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渺疯神
飘渺疯神
喜欢仙剑,喜欢心然,董贞.
关注数: 35
粉丝数: 128
发帖数: 6,131
关注贴吧数: 31
西宁西站扩建已经开始招标 如题,就是不知道啥时候开工
小道消息,据说水井巷给万达接管了 如题,有啥内部消息没
呼叫出小峡同学,快回家啦(城建群)! 呼叫出小峡同学,快回家啦(城建群)!
GAP西北第三城?坐标西宁 5月1日开业,已经开始上货了。
新会展中心实探 比老的确实大好多
关于仙7战斗模式的解决方案之我我解,希望大家不要喷哈 我觉得可以考虑两种模式,回合和即时战斗,游戏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一种,如果还想玩另外一种付费,价格在50元左右即可,不知大家觉得合理不
吾悦广场开业前一天探店
青海国际会展中心特别报道 今天特别报道会展中心,进度很快啊
杉杉奥莱城开始招标了
王府井开业前探店,一大波图片在路上
海湖王府井初探
南川片区视频,里面亮点多多!
求助各位大佬,在线等,挺急的!!! 各位大佬,想问问古剑3怎么更换R键唤出药品栏里的药品啊,现有的药品都用完了,可就是没法换药品啊,急死了!!还有怎么才能换操作人物呢?
新会展中心的体量定下来了
重磅!轨道交通新动向
比较期待这个工程
有哪位大神懂地铁的?这个算是地铁申报前的动作么?
祝大家中秋快乐,摄于国投大厦!
西宁有这样的夜景啦*
真的是西北第一?表示怀疑 为进一步满足企业群众在下班后或节假日办理业务的需求,让审批服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近日,西北首个行政审批24小时自助服务区在我市行政审批办事大厅正式揭牌运行,向企业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行政审批自助查询和业务申报服务。 据介绍,近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稳步推进“互联网+行政审批”工作,明确了“一网多端”的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思路。为了让市民享受更为便捷高效的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该局深入探索运用科技化、信息化的人机对话,建设独立的自助终端服务区。该自助服务区设有自助申报服务终端和智能文件柜。将高拍扫描仪、触摸显示器、身份证读卡器、凭条打印机、条码扫描器等10多项专用设备进行了精细化集成和一体化整合。可以看到常用业务、办事指南、办事预约、进度查询、办事攻略等板块均已上线。目前,市行政审批办事大厅203件“事情”实现网上查询全覆盖。同时,涉及“教育旅游”“医药卫生”“社团登记”“商事登记”等78件事项实现网上自助申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邮寄证明核发”“旅行社经营许可”“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等17件事项实现了全流程网上办理。 据悉,随着行政审批24小时自助服务区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市已构建了政务大厅、网上审批平台、自助服务终端相结合的线上线下行政审批综合服务体系。该服务区的启用满足了市民在非工作时间段的办事需求,让审批服务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在8小时以外和节假日办理业务的需求。下一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持续推进审批服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网上审批大厅、自助服务终端服务功能,使更多的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办理、“不见面”审批目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市民中心内装修
市民中心进度-弱电开始招标了
贵德县PPP模式推广工作荣获国家通报表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我省海南州贵德县因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工作措施有力、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获得国务院通报激励,成为继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入围全国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之后,PPP模式推广工作获得国家激励表彰的地区。 近年来,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我省着力从完善配套政策、建立PPP项目库、强化宣传推介、规范有序推进、创新投融资机制等五个方面统筹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PPP支撑体系不断完善,PPP项目推介实施工作有序推进,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部门合力推进PPP工作的良好势头。下一步,省发改委将会同省财政厅,继续做好PPP模式宣传推广、项目推介等工作,强化指导服务,进一步优化投融资环境,合力推进项目落地实施,促进更多民间投资参与我省重点领域项目建设运营。 这啥意思?不是现在各种封杀PPP么?
万能的贴吧救命啊 我的小米5不知道为啥,啥都不按屏幕自己亮,指纹解锁反应迟钝,而且屏幕亮了之后自动熄灭然后又亮,之前还是好的,突然就这样了,是系统的问题还是软件的问题啊,求万能吧友解答一下
你们的演唱会
张学友银川演出,西宁的领导太闭塞了
哈,新西塔高速开始调试灯光啦*
时代盛华的开发商也不行啊
西宁宣传片
各位看官评论下
中心广场北扩进展
南川片区基础设施进展 我市各地项目复工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南川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区基础设施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项目工程也在有序推进,目前,该项目7条道路已开工建设,标志着南川片区开发项目建设掀起了高潮。 南川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区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建设年限为2017年—2020年。项目北起福路巷、南至奉青桥、西接绿城大道、东临南川河,区内计划实施道路工程及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桥梁、地下过街通道等附属设施项目,涉及区内共计建设26条新建、改建道路实施,总长度约27公里,包含主干路有春晖路、郁金香大街、祥瑞街、西平大街、海南路5条,次干路有福路巷、兴旺路、新安街、申宁路、安宁路、南川西路6条,支路有湟源大街、绿城大道、瑞华路等15条;新建申宁桥、郁金香大街桥、祥瑞桥等5座桥梁;3条管廊。 为了加快南川片区的开发建设进程,南川管委会将片区道路、综合管廊、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打包,采用EPC模式统一建设。截至目前,该工程项目的7条道路已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工作,近期将完成海南路等19条道路前期手续工作。已完成5座桥梁方案选定及图纸设计等工作,预计4月底前依据征地拆迁情况,启动具备施工条件的桥梁建设。 续建道路安宁路二期、湟源大街、春晖路、绿道大道、南川西路一期、来风路等项目已全面复工,新开工福路巷道路工程,海南路同时正在积极配合市规建局办理现状西塔高速用地移交事宜,待各项手续完成后,安排道路封闭并迅速开展项目施工工作,其他道路待拆迁完成后随时进场施工。
让大家猜个问题 大家猜猜西宁现在一天公交车的客流量是多少啊?
省发改委出兰西城市群专题 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qhfgw.gov.cn%2Flxcsq%2Findex.htm&urlrefer=75544e7fc0428ed1f4d410e8dbc54b6d
兰西城市群规划发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ndrc.gov.cn%2Fzcfb%2Fzcfbghwb%2F201803%2FW020180320368228843033.pdf&urlrefer=42c4d30387be4afbd390f4c583bcd7bf 不能粘贴,上地址
兰西城市群规划文件发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ndrc.gov.cn%2Fzcfb%2Fzcfbghwb%2F201803%2FW020180320368228843033.pdf&urlrefer=42c4d30387be4afbd390f4c583bcd7bf 不能粘贴,上地址
城中区68.9亿元实施100项重点项目 据了解,这些项目分别是:农业方面。积极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文化活动等方面的供给。工业方面。围绕“点、极、带”部署,不断培育和服务园区产业,落实好“千户小微企业培育工程”,计划投资3亿元实施小微企业创业园项目。服务业方面。计划投资28.9亿元,分别实施西宁卫城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红星天铂建设项目、南门大世界奥特莱斯项目、水井巷商务区一期皇冠假日酒店项目、西大街百货改扩建项目;计划投资2300万元实施城中区政务块数据平台二期项目;计划投资5.2亿元实施青海瀚祥电商储备中心项目。民生方面。计划实施涉及教育事业、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健康服务等7大类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投资7.33亿元,实施新建城南学校项目、沈家寨小学改扩建项目、华罗庚实验学校小学部重建项目、西关街小学风雨操场项目、前营街幼儿园项目;追加1000万元用于提高中小学聘用教师待遇。计划投资7940万元,启动老年养护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体检中心建设项目、城中区疾控中心实验楼装修项目。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智能家庭医生服务平台,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1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计划投资4100万元实施社区老年养护机构项目、清华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及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福禄巷南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项目。计划投资4097万元高标准实施12476亩大南山三期绿化工程;计划投资1820万元实施城区花街营造、景墙制作及维护、景观提升等项目;计划投资280万元实施城中区享堂淤地坝除险加固建设项目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及天保工程项目。计划投资1010万元在青唐城公园、河湟公园、五中、群星路等10个地方修建功能实用、管理有效、环保卫生的公共厕所。继续投入200万元实施10家10蒸吨“煤改气”治理工程,天然气管网覆盖区域燃煤锅炉全面清零。力争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3亿元。
《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青海份量 “含量足、价值高” 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是我省地方发展战略融入国家战略的重大实践成果,对全面提升我省城镇化发展层次和水平,促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中青海部分范围涉及我省2市3州,共计19区(县),常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2.57%,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省72.05%,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87%;甘肃部分范围共计22区(县),常住人口占甘肃省人口的29.21%,经济总量占甘肃省的42.23%,面积占甘肃省面积的9.57%)。规划文本中青海份量“含量足、价值高”,一批事关我省未来发展的重大发展定位(13条)、重大工程项目(27条)、重大利好政策(19条)和重要协同发展机制(6条)纳入规划,为我省站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视角、更有效的举措,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重大发展定位(共计13条) (一)战略定位 着眼国家安全,立足西北内陆,面向中亚西亚,建设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型城市群。 1.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支撑。依托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安全屏障,强化城市群内群外生态联动,共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2.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要平台。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聚能力较强的城镇,进一步发挥维护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3. 促进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重点面向中西亚和东南亚广阔市场,强化国际产能合作和经贸文化交流,打造高层次开放平台。 4. 支撑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挥产业基础较强和资源禀赋优势,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强的支撑作用。 5. 沟通西北西南、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加快建设沟通川渝滇黔桂的综合性通道,积极推进铁路国际班列物流平台建设,强化兰州、西宁的综合枢纽功能。 (二)发展目标 到2035年,兰西城市群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巩固。 6. 黄河、湟水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取得重大突破,城市群内外生态建设联动格局基本形成,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建设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7. 西宁辐射服务西藏新疆、连接川滇的战略支点功能更加突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 8. 基本建成面向中西亚、东南亚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9. 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不断创新,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三)空间格局 加快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重点打造兰西城镇发展带,带动周边节点城镇,构建“一带双圈多节点”空间格局。 10. 建设兰西城镇发展带。以兰州、西宁、海东、定西等为重点,打造城市群发展和开放合作的主骨架。 11. 构建西宁—海东都市圈。以西宁、海东为主体,辐射周边城镇。提出加快壮大西宁综合实力,完善海东、多巴城市功能,强化县域经济发展,共同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产业,积极提高城际互联水平,稳步增加城市数量,加快形成产业错位分工、融合互动、相互支撑的都市圈。 12. 强化海北、海南、黄南州府县城多节点支撑。推进沿黄快速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在黄河沿岸发展库区经济。强化海南对青藏高原腹地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海北、黄南对周边地区脱贫攻坚带动。 13. 支持有条件的县有序改市,积极将共和、同仁、贵德、海晏、民和、互助、湟中培育成新兴城市。 二、重大工程项目(共计27条) (一)山水林田湖草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1. 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2. 青海东部干旱山区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3. 环祁连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修复工程。 4. 沿黄河地区综合治理工程。 5. 共和盆地生态治理修复工程。 6. 实施青海湖入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 7. 实施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8. 实施湟水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9. 黄河干流、湟水、隆务河等流域综合治理,龙羊峡等水库及湖泊、湿地保护工程。 10. 以西宁、海东等城市为重点,实施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 11. 湟水流域主要铬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工程。 12. 以西宁、海东等城市为重点,实施固废危废处置工程。 13. 在黄河干流、湟水河沿岸、环青海湖地区以及城市、县城周边村庄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三)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14. 青藏铁路扩能改造、西宁—成都、格尔木-成都、西宁—玉树—昌都铁路。 15. G6等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容改造,G0612东延至乐都、G0611同仁—塞尔龙等国家高速公路新建项目。 16. 以西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核心,加快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青海湖等支线机场以及一批通用机场,完善西宁站、西宁(货)区段站,在西宁、海东等地新建一批客运站和综合客运枢纽。 (四)能源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17. 建设海南州水光互补示范基地。 18. 建设青海共和—河南驻马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青海第二条新能源外送通道。 19. 在西宁、海东推广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开展高寒地区温室大棚和太阳能光伏综合利用技术示范。 20. 配套建设一批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推进海南哇让开工建设。 (五)信息化建设工程 21. 加快“云藏”搜索引擎项目建设。 22. 推进西宁数据灾备中心建设, 23. 建设西宁大数据中心和海东云计算中心。 24. 加快西宁、海东等信息惠民城市建设。 25. 推动西宁、海东智慧城市建设。 26. 支持尖扎、同仁数据中心及相关云服务平台建设(六)加强水资源安全保障 27. 加快引大济湟西干渠、湟水北干渠、黄河干流防洪、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 三、重大利好政策(共计19条) (一)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构建“一带三廊两屏”生态安全格局。“一带”即黄河生态保护带,“三廊”即湟水河生态廊道、大通河生态廊道、青海南山-拉脊山-积石山山地生态廊道。“两屏”即三江源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规划中提出“一带四廊三屏”,其中我省占到“一带三廊两屏”,甘肃占“一带一廊一屏”)。实施以环青海湖地区、青海东部干旱山区、共和盆地、环祁连山地区、沿黄河地区为重点的“五大生态治理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规划提出“六大生态治理区”我省占到五个,甘肃占一个) (二)打造绿色循环型产业体系 1. 积极延伸石油化工、有色冶金产业链,增强精品特钢研发生产能力,打造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2. 打造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培育锂电等一批重点产业集群。 3. 打造新能源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光伏光热设备制造基地。 4. 打造特色轻工业和民族食品用品出口基地、建设高原绿色生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成西宁国际性“藏毯之都”。 5. 打造国家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6. 加快热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7. 加快西宁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8. 深入推进西宁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 9. 支持西宁、海东承接东中部适宜产业转移,将兰西城市群整体打造为面向中西亚的出口加工和贸易基地。 10. 积极推动海东工业园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1. 提升 “大美青海”等品牌国际影响力。 (三)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12. 打造兰州—西宁全国性综合开放门户,鼓励开辟西宁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班和货运航线。 13. 联合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圆桌会议。 14. 打造青海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旅游区,扩大丝路花儿等艺术节影响力。 15. 鼓励与国外城市缔结友好城市,积极开展高原医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16. 支持青海符合条件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 17. 提高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等大型活动知名度。 18. 支持两省研究举办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型展会。 19. 深化与关中平原、成渝等城市群合作,共同打造飞地园区,积极承接科技创新成果转移。 四、重要协同发展机制(共计6条) 1. 建立环境治理协调机制。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一体化建设,建立环境预警协调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推进跨区域水文、气象、环境质量、重大污染源、环境违法案件等信息共享;推动重大项目环评会商、重大环境事故联合执法。 2. 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参照新安江等跨省河流保护模式,推进湟水河流域综合治理;探索建立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机制;探索建立水电资源开发有偿使用、补偿机制和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对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建设横向支持力度。 3. 建立公共服务协同共享机制。推进多种形式联合办学,支持跨地区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城市群内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合开展明长城、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等跨界重大遗产保护工程;联合承办一批重大体育赛事。 4. 建立公共事务协同治理机制。推动社会治理由单个城市向城市群协同治理转变;建立防灾减灾、重大突发事件防范预警、应急救援、应急管理联动机制。 5. 建立一体化市场秩序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信息依法公开和共享,培育发展区域信用服务市场;健全市场监管体系,联合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6. 加快区域要素交易市场建设。逐步实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探索开展资源性产品使用权跨省交易;合作共建一批重要的资源能源利用开发和储备基地。
《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青海份量 “含量足、价值高” 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是我省地方发展战略融入国家战略的重大实践成果,对全面提升我省城镇化发展层次和水平,促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中青海部分范围涉及我省2市3州,共计19区(县),常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2.57%,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省72.05%,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87%;甘肃部分范围共计22区(县),常住人口占甘肃省人口的29.21%,经济总量占甘肃省的42.23%,面积占甘肃省面积的9.57%)。规划文本中青海份量“含量足、价值高”,一批事关我省未来发展的重大发展定位(13条)、重大工程项目(27条)、重大利好政策(19条)和重要协同发展机制(6条)纳入规划,为我省站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视角、更有效的举措,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重大发展定位(共计13条) (一)战略定位 着眼国家安全,立足西北内陆,面向中亚西亚,建设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型城市群。 1.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支撑。依托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安全屏障,强化城市群内群外生态联动,共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2.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要平台。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聚能力较强的城镇,进一步发挥维护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3. 促进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重点面向中西亚和东南亚广阔市场,强化国际产能合作和经贸文化交流,打造高层次开放平台。 4. 支撑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挥产业基础较强和资源禀赋优势,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强的支撑作用。 5. 沟通西北西南、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加快建设沟通川渝滇黔桂的综合性通道,积极推进铁路国际班列物流平台建设,强化兰州、西宁的综合枢纽功能。 (二)发展目标 到2035年,兰西城市群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巩固。 6. 黄河、湟水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取得重大突破,城市群内外生态建设联动格局基本形成,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建设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7. 西宁辐射服务西藏新疆、连接川滇的战略支点功能更加突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 8. 基本建成面向中西亚、东南亚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9. 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不断创新,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三)空间格局 加快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重点打造兰西城镇发展带,带动周边节点城镇,构建“一带双圈多节点”空间格局。 10. 建设兰西城镇发展带。以兰州、西宁、海东、定西等为重点,打造城市群发展和开放合作的主骨架。 11. 构建西宁—海东都市圈。以西宁、海东为主体,辐射周边城镇。提出加快壮大西宁综合实力,完善海东、多巴城市功能,强化县域经济发展,共同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产业,积极提高城际互联水平,稳步增加城市数量,加快形成产业错位分工、融合互动、相互支撑的都市圈。 12. 强化海北、海南、黄南州府县城多节点支撑。推进沿黄快速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在黄河沿岸发展库区经济。强化海南对青藏高原腹地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海北、黄南对周边地区脱贫攻坚带动。 13. 支持有条件的县有序改市,积极将共和、同仁、贵德、海晏、民和、互助、湟中培育成新兴城市。 二、重大工程项目(共计27条) (一)山水林田湖草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1. 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2. 青海东部干旱山区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3. 环祁连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修复工程。 4. 沿黄河地区综合治理工程。 5. 共和盆地生态治理修复工程。 6. 实施青海湖入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 7. 实施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8. 实施湟水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9. 黄河干流、湟水、隆务河等流域综合治理,龙羊峡等水库及湖泊、湿地保护工程。 10. 以西宁、海东等城市为重点,实施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 11. 湟水流域主要铬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工程。 12. 以西宁、海东等城市为重点,实施固废危废处置工程。 13. 在黄河干流、湟水河沿岸、环青海湖地区以及城市、县城周边村庄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三)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14. 青藏铁路扩能改造、西宁—成都、格尔木-成都、西宁—玉树—昌都铁路。 15. G6等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容改造,G0612东延至乐都、G0611同仁—塞尔龙等国家高速公路新建项目。 16. 以西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核心,加快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青海湖等支线机场以及一批通用机场,完善西宁站、西宁(货)区段站,在西宁、海东等地新建一批客运站和综合客运枢纽。 (四)能源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17. 建设海南州水光互补示范基地。 18. 建设青海共和—河南驻马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青海第二条新能源外送通道。 19. 在西宁、海东推广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开展高寒地区温室大棚和太阳能光伏综合利用技术示范。 20. 配套建设一批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推进海南哇让开工建设。 (五)信息化建设工程 21. 加快“云藏”搜索引擎项目建设。 22. 推进西宁数据灾备中心建设, 23. 建设西宁大数据中心和海东云计算中心。 24. 加快西宁、海东等信息惠民城市建设。 25. 推动西宁、海东智慧城市建设。 26. 支持尖扎、同仁数据中心及相关云服务平台建设(六)加强水资源安全保障 27. 加快引大济湟西干渠、湟水北干渠、黄河干流防洪、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 三、重大利好政策(共计19条) (一)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构建“一带三廊两屏”生态安全格局。“一带”即黄河生态保护带,“三廊”即湟水河生态廊道、大通河生态廊道、青海南山-拉脊山-积石山山地生态廊道。“两屏”即三江源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规划中提出“一带四廊三屏”,其中我省占到“一带三廊两屏”,甘肃占“一带一廊一屏”)。实施以环青海湖地区、青海东部干旱山区、共和盆地、环祁连山地区、沿黄河地区为重点的“五大生态治理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规划提出“六大生态治理区”我省占到五个,甘肃占一个) (二)打造绿色循环型产业体系 1. 积极延伸石油化工、有色冶金产业链,增强精品特钢研发生产能力,打造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2. 打造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培育锂电等一批重点产业集群。 3. 打造新能源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光伏光热设备制造基地。 4. 打造特色轻工业和民族食品用品出口基地、建设高原绿色生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成西宁国际性“藏毯之都”。 5. 打造国家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6. 加快热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7. 加快西宁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8. 深入推进西宁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 9. 支持西宁、海东承接东中部适宜产业转移,将兰西城市群整体打造为面向中西亚的出口加工和贸易基地。 10. 积极推动海东工业园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1. 提升 “大美青海”等品牌国际影响力。 (三)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12. 打造兰州—西宁全国性综合开放门户,鼓励开辟西宁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班和货运航线。 13. 联合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圆桌会议。 14. 打造青海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旅游区,扩大丝路花儿等艺术节影响力。 15. 鼓励与国外城市缔结友好城市,积极开展高原医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16. 支持青海符合条件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 17. 提高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等大型活动知名度。 18. 支持两省研究举办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型展会。 19. 深化与关中平原、成渝等城市群合作,共同打造飞地园区,积极承接科技创新成果转移。 四、重要协同发展机制(共计6条) 1. 建立环境治理协调机制。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一体化建设,建立环境预警协调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推进跨区域水文、气象、环境质量、重大污染源、环境违法案件等信息共享;推动重大项目环评会商、重大环境事故联合执法。 2. 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参照新安江等跨省河流保护模式,推进湟水河流域综合治理;探索建立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机制;探索建立水电资源开发有偿使用、补偿机制和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对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建设横向支持力度。 3. 建立公共服务协同共享机制。推进多种形式联合办学,支持跨地区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城市群内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合开展明长城、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等跨界重大遗产保护工程;联合承办一批重大体育赛事。 4. 建立公共事务协同治理机制。推动社会治理由单个城市向城市群协同治理转变;建立防灾减灾、重大突发事件防范预警、应急救援、应急管理联动机制。 5. 建立一体化市场秩序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信息依法公开和共享,培育发展区域信用服务市场;健全市场监管体系,联合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6. 加快区域要素交易市场建设。逐步实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探索开展资源性产品使用权跨省交易;合作共建一批重要的资源能源利用开发和储备基地。
弄了半天大十字百货最后还是卖了啊
东部城市群交通规划
17年12月16日,西宁市市民中心最新进度
小黄车来啦
新西塔高速最新进度,开始划线了!还有就是安装护栏
这个以后会不会很厉害?
这回复,唉,西宁啥时候才能有常规的文化产业啊,捉急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