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re923
ellre923
关注数: 53
粉丝数: 66
发帖数: 1,210
关注贴吧数: 24
邀请码:HRSX,还剩十次 邀请码:HRSX,还剩十次
香象家有“争议”的料子到手了 之前吧里有过讨论,是关于香象家有一根迈索尔官印料是否为非印度产区料泡油造假的。 料子最初在云和手中被一分为二,其一(A部分)发出去鉴定了。其二给了老龙,老龙又把料子再一分为二,其一(B部分)给香象找人鉴定,其二(C部分)给云和找人鉴定。 请参考帖子:http://tieba.baidu.com/p/3108202369?pn=1 。随风从云和处拿到了A部分中的样品,并把对这个样品的感受写在了帖子中:http://tieba.baidu.com/p/3117355873?pn=1 。 C部分,现在云和在找专家鉴定。 我拿到了B部分的样品。 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对这部分的感受。
5公斤迈索尔换了500克雪梨 上个雪梨的图,一箱子迈索尔就不上了。 上周买了雪梨,结果象总把给某土豪的迈索尔寄给了我,看到那一大箱迈索尔差点把我吓死,联系了象总才知道货发错了。 现在迈索尔已经离开我了,那满满一箱子的香味好怀念,我的雪梨也又发到了,但巨大的对比,让我对这些雪梨又爱又恨。
也讲故事-印度最大的檀香走私贩的传奇人生 悍匪造型镇楼。 玩檀香的人大都知道印度政府从80年代后期就开始限制檀香原木的出口,但正规渠道的限制跟市场强大的檀香需求滋生了蓬勃的檀香走私生意。本故事猪脚魏拉潘就是90年代最活跃的印度檀香盗伐和走私团伙首领。
一个玩家的檀香购买经验 在檀香吧写了这篇帖子,因为觉得那边的人比较需要。但是同样也转发到香道吧来,自己觉得这些经验还是值得分享的。 自己玩檀香也有好一阵子了,从买珠子,到买香粉,再到买原木,吃过很多药,最后才慢慢对檀香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先了解檀香的植物学分类,才能让我们对檀香种类有个概念。 植物学上对植物分类是按,门,纲,目,科,属,种等层级式分类的。我们对这些层级不用了解,但必须知道,最细的层级叫种,它上一级叫属。我们所玩檀香叫檀香属,大家可以去查维基百科,不在檀香属里的,就不是檀香了,比如小叶紫檀,绿檀等,虽然是檀木,但不是檀香属,他们的味道就没有檀香味,因为不含檀香素。檀香属下所有种,都是檀香,包括印度檀香种,印尼,东加,澳洲等,澳洲的檀香种也有好几个。 2.不要从珠子开始玩。檀香类贴吧里充斥着发帖让人鉴别檀香珠子的帖子,但檀香鉴别是靠外形排除,靠味道确定的,所以别人帮你鉴别,只能把那些外观不对的排除掉,但很难告诉你东西肯定对。所以建议玩儿的人,最好自己先知道什么味道才是檀香味,再去买珠子。 另外,买粉来学习认知檀香味的成本也很低,可以从网上多个商人手里买,每家买最主要的品种,印度,东加,澳洲,各十克,大概三四十块钱,买个三家,也只要百来块钱。回家用熏香炉,没有的话就用电蚊香,熏一下,闻一闻,记住檀香是什么味,甚至还能初步学习这三个最主要产区的味道。之后再上手珠子,至少不会吃大药了。 3.檀香的产区。前面说了檀香属下面有很多檀香种。所谓的种就是产地不同。我们不做学术研究,就不往细里讲,比如就不分西澳南澳这么细,因为两种都很便宜,商家没必要弄假。 往大里面分,我们分成 印度檀香:檀香发源地,古代中国和日本使用最多的檀香,檀香味最浓,奶味足,带甜香,不酸,由于油性足所以香味持久力强。价格也是所有产区里最贵的。 东加檀香: 产自汤加国。味道接近印度檀香,但微微带酸,持久力不如印度檀香。世面上有东加冒充印度的,但其实东加也不便宜,接近印度。 印尼檀香: 印尼也是大产区,里面也多分几个小产区。印尼味酸偏重,近闻腥味重,持久力差。价格接近东加。 斐济檀香: 产自斐济岛,颜色偏黄,气味清淡,有阵子我还比较喜欢斐济,因为那阵檀香闻多了,不喜欢霸道的香味。斐济价格和印尼差不多,低于东加。 澳洲檀香: 不管西澳,南澳还是其他,香韵跟上面几个产区比都不带甜,偏辛,我不喜欢澳洲檀香的味道,感觉就是很辛辣的味道,虽也有檀香味,但没奶甜味,澳洲制线香礼佛不错。价格也是几个产区中最便宜的。 不入流檀香: 非洲和芭比,味道酸臭,没有玩头,就不多说了。唯一要说一句的就是,非洲料多红肉,经常被冒充印度老料。 关于这几个产区的外观识别,请记住印度肯定是水波纹的横截面,如果没有这个纹路的横截面就肯定不对。但有了水波纹也不一定对,还要看木质密度,我一般都是通过显微镜看棕眼,有对比标本的话,很容易区别。 4. 细说印度产区。既然印度檀香最正宗,那我们玩的最多的当然是印度檀香,那就好好说说印度檀香。 印度檀香在大多数省份都有出产,国内我看到有卖的,主要是迈索尔,北部,东部。 迈索尔在印度南部,其天气和土囊造成了味道最好的檀香。价格也是最贵的。 北部印度在孟买附近也有大片的檀香种植,多为速生林,价格比迈索尔便宜,但也属正宗印度檀香。 东部印度是最大的檀香产地,产量远大于迈索尔和北部,檀香精油就大都来自东部产区。 植物学上已经不再细分印度内部不同产区的檀香了,但是我们的鼻子和商家的出货价格还是对其有区分的,但关于它们的区别,我的文字已经无力描述,还是要靠大家的鼻子来区分,香味醇度,持久性,密度等都是不同的。 5. 关于肉色,黑肉,红肉,黄肉是商家常挂嘴边的,因为肉色不同跟含油量是挂钩的,所以这么划分不无道理,但是有一点要说明的是黄肉可以通过打磨来变成黑肉的。我经常会拿檀香木打磨一些书签之类的玩意,打磨前是黄肉,打磨半小时就变黑肉了。所以对于打磨过的玩意就不要追求肉色了。 6. 关于老料新料。首先肯定是老料好,因为檀香新料都有一定的腥味,放置几十年后,经过醇化后腥味消失,味道更好。但毕竟老料很少,放置也需要压资金,所以老料价格最高。现在那么多商家号称自己有老料,你觉得可信度有多高? 顺便说一下老山新山,我一直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因为老山没有明确定义,大家的理解不一致,你想,一个词说出来我理解的跟你理解的不一致,这词有意思吗?比如有人理解,只要是印度产区就是老山,其他是新山。有另外的人理解印度檀香放置几十年的老料是老山。所以不要听商家说老山,你要问他,首先产区在哪,其次树龄多少,最后放置几年。 7. 沉水问题。对于我来说味道为王,沉水的味道有不如非沉水的。但还是讨论一下沉水价值几何。檀香正常气干密度是小于1的,所以大多不沉水。但为什么有些檀香能沉水呢?因为檀香油脂的比重大于水,如果树芯部分的高油料确实可能沉水。那就可以理解商家为何要区分沉水与否了,因为沉水的含油量大。但不能说沉水一定比不沉水好,比如几十年迈索尔产区老料不沉水料比澳洲沉水料好几十倍,也贵几十倍。但同产区同年份,当然沉水好。 8. 印度买回来的,或者印度国营店买回来的就一定是印度产区的檀香吗?非也,我吃的第一个药就是印度国营店的销售总监给我的货,结果是非洲料珠子,上了一层胶,我拿雕刻刀切开珠子,取其肉质部分熏出了地道的非洲料酸臭味。那批货里只有小叶紫檀是真的。所以不要盲目相信印度国营店的信用,还是要带着怀疑的态度去购买。如果有人有机会去印度,最好积累了一点檀香品味的经验再去买,那时即使不是国营店,去私人店也是可以买到好东西的。 10. 抽油料和泡油料。印度檀香每年有一半是用来提炼檀香油的,印度人会把提炼过油的木头再卖掉。抽油料给我们带来的辨别难度在于外观跟真料一模一样,唯有味道不对。 而泡油料正好相反,把抽过油的料或者便宜产区的料泡入香料中使之粘上香味。但请注意,檀香精油是很贵的,几乎没有人会用檀香油泡木头,一般都用化学香精来泡,味道对于行家来说一闻就知道不对,我闻过类似蚊子药水的泡油料。
一个玩家的檀香购买经验 自己玩檀香也有好一阵子了,从买珠子,到买香粉,再到买原木,吃过很多药,最后才慢慢对檀香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先了解檀香的植物学分类,才能让我们对檀香种类有个概念。植物学上对植物分类是安科,门,属,种等层级式分类的。我们对这些层级不用了解,但必须知道,最细的层级叫种,它上一级叫属。我们所玩檀香叫檀香属,大家可以去查维基百科,不在檀香属里的,就不是檀香了,比如小叶紫檀,绿檀等,虽然是檀木,但不是檀香属的,他们的味道就没有檀香味,因为不喊檀香素。檀香属下所有种,都是檀香,包括印度檀香种,印尼,东加,澳洲等,澳洲的檀香种也有好几个。所以以后再有人往吧里发什么,这是檀木吗之类的问题,就可以忽略不回答了。 待续
急总@jisili45 家买砂纸的时候发现她有好多漂亮的小玩意。小瓶子准备灌点象家的檀香精油,大瓶子灌檀香碎,都挂车里,夏天到了,关一天车门,肯定很香。 中国结也很漂亮,等做了木头玩意后可以穿上。 每次买东西,虽然没花几个钱,急总都有赠品,小瓶子,把件挂绳都是赠品。另外每次都要布置作业,这不,送了一堆书签料。 最最关键的是我居然也收到爱心小纸条啦!
【三月水】无锡一日游 收获檀香一堆 临时决定去无锡 @香象渡河无锡 家扫货,火车票太买了再加上晚上还要回家带娃,只能买了9点出发,2点半返回的车票。 香象的老巢在无锡南禅寺步行街,离无锡火车站10块钱车程,以后要去扫货的朋友记住不要去无锡南站或新区站,距离差很多。话说这南禅寺步行街是围绕南禅寺所建的古玩一条街,有很多摊位,今天时间很紧,路过时没有停下来看,下次再去,可以转转。 下了出租车后,香象和 @随风离尘 (就是枕头兄,有发帖搞了个檀香枕;另外怀抱一根檀香木的也是他)一起来接我,之前虽然没有见过两人,但感觉很有眼缘(???貌似非诚勿扰的常用台词),总之就是一见如故。 枕头兄还特地带了很多檀香和沉香标本来跟我们一起探讨不同产区香品的区别。我这次准备不足,下次一定也要带上自己的标本。 在香象的工作室里,(这个工作室很有意思,有点像小型会所,字画文玩,茶香雕刻等一应俱全,可惜我只顾着品香和茶,没有拍照),我们品味了80年代迈索尔,迈索尔官料,印度偏料。大家的共识是80年代和迈索尔相比较印度偏区料有一定的芳香,另外80年代比迈索尔更醇厚。 檀香之后,枕头兄又贡献了些菩萨,凉甜以及带茶叶清香,(貌似只有我有这个茶叶的感觉),而香象贡献了他的海南沉水,非常喜欢,也许只有0.01克,但穿透力极强,鼻腔留香,直到离开香源到了室外,还是感觉有种甜,凉,酸的感觉,就像香草奶油话梅一般。(好吧,我一直觉得话梅味跟沉香味很近) 饭后,(谁付的饭钱?当然是香象,我大老远跑一趟,当然要好好请我吃一顿啦。哈哈,开玩笑)我的扫货行动开始了。最近迷木工活,所以想要整些大点的檀香块,不过这次的迈索尔碎和80年代岁貌似大碎不多,所以我又补了2跟官印棍子。下面上图。 不许插啊。
斐济檀香手作 发现香材的话还是买碎料最好,可以收拾些小手作,就当香牌用,雕刻打磨时留下的碎料就电熏,反正电熏很省,100克的料有的晕呢。 这个是买迈索尔时送的斐济标本,就给儿子弄了个大象,鼻子打卷处准备钻个洞,等买了流苏后可以穿上。 打磨到320目的图。
印度国营店也有假货 上次从国营店Cauvery带回的2.0*108佛珠花了我1700RMB,另外算上转账费,运费,关税等估计合到2500RMB。 当时还在吧里显摆了一把。但后经专业人士 @香象渡河无锡 的帮忙鉴定,以及自己拿了从几家商家手上结缘的非洲料比较,发现其为非洲檀香。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如果去印度国营店,或让人从那带东西一定要小心,特别是佛珠较难鉴定。
收货还图,檀香品味 买了些老山粉和车珠碎,挖出两小瓶,用来熏。其他一股脑丢进瓶子回去养猪。 生闻, 比我国营店带回的珠子味道要霸道,可能是料子打碎后更容易出味。买过好几家的粉和碎料,当然也吃了一些药,没吃药的几家,生闻味道基本类似,这家也是如此。 电熏, 上炉电熏,120度,出油很快,甜且带芳香,近闻有点霸道,2-3分钟后转为醇香。0.1克熏了2个小时候味道变淡。熏完后口内甜甜的,不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