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镇曲 地狱镇曲
关注数: 0 粉丝数: 6 发帖数: 869 关注贴吧数: 0
什么是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即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就是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来达到防止肝细胞受损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国内批准的抗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得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干扰素(包括普通和长效干扰素)。其他的药物都不属于抗病毒药物!目前抗病毒治疗是全球唯一公认的,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正规治疗!一些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由于免疫系统激活不彻底,造成了肝细胞的破坏,却没有把病毒清除掉,其结果就变成了慢性肝炎,临床上的表现就是肝功能持续或反复的异常。这时,就是目前普遍认为的抗病毒治疗的契机。这一时机具体是指,当慢性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出现肝功能持续或反复的异常,主要是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到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时,就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是因为,在病情活动时,人体免疫系统处于和病毒斗争最为活跃的状态。这时,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与机体的“自卫活动”能起到“里应外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取得抗病毒的疗效。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为抑制HBV复制,改善肝组织病变,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抗病毒治疗是指服用西药抗病毒药物,目前普遍认为,中药的抗病毒作用不明显,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科学的临床试验,所以现在临床多不采用中药进行抗病毒治疗!中药多用作保肝、护肝、治疗早期纤维化方面,而且保肝、护肝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在服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DNA及两对半(最好是定量)!
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时应该如何监测和随访? 在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开始治疗的前3个月,最好每月检测一次肝功能(包括ALT、AST、胆红素、白蛋白等)和HBV DNA。大约有20%左右的患者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但HBV DNA明显降低。这正是机体在药物作用下清除乙肝病毒的结果,绝大多数病人无须特殊处理,继续治疗后肝功能自动恢复。极少数病人肝病加重。每月监测肝功能和HBV DNA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如果转氨酶升高的程度高于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上或出现黄疸,应嘱咐病人适当休息,并给予一些抗炎保肝药物。一般在治疗3~6个月,血清HBV DNA水平的log10值降低2以上就被认为有效,可以继续治疗。以后,可以每2~3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和血清HBV DNA水平,每3~6个月复查一次乙肝五项血清学指标,观察何时出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监测病毒学和肝功能是否出现反弹,以便及早发现病毒异.尽管这些新的核苷(酸)类药物都很安全,但由于第一代核苷(酸)类药物曾观察到对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因此如果患者发生可疑胰腺炎或肌炎的症状也应该进行淀粉酶、脂肪酶和磷酸肌酸激酶的检查。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病人应定期检测肾功能和血磷。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大多是新上市不久的新药,医生们还有责任去发现一些在前期临床试验中没有观察到的未知不良反应,发现可疑症状应对病人进行全面检查,判断不良反应与药物的相关性,发现问题及时向药监部门报告。
【拉米学堂】慢性乙肝为何久治不愈 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疗是世界性的难题。很多慢性乙肝患者,使用了多种药物治疗,但疗效均不明显,病情总发生反复。乙肝之所以成为顽症,与乙肝病毒的结构、感染方式、免疫特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有坚硬的蛋白质外壳。因此,治疗乙肝的药物很难直接对病毒产生作用,必须依赖人体的免疫功能。其次,乙肝病毒的复制是在肝细胞内进行的,而治疗药物必须是小分子物质才能进入肝细胞内发挥抗病毒作用。乙肝病毒在人体肝脏以外的组织中的潜伏期平均为90~120天,因此抗病毒药物要发挥作用,必须经过系统的、有足够疗程的治疗用药。第三,乙肝病毒在某些药物作用下,会发生病毒基因变异,产生耐药或免疫逃避。因而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当慎重。  第四,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毒可能与肝细胞的基因产生整和。一旦发生这种现象,治疗难度会明显加大。因此,乙肝治疗必须及时。此外,乙肝垂直传播容易形成免疫耐受。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孩子出生后,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不健全,不能有效地识别乙肝病毒,从而造成乙肝病毒感染。  再者,乙肝病毒的复制模式不同于一般病毒,会形成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稳定贮存在肝细胞核内,半衰期10~100天,一般的抗病毒药对模板无效,因而乙肝患者停药后往往发生病情反复。
乙肝病人吃药的N种讲究 专家指出,乙肝患者要长期服药,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化验指标。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其基本治疗目标是清除或永久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降低致病性和传染性,消除或减轻肝脏的炎症和坏死。何时停药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部分乙型肝炎患者。 吃药不能清除病毒? 很多慢性乙肝患者会为此而感到心情焦虑,其实大可不必。人们都明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需要终身服药,其实乙肝也是这样,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乙肝不像肺炎、肠炎那样,经过治疗后细菌很快能被清除。所以,乙肝患者应当树立这样观念,即治疗慢性乙肝不能速战速决,必须打持久战,必须坚持长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利用自身免疫力逐渐清除病毒,以达到进一步控制乙肝病毒活跃复制的目的。就拉米夫定来说,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药物见效后还要至少坚持半年 虽然乙肝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当病情控制到一定程度时,是可以考虑停药。目前比较公认的停药标准是,治疗前乙肝病毒DNA阳性,e抗原阳性,转氨酶升高1倍以上,治疗后乙肝病毒DNA转阴,e抗原阳性转为e抗体阳性,即所谓的“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转氨酶恢复正常,肝功能正常,症状基本消失。但即使乙肝患者在检测中达到上述指标,仍不能立刻停药,应该继续服用半年以上,维持这种效果,一定等到病情稳定后,方可停药。 “停药反跳”的问题在所有的乙肝类药物中都存在。医生在给乙肝患者停药之前,应该先告知可能发生的“反跳”,并叮嘱患者在乙肝复发之后要及时治疗。不论有没有复发,定期检查都是必需的。在刚停药阶段,一般应每个月都到医院检查一次,三个月后可改为两三个月复查一次,但最长不应超过三个月。 擅自停药后果严重 “乙肝患者一定不要擅自停药,不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凡是按照医嘱要求停药的患者,则很少会出问题。不少乙肝患者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觉得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了,又觉得买药得花很多钱,于是擅做主张就把药给停了,殊不知因为这不恰当的停药会导致其病情加重,或突然恶化。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在服药期间,乙肝患者也应定期做检查,一般每3个月做一次为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