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朱建兰 绀朱建兰
关注数: 88 粉丝数: 86 发帖数: 2,663 关注贴吧数: 19
春雨还是秋雨?     下雨了,淅淅沥沥的。     按照季节,现在应该是夏天了吧。却感觉这雨像是春雨,又像秋雨。根本不像夏天的雨那样酣畅淋漓,而是缠绵、细腻。     我喜欢下雨。     小时候,只有在下雨的时候,才能和母亲在一起玩。母亲没法到田里做农活,就在家里做点事。常常是母亲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给我们讲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母亲家乡的故事,我们这里是没有的。有神仙在山头留下的脚印,有仙女梳头的池塘,有妖怪吃人的石棺,很多,都有些模糊了。不过妖怪吃人的石棺,我后来还真去看过,真像一个棺材,在一条比较忙碌的路边。如果是在深山里,还真让人能有很多遐想。     听着母亲讲故事,看着母亲给我们做鞋子啊,衣服啊,在母亲身边转来转去,或者是搬个小凳子坐在那儿,感到很开心。      后来上大学,文科楼前有两株很大的芭蕉,下雨的时候,我就常常坐在文科楼第四大教室的窗户边,看那雨打在芭蕉树上的样子,听那淅淅沥沥的声音。楼前的水杉树更绿了,水杉树前的小草坪更青了,更远的小土丘上的竹子更可爱了,世界更安静了。雨带来了奇异的美丽。     有时候就打着一把伞,一个人在那个青砖铺成的小路上慢慢走过,走过小湖边的透红亭,走过那青砖镂空的矮墙,走出那个造型古拙的东门,再走过青石铺成的大虹桥,走到那个清瘦湖边的小榭里,慢慢的走过去。心里很安静。      享受雨的世界,是淡泊、宁静的心情。
月光下的沂河     虽然生活在沂河边上,很少有机会看到沂河的夜晚。     95年的夏天,我一个人单车溯流而上,想看看这条河的源头。     那晚月光很好。我在这条河上游的一个小山丘边停了下来。     简单的安排好休息的地方,我便静静的坐了下来。     不远处有几个纳凉的村人,在轻轻交谈着。口音已经明白的告诉我,这里离我的故里已经很远了。不过天气凉爽,月色也很好,尤其是这条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弯,显得平缓而空旷。河中有两三个参差错落的小洲,流水便沿着小洲缓缓流过,月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很生动的画面。月亮显得很高,星星不多。很有空灵、剔透的感觉。天高气爽,但却不比兴尽悲来。      夜深了。我正要在月色下朦胧睡去的时候,忽然传来几声沉沉的敲击声。不知是什么时候来了几条夜渔的小船,随意地用桨敲着船舷,大概是渔网已经下好,是在惊鱼吧。渔船划过水面,带出一条条流水的波痕,那月光于是也荡漾开去,仿佛在轻揉着人的心灵。那一声声敲击,更是把思绪带到那声音能传到的所有地方,绵绵不觉,漫长而悠远。     站在船首的一个人高声唱了起来。听口音有二十多岁的年纪,我听不懂他唱的是什么,只感觉到那曲调自由而随意,好像也没有什么章法,只是兴之所至,随心适意。和那空旷的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好像这歌就应该是在此时、此地,由这样的人唱起来;又好像不是他唱的,而是由一个人已经唱了几千年,穿越时空,和这月色、河流早已成为一体。     我呆呆的听着,觉得自己已经融在这月色和这莫名的歌声里。     可能用一生、跋涉千万里去追寻的东西,突然在偶然间,狠狠的撞击着你的心灵。     生命,也就在这里。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