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G3Ee4
_G3Ee4
关注数: 6
粉丝数: 10
发帖数: 3,564
关注贴吧数: 4
最有悬念的赛季就要来了,想发一个安静的数据贴 真的很期待即将到来的赛季,后平昌时代18/19赛季,无论是小林带领的意气风发的少年韩团,把500带到新高度的武大,还是匈加中韩的接力对抗,95后主导的北京周期本该是把短道这个项目推向一个更精彩的竞争,但是天灾人祸,后面每个赛季都有人缺席,终于今年大部分人回归国际赛场了,很想看看一个周期过去后,整体竞争和他们每个人都有什么变化。所以休赛期复习比赛的同时,做了个深度数据整理包括夸年度的成绩、排名、圈数、超越。想在小众安静平和的狗窝分享给喜欢深讨比赛的同道友友
多拍点儿体育电影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weibo.cn%2Fstatus%2F4904954873252039%3Fwm%3D3333_2001%26from%3D10D5193010%26sourcetype%3Dweixin%26s_trans%3D2214281424_4904954873252039%26s_channel%3D4%23%26video&urlrefer=a5de16feeceef83e0b0cdadc8bbd1943陆川谈北京2022,说还想再拍一部体育电影。因为体育里有人性最极致的光芒
2019-20请了多少外教啊 回看到了19-20赛季世界杯。那时同时请了多少外教啊。镜头里女队比赛出现了善台,男队比赛出现了另一个韩教,还有一个舒姐夺冠去祝贺的荷兰教练也穿着中国队服。没看见濛主镜头,但比赛时就听见她洪亮的指挥声了。再加上后来几个月就来的安,北奥周期真是大手笔啊…
啊?他们是去老山训练骑车啊
各国都是咋选拔的? 各国瓜队开始集结,想到除了隔壁和我们,其他国家怎么选拔呢?比如荷兰、加拿大、美国、意大利….
不严肃对比:国选 vs 瓜队,谁的水流得大些 拿隔壁国选规则给我们冠军赛模拟了一下选拔结果,主要想看看上个国际赛季的选手们咋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看看谁流得更大点儿。没想到…是要越来越像吗。纯粹整活一下,反正我方多半不会这么选,多半会让多点儿人轮流打世界杯,且没比的里面断然会有人进…
纯粹畅想:LD说的国际训练营啥样 看样子我朝借由冰雪运动对内带动体育产业,对外助力体育外交的力度比之前想的还要大。感觉这个国际训练营可是比聘请外籍教练,规划外籍YDY更升级的吸引国际顶尖人才的打法。
全锦赛都起人浪了 刷到一个全锦赛视频,现场观众真不少,还起了人浪。不愧是参与过合办冬奥的国际庄啊。春雨直播里也提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国内赛居然有那么多观众,这样的赛场气氛会让所有YDY都振奋激励吧。好好搞国内比赛市场吧。那样也不怕奥运名额不够分了。有比赛才有目标,有训练的动力。有一种感觉,真让我们各省卷起来,会比ISU组织的都提高一个水平。
纯属瞎想:LD去首尔见ISU官员
数据整理:男女1000同组对手数据 敬度娘
数据整理:单项1/4决赛对手数据 楼下
数据整理:小组赛对手数据 为明天观赛做好数据准备。我发现晶晶教练还真是怎么说怎么做。中国队加油!
数据贴:22-23赛季男子500深度数据整理 把这一季男子500的各个角度的数据整理了一下。包括: 1)重点YDY的成绩,奖牌,起跑,分圈成绩及与上赛季的对比 2)世界杯与世锦赛成绩有多大关联 3)本季比赛群雄逐鹿,是大家普遍提升了还是名将缺席 选男500,一个因为是我们最有可能拿牌的单项。二是通过学习吧里几位老师对500的复盘科普,大概了解了,关键数据点,其他项目还没搞明白。
濛主还是心系短道? 看到运动者联盟2,濛主上冰的镜头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weibo.cn%2F3083675764%2F4868820852544344&urlrefer=0419751d13ea3f59af77494786def073这是大忙人终于做回短道相关内容了?冬奥后一直觉得濛主的出圈有机会把短道在大众传播上带到一个新高度。后来咋就没响动了。这是所有的冬奥后续力都会积累到今年爆发?以濛主现在的流量,个人运动专业度和团队传播专业度,她要是能出个短道深度系列,那郭子可是比不了。濛主啊,你心深处必须是短道吧
数据整理:世界杯系列YDY分项对比 1)每个项目每个运动员的成绩名次对比 2)关于张晶决定世锦赛人选的一点推理和猜想
感觉今年滑协“混”不下去了 今天北奥一周年发布了报告上了北京重要新闻和央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eibo.com%2Fttarticle%2Fx%2Fm%2Fshow%23%2Fid%3D2309404864725673443541%26_wb_client_%3D1&urlrefer=b77437759d47a44db49b4ccc38043cc9报告里有一些列的KPI跟地方政府,体育总局都该有关。再混就不符合国家战略了吧。有理由敬请期待一下今年的比赛活动和基层发展。要不咋这两天突然醒了的感觉
数据贴:世青赛历史数据和奥运成绩 第一次看世青赛,当了解背景信息,看预赛和休息时从ISU网站上扒下信息整理了一下。主要关心三个问题
短道为何就赶不上这波市场热潮 继澳网之后爱奇艺又要推出X Game系列报道了。同样有北奥加持,为啥短道就没点儿动静呢。
短道何时也能有点专业的“炒作” 关注了一段时间郭嫂子频道的节目。真的不错,让YDY直播复盘非常专业。曝光生活中的YDY让观众对YDY有比赛以外更全面的了解,互动,也进而更理解他们的比赛和训练。说实话完全改变了我对偷国队印象。然后今年爱奇艺队澳网中国运动员的系列追踪,感觉对YDY对运动对观众都是特别正面的引导。感叹社交媒体时代,现眼和露脸都是瞬间转化。千万别觉得开个直播尬聊就行。跟郭嫂子好好学学,聊就聊自己能把控的专业。而且确实需要有专业团队辅助你设立主题提问引导。光有热度没有沉淀转化都是无用功。还有反作用力风险。就没有哪个平台想细挖需求吗,可能市场还是太小。我不能为听郭嫂子去学生硬的韩语呀
数据整理:YDY的生命周期,银河战舰有人能在米兰成为传奇吗 最近花时间围绕几个YDY的个人时间轴整理了他们的比赛数据,想参考历史展望一下米兰周期的竞争。以前看短道是看ZG YDY拿奖牌,北京冬奥后开始单纯欣赏这个运动了。一是由于比赛本身身体和头脑的激烈对抗,一是一些YDY不断突破自己挑战极限的魅力。我的水平还只能看结果,而造成这个数据结果背后的YDY个人技术,比赛战术,是我想从吧里各位大师那里了解的。所以抛砖引玉,如果有大师想就着数据开深度话题尽管拿去哈,需要更深层次的数据,我也可以试着整理。
中国短道的“光明前景” 慕名到这里想找找深度技术贴学习一下。比如不同运动员风格,技术解析啥的,咋也都是“人物话题”啊。去年年底追看几站世界杯,看的是有点儿焦虑,倒不是因为瓜队成绩不好,调整期吗。而是对手超乎意料的好。尤其是新一代韩国选手的气质怎么变了呢。没看见内斗,没看见脏滑,只看到了团队实力。翻了B站上他们晒 比赛晒生活的短视频,研究了一下韩国竞赛体系,不得不承认韩国这一代选手整体比我们更国际化现代化职业化了。 但新年伊始我还是想自己憧憬一下中国短道速滑的“光明前景”,希望在米兰周期奠定未来超越他们的基础。1)一个更多中国孩子参与的运动:最近了解到王晔就是我家附近学校的孩子,单纯因为喜欢滑冰投入到了专业。也看到这个冬天的北京,疫情还没完全过去,那么多孩子就出来滑冰了。这是个质的不同,冬奥会全国增加了那么多冰场,中国学轮滑的小朋友那么多,这才是梯队建设的根基2)看见濛主成功出圈了,希望在她的带动下,短道速滑进一步出圈,有一个更广泛的市场。希望看到更多俱乐部,有更多人看比赛,中国社交媒体上也有像郭润起那样做高水平专业内容的。更多运动员真的能靠短道养活自己 。这点真是韩国短道速滑和俄罗斯花样滑冰给我的最大感触。原来以为套娃是靠老苏联的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冬奥会后追了追,早不是了。人家俄罗斯国内俱乐部,商演,综艺有足够大的市场和需求,才有那么多孩子练花滑3)吸引全世界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愿意到中国来,让中国孩子从小接触的就是国际水平。 带着这个憧憬我希望未来三年本土现役选手继续努力,也希望规划的小林二刘能代表中国在米兰延续自己职业生涯的成功。毕竟体育运动首发需要成绩来获得关注。其中特别希望林孝埈能在米兰重新证明自己,除了个人对他技术的偏爱,挫折的共情,热爱和执着的感动,也觉得他的成长经历更接近中国的下一代。武大靖范可欣们的动力来自于通过滑冰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而王晔们的动力是对这项运动本身的迷恋和对目标的追逐。前者背负责任,后者自我驱动。在这点上小林同学虽然是韩国体系培养出的偶像,也能给未来中国体系中的孩子们打个板。咱都学习一下濛主的大局观:“他们都是国际人才为啥不整来,整他们来不仅仅是要成绩,他们能给咱们带来先进的东西。”“再退一步说,不是也能让对手退步吗。”所以喜欢看安贤洙林孝埈滑冰,希望二刘帮中国队得牌,最后还是更服王濛,希望她作为急先锋能成就中国短道的下一个时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