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G3yANG3
关注数: 99 粉丝数: 446 发帖数: 1,962 关注贴吧数: 303
这便是虚拟产业的原罪 如果你和碧蓝玩家说:你氪了金,黄鸡给了皮肤,交易完成,双方两清。玩家可能会挠挠头。 而如果直白去说:玩家对黄鸡卖皮肤所获得的利润没有支配权;或者再直白点:黄鸡搞一般向新游戏,与他的那个后宫向旧游戏无关,玩家必然是要着急跳脚的。 是什么原因使玩家产生了这个观念呢?一个卤味铺子能既卖肉又卖菜,一个大众眼里的手机厂商能去捣鼓家具,为何做二游的黄鸡,或者大部分二游厂商,似乎不得不一条路走到底呢? 那些因为星原而且攻击碧蓝的玩家,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我们氪金了。显然,在那些玩家眼中,充值→皮肤(这里皮肤代指了在碧蓝的一切消费),这是个不等式,不足以实现两清。 这之间少了什么?氪金=皮肤+()?如果面对实体产业,各位可以不假思索的填入(售后服务)。可碧蓝是虚拟产业,有什么能够替代掉(售后服务)吗? 各大二游厂商为此想破了脑袋。当然,没想出来的厂商要么被玩家冲烂了,要么被玩家忽视了。 很可惜,二游厂商要填满这个(),是没那么容易的。仅已玩家的雷点表象上去看,(利润的部分支配权)似乎是一个合格的答案。站在实体产业的角度,这个答案一定触及底线了,这是董事会的权力。而二游厂商则不得不做出让步来,尽管一万个不乐意。 二游厂商被这样架在火上烤的原因其实十分单纯,就是一句话:货不抵价,严重的货不抵价,甚至于玩家所购买的皮肤,连其使用权都是受限的。 看清这点,便知星原的矛盾。这是一场来自碧蓝的大型售后,是一场现实的劳动对虚拟“财富”的清算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