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晴空 木棉晴空
我是庚饭.
关注数: 1 粉丝数: 23 发帖数: 132 关注贴吧数: 8
新加坡国立金融工程NUS MFE 申请攻略 自2016年7月19日飞抵新加坡,至今已近9个月的时间。有过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也有过浪得飞起的时候,但一直没机会静下心来好好总结过自己研究生的经历。刚好最近得空,能让我回忆和梳理下我的申请历程,还有我所体会的国大、MFE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新加坡的学习与生活。 留学申请是个大工程,GPA,考GT,文书简历,还有网申和面试…每一步说开来都要很长的 篇幅,我在这里以我个人的申请经验给同学们做一下参考。 首先,关于学校背景和三围,可以从我这届班上的同学看个大概了。16届MFE总计84人,大陆学生大概占到60人左右。本科学校主体是复旦,上交,武大,中山,人大,央财,上财,西财,北师大等,此外也有来自北大,NTU,NUS,UCLA等学校的同学。大家的专业以金工金融和经济为主,此外还有一些CS,EEE,数学,物理和其他工科专业以及PHD的同学,本科成绩基本都在85分以上。所以想申请NUS MFE的同学,请争取把均分提高到这样的水平。GMAT和GRE的标准也比较general,两者皆可,学院没什么偏好,大部分人都是700/320以上。这个成绩够用就好,如果多花时间刷高作用没那么明显,我本人也是刚过标准。语言方面似乎整个新加坡都比较低(可能因为这边华语氛围比较浓厚?),T100+/ IELTS6.5+肯定够用,数理背景不错的同学低一些也没问题,所以语言方面大家不用太担心了。至于数学类课程,Ivy老师和我们说学院的Director,也就是Kou神(后面我会详细说到老师)亲自筛选申请时,非常看重数学成绩,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在数学课上拿到好成绩。具体标准呢,80底线,85-90一般,95+非常优秀吧。我的均分只有90,数量上占优(算上统计类课程有12门),所以也顺利录取了。 关于文书,如果你同时申请的其他项目都不是MFE,那么我建议你为了MFE单独写一份文书,因为申请MFE和MSF,ECO是完全不同的。MFE的文书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证明自己具备很强的hard skills,也就是数理基础和编程能力;对金融工程的兴趣和所做的准备;对金融工程的个人理解和清晰的职业规划。其实简历的内容也是类似,只需要包括和金融工程有关的academic ability,可以是优秀数学课成绩,数学建模竞赛,FE相关的project或者paper,量化岗位的实习等。而无关的实习和竞赛(比如会计,营销,创业方面的),学生会,模联,辩论赛,兴趣社团等等,统统可以从文书中拿掉。当时wordsunny的美女导师Cassie Zhan(LSE,MSF-Merit)给我辅导的时候,我记忆非常深刻:“请记住文书和简历的核心思想在于Admission office最在意的是你有没有学术能力完成MFE的课程,而不怎么在意你的leadership, social skill, volunteer spirit这些。” 最后网申和面试,这部分就比较轻松了。网申和邮寄材料切记细心,NUS要邮寄的材料还是很多的,记得整理好。如果感觉自己不ok,我建议使用一些机构的服务。这个项目不会设置面试,所以也不需要专门准备。 近年来MFE项目申请人数逐年递增,而Kou神明确表示不扩招,所以录取率也在逐年下降,希望对这个项目有兴趣的同学认真准备,实现梦想。 好了,分享了我的个人申请经验,那么现在我就跟大家具体说说新国大。 2017年QS排行榜,国大又创新高——全球第12名,国大的确也有资本获得如此高的排名。丰富的院系专业,强大的科研实力,政府的鼎力支持…...这些来国大转一圈,看到广阔的校园,繁密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就完全可以真切体会了(本科小财经院校的感受颇深)。学校地图,至今有大半部分都没去过…… 除了教学和科研实力,国大在文体,生活,娱乐和各种人性化管理上特别出色。Utown有凭学生卡免费的健身房和游泳池;MPSH有供学生使用的室内篮球馆和羽毛球馆; 分布在各个位置的学校餐厅,也均提供了西餐,川菜,印度餐,韩料,印尼烧烤等满足各种口味的餐饮;Central library 附近的Deck餐厅PGP的学生公寓餐厅Utown卖的有点小贵的西餐和我可以吃一年的Waffle饼 各类社团自然多得数不胜数,譬如JAZZ舞社开的教学课,班上几个在上课的妹子反响很好,另外话剧社的定期剧目也是完全对得起票价;至于其他生活方面,因为学校太大,所以每栋主要的教学楼和图书馆都有免费的校车可以乘坐。另外在开学时和期末前,我们还会去抢学生会分发的有各种零食文具小礼品的goody bag……其实研究生不会像本科那样投入校园生活,但在国大你确实可以感受到来自同学和学校的满满热情。 当然研究生的主旋律还是学习,这就得聊一聊MFE专业的情况。 国大的MFE项目属于独立的风险管理学院,学院里没有PhD没有本科生,班级仅我们一支,再无分号。尽管学院不大,教授们的实力都是顶尖的。Director是14年从哥大IEOR(也就是哥大金工所在的那个学院)过来的Kou神(就是前面申请部分谈到的),不需多说,上他课就上受虐的。还有经常脸红红的像喝过酒了一样可爱的Kimmel教授,以及每次都要骑机车凹造型来上课的来自剑桥的Charles Brown,永远带着一副这些就是这么简单我都不稀罕讲的神态。 MFE的定位是就业导向的,所以有些课程会让业界的人来讲。翻他们的Linkedin也都是会小小地吸口冷气的,做过BlackStone的Consultant的,Barclays的,还有现任StandardCharteredQuant组的manager director…… 业界归业界,老师们的学术功底真心不差,lecture notes, recommended literatures, 还有作业,都够我们费神的。 所以,(敲黑板,划重点!!)MFE的课程相当不轻松!大部分同学选择一年半毕业,这样主要修课的前两学期各有四门课,特别是第一学期的随机微积分和期权衍生品,第二学期的利率衍生品和奇异期权课,都需要相当多的自习时间来复习。某个周日,另一专业的同学和我到Utown看书,才发现偌大的自习室被我们专业的人占了近三成。 另外对于没有编程基础的金融/经济等商科同学来说,C++和数值方法也是相当头疼的。所以对于大部分商科申请者来说,扎实地学好微积分和概率统计课,是你来读MFE的第一步,之后再争取修读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微分方程等进阶的数学课程。另外花时间学习至少一门编程语言是非常有用的。因为MFE毕业后,大家往往都想做Quant trading/research 或是risk analysis/management的岗位,而这两类都需要比较高的编程水平,MFE项目时间又不长,编程课不会像CS本科那样从abc教起,所以有一定基础才能更好地跟上教学进度,也往往是找工作的关键。 说到工作和实习,又是个很大的话题,在此只先简单总结下,以后有机会再专门谈。我觉得找实习的几个关键点是,要有自己的途径多了解招聘信息,学院的Career Service很难及时发布所有hedge fund和bank的招聘。同时要明确目标,多了解信息但不推荐海投,因为海投会分散你准备的精力。最后还是回归到要有扎实的知识技能上,想做上文谈到的两类技术岗,试图靠面经和面试技巧过三四轮的技术面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能拿到Hedge fund和投行的这种岗位,即使是实习的工资,也不是国内券商基金可以比的(一般都是算翻几倍)。 最后聊一聊新加坡这个国家或者说城市的生活吧,毕竟小得可怜。偏偏又在赤道上,全年都热得要死,所以本来偏宅又怕热的我就更是不愿出门。所以我平时的消遣娱乐,主要也以运动为主。新加坡运动设施很完善,如果住公寓,小区内都会有泳池健身房网球场,个别大一些的还有塑胶篮球场,可以说是爱好健身运动的人的天堂。其他的娱乐,主要就是各大商场电影院,还有克拉码头附近的酒吧夜店,然后就是圣淘沙的海滩,环球影城的游乐场,动物园,周边一些小岛公园绿地可以烧烤露营骑行之类,总体来说不如国内丰富多样,当然也可能和我比较宅有关吧,也许有别的娱乐活动我没发觉。 新加坡公共交通无比发达,地铁覆盖全岛,公交线路也是密密麻麻。而且新加坡非常安全,同学们半夜近12点坐着地铁公交回家一点事都没有。多元的人口组成也造就了这里多元化的文化,各种站牌店名,有着英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马来文等各种语言版本。不过日常生活里去餐馆超市商场找维修工基本都能遇到讲中文的,其实在这边大家也还是愿意和中国人打交道,交流方便省事。 忘了提大家关心的生活费问题了,生活费基本来源吃住。拿我举例,合租的卧室,住的比较好的公寓,主要在学校吃,再加上每月不多的其他消费购物,基本生活费在每月6000RMB左右,算是比较低的了。喜欢去周边的马来印尼泰国浪的,喜欢去酒吧夜店嗨的,还有经常周末去商场吃逛买的,消费肯定要再高出一些,这个自己把握吧。 总结来讲的话,对于想学点知识在这边实习工作的同学,国大和MFE项目还是性价比非常高的。特别是结合金融行业工资和物价来讲,相比于纽约伦敦,真的高出不少。而如果想浪得飞起,周边的东南亚风情也够你一年多的时间去扫了。 这次粗略地总结了国大和MFE的情况,细节之处可能尚有遗漏,在此表示抱歉。对于NUS和MFE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再多途径了解下信息,好好准备申请,努力后结果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当然也欢迎同学和我继续交流。
【留学】有打算申请 WUSTL的同学吗? 有想申请 WUSTL的同学吗?以我的经验,学校里想申请出国留学的同学还是不少的,这有有一个申请 WUSTL的实力案例,有差不多志向的同学可以读一下下面这个帖子,了解一下具体申请过程,毕竟是前辈的经验,一定是很有指导效果的哦。话不多说,实文如下: 先介绍下背景吧。 2013MSF申请者, 财经金融本,GPA 3.85/4, GMAT 750, IBT 107 Apply: 7 Ad: WUSTL(Dual), CASE WESTERN, UMD, SYRACUSE($2,500), WVU($75,000) DECISION @ Weatherhead ,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14CASE MSF的童鞋如果有什么以为可以来问我,我会尽力解答的。以后想申请CASE MSF的童鞋也可以过来一起交流下撒。祝大家申请成功!今天我要在这分享自己GMAT以及文书写作的一些小体会 1.GMAT 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在这里在这里和大家说说自己去年那三个月的复习道路。我始终相信,GMAT的战士是无畏的,是真英雄,无论别人再如何玩闹嬉笑,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梦想we wanna be somebody,we wanna do something more.无论大家在哪里,G把我们带到一起,每次看到CD上大家的祈愿,我都会默默说,大家都一起加油,good luck,每次看到NN的破茧前苦逼的付出和努力,总能给我无尽的动力。我真心想谢谢CD,一个我们每个战士坚强的后盾。我要谢谢我的GF,这三个月的努力让我少了很多时间陪她出去玩,少了电影时间,少了旅游时间,可是她总是在身边不断的鼓励我,无论多么困难,有时候甚至感到自己没有信心了,她总会出现,包括这次考试,她自己由于前一段考会计,身体一直没有恢复,还是不远千里陪我奔波,在我们最累的时候,真的需要一个力量在身边。我要谢谢XDF,梦开始的地方,很多朋友,很多鼓励。 记得当时我在大年初三就从厦门飞到北京开始了G TRAVEL,再别人还在闹春节,玩聚会的时候,一大群GMAT GRE的孩纸已经在北京六环的昌平校区开始为自己梦想奋斗,北京的二月还是寒风咧咧,我无论早晚,奔波在宿舍和教室,被那一句‘你Tmd不苦逼怎么牛逼’激励了许久,再XDF我开始对GMAT有了全面了解,特别再逻辑和语法部分,这里的课程给我解题的框架,之后我就是在不断充实这个框架,具体的我在下面会详细说。在这段,我就是做了他们的补充材料和OG,XDF说了一个700分定律,就是节课一周内做完OGverbal的七百加几率大大提高,受这句话激励,我在节课后十天过了第一遍OGverbal部分,当时第一遍觉得做了感觉没有,好像没有收获神马,当时头脑里面想,这个OG没神马用。。。。。 从XDF回来回到了学校,当时抛开了OG开始做语法笔记旧版,开始觉得每个知识点怎么都那么不熟悉,根本就都没有见过。。囧。。。虽然有详细解释,可决定老是少了什么,这时候,我第一次登上了CD,在困境版中找到了好多好多和我有同样经历的前辈,他们给了我一条非常非常重要的建议,也是我复习的第一个转折,OG IS VERY VERY IMPORTANT,半信半疑,从新拿起OG,这次认真看起了英文解释,惊喜发现OG的逻辑每题好像都是一个类型,当时由于复习少,没能系统总结出来,当时我当时坚信,逻辑一定有套路,这我后面会详细说。语法真的可以从语法笔记总结出许多on the assumption that you have revised OGfor more than three times,看了OG继续总结语法笔记,你会发现事半工倍,语法笔记上说的although后加句子,那个不好理解的constructing表示在进行,construction表完成了果,还有一些run on难句,在OG上几乎都找得到根据。我想说无论别人总结了多少,自己如果不做自己的总结,很难真正系统掌握,CD上强大的语法笔记解释,给出了详细的解释,有些适合自己,有些或许你自己觉得不太适合自己或者还有别的错误没有提到,自己都要有自己总结,这点很重要。在回到学校后,也就是到三月底那段时间,我做了旧版prep语法笔记前部分,逻辑prep高智威版,下面会附上,几乎没看阅读(除了OG),没看作文,没看数学。把精力都放在语文上。 四月份,觉得时间越来越紧张,这时候我叫它CD时间,这段时间主要是扫除语法难点时间,我的复习就是到论坛上看讨论稿,看各位NN的不同意见和自己想法后,我通过自己查书,总结这些难的语法点。比如我相信很多童鞋都纠结SVO,ing到底做定语还是状语,我认为(以下仅仅代表个人见)你把ing丢到主语前,看逻辑主语对不对,不对的话那就是定语,对的话你看ing修饰那个o(可以跳过o后面一堆介宾),一定要看逻辑通不通,就算形式对,逻辑通才是最终目标!如果v是be形式,我觉得那么ing就修饰于o了。还有一些东西大家有任何疑惑,不要犹豫,给我留言,我会尽力服务大家的。虽然说的不一定对,或许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思路。 说到逻辑了,这个阶段总结了自己的思路和模型。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相信去过XDF的知道GWD当时在的时候留下的一套逻辑思路,有人认为没用,可是它们是相当简练,思路清楚的解题方法。我们需要的是通过做题充实这个方法。我想首先介绍我总结的几个模型,大家可以找找感觉,自己总结,方法大家要知道。 记不记得有一题说,四轮大卡车出事率低于一般卡车,就说为了降低事故就用四轮。看了这题怎么削弱,马上要有一个模型出来,我这类题叫做‘宝马,奥迪奥拓型题目’,适用于两物比较,这题等同于说宝马比奥迪好,但是是不是开宝马的人都是技术不好的人呢?奥拓不安全,宝马安全,可是宝马贵了好多,可是有没有想想是不是宝马就是比奥拓好在安全性上呢? 我是想让大家知道模型总结的重要性,非常有用,大家一定好好加油,我们都可以来讨论交流。 附上楼主的模考成绩。。三次曼哈顿PREP 680, 690, 690 两次官方prep 690 750(也就是最后一次模考,好神奇,好准),GWD错误率在9到12个,而且阅读居多,这次JJ阅读相当给力,所以RP爆发下下 2. 文书写作,我认为的DIY申请 我觉得这块是很多考完GAMT, 托福之后的童鞋们最头痛的一块。我当时也是这样,特别是我自己的托福需要二战,所以对自己这块的准备还是十分十分忧愁的。所以我当时想到了找中介为我做这事情。首先,我在合肥找了一家中介公司咨询,它blahblah说了一堆,浮浮夸夸的,说现在MSF申请怎么怎么难了,你现在需要怎么怎么快点准备了,我们可以提供怎么怎么的打包了。所得我是越来越担心,最后大口一张,说要2W8,,,我当时就退缩了。。。不过问了好多中介公司(就不点名说了,那几家大头,你们懂得),都是狮子大开口,所以这也让我决心下来做DIY。 今天看来,DIY是最适合自己的申请方式,这过程中虽然十分幸苦,可是我自己体验了选校,看信息,问小蜜等一系列过程,这过程也让我更加了解自己要申请的学校以及专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让我印象最好的就是WUSTL和CASE的GREG和Kuwamutu这两个小蜜,不仅对我的疑问给予解答,而且还给我很多她们的建议,所以今天回头看来,我还是十分享受这个过程的。 DIY申请中还有一块就是文书的写作,我觉得这块自己建议可以分拆出来。所以我开始收集各种做这方面文书分拆服务的中介,根据前辈们的建议,我找到了几个口碑比较好的公司,像WORDSUNNY,等等。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我和他们的客服分别咨询了之后,我很果断选了WORDSUNNY,个人觉得他家的客服态度相对于那个有点高傲,甚至连online chat都没有的高傲的让我亲切了不少,而且我觉得他们的服务比较符合我的需要。所以我在他家完成了CV和ESSAY的写作服务。因为之前看到CD上有人说太傻中介文书写作的质量,我开始也对WORDSUNNY的成果有点怀疑,可是当我拿到他家的文书后,我觉得十分满意。我有给我的英语老师确定,我几个老师也觉得文书写的比较地道和专业的,所以我也就很放心地用这份文书进行了申请。 整个过程下来,虽然比打包的童鞋累了一些,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开心经历了自己的申请,所以我还是很满足的。 3. CASE MSF的感受 为了让帖子不沉,让更多CASE的童鞋看到,大家有什么问题直接跟贴问吧。这里写的都是自己对CASE,对MSF以及CLEVELAND的一些感受。大家看看就是。首先,说说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这个学校吧。CASE的工学院,医学院在全美,乃至世界都是十分闻名的。CASE被评为美国GEEK UNIVERSITY TOP10我觉得毫不过分。在CASE你可能看不到疯狂的日日夜夜PARTY,你可能看不到噼里啪啦的豪车,你可能看不到形形色色的美女(这点仁者见仁啦),可是位于CLEVELAND UNIVERSITY CIRLCE的开放式大学围绕周围的是全美最好的CLEVELAND ORCHESTURE(可能拼错了), 各种MUSUME,美丽的WADE PARK,古老的LITTLE ITALY, 各个学院的图书馆以及世界闻名的CLEVELAND CLINIC和UNIVERSITY HOSPITAL。人们脚步快速而又不匆忙,学生若有所思而不呆滞。我觉得CASE是一个很适合学习的地方,虽然学校在TOP50的大学中算小的,可是五脏俱全。值得一提的,CASE拥有全美最快的校园网络之一,网络覆盖以及速度都是很棒的。 其次,说下WEATHERHEAD,CASE商学院以其奇葩的金属外形的PETER LEWIS BUILDING闻名。这个楼是前段时间刚刚去世的美国保险业巨头PROGESSIVE公司的创始人PETR LEWIS捐赠的。WEATHERHEAD规模不大,可是自己觉得老师,员工,设备等都是很不错的。MSF专业相对于其他两个SPECIALIZED MASTER专业会计和OR,属于最年轻的了。注意,CASE的MSF其实是MASTER OF MANAGEMENT--FINANCE,用中文说就是其实他是管理学下的金融方向,这就解释了为什么CASE很多MSF的课是和MBA,ACCOUNTING,OR一起上的原因。其实MBA,MSF,MSA,OR的课都是互相融合混合的,所以在WEATHERHEAD你会学到偏向于MBA管理方向的金融课程,这里的教授们都强调一点 stories behind number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numbers themselves。 We want to raise up business talents who are good at telling these business stories instead of being calculators. 这也是我们感受很深的一点,CASE的MSF并不是很QUANT的,而是给你比较多SOFT SKILL的锻炼。 最后说下CLEVELAND吧,作为一个曾经的大城市,如今确实是比较落魄。这里娱乐活动少,晚上想玩的话只能去DOWNTOWN的酒吧一条街逛逛,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无聊的。安全的话我觉得在UNIVERSITY CIRCLE这边还是比较安全的,虽然经常会有SECURITY ALERT,可是就是抢枪20刀,手机什么的,没有大家传言中的开枪的那么危险,大家就预备点CASH,万一碰上了给他们就是了。这点不要太过于担心了。生活的话,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好的,有车的话会方便很多,因为这个的公共交通确实不发达。吃中餐的话,这里有很多中餐管,中超等等,不是什么大问题。 总之,来了CASE一年后,给出的结论就是,确实大家都抱怨课程很累,不过我这个学渣都挺过来了,都不要担心。PS,班上很多非金融本的同学也都能很好的跟上,所以不要担心。 YOU CAN NOT GO WRONG WITH THE CHOICE! 今天在美利坚的我写着自己一年前的感受,不禁感慨时间过的好快,我很感谢自己能有这么一段经历,让我成长,让我有努力的目标。所以我希望以后准备,或者今年正在打点行李开始赴美的童鞋们,一切顺利,好好加油。我们都是勇士! 稿件来源:CD论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