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土心子 土土心子
关注数: 0 粉丝数: 223 发帖数: 631 关注贴吧数: 0
很久前的动画片 读小学的时候,唯一的乐趣就是熬到周末,早上看国产动画,晚上看唐老鸭。 大闹天宫看了不下十遍,最记得孙猴子变成破庙,却逼着要把尾巴变出来的旗杆竖在后面,被二朗神识破了。冲着这片子,小小年纪就去啃完了西游记。看见猴子并不象电影里面那般威风八面,最终还是被招安了,结果还压在了山底下,怅然若失,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 “天书奇谭”是经典中的经典。相比之下,迪士尼那些动画无论多么华丽热闹,论到情节性和教育性,绝对比不上这部。对狐狸的初始印象也来自这部戏。做一只为了出人头地的狐狸可真不简单。   “阿凡提的故事”好象是木偶吧,现在很多电脑游戏的Q版人物造型,感觉上都是抄袭那里的,哈哈。   至于到了“黑猫警长”以及之后的那些连续动画都没怎么看了,可能因为那时候日本动画已经开始登陆了吧,半大不小的人也没有那么崇高的爱国情操,就认新奇,认好看的,一脑子就钻日本动画里面去了,唉。   至于很多的单集动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央电视台是无止境地重播,没认真看过也至少知道剧情的。   “小蝌蚪找妈妈”是大人们眼中的经典,但就小孩子看来,就难免觉得无聊了。什么宁静致远的画风啊,欲语还休的叙事风格啦,小孩怎么可能懂呢。当然,经典还是经典,只是,不是小孩子们心目中的经典。   看“神笔”和“鱼盘”的时候,就和以后看机器猫一种感觉,就一直在幻想,我也有这宝贝该多好啊,我肯定画很多很多钱,然后全部放进鱼盘里面,看来那时候就已经开始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毒害了。:P   “丁丁的故事”不错,就是觉得猴子太傻,很多法术都没用上。最后猴子居然还去跟丁丁读书,把我急得抓耳挠腮的。大闹天宫的偶像哪里去了?从此,偶像崇拜就再也不是那么神圣和纯净了,唉。   “老狼请客”,“猴子钓鱼”,“狐狸打猎人”“熊猫百货商店”,还有“叮冬来了”等等(这片子好象还出了邮票)都是拿动物来说事,于是动物们的道德情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顺利凌驾于人类之上,或者事实就是如此的。   “九色鹿”,“曹冲称象”,“张飞审瓜”“真假李逵”等等等式难得的古典文化教育。估计现在的电视台都不怎么播这些片子了。其实我觉得各中小学校里都应该开一堂中国动画片教育课,让现在的小孩子们好好看看这些片子。只是记住看完之后不要逼小孩们写观后感。   这一开始回忆就没完没了了。上面列出来的片子,很多我自己都以为忘记了。一丝一点地去挖掘尘封的记忆实在很有趣,虽然难免有点伤感。对了,突然想起了还有广告动画,还记得那首歌吗?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把害虫杀死杀死!!哈哈。
走出电视后期制作的误区 误区一:奇场与偶场问题 电视使用的PAL-D制采用的是隔行扫描方式,隔行扫描时电子束首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扫描所有的单数行形成一场图像,然后电子束又回到顶端,再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扫描所有的双数行形成另一场图像。这两个垂直方向交换显示的扫描场构成每一帧完整的画面,其中每个扫描场只包含扫描图像总行数的一半。我们把其中一个扫描场全部是单数行的称为奇场或上场;把另一个扫描场的全部是双数行的称为偶场或下场。对于PAL制信号来讲,每秒扫描50场(即25帧)。 由于隔行扫描存在奇偶场的问题,如果我们在节目制作时没有“场”的意识,把奇偶场的顺序弄反了,对最终作品的输出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作品在监视器上播放时会出现抖动,变形,边缘不清晰等现象。那到底是奇场优先,还是偶场优先呢?不同类型的视频编辑卡,场的优先顺序是不一样的。我们只要将采集的视频内容导入视频编辑软件中,查看其属性,即可知道哪一场优先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永远用同一类型的卡采集素材,则只需要检测一段并记住它(upper或lower),后面的素材就可以跳过检测直接设置你认为正确的即可。但对不明来源的素材(比如别人做的带“场”的三维,另外的采集卡采集的视频素材)等等,仍然需要检测。 以前场的问题只有从事节目包装的工作人员才会遇见,现在随着支持多格式混编的非编日益普及,一般的制作人员也将遭遇类似问题。 误区二:声道与音轨问题 非编软件的音频轨道与声道不是一个概念,初学者易将其混淆。有的软件为了使用的方便,将音轨1与声道1,音轨2与声道2相对应起来,因此有的用户错误的认为音轨1就是声道1,音轨2就是声道2。其实对于任意一条音轨的音频都可以同时输出到声道1和声道2。以大洋公司的DY-3000为例,它同时支持四路音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由于每一路视频都可以对应四路音频,在进行V1和V2两轨视频素材制作时共有八路音轨,即A1~A8,在系统默认情况下A1和A3对应OUT1通道、A2和A4对应OUT2通道、A5和A7对应OUT3通道、A6和A8对应OUT4通道,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行修改使A1~A8都可以同时对四路输出产生作用。 误区三:关于分辨率问题 分辨率是和图像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衡量图像细节表现力的技术参数。分辨率的种类有很多,各学科量度和定义分辨率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相应的量度单位也不一样。 各类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通过DPI这个单位量来衡分辨率。图形分辨率又是以每英寸的像素数(PPI)来衡量,它表示图形中存储的信息量。图形分辨率和图形尺寸的值一起决定文件的大小及输出质量,该值越大图形文件所占用的磁盘空间也就越多。图形分辨率以比例关系影响着文件的大小,即文件大小与其图形分辨率的平方成正比。如果保持图形尺寸不变,将其图形分辨率提高一倍,则其文件大小增大为原来的四倍。图形分辨率也影响到图形在屏幕上的显示大小。如果在一台设备分辨率为72DPI的显示器上将图形分辨率从72PPI增大到144PPI(保持图形尺寸不变),那么该图形将以原图形实际尺寸的两倍显示在屏幕上。 在电视系统中,分辨率用一个像高内的电视线数来表示,常用符号LPH,或称为垂直分辨率,即在图像垂直方向可分辩的像素数,它等于一帧图像的有效行数乘以凯尔(Kell)系数。对625/50扫描标准,电子束每一帧要进行总共625行的扫描,去掉其中的50行消隐行,因此每帧图像在垂直方向上的有效行为575行,取凯尔系数为0.7则,垂直分辨率为575×0.7=402LPH。分辨率又分为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在两者是相等情况下,一个像宽(即一个有效行)内的像素数为垂直分辨率乘以像的宽高比,对625/50扫描标准,像宽内的像素数为402×4/3=536。这种分辨率是以人眼的感觉为标准的,因此要靠大量的实验统计才能得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