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G3Ee4 _G3Ee4
关注数: 6 粉丝数: 10 发帖数: 3,564 关注贴吧数: 4
中国短道的“光明前景” 慕名到这里想找找深度技术贴学习一下。比如不同运动员风格,技术解析啥的,咋也都是“人物话题”啊。去年年底追看几站世界杯,看的是有点儿焦虑,倒不是因为瓜队成绩不好,调整期吗。而是对手超乎意料的好。尤其是新一代韩国选手的气质怎么变了呢。没看见内斗,没看见脏滑,只看到了团队实力。翻了B站上他们晒 比赛晒生活的短视频,研究了一下韩国竞赛体系,不得不承认韩国这一代选手整体比我们更国际化现代化职业化了。 但新年伊始我还是想自己憧憬一下中国短道速滑的“光明前景”,希望在米兰周期奠定未来超越他们的基础。1)一个更多中国孩子参与的运动:最近了解到王晔就是我家附近学校的孩子,单纯因为喜欢滑冰投入到了专业。也看到这个冬天的北京,疫情还没完全过去,那么多孩子就出来滑冰了。这是个质的不同,冬奥会全国增加了那么多冰场,中国学轮滑的小朋友那么多,这才是梯队建设的根基2)看见濛主成功出圈了,希望在她的带动下,短道速滑进一步出圈,有一个更广泛的市场。希望看到更多俱乐部,有更多人看比赛,中国社交媒体上也有像郭润起那样做高水平专业内容的。更多运动员真的能靠短道养活自己 。这点真是韩国短道速滑和俄罗斯花样滑冰给我的最大感触。原来以为套娃是靠老苏联的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冬奥会后追了追,早不是了。人家俄罗斯国内俱乐部,商演,综艺有足够大的市场和需求,才有那么多孩子练花滑3)吸引全世界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愿意到中国来,让中国孩子从小接触的就是国际水平。 带着这个憧憬我希望未来三年本土现役选手继续努力,也希望规划的小林二刘能代表中国在米兰延续自己职业生涯的成功。毕竟体育运动首发需要成绩来获得关注。其中特别希望林孝埈能在米兰重新证明自己,除了个人对他技术的偏爱,挫折的共情,热爱和执着的感动,也觉得他的成长经历更接近中国的下一代。武大靖范可欣们的动力来自于通过滑冰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而王晔们的动力是对这项运动本身的迷恋和对目标的追逐。前者背负责任,后者自我驱动。在这点上小林同学虽然是韩国体系培养出的偶像,也能给未来中国体系中的孩子们打个板。咱都学习一下濛主的大局观:“他们都是国际人才为啥不整来,整他们来不仅仅是要成绩,他们能给咱们带来先进的东西。”“再退一步说,不是也能让对手退步吗。”所以喜欢看安贤洙林孝埈滑冰,希望二刘帮中国队得牌,最后还是更服王濛,希望她作为急先锋能成就中国短道的下一个时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