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HENGHU AISHENGHU
关注数: 9 粉丝数: 495 发帖数: 732 关注贴吧数: 40
关于举办“中国科大2015年优秀中学生物理科学营”的通知 关于举办“中国科大2015年优秀中学生物理科学营”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2013年学科排名中名列全国高校物理学第一,在美国ESI数据库物理排名中名列大中华区第一。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领域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理论物理,天体物理,量子信息通信,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生物物理,物理电子学,微电子技术,光学工程等核心方向。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还形成了以物理学为核心的“大”物理学科群,涉及化学物理、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医学物理、工程物理、核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等学科方向。  为了培养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与修养,感受大学物理学的科研系统和教学体系,中国科大物理学院举办“2015年优秀中学生物理科学  营”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  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优秀高三年级学生均可报名:  1、获得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2、获得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二、报名办法  登录科学营报名网站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kxy.ustc.edu.cn+&urlrefer=866619bed6eacff42701ff21cdd4f89c报名并打印报名表,与高中成绩单、获奖证书复印件一起装订成册,于2014年12月21日前(以收到为准)通过特快专递寄至科学营筹备组。由于规模有限,报名截止后,我院将集中审核报名材料,并通过报名网站公布结果。 三、时间安排  物理科学营将于2015年1月在合肥举办,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230026)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老图书馆104B 科学营筹备组  咨询电话:0551-63607244、63606414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国科大2015年无自主招生 在江苏招生将通过两种方式 自主招生和保送迟迟没有消息,等急了不少高三优秀生及家长。昨天,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吴岳良亲自率队到南师附中做招生宣传,给优秀生们带来了好消息:明年国科大在江苏的招生计划很可能增加;在综合评价中,面试将占更高的比例;对于竞赛获奖生,在面试中会有所考虑。 据他透露,2015年高考(微博)将不再有“自主招生”,但高校可以通过“综合评价”行使部分的招生自主权。 江苏生源质量高   计划可能增加 今年国科大早早行动,成为第一家在江苏公开做招生宣传的国内名校。副校长吴岳良亲自率队,可见重视程度很高。 “江苏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吴岳良说,去年国科大在江苏招得很满意,25名学生中,南师附中的就有3名,其中还有南京的“理科高考状元”刘秋艳。 第一届学生入学后,学校对所有学生的英语做了一次测试。发现各地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还比较大,最高分96分,最低分40多分。全国332名学生中,英语测试的前10名,江苏占一半,其中就有两名是南师附中的学生。英语测试并列第一名都是江苏学生。 因此,国科大“明年希望能够在江苏增加招生计划”,比如考虑从25人增加到30人,但具体计划还要等教育部审批才能确定。 在江苏招生   将通过两种方式 2014年国科大招生时,采取的是校长推荐、综合测评的方式。南京的“校长推荐”学校是南师附中和金陵中学。2015的录取方式发生了变化,简单地说,“一半是综合测评,一半高考统考”。一半将通过高考统考录取,完全看高考成绩;另外一半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录取,高考成绩在评价中只占部分比例。 通过普通高考方式报考的考生在第一批次报考该校;通过“综合评价”选拔的考生需先向国科大申请,入围的考生,须按照普通高考方式在提前批次第一志愿报考该校。 后者除了需填相关申请表外,还鼓励考生提供关于各种能力和特长的证明材料,如学科竞赛、科技活动、省市级三好学生、兴趣特长、社会活动等
明年没自主招生,改为“综合评价” 自主招生和保送迟迟没有消息,等急了不少高三优秀生及家长。昨天,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吴岳良亲自率队到南师附中做招生宣传,给优秀生们带来了好消息:明年国科大在江苏的招生计划很可能增加;在综合评价中,面试将占更高的比例;对于竞赛获奖生,在面试中会有所考虑。 据他透露,2015年高考将不再有“自主招生”,但高校可以通过“综合评价”行使部分的招生自主权。 江苏生源质量高 计划可能增加 今年国科大早早行动,成为第一家在江苏公开做招生宣传的国内名校。副校长吴岳良亲自率队,可见重视程度很高。 “江苏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吴岳良说,去年国科大在江苏招得很满意,25名学生中,南师附中的就有3名,其中还有南京的“理科高考状元”刘秋艳。 第一届学生入学后,学校对所有学生的英语做了一次测试。发现各地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还比较大,最高分96分,最低分40多分。全国332名学生中,英语测试的前10名,江苏占一半,其中就有两名是南师附中的学生。英语测试并列第一名都是江苏学生。 因此,国科大“明年希望能够在江苏增加招生计划”,比如考虑从25人增加到30人,但具体计划还要等教育部审批才能确定。 在江苏招生 将通过两种方式 2014年国科大招生时,采取的是校长推荐、综合测评的方式。南京的“校长推荐”学校是南师附中和金陵中学。2015的录取方式发生了变化,简单地说,“一半是综合测评,一半高考统考”。一半将通过高考统考录取,完全看高考成绩;另外一半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录取,高考成绩在评价中只占部分比例。 通过普通高考方式报考的考生在第一批次报考该校;通过“综合评价”选拔的考生需先向国科大申请,入围的考生,须按照普通高考方式在提前批次第一志愿报考该校。 后者除了需填相关申请表外,还鼓励考生提供关于各种能力和特长的证明材料,如学科竞赛、科技活动、省市级三好学生、兴趣特长、社会活动等。 综合评价中 面试占比增加 与教育部的招生改革意见相一致,国科大2015年招生的“综合评价”中,将提高面试所占的分值比例。 吴岳良介绍,“综合测评”2014年分值比例构成是这样的:70%是高考成绩,30%是面试成绩和平时成绩。2015年的分值构成是:60%是高考成绩,30%是面试成绩,10%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其中,高考成绩含省市认定的“加分”;面试成绩的满分值与当地高考满分值一致学业水平成绩由各省市考试院认定的成绩换算而得。其中各科全A,为满分。出现D者,将不考虑其申请。 “我们希望慢慢从应试高考向综合素质培养转化。”吴岳良说。“2015年招生整个就没有自主招生了,所有的综合素质测评(包括面试)都是放在高考之后。” 中国科学院大学由院士亲自带本科生,超高的师生比,让大家对这所学校的评价甚高,称其“秒杀清华北大”。 国科大的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副校长吴岳良昨天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国科大的本科招生分6个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定位是培养科学家。 学生管理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导师制”。一进校学生就有“学业导师”,定专业后有“专业导师”,读研究生以后有“研究生导师”。副校长、物理学家吴岳良本人就是8名大一学生的“学业导师”,他亲自辅导学生。 教学上,遴选最优质的师资,有院士、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前不久就有好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开讲座。
全国竞赛实验部分的基本技能 全国竞赛的实验考试应集中考察参赛者使用以下技能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Ⅰ.科学方法技能 1.观察 2.测量 3.分类 4.找出相互关系 5.计算 6.数据的组织整理与表达:曲线图、表格、绘图、图解、照片 7.预期/设计 8.提出假设 9.限定实验操作:范围、条件、假设 10. 变量的确认与控制 11. 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结果/数据记录、结果的解释和得出结论 12. 恰当准确的提出数字结果(数字的正确量) Ⅱ.生物的基本技能 1.用放大镜观察生物体 2.使用显微镜(×45) 3.使用实体镜 4.绘图(通过显微镜等) 5.使用以数字密码标明生物学术语的表格来确切描述一幅生物图(Exact descriptionof a biological drawing using tables of biological terms marked with anumerical code) Ⅲ.生物学方法 IBO的参赛者应当知道并能够使用以下方法技术。如果任何技术需要依靠特殊技术设备的程序相关的特殊的知识,试卷会提供说明。 A.细胞学方法 1.离析和压片技术 2.涂片方法 3.细胞染色和制备装片 B.研究植物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方法 1.植物花的解剖和花程式的导出 2.植物其它部分的解剖:根、茎、叶、果实 3.徒手切片:茎、叶、根 4.植物组织的染色(例如木质部)和备制植物的组织装片 5.光合作用的初步测量 6.蒸腾作用的测量 C.研究动物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方法 1.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解剖 2.小动物整体装片的备制 3.呼吸的初步测量 D.行为学方法 1.动物行为的决定和解释 E.生态学和环境的方法 1.估计种群密度 2.估计生物量 3.初步判断水质 4.初步判断空气质量 F.分类学方法 1.使用二歧检索表 2.编制简单的二歧检索表 3.鉴定大部分普通有花植物的科 4.鉴定昆虫的目 5.鉴定其他生物的门和纲 Ⅳ.物理和化学方法 1.分离技术:色谱法、过滤、离心 2.测定:单糖、多糖、脂、蛋白质(Fehling, I溶于KI水溶液)、双缩脲 3.滴定 4.通过滴注法和strip的方法来测定量 5.稀释法 6.使用移液管 Ⅴ.统计学方法 1.概率和概率分布 2.平均值、中值、百分数、方差、标准差、偏差、标准误、T检验、卡方检验
第29届CMO冬令营各省参赛人员名单统计(2013年) 安徽 牛泽昊 合肥一中 安徽 陶润洲 合肥一中 安徽 李文正 合肥一中 安徽 龙泽昊 安庆一中 安徽 朱晋文 安庆一中 安徽 贺子航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安徽 陆瑾聪 马鞍山二中 安徽 董吉洋 合肥一中 安徽 赵明华 铜陵市一中 安徽 左嘉琦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段柏延 人大附中 北京 王正 人大附中 北京 胥晓宇 人大附中 北京 王芝菁 北京清华附中 北京 安曼 人大附中 北京 李伯瀚 北京四中 北京 马思源 北师大实验中学 北京 唐敦 人大附中 北京 赵嘉霖 北师大实验中学 北京 于淼 北师大实验中学 北京 李阳 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 李兴远 北师大实验中学 北京 孟涛 北京四中 北京 董子超 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 伍岳 人大附中 北京 许云贝 人大附中 北京 赵伯钧 人大附中 北京 杨宇琛 北师大实验中学 北京 左世良 北京四中 北京 王润楠 人大附中 北京 熊博远 人大附中 北京 孙谦 人大附中 北京 赵芯培 清华附中 福建 赖泽华 泉州第五中学 福建 陈天乐 福建师大附中 福建 叶豪 大田一中 福建 温拓朴 福州一中 福建 李抒昊 长乐一中 福建 苏室勋 厦门同安一中 福建 李昱丞 厦门双十中学 福建 曾祺 漳州实验中学 福建 夏鹤迪 厦门外国语学校 甘肃 余璞 西北师大附中 甘肃 何雨桥 西北师大附中 甘肃 李梓铉 兰州一中 甘肃 李许源 兰州一中 广东 周韫坤 深圳中学 广东 董睿文 华南师大附中 广东 黄伟智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 广东 胡颀轩 深圳中学 广东 唐维钊 深圳中学 广东 张钺 华南师大附中 广东 黄秀峰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广东 罗赛迪 深圳中学 广东 梁宸 华南师大附中 广东 谭懿峻 华南师大附中 广东 吴东晓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广东 成辰 深圳中学 广东 王旭东 华南师大附中 广东 谢倩 华南师大附中 广东 许骏洲 龙城高级中学 广西 叶亚杰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广西 黄冬 南宁市第三中学 广西 熊经纬 南宁市第三中学 广西 蒋一东 柳州高中 贵州 贾楸烨 贵阳一中 贵州 何浩然 贵阳一中 贵州 刘斌 贵州省盘县第二中学 贵州 石金炜 贵阳一中 海南 刘弘毅 海南中学 海南 曾佑杰 湖师附中海口中学 海南 谢锦汉 海南中学 海南 汪文靖 海南中学 河北 杨帆 石家庄二中南 河北 梁慧玲 衡水中学 河北 杨鹏飞 衡水中学 河北 吕泽群 石家庄二中 河北 王喆 衡水中学 河北 张子童 石家庄二中 河北 韩金瑞 石家庄二中南 河北 张宜杰 衡水中学 河北 屈子博 石家庄二中南 河北 梁润秋 邯郸市一中 河北 陈磊 衡水中学 河北 崔昊 衡水中学 河南 夏剑桥 郑州外国语学校 河南 任卓涵 郑州一中 河南 朱书聪 郑州外国语学校 河南 方昊扬 郑州外国语学校 河南 代亚楠 郑州一中 河南 郑文钊 郑州一中 河南 马振宇 郑州外国语学校 河南 郑文举 郑州一中 河南 王泽坤 郑州一中 河南 魏晨 河南省实验中学 河南 李明杰 安阳一中 黑龙江 李雨阳 哈师大附中 黑龙江 许健宇 哈师大附中 黑龙江 李无为 大庆一中 黑龙江 刘博 哈三中 黑龙江 孙铄 哈师大附中 黑龙江 唐文威 哈师大附中 黑龙江 王健宇 哈三中 黑龙江 刘梦哲 哈师大附中 黑龙江 赵拓一 哈师大附中 黑龙江 杨川东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 湖北 徐云昊 武汉市二中 湖北 黄一山 武钢三中 湖北 王启睿 华师一附中 湖北 杨浩艺 武汉市二中 湖北 陈博涵 武汉市二中 湖北 程启问 武汉市二中 湖北 王逸轩 武钢三中 湖北 张家齐 华师一附中 湖北 刘谢威 华师一附中 湖北 侯禺凡 武汉市二中 湖北 王雪超 华师一附中 湖北 陈珣 华师一附中 湖北 吴雨晨 华师一附中 湖北 张艺杰 华师一附中 湖北 李子麟 华师一附中 湖北 饶正昊 华师一附中 湖北 阮雨霏 华师一附中 湖北 徐黎闽 黄冈中学 湖北 李旭胤 华师一附中 湖南 甘盛文 湖南师大附中 湖南 谌澜天 湖南师大附中 湖南 曹博航 长郡中学 湖南 刘志暄 长郡中学 湖南 王可预 长郡中学 湖南 黄若谷 湖南师大附中 湖南 黄康 湖南师大附中 湖南 吴睿涵 雅礼中学 湖南 范昂之 雅礼中学 湖南 谢昌志 雅礼中学 湖南 欧阳王剑 雅礼中学 湖南 秦智 长郡中学 湖南 黄越钦 长郡中学 湖南 张志宇 永州一中 湖南 封雨希 雅礼中学 湖南 王博睿 长沙市一中 湖南 段承泽 雅礼中学 湖南 陈佳 长郡中学 湖南 王也文 雅礼中学 湖南 陈睿 雅礼中学 吉林 浦鸿铭 东北师大附中 吉林 杨宗睿 吉大附中 吉林 郑钥方 东北师大附中 吉林 张煜奇 东北师大附中 吉林 郝天泽 吉大附中 吉林 刘通 吉大附中 吉林 薛廉广 吉大附中 吉林 王南 吉大附中 吉林 吴晨玮 东北师大附中 吉林 姚禹歌 东北师大附中 吉林 李邦卓 吉大附中 吉林 孙一夫 东北师大附中 吉林 王俞涵 吉大附中 吉林 张成硕 东北师大附中 吉林 郭乃瑶 东北师大附中 吉林 刘核旭 吉林一中 吉林 管英迪 东北师大附中 吉林 王雪旭 东北师大附中 吉林 辛桐 东北师大附中
1 下一页