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土机9257 推土机9257
关注数: 197 粉丝数: 842 发帖数: 26,238 关注贴吧数: 34
走进南方小楼看看南方农村生活水平 这里是南方,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属于皖南,离黄山很近,古代是文化发达的地方,经常有人考中状元、进士。也是胡总的老家。 皖南的特点是没有国家级贫困县,安徽省有很多国家级贫困县,都在长江以北,淮北平原、大别山。 大别山和皖南的地形,都这个样子,不见石头,仅仅黄山上有怪石。土壤覆盖着整个山丘,密密地长满植被。这是皖南村庄,建筑很有特色。全村都是小楼,窄窄的阡陌,不可能通行机动车,就是一辆电动三轮都难以进村村里还保留着原始的方式,以柴为燃料家家都堆着柴火,当然砍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只有无所事事的地方才会这样做这是一位内退的林场职工,很健谈,自愿充当我的导游。他一听我山东来的就说:“穷山东,山东很穷,我们这里很富,家家都有至少100万。”家家都有些腊肉,这是火腿,跟金华火腿一个系列,此地离浙江金华140公里窄窄的胡同,与山东不同点是只有房子没有院子远看小楼挺时尚,近看门口还是百年老门小巷深处,也有点旧房子古老的木澡盆和木桶,不要了村里很多壮劳力在家,这个人洗的是猪菜,喂猪的。他只喂了一头猪,准备2019年春节杀来吃。杀猪过年,仍然是千年传统生活。当然,喂猪花掉很多时间,所幸的是村里有自来水。按说这应该是女主人干的活儿富裕一点的人家,装修不错客厅,麻将桌餐厅厨房,不锈钢的洗池,当然还是烧柴穷点的人家,古老的木板墙有点穿越感紫微高照,亮点是那个座钟房顶有燕子做窝的痕迹,说明这是善良人家卧室上楼的楼梯,当然老年人就无法上楼下楼了厨房久违的长凳,山东省农村有人出租这个,红白事的时候才用得着,普通农户家里没了晒笋干我都怀疑长到这个程度了还能吃吗?也许得有坚强的牙齿总而言之,两个字概括感受:“穿越。”
医院见闻 最近,亲人住院,在某地级市的某医院陪床一阵子,对该医院有点感受。 一、现在的医院,常常挂名某知名医院某地分院的标牌,这个有真有假,至少从挂号就能看出来,有的医院真能挂到外地医生的号,我去的这家就没有,住院处不见外地专家,从挂号处就没有,所谓“分院”疑似幌子。 二、虽然不见外来专家,但本院医生水平不错,有一些学者型的医生,做事认真,勤奋敬业,说话有逻辑。现在的医院,万事都跟患者讲清楚,处处要签字,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时从法律上避免医患纠纷,感觉做医生不容易,象是如履薄冰。当然,也有的一眼看就是学渣,一张口就是胡言乱语的。 三、医生水平不错,但是护理水平低,护士良莠不齐,不敢恭维;有的温柔和善,有的凶巴巴,视病人为仇家,恶言恶语的,大吼大叫的。不象是受过学校教育的文质彬彬的护士,风风火火跟搬砖的差不多。 据新闻报道,我国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护理人员太少,各医院搞改革都在裁减护士,有护士为你服务就不错了。很多医院,一个医生看病,一屋子全是患者,没有隐私可言,因为没有护士,无人叫号,于是门诊就乱做一团,这家医院在门诊这方面做得不错,有护士管理着秩序。 四,以药养医现象真有,严重不严重的,我去的医院少,难以互相对比判断,只能知道有这个现象。住院,不论用不用得着,每天人人都打吊瓶,跟农村赤脚医生似的,一言不合就点滴,一天至少得吊四瓶以上。住院花费,每天300以上,到上千,五花八门的药占了相当比例。其实除非病危,一般人根本用不着点滴。费用中,最冤枉的是“一级护理”,明天就出院,今天还要收你一级护理,一天38元。其实仅仅就是白收这个费,什么护理也不会有,一切靠陪床自己做。 五,医院本应该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大家都是病人,需要静卧养元气。可是实际上正相反,病房跟菜市场一般热闹。病人绝大多数来自各县农民,绝大多数是话痨,不分男女。而且农村人严守“日出而作”的古训,不忍心睡懒觉,天一亮,五点就开始狂聊,热热闹闹聊上一个钟点,6点陪床们再下楼打饭,有一个短暂的安静期,饭打回来再边吃边聊。话痨厉害的可以滔滔不绝说到午夜一点,一天24小时中喋喋不休说话20小时,只有4小时的时间是安静的。所以怕吵闹的人,住院过程是一场灾难。就是去缴费,排队,前面两个话痨不停地说话,后面一个话痨没完没了地打手机,缴完费人也快崩溃了。 六,现在医疗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比如有自动打印机,拍完X光,拿条形码扫描一下,机器就打印出片子,不再需要化学洗印。但是在管理上,自动化水平还很低。比如缴费,门诊是自动,住院就得人工窗口缴费,不能用卡。医院有“一卡通”,实际上根本就不通,住院不通,到食堂吃饭不通,得另外办理饭卡。这跟大学不一样,大学生的一卡通,是真正的一卡通,万事都用一张卡,这家医院不行。 七,手术不能选医生,实际上一直到出院,病人也不懂是谁做的主刀。这方面对患者和家属是保密的。只能知道是谁做的麻醉。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