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信仰北京国安 国安贴吧教练
关注数: 15 粉丝数: 60 发帖数: 1,353 关注贴吧数: 12
还是防守端,都能够为球队带来莫大的帮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有优自然就会有劣,343阵型固然在当今世界足坛流行,但也绝没有达到当年442阵型流行的程度。究其原因,这套阵型对于球员的个人实力、战术应变能力以及主教练的理念选择都有着相对严苛的要求,一旦使用欠妥,不仅无法丰富球队的技战术体系,甚至还有可能带来反面首先,343阵型从纸面来看,虽然在中场拥有多达4名球员,但处于两边的两名边翼卫其实并不会长时间属于中场协助组织调度。换而言之,即便两名边锋可以适当回撤协助,但中场在绝大多数时间还是仅有两名球员坐镇。对于中场球员个人实力有限的球队来说,在这么辽阔的区域只使用两名球员进行防守拦截,必然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即便在组织进攻的过程中,两名中场的确也显得有一些过于单薄。针对这种情况,一旦对方的防守球员堆积多人实行包围逼抢,实力较为平庸的中场就难以摘出皮球,甚至会在短时间内被对方抢走,从而送给对方反击机会。另外一大缺点就是我们之前反复强调的边路防守问题。众所周知,343阵型中对于边翼卫插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依赖,而最终的一锤定音也要依靠于异侧边翼卫在后门柱位置的包抄。在此背景下,中场本就人数不足的问题将会被进一步放大,而后场虽然有三名后卫坐阵,但由于边路防守过于薄弱,其中两人必须要在防守状态下拉往边路,这就会导致中路出现巨大的肋部空档。
343阵型的优缺点 在当今世界足坛,足球战术依旧在潜移默化的变革。442阵型的发明可以被视为足坛战术革命的开端,进入本世纪后,3后卫也开始在主流舞台上登台亮相。而在如今,343阵型以一种进攻犀利、防守拦截面积大的全面性而为人所知,正在足球战术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马丁内斯的比利时,还是图赫尔的切尔西,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前者的比利时虽然还没有夺得重大赛事锦标,但在FIFA国际排名中长时间位于第一;图赫尔的切尔西更不必多言,他在中途接手的情况下全力推行343阵型,一改兰帕德时代进攻“便秘”、防守糟糕的混乱局面,帮助切尔西一路过关斩将拿到欧冠冠军。 的确,在当下的战术格局中,343能够获得众多主教练青睐一点也不让人意外。对于任何强调攻防平衡以及攻守转化的球队来说,343在攻防两端都能够发挥巨大的能量,其快速流转性也让现代足坛愈发重要的“速度感”得到充足体现。与此同时,由于3后卫与5后卫天然的便易切换,让主教练在临场战术调度时也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3后卫阵型的发明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的世界足坛仍然处于442阵型的巨大影响下。通常来讲,面对流行的442阵型,绝大多数球队会使用两名中后卫来对抗对方的两名前锋,这似乎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方式。 但对于一些中下游球队的主教练来说,豪门们往往拥有实力顶级的超级球星,仅仅依靠一些实力平庸的中后卫进行1对1防守,明显没有办法达到主教练的防守要求。在此背景下,增加后卫数量似乎就成了一个最直接提升防守质量的方式。在此背景下,一些主教练做出了开创性的突破,率先在不少对阵豪门的比赛中使用3后卫阵型,配合上两名大幅度回撤的边翼卫,就可以有效覆盖中后场的大部分区域。百花齐放的局面。无论是343、352、361还是这三套主力阵型的变阵(如3421、3232等等),都在不同的战术舞台上绽放着自己的光芒。但总体而言,343在3后卫体系中仍然是较为流行的一种,至今仍然活跃在主流舞台上的许多顶级豪门都是其坚实拥趸。 343阵型究竟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因为发明这个阵型的人实在太出名了,他就是巴塞罗那历史上的传奇主帅——克鲁伊夫。时任巴萨主教练克鲁伊夫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当时世界足坛的绝大多数球队都在使用442阵型,如果使用相同的442阵型回应,就会在后场形成1对1的局面。但对于纸面实力出众的巴塞罗那来说,想要应付对方的进攻球员,只需要三名后卫就足够了,根本没必要派上多达4人之力。 在此背景下,克鲁伊夫勇于变革,在前锋线增加一名球员,同时让后场一名核心防守球员位置前提来到中场参与助攻,通常克鲁伊夫会给予这位球员4号球衣,这就是足坛战术史上大名鼎鼎的“4号球员”。4号球员是克鲁伊夫对足球战术的最大贡献,也是他所创造的343阵型中的关键环节。在克鲁伊夫的战术理念中,4号球员虽然会出现在中场不少防守区域,但并不需要强大的身体对抗能力和出众的脚下技术,反而对于速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种速度不一定指球员的奔跑能力,更多指的是对于场上局势的审视,以及在多人包夹下快速出球的能力。 更简单地来说,克鲁伊夫战术理念中的4号球员要充满智慧、敢于出球、拥有不错的“上帝视角”。此后,出现在这一位置上的球员或许没有身着4号球衣,但仍然会被人们称作“4号球员”——比如说瓜迪奥拉、哈维、伊涅斯塔都可以胜任这个位置的职责。在克鲁伊夫的战术理念中,这套343阵型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组织核心和进攻核心,不同位置上的许多球员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承担起攻防重任。举例来说,组织任务可以由出现在后卫位置上的科曼完成,他的脚下出球能力甚至可以与一些顶级中场媲美,能够完美的承担巴塞罗那的后场疏导任务。除此之外,巴克罗、劳德鲁普以及瓜迪奥拉等人都可以承担起球权向前输送的任务。 和意大利足坛曾经流行的3后卫体系不同,克鲁伊夫的343少了一丝严密防守的意味,而多了一丝全力进攻的张狂。即便是后卫线上的3名防守球员,其职责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防守”,在有些时候也会适当参与进攻。克鲁伊夫对于343阵型所做出的贡献时至今日都在影响着世界足坛,也反映出荷兰足球和意大利足球的不同理念。通俗意义上来讲,343阵型由3名中后卫、两名边翼卫、两名相对自由的10号球员、第1名中锋和两名边锋组成。这一套阵型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几乎都呈现出镜像的局面,这在世界足坛所出现的诸多阵型中都是非常少见的。那么,如今流行无比的343的优势和劣势又是什么呢?为何它能够受到如此多主教练的青睐? 如何调控全局?这是许多主教练头疼的问题。对于一些球队来说,考虑到整体实力欠佳,盲目给球员安排过多职责反而会导致攻防体系混乱。在此背景下,许多主教练都更加崇尚将攻防“分割化”,更通俗来说,就是让防守球员做好防守的事情,让进攻球员做好进攻的事情。 如上图所示,3名中后卫的存在让球队的后场控制相对稳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