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吧我铭记一生 港吧我铭记一生
关注数: 2 粉丝数: 22 发帖数: 309 关注贴吧数: 8
BRT一号线沿线道路除桥梁外全线八车道改造 近日,市区快速公交(BRT)一号线沿线道路及重要节点改造方案出炉。 根据方案布置,BRT沿线道路改造在尽量不占用现有道路资源和路权的前提下,全线除桥梁外,进行八车道拓宽改造。   此次BRT沿线道路改造,除了以不降低现有社会道路通行能力、不挤占原有车辆通行车道为原则外,还有多项改造原则———   道路拓宽改造设计要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相衔接,与地下管网、管线相衔接,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体系相衔接;尽可能保证城市道路绿化面积和整体绿量,对必须去除的绿化,要妥善进行迁移,保证成活率。   BRT一号线沿线桥梁除工程需要,原则上不进行拓宽改造;需要改造的道路,道路景观设计与快速公交站景观要和谐统一;要对目前较为拥堵的交通节点进行改造;一号线主线全线采用沥青道路。   ●幸福路改造方案   幸福路于2008年10月1日竣工,2.1公里,道路红线60米,为城市主干道,六车道,水泥路面,中央隔离带种植高大雪松。   前段时间,因为市民对幸福路中央绿化带内的雪松移植问题提出了中肯建议,相关部门就BRT幸福路段雪松的保留和道路改造方案经过反复研讨,最终确定改造方案:压缩两侧绿化带,沿线高压线塔入地。   ●海连中路改造方案   海连中路于1999年10月1日通车,全长2公里,道路红线50米,中间没有绿化带,六车道,水泥路面,路两边分隔带宽1.5米,为城市主干道,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   确定的改造方案为拆除现状两侧各1.5米的绿化带,拓宽空间作为机动车道,以供道路中间设置BRT专用道,设置1米宽侧分带分隔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并作为设施带设置标示标牌、信号灯。人行道整体保持原宽度不变。   ●海连东路改造方案   现状为六车道,整体宽60米,中间没有绿化带,路两边分隔带宽3米,非机动车道宽6米,人行道宽9米(含绿化5米),现状为沥青路面。   由于现状人行道宽度不宜缩窄,且由于绿化带较宽,为道路改造提供了条件。因此,提出以下道路改造方案:拆除现状两侧各3米的绿化带,拓宽空间作为机动车道,以供道路中间设置BRT专用道,设置2米宽侧分带,人行道整体保持原宽度不变。   ●港城大道改造方案   港城大道全线人行道宽2.5至4.5米不等,中间绿化带宽1.5至6米不等。对不同路段提出不同改造方案,主要分为下面几段———   凌州广场至宋跳段拆除中间1.5米绿化带,该路段将主路向外拓,压缩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带至4米。   宋跳至猴嘴段,两侧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带压缩至4米,保留中间6米的绿化带,主路拓宽为双向八车道,每车道3.75米。   猴嘴山头至朝阳段,主路向外拓宽,压缩两侧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带至4米,保留中间2.5米的绿化带,主路拓宽为双向八车道。   猴嘴桥至猴嘴山头段,拆除两侧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带,保留中间2.5米绿化带,主路拓宽为双向八车道,每车道3.75米。   朝阳至平山段,两侧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带拆除至4米,保留中间6米的绿化带,主路拓宽为双向八车道,每车道3.75米。   ●中山西路改造方案   该段道路现状为主路双向六车道,道路红线宽50米,为城市主干道,非机动车道6米宽,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带2米,沥青路面。改造方案如下———   现有的两侧2米宽侧分带需要全部拆除,两侧各新建1.5米宽的绿化带作为侧分带,人行道宽度保持不变。   ●海棠路改造方案   现状全长1.9公里,道路红线50米,主路双向六车道,断面为非对称布置方式,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带宽1.5米,沥青路面。道路改造方案如下———   拆除现有两侧1.5米宽的侧分带,两侧各新建1.5米宽的绿化带作为侧分带,人行道宽度保持不变。 对重要节点地段的交通 进行数字模拟   BRT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能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让城市焕发一种新的城市气质,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吸引力,通过建设快速公交系统(BRT),有着多重重要意义———   可以拉开城市框架,引导城市土地利用;可以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集约利用道路资源;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结构,提倡公交优先;可以缩短我市各组团间空间距离,弥补组团空间距离过大的缺陷;可以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   BRT系统顺利建成后,必将对我市城市交通体系带来新的飞跃,将初步呈现“大公交”体系。BRT将给市民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准点、高效、快捷、舒适,将大大改善目前港城的公交出行环境。这次借助BRT建设契机,我市将全面优化、调整常规公交线网,市民此前对港城公交旧、慢、不准点等意见,都将在BRT建成后,有一定程度改观。   此外,BRT建设有助于化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此次趁着BRT建设契机,对沿线重要节点地段的改造,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好沿线交通瓶颈改造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市城市交通的拥堵主要集中在新海城区和连云城区,尤其是华联转盘、解放路小学、贾圩桥等重要节点,更是我市城区交通的咽喉。   在BRT工程建设设计阶段,我市相关部门组织了国内外知名道路和市政建设专家,进过反复论证,并以对重要节点地段进行数字模拟等方式,对这些交通瓶颈进行破解,最终对几个重要节点地段形成了初步改造方案。   ●幸福路广场环岛以及平山广场环岛将拆除转盘,改为灯控路口。   ●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贾圩桥,在1980年进行了第一次拓宽改造,两边各拓宽8米。在1999年进行了第二次拓宽改造,又各拓宽了11米。如今,通过对贾圩桥安全性以及对交通组织的影响专题论证,决定重建贾圩桥,计划按照双向十车道进行建设,彻底解决交通瓶颈问题。   此外,解放路小学路段及华联广场都是我市重要的交通节点地段,也是交通拥堵的瓶颈地段。目前,对于这两个地段的改造方案,仍在进一步论证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