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铁钉310🌟 小铁钉310
不明真相的吃瓜铁钉
关注数: 223 粉丝数: 508 发帖数: 27,165 关注贴吧数: 194
。。。。 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论述视听语言在电影中的作用   视听语言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书写在画面上的感性语言,一部脱离视听语言的电影是不可能存在的。视听语言覆盖面广,囊括景别,镜头运动,拍摄机位,电影语言,声音,色彩,光线和蒙太奇等。视听语言往往经过影片导演设计干预完成,里面包含着导演给予观众的各种信息,一些视听语言还能对观众的情感起导向作用。随着电影的发展,视听语言中色彩和音乐的运用逐渐频繁,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下。下面就来深度论述色彩和音乐方面。   电影的色彩是一种感性的视听语言,在不少电影大师的作品中,都有对色彩的讲究用法。色彩可以表现感情,可以烘托气氛,展现风格,每种颜色均拥有自己代表的思想感情。以法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导演的《天使爱美丽》为例,片中对大量黄,绿,红色的运用,成功地打造出了爱美丽一个活泼的女孩形象,展现了她对快乐的向往;以政治题材电影《V字仇杀队》为例,片中大量运用黑色,红色,塑造一个压抑独裁的恐怖政府和V令人生畏的复仇形象。刻意的色彩能掩盖无关紧要颜色对影片的情绪干扰。比如不少电影故意使用黑白影像来表达怀旧和岁月感。色彩在当今以成为导演表达思想主题的重要工具,这是视听语言中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   说完视的,再说听的。音乐作为视听语言中声音的重要一环,也会对电影产生重要影响。音乐是一种加工处理过的声音,级一种加工处理过的视听语言,分为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成功的运用音乐可以烘托气氛,营造意境,使银幕外的观众产生听觉联想,控制观众的情绪。音乐在恐怖电影中一直是有效营造恐怖气氛的手法。急促,不安的音乐可以增加紧张感,给观众带来听觉刺激,以及为剧情的转折发展和编剧对观众的剧情误导提供条件;配合画面进行演绎,可以使导演用它表达主题思想。以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为例,其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贯穿全篇,席琳迪翁的歌声宣示和发展了电影悲伤与爱的主题。总的来说,音乐是一种情感上的导向,主题的延伸,思想上的放大,意境上的升华。   有声片和彩片时代的来临,标志着导演在色彩和声音的使用上有了很大的自由度。不少导演开始研究起色彩和声音的搭配用法。惊悚电影《切尔诺贝利日记》有一个很有趣的情节,主角在白天进入废弃居民区普里皮亚季时,城区的主色调是黄绿色的,并配上了轻松的音乐,给观众轻松愉快的生活片感觉。可当玩家主角遇见怪物时,普里皮亚季已是夜晚。这时候的废弃城区色调变成了诡异的黑色红色,紧张的音乐和不自然的音响伴随其间,让观众觉得阴森处,墙角边随时会闪出一只怪物一样——色彩和音乐搭配组合不同,应用在同一场景上给观众的效果也完全不同。俗话说的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一定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东西。色彩和音乐只是视听语言中的小小一部分,但我们可以推测出视听语言的作用有多么广大。随着未来影视的发展,视听语言的更多功能将会被编导发掘出来,银幕上的信息量将变得更加多彩。
首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