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lan5801 haolan5801
关注数: 60 粉丝数: 175 发帖数: 1,856 关注贴吧数: 5
萌新表示这游戏入坑好难!我要吐槽 我其实是因为炉石和七圣召唤才知道这个卡牌的,但是进去后觉得这个很精美,机制也很有意思就开始玩了起来。 但是玩着玩着就觉得这个对新人很不友好!真的很不友好! 感觉几乎每个机制都是打着激励新人的旗号在坑人 首先,这个拜师系统设计的的确不错,但是6段很简单啊,用师傅的卡组,两天基本上去,然后就谁都打不过了。可是自己的卡牌七零八落,我纯抽的最新卡包,可是很多关键卡没有啊。 第二,这个什么《有个牌局》,《怪谈》说什么新人不用忍受没有卡包的苦难,完全随机卡牌和老玩家对战。结果我进去就死出来了。这个机制明明是对《老玩家的小号》的有福利效果,新人入场就是真的送金币啊,又不是什么30及前新人免门票,妥妥的坑 第三,作为新人攒一套卡组多不容易,什么新人入坑送启航卡组。这不里面都是狼鸩,前俩启航一个狼,一个鸩。还是缺了ssr的削弱版。我10来天好不容易把完整版的卡组凑出来,直接公告说削弱。真有你的! 第四,这牌组入坑难感觉是因为很多式神的构筑不得不依赖SR,ssr,没有甚至少一张整个牌组质量都降低一个等级,哪怕天胡起手,拖几回合也是落败。我知道有大神推出《无ssr也能上传奇》之类的卡组,但是这个真的不是老玩家的经验加成的原因么,让我一个新人用这个全r卡组冲出6段感觉都难。 第五,这个好多描述很奇怪。一是没描述,比如衍生卡《黑暗料理》《三目的任务卡》效果我在游戏内都找不到描述。二是描述错误,我清楚的记得有个礼盒是送八张一个角色的随机8张墨卡,6个r俩SR,然后选了一个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有了一张卡的金纳罗式神,但是啥都没发生,很久都不知道咋回事,后来说是bug。但是这种情况要是别的游戏,怕不是真的就给了或者补偿一个礼包。百闻牌是真的没啊!
《三国全明星》信息汇总 【写在前面】 全明星的信息总结,可能优不太准的地方,大家凑活着看吧。 如果游戏上觉得这个不小心暴露了什么,就请吧主帮忙善待哦,仅供交流 【一 爆率】-------------------------------------------------------------------------------------------------- 抽到指定橙卡概率大概为0.18%,但白卡也是,考虑到技能成长点,白卡合成满星似乎更难,极限吕旷貌似和极限一个橙卡差不多 很多武将在游戏中也是有的,但是似乎爆率是0,就不算在内了 【二 属性】-------------------------------------------------------------------------------------------------- 1. 都是初始属性,不知道成长咋算的 2. 得分是数值除以平均值 3. 颜色按照绿色到红色排序,越绿越好,越红越差 4. 没想到是个紫色的属性最高,但是要周目四才解锁,算上技能还是老仙最牛【三 技能】-------------------------------------------------------------------------------------------------- 效果就在这里了,但是具体数值就不列了,都是解包里面的注释,准不准貌似也就那么回事 就像【割裂】明明有四五个不同属性的,但是这里就列了蓝色紫色两种【四 缘分】-------------------------------------------------------------------------------------------------- 搭配就是1+4或者2+3或者5个闪避缘分的 但是其实有些阵容不依赖缘分:极限阵容,也就是极限一种属性 1. 极限闪避:据悉马超、张辽能闪59%,在没有多少命中加成的游戏里,真的满星极限他一个人感觉很厉害 2. 极限晕眩:打南蛮 3. 极限buff:五个群体buff的,星级高了目测比缘分属性加成高,其实哪怕五个半月旋风在PK也满厉害的 4. 极限奶:应用很广,就不做赘述了
我对smartbar的看法 我喜欢“杀马特bar”的设计理念,但是现实很骨感,当软件适配“杀马特bar”且用户熟悉当前软件时,flyme确实让人爱,但是很多时候却让人恨得要死。 第一,双底栏的两层显示现象,且不说在有三大按键时是不存在的,就算在 某些平板系统 或者 全虚拟按键手机 中出现时,那也是有一个前提的——平板的脸大,相对的双底栏小;手机脸长,相对更小,没准剩下的地方还是黄金矩形呢。但是mx系列偏执的黄金比例大屏被“杀马特bar”无情打破,让人感觉略显矮胖。我个人觉得这点与“杀马特bar”的设计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横竖,你又做不到完全取消功能键和实体按键。你下面的小圈圈占了那么大一行的地方,左右两边空着也是空着,拆成“软件Action Bar”和小圈圈两边加个功能键又何妨。对于不适配“杀马特bar“的软件不就不存在双层问题了。总而言之,“杀马特bar”给人感觉更适合平板系统,而不是手机系统。 第二,魅族自带的浏览器讲功能按键下移到低栏,这我并不觉得这是“杀马特bar”的功劳,因为这对大多数软件都无法做到,想operamini,uc,更是主动将功能键都放在地下了,对于像DesireZ那样带光学触控板有手势的手机,opera还能实现类似鼠标的操作呢。 第三,根据我大学时读的《人因工程学》,“文字指示”比“图形指示”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容易让人理解,当然,二者搭配是最容易理解的。而只有“图形”没有“文字”解释的按钮更加容易引起误操作。若果用户不是对这个软件很熟悉,也不了解变成“杀马特bar”之后的图形的含义,用户上手难度会增加很多。在不了解图形含义时,你或许可以说一个一个试试呗;万一那个按钮是按了就root的,然后JW就不保修了呢……所以我觉得还是让用户选择是否开启仅带图形指示的“杀马特bar” 第四,适配问题。是时代适配你,还是你适配时代。众所周知,苹果系统软件的开发给开发者带来的经济利益远大于安卓系统开发软件,因此大多数软件都是符合ios开发标准的,真正满足android4.0开发标准的软件很少,大多数是移植的;但是恰恰“杀马特bar”就认识后者。你要是真的杀马特,怎么会不认识前面的大哥呢,多认识认识新朋友,多给几个常用软件做特性识别多好,这感觉就像给Android4.0开发的软件——为了凸显玲珑的身体而给功能键穿上了一层紧身衣。说白了,就是走苹果特色安卓主义道路的Flyme让人感觉很不“马可思”。既然大环境是ios标准的开发环境,呼吁Android4.0标准很困难的情况下;meizu却一直需要魅族专版的软件支持,而说实话,虽然我很爱魅族,但是魅族到底是小众用户,让适用大环境的软件公司为小众系统开发专版软件,或为随时可破解的安卓系统付出过大的开发成本,我觉得不太现实,最起码几年内做不到,或者说在我的mx3淘汰前都做不到,那么mx3取消掉两个功能键而设“杀马特bar”的行为就是不太符合”这几年潮流“的行为。想要引起时代潮流而生的“杀马特bar”似乎并没引起想要的效果,行为值得鼓励,但是又一次证明了不是每个偏执狂都可以叫乔布斯。 以上谨代表个人观点,大神发现不对请指正,魅友不喜请绕路、但勿喷,脑残粉和枪手党勿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