70%多的胜率,大败仗也就彭城一个很丢脸,下面都是成皋和固陵这种小败仗,整体来说,军事能力还算挺不错的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九十四》:昔汉高祖与项氏相持【百战百败】然垓下之役一战遂成帝业 《南史·刘义宣传》:今治兵缮甲,更为后图。昔【汉高百败】,终成大业 《清史稿·列传十九》:【汉高祖屡败,何为而帝】。昭烈屡遘困难,何为而终霸?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