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雪的冬日11 无雪的冬日11
关注数: 270 粉丝数: 690 发帖数: 26,463 关注贴吧数: 19
桂花2月管理月历 2月,冬去春来,桂花也开始睁开沉睡的双眼,拉开了新的一年生长的序幕。从本月开始我们也要开始一年的精心管理,本月我们主要做好如下环节: 1、那些多年没换盆的桂花该换盆了。桂花经过几年的盆栽生长,盆土营养消耗殆尽,我们必须换上新的营养土,才能让桂花长的粗壮有力。春季桂花萌芽前也是桂花换盆的好季节,先把桂花从盆里倒出来,小心除去周围的宿土,换上大一号的花盆,盆地放点饼肥或者其它长效的肥料,周围加入自家秘制的营养土,浇足水,转入正常管理养护。 2、芽前喷一次药。桂花在萌芽前的二月喷一次杀菌杀虫的农药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杀除冬季过冬的寄生害虫,还能杀灭桂花叶片的病菌,为一年的桂花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杀虫药一定加入一点杀螨类的药物。 3、对桂花枝条进行一次修剪。桂花在萌芽前是修剪的好时机,对盆栽的桂花可以根据桂花的整体树冠进行一次修剪,剪除病弱枝,剪去内堂枝,短截徒长枝。经过修剪可以促进侧芽的萌发,逐渐养出树冠浑圆的桂花树冠。 4、本月月底桂花嫁接就要开始了,那些未剪取接穗的朋友该储存接穗了,桂花萌芽后会影响嫁接的成活率,把未萌芽的桂花枝条剪去叶片,深埋在室外干净的清沙中,以备嫁接用。 5、本月月底,可以根据桂花萌芽情况使用一次稀薄的液肥,浓度一定要低,否则容易伤害新萌发的嫩芽。
千年古桂树之汉桂 在陕西汉中的圣水寺有一株古桂树,相传是西汉相国萧何亲手所植,因栽植年代是汉代,所以称作汉桂,圣水寺因汉桂闻名遐迩。公元前206年萧何兴水利,事农桑,辅佐刘邦开创汉室基业,在汉中留下许多遗迹,圣水寺汉桂即其一。198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圣水寺汉桂切片作C14测定树龄为1840+350年;1930年西安植物学专家张俭再次从汉桂东边枯枝上锯片定树龄为1964+125年,取二次测定正值,均在二千年以上,被誉为“汉中神桂”。 据《续修南郑县志》记载“寺中桂株,大四五合抱,开花时,香达数里。”千年古桂,历经苍桑,树高,主干高,原有东,南,西三个枝,现仅存两枝,但仍然杆挺茂,每年中秋时节,花开三次,呈红,黄,白三色,四至十余瓣不等,香飘数里,名扬四方,诗曰:“三秋树花胜群芳,更有清香飘九谢谢州。”汉桂旁原有历代名人题咏珍碑九通,书法隽秀,堪称瑰宅。如今汉桂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汉中市“市树”,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汉中的象征。 然而今天,这棵古汉桂却面临死亡的威胁。圣水寺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这棵古汉桂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出现树身严重倾斜,当时采取了深埋加固的防护措施,使得古汉桂暂时脱险。上世纪九十年代,汉中严重干旱,致使大树主干部分枯朽腐烂,三个大侧枝先后死掉两个,仅剩的一个侧枝也于1998年出现了枝、叶萎缩、枯黄。   为此,南郑县成立了专门机构进行诊治和抢救。然而好景不长,自2005年春节开始,古汉桂又一次出现了“生命危机”。以往四季长青的古汉桂树叶开始枯黄、脱落。   古汉桂的生命垂危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2005年1月,汉中市博物馆为抢救古汉桂捐助了3000元抢救启动资金,3月份,南郑县专门下拨了4000元抢救配套资金。   2006年的初春,古汉桂仍无丝毫复苏的迹象。就在近乎绝望之际,圣水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在3月底的一天,从刨开的古汉桂树根周围发现了一根指头粗细的新生树根。  我于2008年引进汉桂小苗,于2009年夏季对汉桂进行了流苏靠接,为了早见花,部分靠接苗进行了地栽,2012年有两株桂花开始始花,从花的颜色看跟朱砂桂差不多,花瓣也和普通桂花差不多。
冬季盆栽桂花的养护注意事项 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桂花大多采用盆栽方式。盆栽桂花的冬季养护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桂花来年的生长,所以应该加强盆栽桂花的冬季管理。   秋季入室不要太早。桂花虽然生长在我国西南诸省,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但与其它植物相比还是比较耐寒的,短时间零下几度还是没问题的。秋末冬初,温度开始降低,但此时不能入室太早,让桂花逐步适应逐渐降低的环境,提高自身免疫力。秋季过早入室,桂花的适应性降低。让桂花经过几次低温的锻炼,桂花耐寒能力会明显提高,冬天可以休眠充分,来年枝繁叶茂。  冬季做好保温,防止桂花受冻害。把盆栽桂花直接放在温室内,用草苫子控制温度变化,棚内温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促桂花冬季充分休眠。同时:要让桂花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照射,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桂花营养的积累,以利于来年枝条粗壮,繁花满树,光照不足会造成大量落叶     春季桂花出室不宜太早。因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与露地不同,室内桂花、已经适应了温暖的环境。如果直接移出室外,室外春季风大、干燥,极易造成桂花萎蔫。初期,最好先在白天移出室外,夜间搬回室内,往返几天,使桂花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再置于室外养护。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