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魈 鬻魈
也许有一天我不在了就像我从来不在一样
关注数: 13 粉丝数: 80 发帖数: 2,417 关注贴吧数: 6
本吧发帖须知,若要常驻此吧请详细阅览。 首先声明,本吧具备绝对的言论自由。但绝对的自由不包括漫骂,咒骂,歇斯底里,煽动、鼓动他人漫骂,煽动他人做出过激反应。 若要要求别人,请先自己做好。 本吧作为特殊的贴吧,名为婆婆实质上是媳妇的聚集地。在媳妇的口中,这里有最善良的婆婆,也有最恶毒的婆婆。有最融洽的婆媳关系,也有剑拔弩张的婆媳战争。 本吧不是为了发泄一时的愤怒的场地。可以陈述自己的遭遇,描述自己的处事方法,让有着和谐婆媳关系的人进行指点,或者被别人学习。诉说自己的遭遇,会受到别人的同情,一味的漫骂只能受到别人的鄙视。而表达方式,也是体现人素质的一个方面,也是衡量是否是自己无理取闹还是别人是否亏待的一个标准。 冲突源于矛盾,矛盾源于得到不均,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请了解自己,然后再判断他人。统观本吧帖子,其中共性总是先谈论自己的付出,然后谈别人的给予。然后对比,自己付出如何多,别人付出如何少,甚至是索取。其中还有因为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标准,所以引起冲突。统观之下人性自私之凸显首当其冲,请不要否认自私,也不要以自私为耻,人性如此。 了解自己的自私,大多能原谅别人的自私。 认为别人是自私,却不认为自己也是自私,是自我意识上觉的得到不均的诱因。意识跟实际是有差距的。 了解自己是理解别人的唯一途径。 进入本吧,请使用剔除了一切脏字的话朴实的话来描述自己的事情,也不要用拐弯抹角的骂人的话,对于过激的话会删除,漫骂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也不要试图影响别人对其自己婆婆的看法。 对于,因为自己对自己婆婆看法,去试图影响别人对婆婆的看法的言论一律删除,严重者封禁。 所有人对于她人的婆婆并不了解,也对诉说的人并不了解,通过单方面的诉说,继而使用过激的言论导致别人婆媳关系更加恶劣。自己良心上又于心何忍?又或是凸现自己的自私,或者为了发泄自己的自私的愤怒。对于不确定的事情请不要妄用“肯定”“一定”之类的词语。 本吧旨为广大婆媳服务,弘扬和谐的处事方法,让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而不是勾心斗角的人生。合理的处理婆媳关系也是提高自己生活质量。
形而上形而下与消极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本人看了很多解释,然后想了许久也没有理解。 大约觉得是很笼统的一句话,简单的一个道一个器涵盖了名字动词形容词。如果说是结论,都没能理解论据是什么。没人来解释什么是形而上,也没人来解释什么是道。两者存在的关系是互相相呼应的“是”。这是用理论描述理论。也不知所云。 据言,形而上是种抽象是种规律原则作用于自己内心需要。形而下是指具体的的东西。也有说形而上是精神追求,而形而下是物质追求。也有说,形而上是思想,形而下是物。 观之不禁觉得形而上是通过内心改变来改变内心对外界关系的需存,是用内心的改变适应外界的改变。形而下是主观意识行动作用事物。 从人的需求出发的,精神上的需求,或者使用意识律己,就是形而上。 需求物质,通过改变物质使用物质满足自己内心需求,就成了形而下。 似乎很笼统也很片面,表面上看,似乎把两者都说成了唯心主义,意识改变物体。但却不是。唯心主义的主旨是意识第一,物质因为意识而存在而改变,脱离了主观行为。但这里说的意识的作用方向而不是说明所谓的领导地位。 形而上被看成是种处事哲学,他把自己放置于万般事物当中,大隐于其中。他不会因为己私而阻碍或改变其他人或事物的发展,通过改变自己的需求结束对物质的改变。形而下是种处事方法,他改变物体外界环境让他来适应满足自己的需要。 形而上,考虑了除自己外的其他的平等的个体的感受和存在,形而下就是为了自己的需求而改变其他事物。 这都不同于理念论,理念论以个人观个群观为第一视角,认为自己或者自己这个群体看的到的就是世界,认为个人意识改变世界,或者将改变世界的能力寄托于并深信于自己的意识意念。与与形而上与形而下都有着千差万别。 形而上是博爱的,他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帝。他可以操纵自己的欲望。形而下是自我的,他通过使用外界改变外界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老子的主张消极,本来是为了消除极端,可是消除极端,就是中庸,没有竞争,没有需求,可真就变成负面的了。 操纵自己的需求方式,从需要变成不需要,或者说通过不需要,来满足自身形而上的需要。就变成了对外界的不需要。也就是不需求外界,不改变外界。 于是形而上发展到极点就是消极。现代意义上的消极。 消极不见的是形而上,但是终极的形而上就是消极。
消极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生活,如何从根本消除自己的消极 生命的特性是延续,也可以说是为了延续而做出相应的适应的能量体,没有相应的适应就不会有生命的延续。生命最大的特点延续表现在可以有一定的自主寻求或者改造自己生存的条件。有条件的能量通过吞噬其他的能量使自己的延续。这个寻求过程大致可以说为满足。生命从本来的外界条件的满足一直变为自主寻求外界条件的满足。我们是高等生命,但始终是生命。生命在于吞噬其他能量达到延续就是满足。自主寻找外界条件的经验潜伏下来最终变成所谓欲望。生命的最终高级之处在于满足欲望就会达成延续。为了达到延续欲望的等级逐渐越来越高。人类虽然作为生命满足的最高级,但所谓的喜怒哀乐还是无一不是由欲望所引导的。当你欲望达到满足时就会喜悦,不满足时就会哀怨,忧郁。但大多数的欲望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满足不了,意识又不能发现时,就无法达到满足,就会产生焦虑。消除焦虑找到自己的正确欲望是解决的前提。找到后满足自己的欲望是解决的最直接的办法。但欲望无法时精神寄托是一种解决的好的办法。比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消除自己的欲望,寄予自己是无欲的形态,从而达到自己的满足。写下自己的忧郁吧看看能不能帮助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