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乐园 仲夏的乐园
关注数: 0 粉丝数: 27 发帖数: 529 关注贴吧数: 0
告警之后应该立即去加油 - 第一次被迫用上97# 告警之后应该立即去加油 - 第一次被迫用上97#虽然看到爱卡Tx的帖子,没引起警惕,没想到涨价之后加油又困难了。下午从超市回来路上,油箱告警,先回家(天太热,有些东西得尽快放冰箱),然后去附近熟悉的加油站加油。不料,涨价前正常营业的3家都停业,此时已经跑了不少路(还在开空调)了。奶牛的有点担心了,关掉空调,给朋友们打电话确认了2家仍然在营业的加油站,然后直奔其中一家(只有93、97的加油站)。快到的时候不知是否该庆幸,因为我看到排列整齐的长队(的确在停业),开始排队。排队的过程是痛苦的:1、为了避免消耗太大,很快便进入了挪2步、熄火、点火、挪2步的循环,打开车窗,那个热!2、不时有人插队。有些人很不道德(极度的BS后来一辆同样关着窗享受的帕萨特,居然想插在我前面,显然我是不可能轻易投降的,经过一番较量,这哥们放弃了,插在我后面了。3、为啥这种时候大家都不愿让呢,一是俺就是不愿让人“不劳而获”,另外,真有2辆最后几米是推着过去的。4、近2个小时之后终于到我了,但被告知93#没有了,97#还有。我也不用忧郁,加满!终于有机会可以体验神油了!由于耽误太多时间,匆匆上路回家,没心思体去细细体会神油的功效。过2天细细体会一下有否更有力、是否油耗更低。
很久前的美术片 读小学的时候,唯一的乐趣就是熬到周末,早上看国产动画,晚上看唐老鸭。 “大闹天宫”我起码看了超过10遍吧,最记得孙猴子变成破庙,却逼着要把尾巴变出来的旗杆竖在后面,被二朗神识破了。冲着这片子,专门把西游记看完了。看见猴子并不象电影里面那般威风八面,最终还是被招安了,结果还压在了山底下,怅然若失,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 “天书奇谭”是经典中的经典。相比之下,迪士尼那些动画无论多么华丽热闹,论到情节性和教育性,绝对比不上这部。对狐狸的初始印象也来自这部戏。做一只为了出人头地的狐狸可真不简单。   “阿凡提的故事”好象是木偶吧,现在很多电脑游戏的Q版人物造型,感觉上都是抄袭那里的,哈哈。   至于到了“黑猫警长”以及之后的那些连续动画都没怎么看了,可能因为那时候日本动画已经开始登陆了吧,半大不小的人也没有那么崇高的爱国情操,就认新奇,认好看的,一脑子就钻日本动画里面去了,唉。   至于很多的单集动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央电视台是无止境地重播,没认真看过也至少知道剧情的。   “小蝌蚪找妈妈”是大人们眼中的经典,但就小孩子看来,就难免觉得无聊了。什么宁静致远的画风啊,欲语还休的叙事风格啦,小孩怎么可能懂呢。当然,经典还是经典,只是,不是小孩子们心目中的经典。   看“神笔”和“鱼盘”的时候,就和以后看机器猫一种感觉,就一直在幻想,我也有这宝贝该多好啊,我肯定画很多很多钱,然后全部放进鱼盘里面,看来那时候就已经开始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毒害了。:P   “丁丁的故事”不错,就是觉得猴子太傻,很多法术都没用上。最后猴子居然还去跟丁丁读书,把我急得抓耳挠腮的。大闹天宫的偶像哪里去了?从此,偶像崇拜就再也不是那么神圣和纯净了,唉。   “老狼请客”,“猴子钓鱼”,“狐狸打猎人”“熊猫百货商店”,还有“叮冬来了”等等(这片子好象还出了邮票)都是拿动物来说事,于是动物们的道德情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顺利凌驾于人类之上,或者事实就是如此的。   “九色鹿”,“曹冲称象”,“张飞审瓜”“真假李逵”等等等式难得的古典文化教育。估计现在的电视台都不怎么播这些片子了。其实我觉得各中小学校里都应该开一堂中国动画片教育课,让现在的小孩子们好好看看这些片子。只是记住看完之后不要逼小孩们写观后感。   这一开始回忆就没完没了了。上面列出来的片子,很多我自己都以为忘记了。一丝一点地去挖掘尘封的记忆实在很有趣,虽然难免有点伤感。对了,突然想起了还有广告动画,还记得那首歌吗?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把害虫杀死杀死!!哈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